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5, 2013

從實作到求知,從輟學生到藥妝專家 -- 林志青老師 訪談紀錄 (二)



記錄:鄭亘倫、張洪瑞、謝宇程
 
宇程:下次帶我的保養品給您品評一下吧
林志青老師:那有什麼問題? 
                   
謝宇程:您是怎麼進入化妝品研究這個領域的?

林志青老師:
    因為我發現汽車業務這個行業沒有辦法作生涯規劃人生不可能老是在作重複的事情,要有累積的能量。其實,我家父母就是經營做化妝品的工廠,我也從國中就在幫忙,所以有一些實務經驗,操作過許多化妝品調配,但不知道原理,不過那時我認為可以試試看。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那時候剛成立不久,又有開化粧品相關科系,新學校,許多老師都有想一展長才,對教學也有熱忱,非常鼓勵我們動手做。我曾問老師:「書上都寫了這樣做會做出來,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試?」老師和我說「可能會有新發現也不一定。」而且,在我們操作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會很樂意伸出援手指導。因為老師的熱忱,我很快地將過去對實務的理解,結合當時學到的知識,反而學得非常快。後來,老師竟然鼓勵我考研究所,在我畢業後一年,也順利考上了。

我很幸運在那段期間內,學到了更多製造化粧品時所需的專業理論,我將所學的理論跟過去在工廠所學去最對照與應證,這過程中,我發現我比較適合先上實務在上理論,而不是一般先上理論在學實務。我終於知道我不是笨,只是理解的能力和方式和一般人不同。

謝宇程:您從科大化妝品相關科系畢業生到專業人士,中間的進修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

林志青老師:
    我大學快畢業時,嘉藥科大剛開始成立研究所,但我考了兩次都沒上,第三次去考是因為我朋友說我考過兩次比較有經驗,拉著我再去考一次。落榜的那兩年,我當然還是持續自學,第三次在考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會考上了。

    進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化妝品科技研究所後,教授教我們怎麼讀論文,怎麼蒐集整理資料,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加上我臉皮比較厚,都會到別的研究生實驗室看他們作實驗,學一些本身研究室所沒有的東西。所以除了我本身所學的「藥物科技的包覆」,也從其他同學和教授身上學到「蛋白質載體科技」、「化妝品原料採集、萃取、製造、評估」、「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光譜分析…等等的專業知識。

 一個模特兒的反思:關於什麼才是美
(點聯結可看中文字幕)

    在研究所的時候,廣泛的學習對我幫助很大。當時我們教授是集合meeting,有三位教授專長分別是天然物的開發、抗癌藥物的研究、以及藥物載體的包覆、安全性測試 這就是一個藥物從研發到上市的完整過程。加上我本身,因為家中的營業背景,我對商業的整個流程很熟悉,例如從取得配方、原料購置、加工製成、運輸銷售,我都有了解。這兩個「整套」的了解,是我日後能在化妝品產業工作的重要基礎。

    在課外的時間,我也喜歡聽理工相關的演講,像是潘懷宗對營養、健康方面的知識。我自己現在也在教書,發現閱讀真的很重要,比較常出國後,也體認到國際接軌的重要。擁有豐富的閱歷和知識才有辦法跟別人對話接觸的人愈多,自己好像就變成一個入口網站,資訊會從朋友口中一直進來,也愈會回頭補足自己的不足。

從實作到求知,從輟學生到藥妝專家 -- 林志青老師 訪談紀錄 (三)

記錄:鄭亘倫、張洪瑞、謝宇程

謝宇程:關於化妝品的產業,台灣有沒有受國際重視的大廠或大品牌?現在台灣化妝品產業整體情況如何?  

對藥妝比較好奇的,不是應該是女生嗎
怎麼來參與訪談的女生只有一個呢?
林志青老師:
    現在在台灣,具有合法登記的工廠總共有400多家。比較有名的像是Dr.Wu、寵愛之名、牛爾旗下的品牌、愛斯德瑪...等等。雖然這些品牌們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並不陌生,但是在國際上,我們的確是有再努力的空間。國際上比較知名的台灣品牌,算是自然美(NATURAL BEAUTY BIO-TECHNOLOGY LIMITED),但它已經被國際集團收購了。

    大概五年前,台灣的彩妝出口(makeup)是世界出口第一名。我們生產、加工、製造技術等方面有很多獨門的技術和特色,例如粉餅上打的圖形、粉餅摔了不會碎口紅摔了不會斷裂等等。國外買家下的單很大,利潤卻很低。台灣化妝品產業的品質其實很不錯,很有發展的空間。產官學之間的連結如果可以做的更好,會很棒。

謝宇程:您剛有提到產學合作,目前來說,您也算學界的一份子,那您覺得現在合作的困難點是什麼?

