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14

ZenFone熱潮背後 -- 試解為什麼華碩必須做手機

作者:BiLingual 

    在ZenFone推出以前,你注意過華碩的手機嗎?(希望你至少聽過ZenFone,不管是因為手機本身,還是它的話題)

    大家可能不知道,華碩花了十一年經營手機市場,在傳統手機時代贏不過Nokia,智慧型手機時代敵不過iPhone、Samsung大軍,現在甚至需要和小米、鴻海競爭。我們都清楚,策略管理原則要找到藍海市場才有利基。華碩從主機板到筆電平板,已經跨足如此多產品線了,比手機更有利潤的產品比比皆是,何必還要不放棄的大軍進攻這個擺明是血戰的紅海戰爭?

    根據我的觀察和理解,幾個面向頗為值得玩味。

    iPad推出以後,直接被打亂了PC市場產品型態的規則(iPhone都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華碩為了迎戰,從使用者經驗發展出變形平板的故事,大家也應該不陌生。然而,這些創新並沒有辦法阻擋個人電腦(尤其筆電)的衰落,但你或許會說,華碩筆電市佔明明也不低,觸控筆電還一度賣到全球第一,這跟他必須堅持做手機有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光看華碩不夠,這得先從市場大局開始談起。這幾年,華碩銷售成績雖然沒有滑落太多,但成長幅度更亮眼的公司卻是聯想。聯想的成功我們直覺跟中國大陸的市場有關,如果是這樣,聯想成長的模式華碩是否有機會複製?在我的觀察裡,答案卻是否定的。因為這對華碩來說這是太辛苦,投資報酬率又太低的爭戰。

    我們應該還沒忘記,聯想的PC事業來自IBM,這間年紀已經破百的科技公司。而回想當年,IBM賣出的遠不只一個產品線,而是一整個連同研發、業務、甚至經銷體系的直接移轉,甚至因為旋轉門條款制約,這些員工背負五年內不得回IBM的明文規定。這連帶表示,IBM曾經打下的江山在短時間內難以易主(實在也沒有必要),而對企業市場用戶的著墨和ThinkPad時代留下的市佔率,則為聯想的PC事業,帶來相對穩定的體質。

    然而這一直都不是華碩的強項。華碩以創新見長,他們吸引的是終端消費者的目光,擅長的是B2C的商業模式,這一塊原本就難追求長期的穩定利潤。華碩每年推出讓人期待的新玩意,卻很難把它和追求「穩定」、「耐用」的企業市場聯想在一起。而已經在商用市場站穩的聯想、惠普、戴爾等公司的PC事業,儘管同樣面臨整體表現下滑,在短期內面臨的危機,卻沒有華碩那麼顯而易見。

聯想是2013 PC市場,唯一倖免成績滑落的公司。

    到這裡,我們找到了一個清楚的動機,PC市場越來越難搶,華碩更沒理由在任何行動裝置市場上缺席。前兩年,我們看到他破壞產品既有型態,用變型系列產品打開所謂的三合一戰場。這似乎是一套完美的計劃,但是我們從實際結果看,這些「英雄」產品最能贏得是消費者的心佔率,卻不是市佔率和毛利率。反而是經過三年產品型態極致「變形」後,才真的開啟搶市場大戰。怎麼搶?

    答案絕對不只性價比這麼簡單,不然十一年寒窗,也未免太辛酸。

    在華碩的行動裝置發展史上,有幾件大事值得注意:2008前後,華碩和Garmin策略聯盟,推了好幾隻導航手機;2012年,華碩和Google共同推出了性價比破表的nexus 7。而在我們還在關心硬體的更早之前,華碩已經開始在布局雲端。

    我們都知道華碩擅長硬體,從外觀工業設計、機構件,連結到產品功能。但事實上,他們一直默默發展「軟」實力,和Garmin、Google的合作先不論後果如何,對研發團隊能力和思維的提升絕對是大利多。產品上也許真的佔不了什麼便宜,和大廠合作得面對的忍氣吞聲,也絕對大過一般人想像,但贏回來的裡子,卻是成就ZenFone的「軟」實力「硬」底子。從Garmin到Google,華碩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站在國際大廠肩膀上。而平板突圍成功的經驗,也讓華碩跨足手機的能力更加成熟。而這次,除了多年學習積累的能力,更出現了最有利的夥伴,他是和華碩一樣面臨手機市場缺席瓶頸的Intel。


    華碩可能是最有個性,卻也最沒有自己的品牌了。然而他們最聰明的策略,就是這樣的「謀定而後動」。它抓到了跟他一樣面臨危機的國際大廠,挪開廠商客戶關係。因為這次出師,極為關鍵。於是今年四月,兩間公司的心血結晶朝著手機市場大舉入侵,至今光台灣兩個月就繳出四萬隻以上的成績。

    下一步呢?我們得回頭看看施崇棠曾談到的,硬體裝置走到最後,只會是雲端內容呈現的「視窗」,終究只會成為一個個載具而已。而潮流所趨,數位內容才真的主掌未來一切。在這個過渡期,數位內容及服務還能從硬體產品中差異化的時候,如果不搶下硬體夾帶的「軟」產品的市佔和心佔,行動裝置之路也將會越走越險。因而華碩賭的一向不是當下,而是未來。低價造成的微薄利潤,在總體策略方向上的影響也已經不那麼明顯。

在雲端發展到極致,硬體將成為雲端內容呈現的「視窗」與載具。
    而更有趣的是,當價格和廣告問題在網路上被熱烈討論的同時,許多人出聲指責華碩的誠意不足、公關失當。但是我們再更深一層去想,這尷尬的「激怒行銷」反而讓華碩手機訊息延燒的比預期更快,接觸到的群眾範圍更廣。當然,這樣的疏失如果能避免當然最好,但是對於重視裡子大於面子的華碩,網路上討論熱度高昂的「危機」,說不定已經轉而變成有利的「商機」。

    回到最初的命題,為什麼華碩必須做手機?除了筆電衰頹、潮流所逼,這麼多年軟體研發的著墨、國際大廠合作的學習和借鏡、加上必須因應長遠的雲端布局和發展。都使得這條路沒有中途放棄的理由。

    因此你若問我ZenFone值不值得買?或許我會這麼回答:它是這間公司「非贏不可」的產品,你覺得呢?

作者:BiLingual ,在資訊電子領域工作多年,將和本棧合作撰寫產業觀點相關專文。請拭目以待!

Saturday, June 28, 2014

學校教育培育考生太浪費,來培育領導人!

    台灣的學生,訓練內容集中在考試讀書,反應和理解力往往不錯,但是常常無法成為優良的主管,因為很少認真培養共事與領導的能力。我詢問過好幾個業界工作的朋友:台灣企業整體情況不好,你覺得,基層員工能力太差,或者,主管領導能力太差,這兩個因素,哪一個大一些?

    問到現在,得到的答案偏向後者。 

    國際上,領導人的年齡愈來愈下降。英國首相卡麥隆,成為英國保守黨主席時不到40歲,成為英國首相時不到45歲。馬克.祖克伯格,他的企業成為全球社群網站龍頭,還不到30歲 (以下省略五十個英美各產業的案例)。在德國,這個沒有「青年崇拜症」的國度,前任副首相 Philipp Rösler 在上任的時候才38歲,而且他是被德國父母領養的越南孩子,黃皮膚加東方臉。

    請注意,我不是在說模特兒、演員,這些需要年輕肉體美麗臉蛋的專業。我在討論的是,成為商業、政治上的領袖,這些人的見識、手腕、格局要讓五六十歲的前輩都心服口服,要歷經重重考驗,在大局上做正確判斷,帶領團隊在挑戰中勝出。

    有人批判,台灣的企業和政府不給年輕人機會。也許對,但只對一半。年輕人真的有充足的領導能耐嗎?如果年輕人頭角已經崢嶸,長輩不給機會,年輕人自己會闖不出路嗎?也許有一個讓人難堪的事實是,將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和許多其他國家大學畢業生並比相較,在領導力方面,我們的大學生往往不突出。

    原因何在?主因在於從小到大的培養。


英國首相卡麥隆,成為英國保守黨主席時不到40歲,
成為英國首相時不到45歲。 (圖片來源)
 
    領導非常困難,而且常常決定重要事務的結果。愈是龐大的功業,愈需要許多人投入方能成事,不僅數量多,而且還有專長、性格、特質的種類多。一個團隊內部成 員的多元性,雖然是成事的前提,卻往往也會帶來更多的紛爭衝突。協調與整合不同的人,就叫領導。這很難,很重要,決定了集體的成敗,而台灣的教育體制,認 真地培養考生,卻沒有認真看待培育「領導者」。
 
    請別誤會,我絕不訴求在中學生已經滿到爆漿的課表中,再塞一門「領導學」。我也不特別支持,在大學招生的採計公式中,將參與社團、擔任幹部這些可能虛列的名目增加計分權重。

    歐美的作法有些不見得適合台灣,為務虛的名堂砸大錢,可能只是浪費。但在台灣目前的教育運作下,不必大變化,目前學校之的各種機制,只要正確、認真、踏實經營,就可以深化成效。惠而不費。

    首先,班級幹部。從小學到大學,如何決定幹部人選?小華舉手說:「小明沒來,讓他當」,這樣的情況是否還常發生?班級幹部是否有權限開創活動、發明規則、說服同學改變、號召同學策劃執行一件事?或候,選出幹部後,他們只是老師的小助手, 打手、眼目、爪牙,甚至從僕;被呼來喚去,收聯絡本,將吵鬧的同學記名字。如果我們把這些認為是培育領導,那就差太遠。   

    從小學到大學,從班長到班代,從小老師到學生代表,我們要讓學生認定這件事是嚴肅的,這是爭取學習與操練的機會。老師們要給幹部們創造的機會,讓幹部們為了班級、學校、社區的利益,發起各種的計畫,帶領同學們做有價值的事 -- 絕不只聯誼,小事包括照顧同學、協助教學、揪同學一起參觀展覽並討論心得,大事包括一起為學校修繕美化、照顧社區弱勢人士。而在服務期間結束後,老師應該帶領同學,以溫厚而感恩的態度,和卸任幹部分享他們做得好在哪,不好在哪,如何改善。發現改善的空間,才是學習的開始。


