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在台灣,我們不太思考「什麼是該學的」,只在乎「什麼是會考的」 (二)

(說明:本文是謝宇程在 TEDxNTUT 演講的重點記錄,影片聯結)

    如果父母和學生,判斷和選擇的方式沒有改變,教育不太可能改善。如果我們繼續花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在教育上,只是為了盲目地,不顧學生特質與世界實況,將擠入某個學歷窄門視為教育目標,所有的升學制度改變,很有可能只是讓教育換一種方式被扭曲。父母和學生,看起來沒有權力和責任,其實大權在握、責任重大,因為每個人的生涯,說到底還是由自己決定的。

教改,叫誰改? 謝宇程 at TEDxNTNU 演講
本篇為該演講的重點濃縮 下集
    其實,我們對生活的許多層面,都很主動、積極、慎重地判斷和選擇。我們與朋友選一個地方聚餐前,常常花不少時間讀食記挑餐廳。在外出旅遊前,往往花很多力氣調查哪裡好玩,該吃什麼,景點怎麼去…。我們的學習,如何安排與選擇,和一餐飯、一次旅行相比,重要多少倍? 我們有沒有付出相應的時間和力量去做規劃與判斷?

    對我們的上一代而言,在他們成長的30年前,要說自主規劃,可能太奢侈了。在那個時候,大部分人是農民或工人,能成為醫生或法官,也許真的是少數人的幸運。那時候資訊不發達,各種領域的發展和變化,一般人很難掌握。當時也沒有網路科技,一切的知識,都在少數大學圍牆之中,不進去,就得不到。

    但時代硬生生就是改變了。

    現代社會更加多元。當我們提到社會的英雄、「台灣之光」,我們比較少聯想到台大法律系畢業的高官;我們比較常想到廚師(如阿基師)、作詞人(如方文山)、設計師(如蕭青陽)、藝術家(如楊惠珊),或是導演(如李安)。

    現在,也有豐富的資訊,例如節目、雜誌、書籍、網路文章,告訴我們各種領域的實況,以及未來的展望、變遷、挑戰、機會。在WikiUrSchool, Innovation Open House 等網站中,則集結了許多人的學習經歷。幫助家長和學生更了解學校與科系,做出更好的選擇。課程與知識,也不再鎖在校園之中,Coursera, Edx 等網站,中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把他們最優秀的教授,最精采的課程,分享給世界所有人。

台灣社會的英雄:李安、楊惠珊、蕭青陽、阿基師、陳彥博、方文山
其中…有哪一位是靠學歷證明他們的價值 ?
    因為少子化,再過幾年,不再是學校選學生,而是學生選學校。現在每年,大學錄取總額是33萬人,但在87年,全國新生兒只有27萬,即使全部出生人數都讀大學,還填不滿各校的學生容量。

    選擇自己的路,不再是個「應該」,很快將是個「必需」。大考中心已經決定,到民國110年的時候,將完全取消指考,升學只能經由推薦甄選。到時候,學生不能等考完試,再拿成績去碰運氣;每個學生都要回答自己、回答家長、回答面試教授,他為什麼要讀這個科系,而他又做好了什麼樣的準備。

    在這個新的環境之中,我們看待教育歷程中的選擇,顯然該有新的心態、新的作法。

    過去流行的一句話是:學以致用 -- 先不管為什麼要學,學到了某個知識與能力後,就去想辦法用在職業上就對了。未來,可能更合適的模式是「用以致學」 -- 你先思考要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又需要用到什麼樣的知識與能力,然後想辦法去學習它。

    我們想像教育的樣貌,不必再將它比喻為一場競爭。如果最後,事實上是,大家要走不同的路,我們各從事不同的事業,又哪來那麼多的競爭呢,何必和班上同學計較排名呢? 在學校中的同學,應該是陪伴彼此探索世界的同伴,學校的功能,應該是個探索的基地,讓學生飛向廣闊的天際,而不是驅策學生在一條跑道盲目前行。

    我們學習的內容,也不必再依賴教科書來限定。我們早就經歷到,教科書外的知識能力不見得不重要,教科書內的,也不見得是人生仙丹。我們應該儘早,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浩瀚無邊,透過網路、圖書館,讓學生在其中悠遊,挑選他們想學和需要學的內容。

    老師和學校,用一樣的教材,一樣的內容,一樣的進度,來教每一個學生,這樣的模式,也該停留在過去。我們要期待的是,教師和學校,視學生的特性,協助他們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自己,最適合他們的未來。工業化、生產線、大量生產同規格、同性質商品,不再適合未來的教育。大量生產的物品,勢必價格低廉。未來的教育,需要的老師是藝術家 -- 讓不同的石塊,被刻成獨一無二的雕像。

獨一無二的創造是藝術品,模仿量產標準化的是商品
兩者的價格是以千萬倍計算,我們要當哪一種?
    老師和學校,也該用不同的方式,來定義與衡量教育的成效。畢業生的升學率、考上某學校某科系的名額,並不是學校的首要目標;教出多少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教出多少幸福快樂的人,教出多少樂在工作的人,教出多少有自信心的人,這些數值更為重要。

    這些目標多久後會發生? 不一定,這是個互相影響的過程。如果家長和學生,催促學校和老師走向這個方向,而學校和老師又鼓勵家長和學生,這樣的理念將比較快化為現實。如果其中任何一方抗拒、排斥變化,要推動改變都將困難重重。

    因為我希望這樣的改變更快實現,我寫了一本書,《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並且在我的網誌【學與業小棧】中,持續探討,如何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教育。甘地說,如果我們希望某個改變發生,就要由自己開始實踐這個改變。我期待家長和學生也明白,若希望看到更好的教育環境,自己就不能靜靜等待,或停留在指責抱怨。因為,真正做出決定的,到最後,仍是家長和學生;我們都要明白,教改,不能只叫別人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