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告別高盛》 |
高盛擁數十年經營的成功經驗,市面上關於高盛的書不少,多是錦上添花之作。在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之後,終於有內部知情人士,甘冒後半生不再踏進金融圈的危險,寫出他看到的高盛、華爾街,在過去十來年間的實況。其中,有光明、正直、值得敬佩的那一段時間,也寫到了後來世風日下的景況。若是你對高盛好奇,或是對金融產業、商業體系有所興趣,這本書都值得你一看。
以下,大略地摘要一些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東西。
(一) 高盛及美國大學生看待實習的方式:
許多美國大學生實習有領薪水
大部分史丹佛的學生,在大二升大三會找實習工作。但作者大一升大二就開始找實習,他打出三四十通電話,告訴他們願意拿最低薪資,得到實習機會。在1997年左右,高盛暑期三個月實習的薪水是5000美元,15萬台幣,但紐約光房租每月就1000美元。
面試實習生的過程,就會透露風格和文化,並依此篩選
高盛會在實習階段,就表達和訓練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相信客戶重視的是真誠,不喜歡聽到瞎掰。實習生若被問倒,他們應該要立刻衝去查出來回報。每一個企業在面試實習生的時候,風格是不同的。高盛當年的風格,是偏向親切地聊彼此的期待和想法。反觀德意志銀行,就是一個要考倒面試者的樣子。作者在應徵高盛實習機會的時候,對金融了解並不多,但他讀了許多關於高盛的書,很了解高盛的風格、歷史,在和面試者對話時非常投合。
實習的重要功能:讓企業與未來員工彼此深入了解
實習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讓學生了解,在這個環境,這一批人之中,你是覺得自在還是難受。實習也讓公司有長時間了解,這些人哪些是合適的,每月淘汰掉一些。在高盛的三個月的時間內,除了上班時間的共事也有下班後的共同活動,必然可以深入看出各人真正的性格。在實習階段,作者看到的高盛是一個重視誠信的金融機構,而高盛看到作者在能力與性格上都能負大任。
高盛實習內容之一:貼身見習
貼身見習之指實習生拿小折凳坐在大桌旁邊,實際觀看交易員和業務在做什麼,怎麼做,儘量不要礙事,然後隨時幫點小忙:判斷何時要幫忙找什麼資料。要非常主動積極,要很有創意,要很細心 -- 他們會觀察你幫十五人點餐是否出錯 -- 在金融業要很細心。實習生可以在不同業務單位間自由來往,認識人,了解事情,建立交情。
實習內容之二:聽演講上課,補充知識
高盛會為實習生舉辦講課,多是公司的專人和高層,讓實習生了解產業的生態和業務內容,了解自己在這個場域之中要做什麼:交易員、業務員、計量專家…。在上課的發言表現會納入記錄,除了正確與否,重要的是臨場應變。
高盛的總部辦公大樓,氣勢恢宏,許多年輕人嚮住的工作之地 來源 |
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一:判斷力
實習後是否留用,要業務單位的主管判斷,單位主管(董事總經理)的錄用,是關鍵且唯一的條件。一個學生被留用的原因很多但,判斷力是最重要的,在何時做什麼事和誰說什麼話,沒有規則可依循。這件事和考試分數無關,也是沒有人能教的。說錯話,開錯玩笑,都會被開除 -- 但仍有人日後在其他地方大放異彩。高盛重視的是人的決心、特質;甚至僱用過不會說英文的法籍實習生,後來他選股的精準果然證明是對的。
高盛的錄用原則之二:人格特質
大致上,在高盛存活,最重要的特質是兩種,一個是長袖善舞、手腕過人;另一種是非常聰明,有專業知識能力。當作者代表高盛去大學徵才的時候,他明白表示,對於成績分數不在意,也不很重視財金方面有多深的知識。比較在意他們的人格特質 -- 要教財金理論在短期就能辦到,但要教人格特質是不可能:他知道何時及如何求助嗎,他犯錯會承認嗎,他願意拼命完成任務嗎,他能同時處理多件複雜的事嗎,他熱中於學習嗎?高盛的其他同事們會喜歡他們,他有親和力、好相處嗎?
本文下集《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 (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