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7, 2013

關於社會企業的思考

   在參加「上海社企創新學習團」之前,我依照「課前預習」的習慣,對這個題目稍查了一些資料,並且稍加思考這個課題,並列出我可能想學習、想深思的重點。 
Muhammad Yunus

社會企業是否有邊界?
   「企業」這回事我們十分熟悉。「社會企業」這個概念我也不陌生。第一個讓我好奇的問題是:社會企業和一般企業到底有沒有絕對的不同? 要指著一個企業說「這是社會企業」,指著另一家說「它不是」,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或者,某些自稱是「社會企業」的機構,有沒有可能並不是?
    社會企業這個詞廣泛注意於尤努斯先生(Muhammad Yunus) 所創立的鄉村銀行(Grameen Bank)。這個銀行的運作規則,針對孟加拉貧困民眾量身打造,有利於他們貸款創業,脫離貧困。這個概念,在2006年尤努斯先生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之 後,風行世界,啟發許多人的仿傚之心。但最成功的案例,至今仍只有Grameen Danone。

   在我查閱的資料之中,對社會企業有兩種定義方式,一種比較嚴格,一種比較寬鬆。比較嚴格的認為,社會企業是:「一個企業不以獲利為主要目標,而以提 升人類以及環境處境為主要經營目標,但仍運用商業技術以及運作模式。」另一個比較寬鬆的定義是:「一個企業,追求財務以外的目標,例如何種社會需求與社會責任。」
   無論在哪一種定義中,社會企業大致上都沒有明確的切點。即使在比較嚴格的定義下,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少企業組織,都可以被視為(某程度的)社會企業, 即使它們沒有打這個旗號,甚至它們的運作歷史比「社會企業」這個詞久遠得多。如果一家出版社或是視聽媒體,以「提升文化、散播知識」為主旨,無疑聽起來十分「社會企業」。早有平價服飾企業以「提供廉價、美觀、舒適的衣物」為企業精神,也有網路、家具、航空、妝品公司,將「環保永續」納入其企業宗旨,並且矢志「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與服務給「非高收入族群」。雖然他們沒有聲稱「消瀰社會問題」,但當我們想像,這些企業從世界上被拔除,我們的生活不但失色,甚至陷入麻煩。商管學院常讀到的Google, BBC, IKEA,都屬於這些例子。
   從商業運作的邏輯看來,這也是很合理的。一個在世界上穩定存續的企業,一定有其需求,而這個需求,從現金流來看是經濟機會與商業需求,從功能來看就 是社會需求與人類福祉。在大部分的時候,企業家找到一個能夠獲利的「藍海」,通常同時顯示他找到另一個方式,服務某些尚未被服務到的對象,滿足他們未滿足 的需求 -- 這無疑是提升人類處境。更不用說,近年來,各有規模的大企業,競相成立基金會,資助文化、教育、人道、環保的活動,很難說他們必定是虛心假意,徒務虛名。
什麼是社會企業的特質?   

   如果社會企業這個標籤,也並不專屬於貼上這個標籤的企業,「社會企業」這個標念是否就沒有意義? 卻也不是。社會企業似乎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而是一個程度的問題。社會企業的「程度」可以由這幾個面相來衡量:顧客性質、對待顧客模式、獲益分配方式、對待員工方式、對應環境方式。


漠視消費者權益的奶粉商,
當然是社會企業的良好對照組。

   社會企業的性質高,在消費者面向上,通常意味著,服務的顧客偏重經濟和社會的弱勢,除了以尊重及負責的方式對待顧客(當然不能賣假奶粉),甚至其服 務還幫助顧客強化社會與經濟的優勢 (社會學上常說的培力,或賦能empowerment)。在著重分配相向上,社會企業強調,獲利給員工以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社會弱勢。在對待員工上,社會 企業強調合理的約雇關係,包括平等,反歧視,重視平等及參與式決策,也往往特別重視產假及育嬰假的福利。在環境方面,社會企業會強調永續的生產方式,甚至 生產有利永續精神的產品。社會企業性質較高的企業,為方便起見,我們可以就叫它們社會企業,雖然我們心裡可以明白它並不是一個涇渭分明的種類。
   因為社會企業的理想性,明顯地它的困難會是難以獲利,更難賺大錢。當大部分的企業,尋求將各種生產要素的成本壓低,社會企業可能堅持在這些要素上花 更多的錢。當別的企業以股利的形式集資,社會企業並不是「股東」會認為高收益標的,募資的能力也較困難。這也是之所以,許多社會企業,某種程度要仰賴消費 者的理念、善意,甚至投資人的資助。
社會企業的機會何在?