德國前任副首相 Philipp Rösler (來源)
在上任的時候才38歲,
而且他是被德國父母領養的越南孩子。
   小組報告也是。現在愈來愈多大學與高中課堂,採行小組報告,但是,我們是否藉機教育小組長和組員關於合作與領導?當有同學不貢獻、搭便車,同學們是爆發衝突,還是無奈忍受?期末就算有小組成員互評,查出誰在白吃午餐,但有沒有增強組長的協調能力?可能沒有。

    在小組報告、合作專案中擔任組長,當然是訓練領導力的機會。我們可以在學期之初,提供領導的經驗與方法(例如:怎樣處理搭便車現象),讓他們在專案中實作。並在他們合作的過程中,傾聽他們遇到的難關,並且提供指導。當然,在報告與專案結束後,來自組員的回饋、老師提供建議,也是絕對必要。

    社團,也應該比照辦理,認真看待。社團,比課堂小組、班級幹部更獨立,可以施展的空間和花樣也更多。從迎新、招生、活動、課程、宿營、成果展,還有各種新花招,都有無窮創新可能。讓學生們隨機碰撞、自由探索,就是最好的方法嗎?除了有經驗的老師,提供社團幹部執行前教導、執行後輔助、執行後反饋之外,大學甚至可以嘗試邀請有業界經驗的導師,每學期兩到三次和社團幹部們小型座談,經驗分享,或是個案診斷。學生的領導能力,在巨人的肩上,可以走得更遠。

    我們都知道,領導是一個技能,思維方式,甚至人格;不可能靠背誦口訣公式,就學得會。長期以來,我們對於這樣類型的能力,都抱持消極態度,口頭上強調,但實際上不培養,而一切方案雖有名目,但我們也不認真看待實質與成效。領導既是一種技能,要教育領導就和其他技能有相似之處:演練前提供原則、執行中給予輔助、實作後多方回饋 -- 然後不斷循環與磨練。

    我們的中學到大學,在領導技能的培育上已經延誤落後太久了,請用正確的方式急起直追。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hursday, June 19, 2014

大老闆口中的多吃苦與肯打拼,是社會與學生的良藥嗎?

       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會請大老闆們致辭並分享成功經驗與歲月智慧。不少大老闆們強調,當今年輕人不夠努力,不夠服從,上班不夠準時等等品德錯誤,是個人與國家走入絕境的原因。通常校長們也站在大老闆們的同一邊,要同學們記取大老闆們五十年前成功經驗,聆聽教誨,讓個人脫離事業難關,讓台灣產業與經濟再造榮景。

    真的這麼容易嗎?台灣目前經濟走上困局,主因是因為學生們上班遲到這類的品德問題嗎?問題的面相可能很多,在此,我想提出另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關於整個時代的變局。

    五十年來的台灣經濟模式大致上是這樣的:企業家選定某種產品,引進技術,買進機器、購買土地,僱用人工,然後,開始接單生產 -- 無論歐洲賣多少、日本賣多少,美國賣多少,我們就比他們賣得更便宜。然後,因為台灣的人工較低廉,工時長,稅賦低,水電有補貼,我們能賺其中的血汗差價。

台灣流行找大企業家來為學生作畢業演說 (圖片來源)

    在台灣經濟飛昇的年代,一切因素都有利於這個模式:當時全世界能做這件事的開發中國家不多;家庭中和學校中的上令下從培養了順從的習性;政治上的威權讓人習慣公司中的威權;大學體系的科系形式培養的人才,恰巧足以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企業體系的一小角盡本分,領薪水。一切,曾經配合得絲絲入扣。

    然而,這個模式在二十年前開始,從內從外都開始崩解。

    從外來說,全世界各地大量湧現可以做代工生產的國家,他們的勞工拿的工資很低,機器又取代了愈來愈多的人力,機器更不需工資,於是,台灣各種代工領域的成本優勢不斷被侵蝕。

    從內來說,二十多年來,個人的成長歷程改變,也使年輕人的特質不同了。家庭有錢、生得少,兒女得到的嬌寵程度倍高於前代;社會與政治漸趨開放、校園管理走向自由化,年輕人對於快樂、自由、平等的需求程度,也遠高於以往。這些特質,都使上令下從、長幼尊卑式的傳統管理方式、企業經營原則,受到根本性的挑戰。

    望向遠方,從台灣年輕人腳下延伸出去的,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把自己的心智打壓成前工業時期需要的樣子:服從、忍耐、依令行事,忘掉創造和自我實現,和印度與非洲競爭訂單,比賽誰用比較低的薪水搶到生意。

台灣的一條路,是用更高的服從性,更低的薪水,和東南亞與大陸爭代工  (圖片來源)

    第二條,就是讓自己的心智成長到後工業時期需要的樣子:自主、好奇、發現需求,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不斷學習,我們動腦的速度要在電腦與機器人前面,和歐美日澳同台比賽誰可以用更高的價錢賣出更好的主意。

    要走上第一條路,只要我們減少期待、委曲求全,不消十幾年,一切都會自動發生。但是,要走上第二條路,我們的年輕人所需要的一整套能力組合、心智模式,教育體系還不知道怎麼培養。

    國內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策略,與大環境的形勢已經正面衝撞;國內教育體系的運作模式,無法幫助學生飛越橫貫面前的絕崖峭壁,這些系統性問題,才是真正的挑戰。如果我們持續忽視整體的、根本的系統問題,而將之視為個人的、膚淺的品德問題,台灣退步衰敗將沒有止境。

    五十年前,「多吃苦、肯打拼」的精神能讓當時企業家出頭,今日時空變換,同樣的精神已不能讓我們脫困。要求學生多吃苦和肯打拼,在短期內也許能為廠商多擠出一些血汗利潤,讓經營方向錯誤的廠商稍微延遲退場的時間,但是無助台灣整體進化到下一個經濟體質。

    同學們,畢業典禮聽演講請小心,別將過時短視的見解,誤聽錯信為救命良藥。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uesday, June 17, 2014

第四課,考試、生涯、營養學,像在哪裡?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二

    國中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我在考前花了好多天的時間讀書,準備得很充分,在考試的時候,認真作答,覺得時間頗為充裕,檢查再檢查,交卷之後,對這次的成績很有信心。

    發回來的時候,竟然只有68分。我嚇了一跳。但是怎麼看,我都只錯了一題,扣兩分,為什麼會變68分呢?正當我想,老師是不是改錯,我該不該去要分數,我赫然發現了。

    原來,考卷背面另有一個大題,整整30分,我都空白。雖然考卷正面那些題目我都寫得很好,只扣兩分,但我因為不知道還有一個大題要寫,30分直接扣掉,當然成績很低。

    這個情況,和食物也很像。

    大約六十年前,台灣社會普遍貧窮,食物不足,大部分的人民,食只求飽。比較窮苦的人家,能吃稀飯、地瓜,填飽肚子就謝天謝地,若是能有機會多吃些肉,甚至老闆在飯上多澆兩杓油,就很快活了。在那樣的年代,許多人不健康,是因為食物不足。

營養,追求的不是最多,而是均衡;
這對生涯有什麼啟發?  圖片來源
    在三十多年前開始,台灣因為成功發展工商業,漸漸富裕,食糧不缺,過去被視為珍稀的肉類、 海鮮,不再稀有。但是,當大家不缺食物,甚至不少人可以天天山珍海味、大吃大喝、飲酒啃肉,吃得肥嘟嘟。但是,他們卻營.養.不.良。甚至,他們容易得一些嚴重影響健康的慢性病,例如,造成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 -- 只因為,雖然他們某些營養吃得很多,但某一些營養,他們還是吃得太少。

    沒得吃,不健康。有得吃,但是不均衡,也不健康。

    科學家經過很久的時間研究出來,每個人都需要每天攝取五類食物,才能達到平衡: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五穀根莖類、奶蛋豆魚肉類。均衡攝取這些食物,才會有足夠的各類營養素。只吃其中一種,例如水果,吃非常多,而不吃其他類的食物,也不會健康。如果你五種食物都均衡地攝取,大致上,在營養素這個部分,就可以健康了。

    一個考試,有幾個大題,考卷翻個面,就一目了然。要攝取幾種食物,科學家也已有定見。但是,生涯呢?生涯也有幾個大題,要均衡分配考試時的時間嗎?生涯也有幾個營養素,我們該均衡攝取嗎?

    我自己在三十歲的當口發現,那時候,我有不錯的收入,即使上下班時間固定,即使工作不太累,也受到尊重,也是我有興趣的領域,做的事也是我擅長的,老闆不兇,上班能吹冷氣 -- 確實,我還蠻幸運的。我以為我會快樂,會對自己當下,和未來,感到滿意和開心。

    但是那幾年,我實際上發現,工作的時候並不開心,而且,當時每想到,如果這樣的工作生涯,若延伸到四十歲、五十歲,就讓我感到不安、焦慮。我常常覺得自己在不適合的地方,常常想要離開。但是,也很惶恐離開之後,又該到哪裡去,又該做什麼。

    那幾年,有點像是吃得胖嘟嘟的人,不健康卻不知道原因。我也一直像國中的時候,一看到發回來考試卷,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在我三十歲離開工作的時候,我決定要徹底回答這個問題:

 當你感到,無法走到自己的方向與目標,
也許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圖片來源
The Wanderer, by Caspar David Friedrich

    到底,面對這個生涯,要讓自己滿意,到底有幾個大題要完成?或是,有幾種營養素要均衡攝取,才會健康?這件事情,好像教科書上沒有寫。

    那幾年,我應該不是一無是處,什麼都沒做到。我應該做到了一些,但是,可能仍然少做了一些,那些是什麼?我想弄清楚這些問題,以免,我現在立刻投入另一個工作,解決短期的薪水問題,努力寫幾個大題、補充一部分營養素,但是漏了某個大題,少了某些營養。我不希望忙了一圈,人生再投入好幾年,結果,還是低分,還是不健康,還是對生涯不滿意。

    我已經三十歲了,我不能像無頭蒼蠅一般不問方向地亂飛。看到報紙上說,大陸市場大,我就去大陸?看到雜誌上說,東南亞有潛力,我就去東南亞?今天某個公司開了缺,後天某個公司股價上漲多一些,我就去應徵?如果,這樣是草率,怎麼樣是個完善的準備與思考?