林志青老師:
    有時候學者在看產學合作研究案的時候,問成本效益分析、有沒有上市計劃等等的問題,會覺得讀書人不知民間疾苦。我們業界在做任何研究,成果不可能在事先就確定,硬要問「成本效益分析」,答案也不會可靠。學界、政府,應該更重視幫忙業界做他們做不到、不擅長、需要整體力量的事。

    可惜的是,化妝品傳統上被歸類為傳產,政府明顯不是很用心。我認為政府應該成立化妝品科學園區,設立一個政府窗口,單一處理訂單,簡化流程。此外,產學計劃要消弭之間認知的落差,學界常要求創新,但有時候不一定要創新,在製成、產能和品質上做改善,也是很好的! 

    政府也應帶頭在國際展覽中幫助業者爭取曝光、機會。一般國際商展會場非常的大,韓國總是租下最顯眼的門面位置,相對而言,如果貪便宜只租較不起眼的樓層或攤位,這樣其實沒有用。許多業者不是高學歷,外語能力不強,政府也應配置足夠的翻譯人員,幫助廠商與外國客戶溝通。而在企業界,有賺錢的公司也應該適時地提撥經費來做研究計畫,不一定要很偉大,重作過去的實驗,改善現有的製成,或許會帶來很有價值的新發現。

謝宇程:不少學生對化妝品、美妝有興趣,林老師會建議他們如何增進這方面的資訊?對於有意願投入相關職業的學生,您又有何建議

你買的保養品 是垃圾還是寶?
林志青老師的大作連結至博客來
林志青老師:
    我認為只要有心,有很多管道可以了解化妝品的知識。現在相關書籍不少,網路上其實很多人在經營相關的部落格。如果比較懶得看字,可以買一本圖比較多的,放在床邊或廁所,偶爾翻一下,一點一點慢慢地了解。但我覺得還是要主動去學習,不然一定會被廣告上的片面資訊所蒙蔽。

    如果現在的年輕人想投入相關領域,也不一定要把自己侷限在百貨公司賣化妝品的專櫃,也可以是美容設備銷售員、廣告企劃、行銷文案,甚至是保養品公司的客服人員等等。這些工作雖然看起來很像螺絲釘,但是一般大學生畢業,也不可能一進公司就接大案子,所以不要計較,不要嫌工作低微,這些都是學習的過程, 鍛鍊你能力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台灣的年輕人的用功程度,比不上大陸,也更不愛待工廠。在大陸,週末和平常天的晚上,都可以看到有年輕人待在工廠的實驗室,而且也有想法。我也勸學生,不要抱怨沒有人教,不要抱怨沒有好老師。如果把握機會,善加利用資源、積極創造機會,我們身旁有各種管道可以幫助我們學習。

從實作到求知,從輟學生到藥妝專家 -- 林志青老師 訪談紀錄 (一)



記錄:鄭亘倫、張洪瑞、謝宇程

林志青老師,自幼在鄉間長大,早年對讀書不感興趣,甚至因為受不了學校而離開。但後來卻一路讀到研究所,成為藥妝的專家,所著新書《你買的保養品是垃圾還是寶》得到相當大的好評。本棧有這個榮幸,採訪他的學習與專業經歷,他的故事,確實與眾不同,讓我們看到學習的另一種可能性。

謝宇程:林志青老師,您小的時候,好像並不是個特別擅於讀書考試的孩子? 您的學習經歷是如何?

林志青老師:

個人相片
林志青老師,藥妝專家
開設網誌討論相關要知識多年
(連結至其網誌)

    求學的路上,我一直不是「會念書的學生」。我記得在我國中、小的時候,我的學業成績可說是非常之差,但我並不是沒有求知慾。當我對一件事感到好奇時,我會去問家中的長輩及老師「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呢」我家的長輩大多沒有高學歷,很多時候他們也不知道答案,有時候也會對我生氣。

    那時候我媽帶我去圖書館,她說:「沒有辦法什麼都教你,自己去找吧!」我從此開始看了很多科幻、很多解釋為什麼的書。教科書倒是讀很少,一直到國中畢業,我英文一個字都還學不會,三角函數也不會算,我覺得課本裡教的和生活離太遠了。

    但是我並非不愛學習,其實我很喜歡求知,充滿好奇。我因為住在鄉間,從12歲就開始騎機車,當時非常好奇車子為甚麼會動?為什麼加汽油就會跑?我因此想要知道它的結構,自己動手拆了機車。後來竟然裝不回去! 最後我請機車師傅來修,我站在修車師傅旁,邊看邊學,再用頭腦努力地記起來,回去,自己再練習,最後做到能將機車一百多個零件、螺絲卸下,重新組裝,絲毫不錯。

    我學電腦的經歷也相似。我在高職前後的時間,在救國團開的電腦班學過。那時候電腦的等級,還是8088,現在來看相當原始。雖然我那個時候英文一點也不好,單字都看不懂,但是我先將英文當成符號,學會操作。之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去查它的意思,後來也就融會貫通。

謝宇程:您求學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好老師? 或是哪些際遇一路幫助你學習與成長?