  如果社會企業在天生在經營上就是比較困難,它如何取得生存的優勢? 大致上而言,如果社會企業希望不僅靠善意維持,或是避免資本愈燒愈薄的困境,社會企業常更加仰賴創新。就經濟學的語言來說,缺乏特色與技術優勢的企業,利 潤往往仰賴壓低生產要素的成本。社會企業要在生產要素上花更多的資金,也不太可能提高售價,若仍要創造利潤,前提可能就是創造性與新技術。
Michael Porter,商業策略專家
寫過一篇著名(自負)的論文:
《策略的本質》

   尤努斯先生的銀行,無疑就是仰賴營運模式的創新,從沒人發現、沒人競爭的市場中取得令人意外的利潤。尤努斯創新銀行規則,與其說是金融、經濟知識的獲勝,不如說是文化研究和人類學知識的獲勝 -- 讓貸款人互相擔保、審議制投資經營決策、借貸婦女為主而非男性…這些都是基於對社會實況、人群特質的理解。也有不少社會企業,因為有科技研究的基礎,擅長 將沒有經濟價值的農作廢棄物,製成燃料或肥料,也就是點石成金了。
   社會企業經營者思考模式的不同,雖然為本身帶來難關,但也可能間接成為社會企業的優勢。一般企業家常思考的是在既有的市場中爭取客源,但社會企業家 原本關懷的往往就是還沒有市場的地方:無抵押品、買不起媒炭的窮人。用正確的經營模式走進這樣的地方,也許就是管理學所說的藍海策略。不穿鞋的地方,也許 正是鞋商大發利市的機會。

   目前對社會企業的思考和觀察結果,大致上結論是,社會企業和一般企業並無絕對的本質差異,但是有特徵的程度差別。波特主張,所有的企業策略有兩大類,一種是下修成本(cost down)策略,一種是差異化(differentiation),社會企業大致上只能仰賴後者。因此,而社會企業需要精準了解市場,以及專注於進行技術 與營運方法的創新。

Friday, February 15, 2013

《不再誤解技職教育》 研究及出書計畫

《不再誤解技職教育》

研究及出書計畫 (書名暫訂)

是時候再思技職學習的價值
一、計畫核心問題
 

   我們的社會對於技術的學習,懷抱錯誤的觀念與態度。而且我們社會虧欠技術專業人員,教育體制也特別忽略走入技職體系的學生。
 

   至今,很多人仍認為不夠優秀的人才讀技職,認為技職必然是第二選項。雖然各行各業需要大量的技職人才,技職體系得到的預算仍比學術體系的少。雖然技職人才產生商品和服務讓我們賺取貿易順差,技職體系仍然比較不受到重視。許多官員會說技職很重要,很憂心技職會瓦解,但是在畢業季,仍然只參加明星高中的 畢業典禮。

   在種種的社會因素下,技職體系有較多受挫折的學生、家境不優渥的學生。但是制度和教育體系,並沒有對這些學生格外友善和照料。許多學生在進技職科系 前,從不知道要學的是什麼,也不知道為何要學,如何學。而設計不良的體制,往往誤導學生,無法最有效率地學習最需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一般高職的技術教學 正因為升學風潮而侵蝕薄弱,科技大學又因學術化而與實務知能漸行漸遠。
 

   這兩年來,社會終於對技職教育,稍微有一些反思,但是還不夠。嚴長壽先生,是台灣近年來第一個(也接近是唯一一個)社會領袖,為餐飲技術學習的價值 與制度缺陷大聲疾呼。但是,其他領域仍然缺少社會能見度。因為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上供過於求,社會上偶然會見到對技職學習有利的言論,但除了技術工作現在 「穩定好賺」,仍少討論到這些專業的價值、重要性,與成就感。
 