    在離開工作之後,我讀書、聽演講、訪問別人,並且對照自己過去的經驗。我希望中拼湊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圖像 -- 到底如何,我會對自己的生涯滿意?我願意努力,但是我到底要朝什麼方向努力?只要是對的路,再難我都願意走,但我如何挑選對的路?我要如何選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也許這是一個很困難,很宏大的問題吧。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也許人對生涯的認知,隨時代、隨文化背景,也有差異。也許,這些問題,無法以言語完全說明和解答。但是,在所有不完整、不完全正確的答案之中,我們總可以找出比較接近完整,比較接近正確的答案。我們總要去找到,或是發明,我可以信服、值得我採用的答案。

    經過兩年的摸索、請益、閱讀、統整,我大致上找到了一些值得我信服、採用的答案。也許不完整、不完全正確,但也許比較接近 -- 至少我確定,比「別多想」,比「碰運氣」,比「爭取退休金」更好一些。

連載下一篇:生涯第一大題:運用自己的優勢特質

第三課,生涯陷阱:下班後帶回家的,不只薪水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一

    下班後帶回家的,不只薪水。

    有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和我描述他的童年到少年的家庭生活。


    在比較小的時候,一直認為我爸是個很暴躁、易怒的人。我和妹妹都很怕爸爸,他總是板著一張臉,隨時不開心。常常晚回家,晚回家通常表示會喝醉。如果我們的成績不太好,他就更不開心,有時候會打,大部分時候只有罵。一個星期總有一次兩次要和媽媽吵架,有時只是口氣不好的拌嘴和臭臉、冷戰,有時候就是吼叫和對罵,丟東西。有幾次,還以為他們要離婚了。

    所以,我一直很不喜歡爸爸,一直不喜歡我的家庭。我常希望生在另一個家庭,或者,如果我有一天當爸爸的時候,我一定要當個好爸爸。

    後來,爸爸年紀大了,我長大了,慢慢覺得,其實爸爸個性本來不是個暴戾的人。我自己開始有工作經驗,並且片片斷斷地知道了爸爸年輕到中年的工作歷程。知道他在生意上曾經被出賣,曾經待在一個對他苛刻的公司,曾經和同事互相鬥爭,曾經好幾次不成功的工作轉換,他的目標和企圖心一次次被打擊和消磨,他要面對曾經對他寄以厚望的妻子、家人、娘家、老朋友、舊同學…。

    我慢慢理解他為什麼好多年都板著一張臉,為什麼他容易為了小事和媽媽爭吵。這不只是事業順利不順利的問題,更是每天都面對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處境,什麼樣的場合。他每天受很多委屈,受很多攻擊,他也只好把這些帶回家裡。

    過去二十幾年的時光無法重來,親子間的關係與感情也許很難變得很親密。但是,現在,我比較不怪他了,也許是轉換成了同情。
不快樂的工作歷程,受委曲的往往不只自己,
往往毀壞了你最想守護的事物   圖片來源


    有些人帶回家滿身的酒氣,聲色場所的香水粉味。

    有些人帶回家滿心的挫敗、滿腔的不如意,滿口的怨言與控訴。

    家庭遭逢打擊的人,無論是另一半外遇,孩子行為脫序、家人重病危難…在事業上難專心,更難有傑出表現;完全同一個道理,在事業上有志難伸,走入困局,或是在扭曲險惡的環境中討生活,對一個人的家庭生活,當然也有很負面的影響。

    即使事業沒有受挫折到影響家庭,事業也很高程度地決定了人生樣貌。

    我們在二十五歲後,到六十幾歲,將近有四十年的寒暑,每天最精華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和心力,會用在事業上,你會熟悉與事業相關的事;與事業無關的事,可以說是從你的人生之中放棄了。

    你的事業樣貌,決定了你是否周末放假,或是平日排班;決定了會和什麼樣的人接觸,和什麼樣的人搭不上話;決定了下班後能否去接小孩,或是能否和他們唱晚安曲;決定了你容易靜脈曲張、過勞致死,或是容易飲酒過量;決定了你下班時是精疲力盡,或者還有些餘裕讀書、約朋友、陪小孩;決定是否會到大陸生活,或加拿大,或留在台灣。

    當我們從學校離開的時候,只想著我要有工作、要被僱用、要有薪水,薪水要比別人多一些 -- 我們常常沒有想到,我們一步步在決定了我們的職涯、事業,和生涯。

    每一分工作,都會決定你接下來可能勝任什麼工作,難以勝任什麼工作。例如,如果你擔任了某公司的行銷人員,你日後應徵別的公司行銷人員,可能容易一些,但對於要成為表演者,可能幫助很有限。

    每一分工作,都可能為該領域相近的工作,例如較高階、高薪的職位,打下優勢和基礎。二十歲若能朝開始一個方向累積歷練,到三十五歲,可能頗有成果,做到中高階職位,但若一直轉換,三十五歲還是會做很基礎、低階的工作。

每一分工作,是你下一分工作是否勝任的基礎 圖片來源

    在一個職涯軌道上,前進愈久,投入時間與力氣愈多,愈遲發現不合適自己,對這條路不滿意,要離開並且換到另一個方向,機會成本愈高,阻力愈大,轉換之後,到另一個領域能發揮時間也短,可能累積的成果與能量也少。

    每一次工作的選擇(包括轉變,也包括避免轉變),累積成職涯。職涯的開展,成為事業。事業的面貌,高程度地決定生涯的悲、歡、離、合。

    對你的前途,若沒有一個較完整,較長期的前瞻、準備,你愈容易走到某一天,發現工作與生活無法兼顧,發現你對當時每天的生活厭煩,並且發現看向未來,感到路愈來愈狹窄,通向一個陰暗的沼澤。

    如果你面對這個感覺得時候還年輕,你還可以選擇,壯士斷腕、一切打破,從頭來過。如果那時候,你的年紀大了點,有經濟壓力,有孩子要養,自己和家人沒有冒的本錢與勇氣,也許,你就只能選擇咬牙隱忍;這一忍,可能就是大半輩子。

    或者,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眼光放遠,視野放寬,慎重思考,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踏得更穩當。

國際大公司可能想錯的事:什麼是一個倒不了的企業?


希望這家公司永遠在 --
日本最值得珍惜的五家企業
    書評:希望這家公司永遠在 -- 日本最值得珍惜的五家企業


    這一本書,當我在台北市圖書館線上訂閱的時候,我排第五十九名。等了三個月才排到。

    這本書在談一個很我們都很關心的問題:什麼樣的企業不會倒?日本企業研究者阪本光司認為,不是賺最多錢的,而是讓人最珍惜的,最希望永遠存在的那些企業。

    「企業」這樣的組織,是為什麼存在?有一些企業,在運作實務上,甚至在公開文書上,是以「股東利益」而存在,而股東利益,往往被簡化為「股利」或「股價」或「每股盈餘」。例如,高盛金律之中的一條就是:我們最終目標是為股東創造超群的獲利。阪本光司說:你們錯了。

    公司為誰而存在?阪本光司查訪了日本六千餘間企業,他的結論是,經營公司是為了履行對五種人的使命與責任:
  1. 要使員工和他們的家人幸福:員工不幸福,是不可能全心對待顧客;顧客有別的商家可以選擇,但員工卻投注他的時間與人生在你的企業。
  2. 要使外包和下游廠商的員工幸福:這些是外部員工,穿不同制服的同事,不善待合作廠商,合作廠商也將在工作及用料上報復。
  3. 使顧客幸福:不只有客戶,還要讓他們感到開心、幸福和感動。
  4. 使地方社會幸福繁榮:不只捐錢給地方組織,更是以企業公民的生活,去促成和提振地方的進步。
  5. 使股東幸福:股東的幸福,不只是拿到分紅,還有自豪、意義,以自己成為這間公司的股東感到光榮。
    作者提出這樣的理想,並非空口說白話。他從數百家優質企業中,再挑選了五家企業,寫在這本書中,介紹「最值得珍惜」長得是什麼樣子。在本文中,特別介紹其中三家。
 
伊那食品員工和社區共同經營的廠區環境:這是度假中心嗎? 來源
 
夕陽產業中也可以發光的伊那食品工業

    寒天製造,是一個歷史優久的傳統工業。但伊那食品在這個產業之中,卻能四十八年營收成長、利潤成長,五十年來從不裁員。這個公司有以下的特點:

    所有公司的規劃策略均以百年為期,不為營收做短打動作。例如,每當推出新產品,總會有蜂擁而至的訂單,老闆會拒絕超過產能的訂單:我們沒有加班制度,所以無法接受您的訂單。

    以自產自銷為策略,親自面對消費者,也避免通路商拉高訂價,所以不接受大型超市的代銷請求,即使對方要付現,或是預付貨款,伊那還是不答應。

    不犧牲任何人的原則:伊那食品工業在轉虧為盈之際,出現了員工因公受傷的情事,在當時,老闆決定要投入龐大經費,採購更加安全的設備,雖然在財務上不合算,但是理念上,老闆不認同「犧牲別人來提高公司的銷售量。」

    讓公司成為員工與社區共享的空間:伊那食品廠區建成一個大公園,沒有圍牆與大門,沒有警衛,任何人可以隨意進出穿越,成為幼稚院、社區老人的活動場所。員工在假日、工作日午休時間,也會自動掃地、自動修剪花木,因為他們將這個地方視為自己家。伊那食品發現附近道路上的車流增加,但地方政府遲遲不加設陸橋,讓學童上學路上變危險,伊那食品主動向地方政府建言:請讓我們捐錢建設路橋。

成為全世界弱勢支柱的中村復健器材

    日本外移最嚴重的地方是島根縣,其中最偏僻的地方是石見銀山地區,中村復健器材總公司設在當地。所有的顧客都是專程到此的專程客,不是路過客,而且其員工從全日本各地來應徵,爭取成為中村的員工。

    其老闆中村先生,24歲將其原工作的所有薪水,拿去學製作輔具,從美國學成歸國,經營此事業。該公司造的義肢,表面上有汗毛、血管、指紋,和真正人體看起來幾乎無異,是因為這間公司不斷提升其高度專業。這樣的商品,是真正扶持弱者,提升人性尊嚴,而且從來不會引起貿易摩擦或糾紛。