學與業小棧:請問林老師,你本人有敷臉嗎
(訪談中未問及本問題)
林志青老師:

    在學校之中,那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老師,都是讓我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有些老師他們會故意裝笨,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不害怕和他們對話,接著在問答聊天之中,引發學生的好奇,甚至教學生最重要的概念。印象很深的是,有同學大膽地問國文老師,可不可以幫他介紹認識別班的女生;國文老師說:「可以啊,如果你們這些男生寫情書寫得好,我就幫忙傳。」這些老師就是這樣因材施教,跳過太艱難的文言文,多教一些報紙和雜誌的好文章,這些都讓學生很受用。

    其實只要自己有意願學習,在哪裡都能練到東西。我在當兵的這段期間,我被指派到軍中補給部門,本來該是非常辛苦、複雜、繁瑣的工作。但我某一天,意外在庫房發現一本美軍留下來的庫房管理作業手冊,我如獲至寶。因為這是美國最大、最嚴謹的組織,管理物流的方式,加上國軍物流管理機制是學美國,如果我能把它學會,一定能對我管補給有很大的幫助。我那時每天看倉庫,並且閱讀那本手冊,實務和知識交融,又很快地了解整體倉儲運輸系統。

    很幸運地,在我當兵的時候,甚至找到一個機會,學習講話和溝通。那時我在軍中認識了一個很特別的人,他很會說話和表達,而我一向是比較內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讓我感覺到有要學習怎麼去跟人接觸及互動。於是在退伍後,我第一個嘗試的工作就是作業務。我很幸運進入福特汽車,他們有幫新人作完整的培訓,又很幸運地遇到老鳥帶領著我去作客戶的拜訪,慢慢地,我從以前內向、又不大愛和陌生人講話的人變得可以和人大方地溝通,愈來愈敢跟人接觸。一年最高賣掉50台車,月收入可以有8萬塊

Monday, June 24, 2013

全面均優的教育體制是神話還是笑話?

    教育的重點與目標,並不在於我們是否記得在學校學過什麼,而是在於我們是否為改變做好了準備。我們是否準備好去面對各種新工作,去運用尚未發明的科技,去解決今天無法預期的問題。

    施萊雪 (Andreas Schleicher) 是 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的執行長,他在2012年TED年會上,發表了 PISA 分析從全球各國得到的教育成果數據,所得到的寶貴見解。一個國家,能兼顧平等和優秀嗎? 教育品質卓越的國家,又如何辦到? 以下,是演講的部分摘要(加上編輯整理):
施萊雪 (Andreas Schleicher) ,統計專家與教育學者
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的執行長

    衡量學生花多少時間求學,或他們獲得多高的學位,並不是判斷學生實力的好方法。看看街上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而雇主們卻在抱怨找不到擁有合適技能的人才。這就說明了更高的學歷無法自動轉化為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以及更好的生活。

    在這個理念下,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在全球進行多年。透過跨國、長期、大規模的資料分析,我們對於教育,得到了以下重要的結論:

(一) 關於教育,我們無須犧牲公平來造就優質人才有幾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能讓幾乎所有孩子成為相當優秀的人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也挑戰了很多學校體系的範例。到目前,還有些人認為學校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把學生分類,並集中栽培其中少數的「優秀分子」;PISA 測驗的成果,告訴了世界各國的政治決策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我們應該試著去找出,那些同時達到公平與優質的教育體系,到底有什麼成功的訣竅。

(二)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對教師與教育職業非常敬重:幾乎每個社會都認同教育是重要的,每個人都這麼說。但我們的資料分析顯示了,在各種現實的層面,我們如何 決定教育和其他事務的先後順序,決定了教育的品質。

    首先,國家付給老師的薪水,比其他專業人士低嗎? 父母希望孩子當老師還是做醫師、律師? 媒體上是怎麼談論學校和教師的? 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從PISA學到,在高績效的教育體系中,領導者讓市民相信並選擇,要重視教育、重視未來,更甚於今天的消費。有趣的是,你可能不會相信,有些國家最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購物中心,而是學校!

