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汪敬傑、王昭雁、王海青
朱平先生(以下簡稱朱先生)創辦了肯邦(Paul Mitchell、LEBEL、UTOWA)、肯夢AVEDA、肯愛(Nonzero非零餐廳)及肯夢學院等企業,而他們各別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殊文 化,且互相連結起來後,形成一個有別於其他同產業的生態系統(eco-system)。這個eco-system其實也反映了朱先生實踐人生價值觀—「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成為您所想看到的改變」。透過這次訪談,我們將更清楚地了解,私人企業如何貫徹「永續經營」的理念,在台灣建立另一種技職教育系統; 不僅提升服務業的層次,也孕育出更多樂在工作與生活的技術人才。
朱平先生 (聯結至朱平先生blog) 照片來源:GYLA 網站 |
謝宇程(以下簡稱宇程)∕朱先生,您是一個很特別的創業者,您於經營企業過程中,會融入某種文化和精神;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有一定的成功。請跟我們聊聊您的成長背景,是什麼樣的環境與選擇,成為現在這樣的你。
朱先生∕首先,每個人及企業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我的人生歷程有個小結論:要去擁抱你人生的「中斷」;只有在「中斷」的時候,才擁有不同的可能性。而我經歷的每一次「中斷」,都對我的人生影響很深。
第二次「中斷」是在高三(1967年)。那時,百分之七十的人 都念甲組(理工),可能因為楊振寧、李振道得了諾貝爾獎,在社會價值影響下,大家都想當工程師和科學家;我從小就知道我的興趣不在理工,我決定忠於自己, 於是決定念丙組,並立志當醫生,當時很少人會像我這樣突然換跑道。
第三次「中斷」是當兵。當時在金門當兵的環境很特別,接觸的不是從前在學校那樣較類似的人,而是各式各樣的人,也因此才瞭解到世界原來這麼廣大,而且,身為排長也需學習如何帶兵、做領導者,在關鍵時刻展現領導力;我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也學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身為領導者要懂得拿捏距離;要去做您認為對的事,這樣您所帶領的人才會因相信您所相信的,而去做他所相信的事。 當兵能學到獨立(因之前都住家裡),因為你沒有其他可以依賴。現在很多人都在談「潛力」,去做你原本不能或不會的事情時,潛力才能被激發。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做自己怕的事,怎麼能談潛力呢?
第四次的「中斷」是在1974年,台灣尚未起來、沒有我要的,因此想離開台灣。我非常確定要出國念研 究所,而申請的成績至少要有B(中上),所以大學期間很用心地維持B的成績。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我也特別做兩件事;第一,堅持第一學期跟美國人一起住學校宿舍,把英文練得更流利。第二,選修課業壓力十分重的大一基礎課程(對碩士學分沒有幫助),如美國歷史、美國政治等。我認為,做別人不會去做的事情,不僅對自己幫助很大,也能了解美國的歷史與政治。
第五次中斷是有關工作的選擇。那時在美國已考取藥劑師執照,並且在頂尖的醫院工作(德州 M.D. Anderson Hospital),但當初想要做醫生的夢想仍沒有放棄,所以在工作之餘完成了pre-med課程,毅然決然地轉修牙醫學系。在當時,我總覺得這一輩子應該都會做牙醫工作。
Paul Mitchell,髮型設計教父級人物 創立相關產品的知名品牌 |
因緣際會之下,我認識了美髮設計師Paul Mitchell,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回台灣當他專業美髮品牌的代理商。當時我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離開台灣太久了,對台灣既陌生又情卻。但Paul Mitchell啟發了我,他說:「Do you enjoy teaching? If you do , you can do anything.」我發現做生意不只是為了銷售產品、賺取利潤,而是「教」人們去喜歡、去相信這個產品,「教」顧客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我把價值觀回歸到最單純的熱情與分享。所以後來經營AVEDA的時候,我也從來不使用折扣吸引消費者及VIP(VIP沒有折扣,但有積點的回饋);顧客會因為您所提供的 特殊價值而購買,而不是因為便宜好康而購買。
如果當時我沒有擁抱中斷(休學並幫朋友銷售軟體),就不會有機會成為生意人,也就不會有能力去做我現在做的事。每個中斷都是停下來重新思考人生的機會,這是非常珍貴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