    製作輔具費時費力,所以中村不斷強調和要求員工正常休息休假。但許多員工,為了讓顧客早點拿到義肢輔具,偷偷跑來上班,老闆還要想辦法防止。

    直腸結腸癌患者需要切除肛門,之後需要做人工肛門,人日本使用者有幾十萬。進口商品不是為日本人打造,在尺寸上、材質上不合適,常造成過敏、排泄物外漏,生活很大困擾。中村因此投入大量心力研發,因應日本的氣候、生活習慣、飲食方式來開發新的人工肛門,且可用一般市售塑膠袋,價格相當低。此人工肛門的成本也更低,為日本健保省了大量經費。
 
北海道廣帶地方的著名甜點:柳月 來源

連同北海道一起銷售的柳月甜點

    創辦人田村,是在看到日本撤退時,哭泣的孩子因為一顆糖而停止哭泣,發現糖果對生活的意義價值。田村不會做糕點,他本人以最高的薪水請師傅來做,但他本人負責叫賣,個人的生活開銷壓到最底,錢都用在員工薪資與產品開發上。柳月雖然僱用大量人力,但是兼職人員的比例遠低於同業平均,因為柳月希望員工都用熱忱在工作,因而也希望柳月能和僱員都有長期的信任、培養的關係。

    柳月的使命定義為:藉由甜點,增加家人團聚與親子溝通的機會。提升飲食文化,並對帶廣、十勝、北海道地區做出貢獻。田村先生也肩負起對地方的領導責任感,他主持北海道甜點公會的十勝分會,在火車站前的百貨開設名店廣場,由甜點公會出店,設十六個單位,安排店家輪流進駐,給顧客更好的服務,也給整體同業更多機會。

整體評價

   這本書提出了許多實例證明,兼顧五種責任的企業是存在的,而且這樣的企業經營,真的可以達到完整、深刻、全面的成果。這些企業的良好成績,一方面來自企業主的匠心獨運。第二方面,企業主深刻地結合員工/顧客/社區等各方利益,彼此成為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彼此的支柱,將彼此的共識提升至最高,溝通成本減少到最低。這樣的做法,也有利於減少廣告支出、管理成本,並達成較好的營運成效。

    但是這本書較偏近故事,重在成果的描述,心境的表述,但比較少描寫如何達到。我們看得到的是,這些企業接近是企業主本身人本的延伸,而非整體方法的建立。

    另外,本書不是每一個企業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最後一個案例是杉山水果,但這個小店,主要讓人懷念的地方乃是:它好像不太想賺錢。例如為新娘的水果禮籃,收錢少於成本,新鮮水果凍也是。如果這家企業的成就只在願意少賺,那參考意義也就不大。

Sunday, June 15, 2014

從賣油翁到鋼鐵人,高等科技教育以誰為典範?

    有一位在台灣就讀排名第一科大的學生,他和我說,自己快要被茫然的學習滅頂了。對他而言,他覺得「更精熟的技術」是他所想抓的浮木。

     什麼是更精熟的技術?他想了想,竟然說:像賣油翁那樣吧?

     賣油翁是啥?那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文章中記載的人物:一個賣油的老人,用杓子倒油進壺,壺口放個銅錢,油從錢幣中間小孔筆直穿過,壺倒滿了,錢孔邊一點也沒沾到油。

     二十一世紀受技職教育栽培的年輕人,竟然以八百年前年老攤販為精神導師。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現在機器設備注油,精準快速勝於賣酒翁已勝萬倍,「更精熟的倒油技術」,價值何在?

    過去幾年之間,許多關心技職體系的人都發現科技大學教育走偏了方向。但是,什麼是正途?這個問題,很少人能正面回答。


賣油翁的圖,八百年前精熟技藝的故事,
今日竟然還是一些老師和學生心中的模範  圖片來源


    批判很多,都有道理:科技大學不應該大量招聘普通大學博士班畢業生當作師資主力;科技大學的課程不該和一般大學看齊;科技大學教師不應該用論文積點制來作為績效指標。沒錯,這些科技大學常犯的錯,造成了科大學生失去長才與特色。但是,科大教師該教什麼?學生該學什麼?

    如果你觀察世界頂尖科技學院經營的重點,你會發現當然不是論文數量,上課也不會是死板的聽課。但是,你也看不到他們的學生在做「精準的倒油」,也不會是更精細的剪紙、蘿蔔刻花。世界最好的科技學院,教學研究重點,其實有跡可循。大家都看過的電影「鋼鐵人」,雖然是想像產物,但是卻可以頗為便利地引為例證,說明科技教育應該培育的人才應該是什麼樣貌。以下,我們請東尼.史塔克出場,說明科技教育的三大重點:

1. 懂得市場及需求:在電影之中,東尼史塔克預見戰爭形態的變化,推算到新形態戰爭中需要的裝備與功能,他也依據實戰的需求,規劃了動力、操控、防護、攻擊,各應該達成什麼樣的效果。而這些構想是否成功,會在戰場上得到驗證 -- 而戰場,就是軍火界的真正市場。

    世界頂尖科技學院了解,最有價值的科技,不是最難的,不是最辛苦精細的,而是最有需求的科技。而一切的科技,最後要運用在人類社會之中,也必然要經過商品 化的過程。因此,好的科技大學,都教學生如何思考判斷市場的需求,例如人口變動、社會變遷。科技學院除了有強的技術師資,往往有很強的產業與商業師資。就 算不是直接教學生創業,也會培養學生敏銳的商業思考判斷力,讓他們善於選擇工作的企業,投入的領域。

2. 嫻熟工程及設計:依據使用和市場的實需,訂出各種目標後,下一步的能力就是依各種事實與限制做規劃設計與研究開發。例如,動力與火炮發射會造成高熱,該如何隔熱和散熱?人在機器服中會流汗,如何通風和控溫?設計出一件「理論上可行」的鋼鐵衣之前,東尼史塔克要克服一連串艱難的挑戰。

    世界頂尖科技學院了解,任何技術,任何部件都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在環境和系統之中。而技術和部件,在空間、電力、材質、重量限制之下,如何達到它的各種效果與目標,這就是工程和設計思維。科技人才不可以只擅長做自己的技術,但無視其他的部分,不懂整體系統的宏觀考量。系統觀,以及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就是工程和設計思維的核心,而這也是世界頂尖科技學院教育的重點。

鋼鐵人電影中的史塔克,能思考需求,擅工程規劃,能實作製造
雖然是幻想人物,但可謂科技教育的典範  圖片來源

3. 能夠實作及製造:當你掌握了需求的趨勢,你就能開規格;面對規格,做出工程和設計規劃之後,下一步,需要的就是實作。這件事不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但是也是無法迴避的。鋼鐵人東尼史塔克不只能畫出工程設計圖,他還能拿著焊槍把面具打造出來。當然,在沙漠中的山洞,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將鋼鐵人的粗糙架構打造出來,這確實太誇張了,但其中演出的,卻是科技人才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將工程圖製作成實體,以機械來說,就包話了:量測、切割、焊接…。在量產的時候,機器能製造機器,但是要造出最一開始的那台機器,或是那個原型,東尼史塔克可能從一根釘子,到一個引擎,都要自己製造。

    也許你看到這邊發現了:怎麼那麼難呀。

    對的,科技學院,或是我們所說的技職體系,本來就不是一條「比較容易」的路,不是一個可以隨隨便便的教育選項。接受真正的高等科技教育的學生,和學術路線的學生,優秀和努力的方式不一樣,但是他同樣需要優秀而且努力。台灣把技職體系當成次要的教學路徑,用隨便和輕忽的態度看待,就註定了台灣科技走入瓶頸 -- 許多畢業生只會聽話照作,不會發現需求,不會設計規劃,不會製作實物。

    加州理工、喬治亞理工、麻省理工、巴黎礦業大學,德式體系和以色列體系,都保有著堅強的科技教育傳統,甚至還不斷向前進展。這些學校的優秀畢業生,不但具備,而且終身重視、精進對世界大局的了解,工程宏觀規劃的思維,以及實際製作的能力。

    台灣過去數十年之間,還弱小的科技教育體系幾乎被學術思維一手捏死了。現在需要急救的狀態,卻還沒有很多人將科技教育的本質目標討論清楚,這就令人更憂心了。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aturday, June 14, 2014

第二課,生涯的範圍:可別只看到工作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
愛麗絲:請你告訴我,我應該讀什麼科系才好呢?

柴郡狗:這得看妳想找什麼樣的工作?

愛麗絲:我並不特別在意做什麼樣的工作,只要能讓我有工作就好了....

柴郡狗:噢,那妳絕對可以辦到,只要妳工時夠長、放棄得夠多、期待得夠少…

    說真的,到處都有工作機會。

    從我家走到捷運站之間,手搖杯飲料站常年在徵人,餐廳也總在徵外場服務生。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該說工作很好找嗎?


台大很擔憂,高鳳有自信?

    2014年二月中,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宣布「退場」,實質上就是倒閉。新聞記者前往採訪,有一位學生這麼說:「我相信自己一定找得到工作,並不擔心。我比較擔心老師們,他們要失業了。」

在手搖杯找到工作不難,但是,這對人生來說足夠嗎? 圖片來源

    聽到這麼一句好善良的話,我想起十二年前聽到的另一句話。

    十二年前一個星期三,在前往台大上課的公車上,巧遇了小學同學,一個小眼睛的漂亮女生。我們小學三、四年級同班,她後來讀北一女,和我一樣進了台大。但那天在公車上,顯得悶悶不樂。她說:「我想轉系。」

    「為什麼呢?」她之前說自己對這個科系還蠻有興趣。

    「我要進一個比較能發展 career 的科系。」career,那時候她就是用這個英文字。這個英文字,我們通常翻譯成職涯。

    很有趣。十二年前,一個台大的學生擔心自己的職涯,現在,吳鳳學院的學生很自信他能找到工作。這位吳鳳的學生對他自己很有信心,我們該為他感到開心嗎?

