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 2013

關於社會企業的參訪與心得 三

上一篇:關於社會企業的參訪與心得 二

社會企業 對 教育與學習的啟發
馬軍先生,中國民間環境保護組織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的創辦人
創立「中國水污染地圖」
    從產業與專業的切入點,思考教育與學習,是我近兩年的主要關懷。這一次的的課程與參訪,雖未對教育與學習直接相關,但是卻給我不少新的素材與啟發。我期待將這些想法,部分融入五月出版的新書,並納入接下來的研究與寫作計畫。
    第一,選擇科系的思維,不必在「助人」與「賺錢」之間二選一。其實,就我所知,自高中開始,不少學生或多或少希望未來能夠「幫助他人」。但傳統以來,被認為能「幫助他人」的科系,卻常常被局限於「社工系」,或醫療護理領域。尤其,不少學生認為「愛賺錢」的人適合進商管,或者進工程科系的人特質應該「對物質的學趣大於對人的興趣」。被貼上「助人」標籤的科系,不但少,而且未來可能的工作領域又十分受局限,例如社福機構。
    在「社會企業」的思維下,不只是社福機構能助幫人、為社會整體帶來價值,營利的企業也可以。而企業,就無邊無際了。愈來愈多社會企業成立,或愈來愈多企業抱持社會責任感,就愈有空間,讓許多畢業生,懷抱各式各樣的一技之長,透過企業創造社會整體共享的價值。學程式設計不只可以做殺時間的遊戲,也可以做揭發污染的線上平台;就算做遊戲,也可以做有益學習的遊戲軟體。收入或者獲利,不再必然是企業營運單一且至高無上的目標,它將和其他目標平起平坐、兼籌並顧,構成一個更完整的事業,而其中的員工也構成更完整的個人。
    第二,「了解社會」,可以是任何領域學生都該有的素養。透過企業營運,創造「利潤」之外的社會價值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未來將會愈來愈普遍,意味著學生在進入社會前,不僅該學習「一技之長」。「社會企業家」企圖解決社會問題,或在社會最缺乏價值的地方補上「缺環」,勢必需了解社會問題背後的結構及因果 -- 而這件事非常困難,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
Oscar Pistorius,奧運金牌得主,
自幼以義肢練習短跑,曾被正常的運動員抗議
說他有「超人一等的優勢」。材科科學萬歲。
    舉例來說,一個追求社會價值的學生,當然可以投入材料科學領域的學習,畢業後並不必要拋下材料科學的知識能力去照顧傷殘人士,他可以選擇進入為傷殘人士打造義肢的企業,或是他可以進入生產廉價淨水設備的企業…。我們可以想到洋洋灑灑一大串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或是有待提升的人類福祉,都需要工程知識來解決或改善。所以具工程知識的學生,除了埋頭研究線性代數和微分方程,也需要知道社會的哪個角落、哪些企業最需要他的專業、要知道他的能力能在哪裡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這些都有賴對社會的知識。
    第三,在社會企業的觀點下,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該重新評估。一直到現在,主流與傳統的企業,推出商品或服務時,一部分情況下預測到市場需求、碰巧符合市場需求、或加入爭奪既有已知的真實市場需求。但有另一部分情況下,是利用虛榮感、人情鏈結、行銷話術、消費方的衝動以及思考弱點,將需求從無中生有,或是擴充漲大。也因為這樣的模式,我們認為行銷人員需要舌燦蓮花,業務人員需要陪酒買單。
    社會企業的思維下,企業家致力的乃是針對未被滿足的需求,依照顧客的現實處境,精準設計商品和服務。這樣的經營思維下,不但工程技術十分重要,對於社會人群的理解更會扮演領航角色;這可能是值得社會領域、人文領域學生特別注意的。過去,社會人文領域學生專注於記誦書本上的知識,近年,許多此領域學生參與抗議為主調的社會運動,未來,也許這些學生可以透過社會企業,在「創造價值」的積極事業中扮演高瞻遠矚的角色。
下一篇:關於社會企業的參訪與心得 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