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 2013

專業舞者能不能謀生,能不能服務社會? -- 陳宛琳訪談紀錄 (三 )

記錄者:王馨怡、鄭亘倫、謝宇程


謝宇程:怎麼看台灣舞蹈藝術領域的素質,在世界上如何?台灣比起其他國家的優勢與劣勢又分別是什麼?

陳宛琳:

台灣有很多有才華的人,雖然市場很小,政策不利舞蹈事業,但比起像是LA那麼大的城市,台北的舞蹈教室密集度,多元性都相當驚人。但台灣的市場就這麼小,市場的城鄉差距又大,我覺得資源和力量都可以再整合,或是如果能力可以的話,可以試試多往其他國家去看看。

台灣人的優勢是,身體特質融合了東、西方元素,身體有東方的沉穩內斂,技巧則有西方的外放輕柔。無論是留在台灣,或是赴海外發展的台灣人,許多人在舞蹈的領域表現得很亮眼。但不可否認,台灣劣勢是:市場小,待遇不如國外。即使如此,許多出身台灣的國際知名舞蹈家,都還是常會回台灣,甚至有些人在國外成名後回台灣,認為多賺一些些錢,不是那麼重要。
 
Lidia's dance--east to west(casting crowns)
最後的730天 吳東穎紀念個展演出

謝宇程:在台灣,妳最敬佩哪些舞蹈家? 他們有什麼樣的貢獻或成就,又是如何達成的?

陳宛琳:

很多舞蹈老師默默無聞教育英才,對舞蹈很有熱情,像是許多在學校舞蹈班,或舞蹈工作室教學的老師,其實只要認真教學,並且不斷提升自己專業,為學生著想的都很令人敬佩。一路走來,感謝的老師真的不少,我小時的啟蒙老師張惠玉、楊蓮英、林玉珍老師、成立JAZZMEN的鄭詩怡老師,都給我很大影響,我的同學謝文茹、陳秋莉等等也都在舞蹈班耕耘非常久,培育很多舞者,台灣也有很多街舞舞者也都非常認真地到各國學習、比賽,再把經驗分享回台灣,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像是街舞鬥士阿倫、TBC2XS TaiwanTeam skip等等。

以前就讀舞蹈研究所時的蔡麗華老師,也是我敬佩的人之一。她投入她的生命來研究許多台灣傳統舞蹈,像是: 陣頭、原住民舞蹈等等,以論文的方式來作記錄與研究,並將之融入創作與教學,把傳統的東西和西方結合。

另外,新古典舞團的劉鳳學老師,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已經八十幾歲了,仍不斷更新學術界對於舞蹈的理論,致力於記錄舞譜,開設關於舞蹈的研習和講座。雖然她非常資深,但一點也不守舊,是最早將編舞軟體” Life form”引入台灣,並大力推廣的老師

至於林懷民老師是大家普遍知道的,他具有全方位的思考,不只注重舞蹈技巧或編舞,也注重行政管理,架構出營運舞團很棒的模式。他創立的雲門舞集,也是全台第一個提供舞者全職工作機會的舞團。

謝宇程:依照你的人生經歷,如果現在某些學生,他們對舞蹈有興趣,也在思考是否走入這個領域,妳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陳宛琳:

對於自己有興趣和熱情的事情,應該要正式,並投入時間去學習、嘗試。也不見得有興趣的事,就適合拿來當職業。但是,如果這件事學習之後,是有成果的,能得到不錯的表現,那就值得很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位子,要去找出來。

舞蹈是上帝給我們非常特別的禮物,不是嗎?既能活動身體又能滿足美感的享受,這是與其他運動很大的不同,我大力推薦人人都要跳舞,小孩子開心都會自然手舞足蹈,長大卻忘光了,豈不可惜?不是人人都要成為舞者,但在舞動中,會給我們的身、心、靈全面的啟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