    字詞,會限制我們的思想。

    例如,我們有時候認為,「讀書」、「上學」和「學習」這三件事意思相近,但其實,這三個詞各有不同的思考深度。學習,是一個達到成長的過程,有許多方式;自己查資料、做實驗、四方遊歷,都是學習的方式。

    上學,是指去學校;讀書,是指拿一本書來讀,都是學習的可能方式。但是,去學校不一定有學習 (如果你都在打瞌睡),學習不一定要在學校;讀書不一定有學習 (如果是囫圇吞棗),學習不一定要透過讀書。

    如果父母只在乎學生有沒有上學,老師只在乎學生有沒有讀書,都沒有正視學生上學後、讀書後,有沒有真正的「學習」,學生可能上學了、讀書了,卻沒成長。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工作」、「職涯」、「事業」、「生涯」這些詞上。這些詞看似相近,但是內涵的深度、廣度卻是不同。只重視比較短淺、比較狹隘的概念上,會讓一個人容易誤失全局,也較難在長程有所成就。

    有些人思考的重點放在:找不找得到一分「工作」。「工作術」「工作寶典」這樣的書也在台灣甚為流行。但是,談有沒有得到工作 -- 在某一個時間點是否被僱用,是否有薪水,這件事意義有點淺。

    有些人想法更深一些,他們想到「職涯」。他們想到,一個工作和一個工作之間,他們要有累積,要有成長,他們的職位要升遷,他們要從基層做到管理職,要有收入的增加,他們的一生在職業上有愈來愈有成就。

    有些人的想法更廣一些,他們想的是「事業」。對他們而言,受僱不是唯一的路,他們可以創業、當老闆。他們可以開個人工作室,當畫家、當設計師。他們的頭銜不會改變,沒有升遷的問題,但是他們可以不斷累積實力、成果、提升自己的價值。

    有些人想得更完整一些,他們想的是「生涯」,也就是人生整體的展望。他們思考自己未來的整體全局,他們不願意為了賺錢、地位,犧牲生活和家庭;他們在思考收入、名望的同時,也思考自己內心、家人生活,整體更大的滿足感。

    所以,某些一開始看來收入不錯的「工作」,若接續的是沒有發展潛力,沒有學習空間,不能實現自我人生理想的職涯,可能並不是一個該接的好工作。

生涯很長,可別只看腳下  圖片來源

    所以,一個目前還缺乏既有軌道的職涯,若你有能力,有想法,打造出一個創新的事業,也許也並不是不能走。

    所以,一個並不顯赫的職涯,若帶給你滿足的家庭生活,讓你人生過得適意、快樂的生涯,這樣的規劃也不見得有錯。

    別讓詞語侷限了你的想像力和判斷力。

    當你找工作的時候,你不只是在找工作。工作後面,是一連串的職涯開展。每一分工作,若是互相承接、累積、加強,十年之內,你將可以是獨當一面的專家。如果一分接著一分的工作,沒有成長和收獲,缺乏學習累積效益,或是做一行就怨一行,怨一行就換一行,對長期的職涯十分不利。

    如果你的職涯觀,只有外商、大廠、公務員,不知道其他各種職涯的路徑、形式,都可能成就讓你滿足的事業,你就為自己關上了很多門。如果你思考事業的時候,沒有考量整體的生涯,你可能忘了,下班之後,辦公室外的世界,對你的人生同等重要。

    台灣,忘記和忽略這件事的人,太多。

第一課,生涯的計分方式:不只就業,不只錢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九

   你聽過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嗎?

    這裡的可汗,並不是指哪個蒙古皇帝。是指一個美國的年輕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聰明的你可能從他的名字猜到,他不是歐洲裔,而是孟加拉裔。雖然是移民後裔,薩爾曼的學歷就是科技、商業人才的頂峰。

    薩爾曼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大學,得到數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的雙學士學位,他在麻省理工再獲得了電子工程與電腦碩士學位。在此之後,他再進入哈佛大學,就讀MBA學位;一路過關斬將之後,他進入金融業擔任財務分析師 -- 是收入、前景大好的一個專業。

    薩爾曼在一邊工作之中,他一邊花不少時間,做一件他深感樂趣的事,就是教導遠方的小表妹數學。由於他的遠距教課,教得太好太精采,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都希望收看他將數學課程也分享給他們的孩子。他發現自己對於教學,熱忱遠遠大於金融分析。

    於是,他從金融業離職,創立一個網路教學平台 -- 可汗學院。薩爾曼拍攝下自己教學的影片,十分鐘一個段落,上傳網路,讓所有人免費觀看。可汗學院,這個線上影音教學,幫助了世界各地求知若渴的孩子。在2014年,可汗學院上已有4000個課程,總共點閱三億次,共幫助了超過一千萬個學生。因為可汗學院的成就,薩爾曼獲時代雜誌選為2012年全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

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和他成立的可汗學院 (圖片來源)


    他成為有名氣、有成就、有影響力的人,是因為他用許多時間,做一件不收費的公益活動。而他放棄原有的工作,也是因為這件工作,帶給他更大的快樂、滿足、成就感。

    一件不為賺錢而做的工作,可以帶來名氣、成就、影響力,快樂、滿足、成就感?!為什麼…過去的老師們都沒有教我?

    等在我們離開學校之後的那一段漫長的人生之中,我們到底要追求的是什麼?

    在學校,有分數、名次,用來告訴我們,表現得好或壞,我們該高興、開心、自豪、得到獎勵;或者該傷心、難過、自卑、受到懲罰。然而,離開學校之後呢?

    未來,從二十多歲到六七十歲的人生之中,到底什麼會讓我們高興、開心、自豪,什麼又會讓我們傷心、難過、自卑呢?當我們身旁沒有分數、考試、排名之後,事實上,我們會如何衡量自己與別人的人生?

    我曾經和一些學生討論這件事,一部分人會勇敢地這麼說:簡單,錢啊!

    真的是這樣嗎?

丐皇、毒梟、公務員、科技業給我們的習題

    在台北東區,西門町,常常可以見到遊民在乞討,有的匐匍趴在地上,有的展示出包纏繃帶的斷肢,有的面向往來人群不斷叩頭。每次經過他們身旁,很難不覺得同情。

    也許真的不必同情。有記者對這些遊民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他們月人十萬以上的,所在多有;身上帶著好幾隻高價手機、平板。在「下班」之後,他們有名車接送,並且在市區還有房子,在乞討時還有餘暇和漂亮女生聊天。有人叫他們「丐皇」。

    某程度來說,這也是一分工作,而且收入還相當好 -- 我們不論對錯和善惡問題,你要做這個工作嗎?

    如果嫌丐皇賺錢不夠多,我們可以看另一類例子 -- 毒梟。在中南美洲,毒梟的生活猶如國王,擁有遼闊的莊園,私人游池、私人蒐藏館、私人動物園,他們的家具(包括槍枝)都鑲金,他們存放在家中的現金,以櫃以箱數計。如果還是不論對錯和善惡問題,你要做用販賣海洛英、古柯鹼來賺錢嗎?

    你說,當乞丐沒有尊嚴,當毒梟很危險,尊嚴和安全性對人生也很重要。又有尊嚴,又安全,收入又不錯的職業,我們都會想到:公務人員,但是,每年也有不少人主動申請離職 -- 不是年紀到了退休,而是不想做這分工作決定離職。

    「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齊柏林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本來在國道新建工程局工作,但是因為熱愛飛行,熱愛拍攝自然,熱愛在高空上俯瞰美景,熱愛高山上空氣的味道,他也想挑戰自己,拍攝NHK和BBC等級的高畫質空拍影片。再加上,莫拉克風災後,他發現心底的使命感,想要揭露台灣山地開發的代價,因此,他在有退休資格的前三年,毅然離職,放棄了大筆的退休金。也因為這個看似「瘋狂」的決定,我們有了一部「看見台灣」這一部了不起的紀錄片。

圖中有220億美金,是某個毒梟家中被起出的贓款 圖片來源


    銓敘部統計,一般來說,每年都有七百人以上,申請離職,2013年有近一千兩百位。這些人,都曾經付出寒窗苦讀,從數十萬人中殺出重圍,擠進百分之二的名額,得到公務員資格。而他們的原因,有些當然是尋求更高的薪資待遇,少部分人可能是像齊柏林先生一般,對公務體系沒有反感,離開是為了追求人生更高的目標。但是很多人離職,是和公務體系保守、消極的文化不對盤。

    是否,進一個步調比較快,公司頭銜和產業領域,都比較響亮的領域,就一定滿意呢?而且,名校畢業,進大科技公司,得到頭銜和高收入,這是我們判斷誰屬於「勝利組」最簡單的方式。

    但也有許多人,他們依「勝利組」的定義,走了這一條路,當他們發現這也許不是人生絕對的指引,他們選擇離開。這樣的人愈來愈多。

    某一天,我點開網路新聞,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想了一下,確定我的記憶沒錯 -- 這是我的大學的學姊,施得心。雖然我們在大學的時候沒有太多交集,但是她的名字特別,我還是記得,她是個活潑的小個子女生。

    為什麼她被報導了呢?因為她和她的丈夫何仲騏,都是台大畢業生,同時決定離開他們任職的地方:國內知名科技公司宏達電(HTC),不是被獵頭進入另一間大公司,而是遠走台東,開一間咖啡店。

    我的學姊施得心,在宏達電工作四年半,她的丈夫何仲騏工作了九年多。在這段時間之中,雖然他們賺的錢不少,但是卻沒有家庭生活。施得心在懷孕時,尤其感到不堪負荷,一直到分娩前,都還常常加班到午夜十二點。壓力大、工時長的工作形態之下,他們不可迴避思考未來的人生景貌:照顧孩子這個重責大任,要交給誰?若兩個人都留住工作,都會錯過孩子的童年,或者,難道其中一個人犧牲?

    最後,他們的決定是,拿出現有的積蓄,移居台東,開咖啡店加民宿,雖然賺不多,也不是大家眼中的黃金產業,但是他們可以在美不勝收的池上稻田之間,過一個他們喜愛的生活。何仲騏為他的生活體悟下了一個註腳:「再多金錢,都買不到快樂」。

    哦…。原來最重要的還是快樂。但是,工作可以是一件快樂的事嗎?這是少數人才能享受的人生,或者,這樣的人生,人人有機會呢?