學習的工具,並非只有書本或電腦
二、計畫切入點、內容,以及目標
 

   這本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最基礎層面來說,是希望為學生、家長和教師介紹技職體系教育的各種路徑,各種學科的內容、學習方式、未來展望的不同。但本 書並不打算停留在選項介紹,因為學習並不會在選擇之後即告完成。本書不只嘗試幫助學生選擇科系,更幫助他們思考未來學習的路該如何規劃,以及如何看待他們 求學的路程。
 
   我希望這是一本關於眼光、路途、定位的書。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學生了解各領域技術學習的價值,了解要怎麼利用高職甚至科大的時間作最有效的學習,以及如何學習重要的,但學校可能無法提供的教育。
 
   我也希望透過這本書,體檢一下目前的技職教育的體質。不諱言,現在技職教育並不完美,許多一線教師都說,某些方面比過去惡化了。科大常常沒有教學生 該學的知識,統測考試讓學生忽略技術的學習,技職體系的權力結構有時阻礙了課程與時俱進…。本書希望指出其中問題,警示學生學習之路不能盲目,並且促使學 校、教育當局及早謀求改革之道。
 

三、初步內容大綱 (將隨研究進行調整及修改)

  1. 關於技職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什麼是所謂的「技職教育」/ 當前技職體系的體質 / 如何學習紮實的技術 / 如何學到就業知能 / 技職知能是否易被時間、技術變遷而淘汰? / 讀普通科目的意義與重點 / 如何在科技大學有效率地學習 / 學校外的學習 / 如何及早試探
  2. 技職體系的領域簡介與學習方式
    如果 Tony Stark 這個人真的存在
    他一定學過扎實的技術

    動力機械 / 電機電子 / 土木建築 / 語文商管 / 化工科系 / 農業食品 / 餐旅家政 / 水產海事 / 醫護照顧 / 軍警國防 / 設計與藝術
  3. 技職要更好,我們該做的事
    關於課程綱要 / 關於師資 / 關於升學機制(尤其統測) / 關於證照 / 關於技能競賽 / 關於資源分配 / 關於探索與選擇的輔導

四、計畫方法
  1. 訪問家長和學生,了解目前現況,以及他們關切的問題。
  2. 訪問教師、專家、實務界人士,綜整他們的洞見與意見。
  3. 閱讀國內外專書、新聞報導、統計資料、政府公開資訊。
  4. 靈活而批判性地進行分析、組織、統整和綜觀,提供讀者具洞見和前瞻性的分析與建議。

五、時間表
  1. 已經開始蒐集資料及構思內容。
  2. 2013年3月開始進行訪談。
  3. 2013年7月完成進一步大綱、部分草稿。
  4. 2013年7月開始找贊助、合作、出版社。
  5. 2014年12月底前完成。(若先找到贊助、出版社,則可能提前進行)

六、成果呈現方式
 
   這個研究的成果,最起碼的目標,是寫成一本書,但也希望不停在一本書。

 
   關於這一本書,我希望它不只是知識性的,不只是關乎事實,也是文學性的,是能訴諸感動與心靈。關於這本書的文學性,我希望不只於「午后的陽光撒進實驗室,教授微笑著拿起濃郁的咖啡啜了一口」,而是能夠深刻探求各種領域學習的箇中三味,傳達各專業領域的貢獻與成就、辛勤與努力、困難與驕傲。本書的預期 讀者,應該是國中教師、國中生的父母、技職體系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

 
   除了以書籍形式出版,也會積極嘗試透過演講、座談、大眾傳媒,也不排除透過拍攝影像的方式,將研究所得與大眾分享。最底限,所有採訪、記錄、心得、多種資料,都會公開在我經營的blog:學與業 資訊小棧,供大眾瀏覽參考。


七、訪談記錄及初步試寫進度
、本計畫需要之資源與協助
    而易見地,本計畫需要相當大量的資源和力量,需要您的支持與參與。在財務、人力、智慧、資源等方面,都需要您的參與。請參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