Thursday, June 12, 2014

謎題一:生涯若是考試,範圍到底是什麼?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八

    在學校當了十八年學生,大致上也考了十八年的試,許多考試,我都是得分高的那一群。有時候會有人問起,怎麼讀書能記得牢,考試能考得好。

    我會這麼說:考試,先別管急著把書記牢、急著認真努力。懂得考試的人知道,準備考試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這場考試。

    首先,計分方式。是三級分?五級分?十五級分?還是只問及格或不及格?有正確答案嗎?計算題有,作文就沒有。該寫出課本上的答案,還是要寫自己的獨創見解?

    第二,範圍。這場考試是考幾課?或者,是考幾冊?並且要考幾科?

    第三,形態。有選擇題嗎,佔幾分?單選還是多選,是否倒扣?有多少填空題、簡答題、計算題、證明題、又是否有作文?

    第四,重點。容易考、常出題、比分重的是哪些課程單元?決定得分高低的,又是哪些部分?

    懂得考試的人都知道,要準備考試,先別拿書起來啃,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

準備考試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這場考試 (來源)


    不重要的考試少準備些,不準備也無妨。大範圍的考試,分配時間很重要,尤其要把時間,多放在那些常出題的單元,而且要依照考題形態多多練習。

    沒有把考試本身弄清楚,就開始胡亂準備,當然最後容易一團糟。或者準備太細,該考前還有好多課、好幾冊沒有看完。或者搞錯重點,將力氣投入沒出題的章節,或是把該發揮創造力的題目寫成了照抄式的八股文。

    現在回頭看,我懂得考試的門道,卻沒有把這個門道用在生涯上,頗為可惜。

    未來的生涯,某程度而言可以看成一場考試,一場長達八十年的考試,這場考試的結果,會讓我們感到光榮或遺憾、開心或難過。我們該如何準備它?

    如果考試前的第一步,不是衝去啃書,而是好好地了解考試本身。為生涯考驗準備的第一步,也許也並不是立刻衝去爭第一,而是好好了解生涯的:重點、形態、範圍、計分方式。

    所以,我花了兩年的時間,給自己好好地補上了這門生涯課。以下,是我的學習筆記,和大家分享。

第一課,生涯的計分方式:不只就業,不只錢
第二課,生涯的範圍:可別只看到工作
第三課,找工作=找生活
第四課,生涯的形態:三個大題

Wednesday, June 11, 2014

當金牛成為野獸 --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二)

本文上集:《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一)

(二) 高盛全盛時期的工作經歷觀察

高盛評估新進員工的方式,是鼓勵員工團結合作

在菜鳥分析員的時候,作者發現每次重要企業公布財報時,大家面對客戶都會需要幾乎相同的一套資訊數字,作者就主動第一時間將這些四五個數字整理下來,分享給所有同仁。當時高盛評鑑方式是,由當事人自己找十位同仁,從上司到同事到下屬,為你的各方面打分數,例如工作技能、團隊合作、合法正直等。人力資源部門計算得分後,主管再給一些意見建議。

高盛不因一次犯錯開除員工

總是有時候,交易員會發生按錯鍵,例如多少按了個零,在高盛,這叫做「胖手指」。其中發生的損失,高盛要承擔。高盛鼓勵員工在犯錯的最短時間內坦誠。高盛不會因一次犯錯就炒掉,即使是虧高達100萬美元。但若履次犯錯,就不行了。

推動高盛良善文化的領導人之一:Matt Ricci

Matt Ricci 建立的評估和文化為高盛帶來相當好的影響,達數年之久。他鼓吹,總業績的50% 來自交易數字。但另50%來自各種評分(也是讓高盛可以有別與其他銀行的地方):他是否為後進員工樹立榜樣、是否是優質文化的傳承者?是否重視團隊合作和整體價值觀?是否有重視長期利益,甚至拒絕短期有利的爛生意,以維護公司長期名聲?

推動高盛良善文化的領導人之一:Cohen

Cohen 有閱讀障礙,沒有讀過名校,他的才能在於過人的機靈,直覺和EQ 。他是特優的交易家,能敏銳了解掌握別人的感受,且有激勵他人的高度天賦。因此在高盛之中升遷速度極快,他能把他的直覺及技巧用在各種領域和資產類別上。


華爾街,像徵著美國的富有與繁榮 來源


(三) 高盛文化和風格的轉變

證券交易從人與人的溝通,變成數學統計模型運算


後來各種證券交易,大量使用電腦模型。電腦模型只處理既有資料,但不會評估社會和市場上的情緒,看不到恐懼。當市場不安的時候,電腦不會納入這個因子。而且電腦模型太複雜,複雜到沒有人知道它怎麼得到結論,要如何調整修正,偏誤何在,而大家都不敢承認不懂,也找不出道理反對,它成為「黑盒子」,而且有極高強的數學與統計理論高手在背後支撐。

但事實上,這些結構性商品後來變得愈來愈複雜龐大,連創造者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說顧客。在金融危機時,這些數學和統計專家反而更呼風喚雨,能帶進更多的收益,成為公司中最再倚重的人,得到極高的收入,過非常奢糜的生活。

公司高層默許和鼓勵錯誤的行為與做事方法

等到金融危機明顯的時候,高盛將本身的財務績效,放在投資人的保障之前,和其一慣標榜的價值相反,而且從上到下都默許和鼓勵這樣的風氣。銀行家在最危險的時候,每天在做的事情是開很多戶頭,都存25萬美元 --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存款保障上限。在那時,一個資深的金融人士的真心話「在金融圈裡領年薪200萬美金的人,該去哪?我們有什麼價值,我們有什麼技能?社會不需要我們,我們能找到年薪8000的工作就是好運了,我要叫我的孩子讀科學。」

集體失誤造成的金融危機,代價由數百萬民眾承擔 來源


當公司的法務與公關作業,目標是在排除責任

金融業在實際運作上,後來愈來愈求自保,不重視對消費者個人和大局勢的影響。在2000年代,華爾街用複雜的衍生性商品包裝債務,掩蓋國家財政的問題,這後來使問題愈來愈大,演變成歐債危機。往往在二十頁的免責說明中,有一行經典的小字:「我們或許可能相信我們對你的說法,我們也可能實際抱持相反的看法。」後來,許多交易員,特別愛向退休金經理人、慈善基金、校務基金經理人銷售華而不實的商品,因為這些客戶特別容易上鉤。

甚至貝蘭克梵在聽證會上公開承認(開脫):「高盛沒有義務去做對客戶最有利的事,我們不是在為客戶提供建議。」作者說,這完全和他的理解相左,高盛一向在給客戶建議,因為高盛的交易員同時看得到買家和賣家的最多資訊。後來,高盛就算沒有失去所有的生意 (因為他的能力與規模),但已在全球失去了顧客的信任。

當高盛內部不承認也不正視問題存在
然而,後來高盛的風氣變成,將不好的商品賣給了受騙的顧客, 交易員會得意地嘲笑顧客是傻蛋,而這樣的交易員會被稱讚鼓勵。員工之間爭搶交易成果,也時常發生。在高盛工作,再也不是光榮和驕傲的事了。在2013年員工大會上,有員工公開詢問領導高層「對於企業文化喪失,聲譽惡化,公司會確切做什麼樣的改變?」高層迴避回答。這是作者決定離開的原因。

沒有與考績結合的價值聲明,就是空話

高盛核心十四條原則中的第二條:「人才、資金、聲譽是最重要的資產,其中聲譽上的損壞最難恢復。」傑克威爾許談組織文化:文化和數字一樣重要。企業文化要有意義,則要公開處罰破壞文化的人,雖然殘忍,但是必要。價值不是五分鐘演講、一篇告示就能建立,那是一派胡言。組織文化和字句無關,和你如何將價值觀納入你的員工考績有關。

    在《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中,作者寫下了第一手的觀察。高盛為何偉大,固然有跡可循,後來是否走入誤途,也可付諸公評。台灣也有高盛的分公司,其風氣是否相同,或是是否比較好,我們都需獨立判斷。不過總之,我們對一間企業的評斷,不能只看資產負債表,不能只看名聲和樓宇裝潢,我們要做更深的功課。

頂尖銀行如何看待人才 --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一)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
     正如資訊與電腦工作者最嚮往的地方是矽谷,影視工作者最嚮往的地方是好來塢,金融銀行工作者最嚮往的地方是華爾街。而在華爾街上那麼多金融機構之中,執牛耳數十年的機構,是高盛。

    高盛擁數十年經營的成功經驗,市面上關於高盛的書不少,多是錦上添花之作。在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之後,終於有內部知情人士,甘冒後半生不再踏進金融圈的危險,寫出他看到的高盛、華爾街,在過去十來年間的實況。其中,有光明、正直、值得敬佩的那一段時間,也寫到了後來世風日下的景況。若是你對高盛好奇,或是對金融產業、商業體系有所興趣,這本書都值得你一看。

    以下,大略地摘要一些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東西。

(一) 高盛及美國大學生看待實習的方式:
 

許多美國大學生實習有領薪水

大部分史丹佛的學生,在大二升大三會找實習工作。但作者大一升大二就開始找實習,他打出三四十通電話,告訴他們願意拿最低薪資,得到實習機會。在1997年左右,高盛暑期三個月實習的薪水是5000美元,15萬台幣,但紐約光房租每月就1000美元。
面試實習生的過程,就會透露風格和文化,並依此篩選

高盛會在實習階段,就表達和訓練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相信客戶重視的是真誠,不喜歡聽到瞎掰。實習生若被問倒,他們應該要立刻衝去查出來回報。每一個企業在面試實習生的時候,風格是不同的。高盛當年的風格,是偏向親切地聊彼此的期待和想法。反觀德意志銀行,就是一個要考倒面試者的樣子。作者在應徵高盛實習機會的時候,對金融了解並不多,但他讀了許多關於高盛的書,很了解高盛的風格、歷史,在和面試者對話時非常投合。

實習的重要功能:讓企業與未來員工彼此深入了解

實習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讓學生了解,在這個環境,這一批人之中,你是覺得自在還是難受。實習也讓公司有長時間了解,這些人哪些是合適的,每月淘汰掉一些。在高盛的三個月的時間內,除了上班時間的共事也有下班後的共同活動,必然可以深入看出各人真正的性格。在實習階段,作者看到的高盛是一個重視誠信的金融機構,而高盛看到作者在能力與性格上都能負大任。

高盛實習內容之一:貼身見習

貼身見習之指實習生拿小折凳坐在大桌旁邊,實際觀看交易員和業務在做什麼,怎麼做,儘量不要礙事,然後隨時幫點小忙:判斷何時要幫忙找什麼資料。要非常主動積極,要很有創意,要很細心 -- 他們會觀察你幫十五人點餐是否出錯 -- 在金融業要很細心。實習生可以在不同業務單位間自由來往,認識人,了解事情,建立交情。

實習內容之二:聽演講上課,補充知識

高盛會為實習生舉辦講課,多是公司的專人和高層,讓實習生了解產業的生態和業務內容,了解自己在這個場域之中要做什麼:交易員、業務員、計量專家…。在上課的發言表現會納入記錄,除了正確與否,重要的是臨場應變。

高盛的總部辦公大樓,氣勢恢宏,許多年輕人嚮住的工作之地 來源

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一:判斷力
 

實習後是否留用,要業務單位的主管判斷,單位主管(董事總經理)的錄用,是關鍵且唯一的條件。一個學生被留用的原因很多但,判斷力是最重要的,在何時做什麼事和誰說什麼話,沒有規則可依循。這件事和考試分數無關,也是沒有人能教的。說錯話,開錯玩笑,都會被開除 -- 但仍有人日後在其他地方大放異彩。高盛重視的是人的決心、特質;甚至僱用過不會說英文的法籍實習生,後來他選股的精準果然證明是對的。

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二:人格特質

大致上,在高盛存活,最重要的特質是兩種,一個是長袖善舞、手腕過人;另一種是非常聰明,有專業知識能力。當作者代表高盛去大學徵才的時候,他明白表示,對於成績分數不在意,也不很重視財金方面有多深的知識。比較在意他們的人格特質 -- 要教財金理論在短期就能辦到,但要教人格特質是不可能:他知道何時及如何求助嗎,他犯錯會承認嗎,他願意拼命完成任務嗎,他能同時處理多件複雜的事嗎,他熱中於學習嗎?高盛的其他同事們會喜歡他們,他有親和力、好相處嗎?

本文下集《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二)

Saturday, June 7, 2014

十字路口的選擇---高中、高職的心路歷程 (讀者的學與業分享)

棧長前言:

    今天收到一位年輕人的來信。他希望在國中生選擇未來方向的此刻,將這篇文章和學與業小棧的讀者們分享。他的文章讓我很感動,滿溢著熱忱,以及對自己的期許。雖然其中有一些部分,和棧長的想法不完全一致,但是也值得參考。棧長除了幫他改了一些標點符號、別字、段落長度之外,以下將原信刊出。因為有這樣的年輕人,這個社會還是值得努力的。



 十字路口的選擇---高中、高職的心路歷程

學與業讀者林佳佑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灌輸會念書的是好學生,國小選模範生,當然,選擇的常考第一名的同學當模範生,選班長,自然也是如此,而我的成績永遠是倒數的,當然是完全沒機會,父母對我自然也沒多大的期望,只要不做壞事就好,但偏偏我不學好,從小,壞事做特別多,打架、網咖都混過,期望自然越低了。但這些都是廢話,不是重點,我想談的價值選擇。

高中職抉擇

    國中時,沒什麼念書(?),不小心基測(那時我們還是基測,但是是最後一次考兩次的一屆)考了不錯的成績,可以上當地的第一志願,但那時我很猶豫,我認為我喜歡的是經濟,我想選填高職,但很多人都認為我應該去念高中,其實,我內心有點掙扎,我想去念我喜歡的商科,然而考量到未來,我聽從「民意」,也為了出國,選擇高中,就這樣,我不明白的去念,這是我第一次的價值選擇,只是我沒想到高中跟我所想的不一樣。

探索未來

    高中時,我探索藉由各類書籍探索自己的興趣,高二時選填類組時,我早已不喜歡經濟,變成喜歡念心理學,我自然填了自然組,同時,我也接了社團幹部,我的高二一下便的充實忙碌,卻也快樂,當時,我很瘋迷心理學理論,也是在高二下用了三個月時間把一本心理學K完,也寫出一篇像樣的小論文,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內心開始懷疑我為什麼要向大家一樣去念大學呢?

念高中的意義
    先講為什麼念高中。

    國中升高中時,我是為了更有挑戰性的未來,選擇高中,而為了這個挑戰的未來,我是苦讀熬過來的(?),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讀,雖然表現不好,我依然持續照著自己的步調走,黃崑巖教授在談教養這本書這樣寫「教養不能缺乏閱讀的嗜好,閱讀才能使讀者超越時空,走到任何時間點停腳,走到任何地方旅遊,整個世界都會開展在自己的心靈世界,會帶來和平與自己在宇宙的定位,『是哪位德國哲學家說過:整個世界是喜愛知識人的流浪之地,覺得祖國是甜美之地,才是初生之犢。』當世界成了隨你瀏覽與流浪之地,你就是完人。」雖然成績不好,我依然專注追求我的興趣,我相信只要走過就有痕跡,引用洪蘭小姐的一句話「生命裡面沒有什麼路是白走的,只要過程中有學到東西,都是值得。」

    這便是我的高中生活,跟大多數人一樣:讀書、讀書、再讀書,我所接受到的資訊,社會的現實早已在內心充滿著一個觀念:企業內的高級技術人員只要前幾志願出來的學生,這是我所被灌的概念,也被迫接受的現實,雖然對於現在考試制度充滿不爽,認為不應該以選擇題來區分學習效果,那只是區分誰記憶的細節多,同樣的,選擇題也侷限住我們的思考,我曾經因為對於閱讀理解根答案不同去跟老師討論。

    結果,老師很開明的告訴我,考試就遵照官方的說法,我認為,文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釋,而不是選A選B的問題,而是在我們解讀文章時候,我們是怎麼思考的,否則,就是將解釋一致化,那我們就只要去記結果,至於結果為什麼這樣,就不用去思考,當時,我內心是無法接受老師這樣的說法,但我想在我沒有能力抵抗之前,我還是接受吧!

    張曉風曾在《因為年輕啊》一文這樣說「生命是一樁太美好的東西好到無論你選擇什麼方式度過,都是一種浪費。」為了上好的學校我苦撐了三年,但我卻也失去歡樂青春,沒有多少玩樂,青春早已過去,只有枯燥的文字填滿了了人生、數字填滿了表格,只為了換得是一張門票,卻也沒有問自己喜歡什麼。話說,老師在國中曾這樣告訴我們,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就去念高中。

    只是在高中,你所接觸的只是更深的學問,除了繁忙的課業外,我們就只是一直念書,你所能接觸專業不多,參加大學寒暑假的校系介紹是可以幫助你認識一些,但在你沒碰過那些你興趣的專業領域以前,都可能還會有興趣,畢竟,當你碰過之後,你就會知道你到底有沒有興趣,只有在你碰到瓶頸後,你才會知道你到底會不會願意為了突破這個瓶頸,以青春做為交易產生出來的機會成本。
  
    然而,每個人興趣有很多,我們從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有在自己真實接觸之後,才知道那有所困難,也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否則,我們只是被包著糖果衣的毒藥給騙了,不然,就是等到考試成績出來,用成績去填志願,那樣,你可能會後悔,想重來,但青春就那麼一次,不管怎麼樣都是浪費,不過記得你是誰一書有那麼一句話「我們常得在資料不足或錯誤時,做出重要的判斷,但請記得,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錯失大好的機會,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了世界的機會。」

大學、大學


    至於為什麼要念大學呢?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一直到高三時,我都沒想出來,不過,我是在高二下先立一個目標,我想跟更強的人接觸,在高二、高三繁忙的課業中,邊念書、邊探索尋找目的,那時,我是藉由課外書來尋找意義並思索未來,孔子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尋找意義,當然是要邊學習邊探索。

    不過說真的,高三上,為了這意義,我到是花了不少時間在課業之外,我猜我看的課外書可能比我過去看的份量、質量都重,最後,我也體會到先說念大學的迷思。

1.    追求學歷,好找工作,根據Google人資部門資深副總裁Laszlo Block在紐約時報專訪中表示:「未具備大學學歷的Google員工人數逐漸增加,事實上部分團隊裡就有14%的人員並未就讀大學。其實在校所學的能力和進入Google工作時所需要的能力並不相關,因為二至三年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已經大不相同。」

2.    追求知識,現在網路發達,很多課程都可以在網路上習得專業

    當然這些是未來的趨勢,也是現在進行式,這些都在資訊化社會逐漸被打破,現代人所缺乏的不知知識的取得,而是我們逐漸喪失了做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技能,將資訊經過內化,成為知識,下面我提出為什麼會想念大學,應該有這五點:

1.    我想跟學問更淵博的人接觸,激盪想法,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2.    我還想追逐自己的夢想,並將夢想越做越大,我不想變成那種將夢想越做越小的人,不斷妥協、修正,甚至最後告訴自己沒有夢想而消逝無形。
3.    影響更多人,破壞式創新大師克利斯汀曾這樣講「上帝並不在乎你擁有多高的成就,重點是你影響多少人」,這也是我生命的中價值意義。
4.    不想侷限住自己的視野,因此,我想藉由大學教育,才將自己培養成具有高度國際觀的人。
5.    將自己從一個知識份子提升為智識份子,能夠擁有獨立思考性,並培養出自己的氣度,在大學教育中追求成為一位完人。

    當然這些都是參考,我覺得念大學的重點是大學能把你培養成怎麼樣的人,和你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選擇條件

最後,我提供幾點參考要不要選擇念高中
1.    真的喜歡念書,再念高中。
2.    有毅力,可以堅持這三年,畢竟高中真的是念書、念書、念書。
3.    高中偏向理論。

當然也可以選擇念高職,高職可以提供以下幾點:
1.    喜歡在汗水淋漓後得到做出成品的欣喜。
2.    經由理論的知識吸收,配合實際運用的操作,讓人感到有意義和充實,有直接收穫,並藉由其他活動,激發自己的熱情。
3.    高職偏實際操作。

    不然也可以選擇去念高職,學習一技之長,不需要怕失業,我有個同學成績很好,他選擇了高職,他念得很快樂,有時,我真的很羨慕他,曾經,我聽過我同學說提起有人為何努力念書,為的是不讓以後的自己後悔,這真的讓我想起李連杰在電影霍元甲說:「我沒有辦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我有勇氣走到最後一步。」但我想這已經是我的價值選擇,我勇敢接受,否則就是在懊悔中過活,那是痛苦的,相信自己所選,愛你們所擇。

    接下來,談到未來好了,念高中、高職的未來有差別嗎?

    一定有的。

    念高中,基本上就是一直向上念吧,無止盡的念書吧,學歷比較重要,所以只有拚命往前面的學校擠了,但不保證一定有工作就對了,只是學歷好聽吧,當然,如果熬得出頭,就是管理階層,像是秘書、助理之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做研究,這又是另一條路,就是不跟人接觸,整天買在實驗室苦幹,雖然不保證會成功,但一定有痕跡,但都是要熬出頭,只有熬得過去,你才可以過「人」的生活,這就是高中這條路,當然你也可以走去藝術、音樂的領域,去大放光彩,但就是要一直努力。

   念高職,雖然課程簡單,但相對的擁有實習技能課程,學習實際操作而非理論性的學習,體驗工廠實習取代整天讀書的高中生活,少一點書本,多一些經驗,畢業後直接就業的學生比比皆是,目前台灣的就業市場缺乏的正是這種實作性人才,肯做就會有未來,當然,態度還是很重要,只要你有野心,就不怕失業,只是起步的地點;進入科大學習則能獲得更專業的知識及技術,如飛機工程就是極需技術性的學系,且未來就業路線明確,動手去把握未來的路,而不是從課本發現那虛無飄渺的未來。慢慢的將未來打造成康莊大道,努力去做,成功將近在眼前。

林佳佑附註:本文在高職部分,仰賴另外兩位大力幫忙方能完成,他們是:楊岳霖,台科大學生,吳憲,未來北科大或台科大學生。

Wednesday, June 4, 2014

被兩群狼追趕,「一技之長」的教育跑得夠快嗎?


   「太好了,大家又再重視高職了。許多人都來讀餐飲、設計了。高職還是比較早學到一技之長,以後不會有那麼多失業了。宇程,你書中的意見果然和潮流一致。」

   我苦笑。因為我想說的話,對這個長輩而言不太中聽:一技之長,不見得是遠離失業的護身符了,也不見得該是技職教育的核心精神。

   確實,我支持技職教育,我支持教育體系中,除了紙筆考試與論文發表以外,還有另外一條路。在我自己的著作《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之中,技職教育的價值也是核心信息之一。但我愈來愈發現,台灣需要的技職教育,恐怕並不是許多人心中理解的那個版本。

   許多技職教育者都反對高職體系被考試吞併,這件事我毫不保留地支持。但是,當有些人希望技職教育回到嚴格訓練「專業技能」,讓學生受高職教育之後為的是「直接上工」,然後預期這個學生日後的一生,可以靠「一技之長」在工廠受僱,殷勤踏實,安穩渡日 -- 後者,我現在日趨懷疑,甚至反對。

   將教學和業界需求對接,以求學生都會了「基礎操作」直接上工,看起來很有效率,其實可能是短視而危險的。因為這些學生的背後,有兩批豺狼追了上來。


柬普寨工人,他們的薪資是台灣人的五分之一以下,
但他們的工作成果能滿足工廠方的需求,
他們當然拿走了許多製造工作。(來源)

   第一批狼,是在全球化時代中,其他爭取機會的各國勞工。他們來自中國,東南亞、印度,甚至非洲。當這些勞工,在短期的訓練後,他們也能進行機械式、重複性的基礎操作,也許還更加任勞任怨。而他們要的薪資,只是台灣年輕人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

    而且,他們的國家,土地也遠較台灣便宜,可能排廢氣和廢水的規範,比台灣寬鬆得多。大部分的台灣廠商,既以代工為主,求的是壓低價格與對手競爭,當然很難留在台灣。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十幾年,大量廠商移出台灣,不但低階工人到當地僱用,連中階幹部都沒用台灣人。

   所以,如果某項「一技之長」,是別的國家的人可以快速學習,你生產的貨品可以移往他國製造,你手上的一技之長,就不是很牢靠。也就是說,水電工匠、髮型師和廚師的一技之長也許穩固,但大多數在生產線上的工作,不需要應變、創意、巧思、知識基礎、精密技巧的「一技之長」,都不太保險。

   第二批狼,是愈來愈聰明靈巧的機器狼,有些在天邊,有些在眼前 -- 遠在天邊的可能叫做雲計算,近在眼前的是各種愈來愈智慧的自動化設備。只要機器、電腦、程式能做到的事,未來,就不太需要人來做了。而機器、電腦、程式,這個領域發展得可快了!

   舉我們看得到的例子:國道收費員,他們的工作全部被自動感應扣款裝置取代。收費員自救會和一些學生近日抗議,希望得到政府安置。當然,他們失業很值得同情,但我們也該問:只有這些人嗎,未來還有多少人會被機器替代掉工作,政府和國民有多少資源可以拿出來安置這些人?

不再復見的國道收費員,是工作被資訊科技、自動化設備替換的近例 (來源)

   在可預見的未來,超市或加油站的收銀員,以及許多工廠中的操作員,將被條碼機、電腦系統,以及愈來愈靈巧的機器手臂所取代;甚至貨車司機也是。歐洲已有不少貨運公司,規劃將他們的貨車裝上連通的自動駕駛裝置;未來,五十輛車要從港口開到倉儲,只要一個駕駛,後面其他所有的貨車,都以自動感應和全球定位系統,定距跟隨前方的貨車。這些系統,不會閃神,不會喝酒,也不會打瞌睡。在台灣,有「一技之長」的貨車司機,多久後可能漸漸被替代?誰都說不準。

    總結來說,現在,我們的年輕人被這兩群狼追上,不是會不會的問題,必然會;也不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已經發生了;而是嚴重到什麼程度的問題。「一技之長」的教育,現在是要跑給機械自動化、產業全球化,這兩隻狼來追。

    機器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而東南亞、印度、非洲進入產業體系,甚至有基礎工作能力的人也愈來愈多。若我們一技之長的教育,跑的速度輸給自動化、全球化的速度,我們就被吞食。全球其他國家,智慧化設備,已經趕上年輕人的能力,並且搶走不少工作,我們若全力振衰起弊,還能阻止這個情況嚴重到災難性的程度。

   如果是這樣,技職教育不能停留在「一技之長」訓練上,而需要真正走進科技教育。然而,什麼是科技教育?雖然這有點違反專欄的常態,但我想說:「未完待續!」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停止追求分數和排名,如何促使學生學習?

   在台灣,督促學生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考試。考試之後,有分數,有了分數,可以排名,排了名次,可以賞優罰劣 -- 尤其是,排名殿後的學生,或是訓戒,或是指責,或是父母說「你讓我很憂心」,這些都構成恐懼:我是沒有價值的。

   而台灣的父母和教師,都極為依賴考試,連音樂和美術都有考試卷,出版社將考卷與課本套裝出售,乃是常態。因為我們不知道,如果沒有考試,如果沒有分數或排名作為工具,我們如何督促孩子努力。

   不是每個國家都依賴考試和排名。許多學校用更好的方式促使學生學習和成長。他們怎麼能做到?在我參考許多其他國家案例後,發現他們可能做對以下幾件事:



東亞國家,如台中日韓,以考試作為督促學生學習的的主要工具。
這是最好的工具嗎? 圖為南韓考生家長在大考前求神的景象。來源
   第一,這些國家從小就把重點放在教思考。

   在這些國家,從小學開始,教育的重點就不是機械式的算數、寫字、背知識。例如語文課程,老師們認為課文不只是學單字的載具,而是練習思考的材料。在教學生看懂課文之後,就開始教比背單字更重要的東西:思考。例如,課文中描述瑪莉和朋友因故吵架,老師會帶同學思考,為什麼瑪莉要吵架,這樣對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哪個方法更好…。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一個課堂。

   一直到大學,仍然如此。哈佛大學任何領域的畢業生,都要修習為數不少的社會人文課程,而課程中最重要的訓練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多視角看待問題。例如,在歐洲歷史課之中,學生要閱讀自傳、論文、課本、文摘、評論…。閱讀之後,老師和助教帶學生思考的,都是關於理解各方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 在一次大戰時,德國人想什麼、法國人想什麼、在法國的德裔想什麼…等等。討論課和考試中的短文寫作,也會是以此為重點。這樣的訓練,讓畢業生日後在各種的工作中,更能有效和他人合作,妥善地溝通。

    第二,從小就以人生未來期許,作為學習的原因與動力

    從很早年,歐美優秀學校老師就會讓學生想這個問題:你以後要做什麼樣的事,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鼓勵學生用這樣的思維規劃學習:「如果我之後想要…那我現在應該學習什麼、準備什麼、達到什麼?」無論這個目標,是成為運動明星、學者、技術人才…老師都會幫助學生了解,他日後要面對的挑選、要求、門檻,以及他的學習途徑,所以,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涯願望,而不是為了短期考試的分數比賽。

在美國,學科學的動力來自於創造、發明中的刺激與趣味 (圖片來源)


   第三,活動與競賽構成了多元學習的生態系

   以美國為例,學生普遍花較少的時間和心力在準備考試上。各種運動項目、各種技能、各種興趣,都有校級、郡級、州級、國家級的各種比賽、選拔、展覽 -- 這佔了學生很多的力氣和時間。在家庭中、師生間,學生之間,這整個社會普遍真誠地認為,任何形式展現了才能,都很光采,值得贊賞。

   比賽、選拔、展覽不只是在運動、藝術方面的表現管道,即使在所謂「知識性」課程,這些也是用來刺激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在工程的競賽之中,會學生用給定的材料,為雞蛋製造防護裝置,比賽誰的蛋可以從最高樓層跌落不會破;另一個競賽之中,則讓學生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在時限之內,指示隊友用工具和材料做出自己看到的形狀、結構(這樣的能力,在工程領域非常重要,尤其是太空人)。這種非常活潑的教學環境、生態,創造了極大的學習動能。

   過去,學校用棒打罰站,迫使學習。後來,學校用排名促使學生學習。有些老師用給獎品、編趣味歌謠等方式企圖引發學習興趣。無疑,老師的最大考驗不是解題,而是觸發學生的主動熱情 -- 這是最需要智慧和創造力的教學關卡,也會是未來台灣教育成與敗的關鍵。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