(三)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有些國家的學生,從小就被區隔,反映出人們相信,只有某些孩子能達到世界級的水準,而這通常和很嚴重的社會不平等有關。如果你去亞洲的日本、或歐洲的芬蘭,這些國家的父母和教師,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材,你會發現這種信念真的會投射在學生的行為上。PISA得分 高的國家接受多樣性,他們知道,平凡的學生有非凡的才能,所以採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方式因人而異。


(點文字聯結可看中文字幕)

(四)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慎重栽培教師,信賴他們的教學:教育系統的品質,取決於系統中教師的品質,高績效系統非常注重教師的招聘、挑選,以及培訓教師的方法。他們注重如何去幫助面對困難的老師改善教學。教學的重點不該放在如何去檢查學生是否有做功課。現在教學工作的專業模式,應該是鼓勵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推陳出新,為教師提供所需的進修來發展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他們為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並有職業發展途徑。在官僚作風的學校體系中,教師總是獨自一人在教室裡,照本宣科。而表現良好的教育體制之中,教師們對教學目標有發自內在的深入理解,他們訂立了相當高的標準,但同時也讓教師自由發揮。教師都可以依學生的學習進度來決定今天我要教些什麼。

(五)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創造合理的教育體系:過去的教育是在傳承智慧,現在的挑戰是要讓需要的人產生智慧,所以教育體系不能延襲過去,滿足於責任和控制的管理模式。過去的教育目標是標準化和循規蹈矩,合理的教育體系讓教師們和校長們勇於創新。在過去,教育政策著重遵守規章制度,現在許多國家,將重點放在幫助教師、校長,放眼學生和學校的未來。

    他們合理地規劃教師的薪資結構,他們也提供一個環境讓教師共同合作,開發優良的教學方式。舉個例子,芬蘭學 生PISA測驗結果在全球頂劣,而且各學校之間只有5%的得分差異,他們的每一間學校都成功了。他們如何做到的? 他們把資源投入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他們吸引最優秀的校長去最棘手的學校,吸引最優秀的教師,去最有挑戰的班級。

    在某個國家的成功經驗能否複製於另一個國家? 當然,沒有人能複製整個教育體系到另一個國家。但這些資料比較結果,辨識出了一些要素,是表現優異的體系共同擁有的。其他各國,也許能強化這些要素,也許,也能改善他們國家的教育品質。

Friday, June 14, 2013

全球化趨勢下的法律教育走向 -- Bob 訪談記錄 (三)

記錄:謝宇程

第三段:台灣走自閉,學生怎麼辦?

謝宇程:

    從你在美國的學習經驗看來,英美的法學教育,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Bob

Bob 推薦,關於世界法學教育、法學人才就業的網站
    在台灣的法律系,老師們一輩子看很多書、做很多研究,濃縮在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演講之中;學生聽到講課,再將老師講的組織整理到在筆記上,將筆記記熟後,在考試時的幾個小時時間,將它複製到考卷上。如此看來,法律系學生,除了記誦知識本身之外,最常學習和演練的是「換句話說」的能力。

    在台灣法律教育著重在考卷上複製老師的知識和看法,記下甲說乙說丙說,然後走進國考考場,人生成功! 學校偶有 實例演習 理論實務結合的課程,卻多流於書面。

    美國的法律教育,強調多樣性的,學生、老師的來源都多樣化,許多學校,明定不聘任畢業於該校者為教師,再者,除學術成就外,也有不少實務界教師,也讓他們學校不斷有新的激盪。JD學生原是有其他專業的,也有工作經驗,又,學生在1L暑假去法院實習、2L暑假去律師事務所實習,社會經驗也比較充足。

   (註:1L、2L分別指的是 JD 學程內第一年暑假和第二年)

謝宇程:

    除了法律知識和能力之外,台灣法律領域的學生,該如何加強和準備自己?

Bob

    台灣的法學教育,甚至是整個教育體系,非常缺少的一個實務教學是 人際網絡 networking,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學問。以法律領域而言,律師的重要能力之一是business development,在美國法律教育中,這是受到重視的,學校時不時有各種event、時不時讓你穿上西裝拿起酒杯、如何cold mailfollow up…。做律師的都知道,專業知識是個基礎,讓你說話有人聽;但另一個重要的能力,是在分鐘之內,讓人認識你、信賴你、並且相信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台灣的大學中,不但是被忽視的,甚至是被輕視和敵視的,認為他們是「長袖擅舞」。其實,Networking 並不代表格調低,不代表不誠懇,相反的,networking的能力是建立在見多識廣、進退合宜等能力上。

謝宇程:

    回想你的法律求學路,有哪些事情,在學習之前該想清楚,或是在學習之中要靠自己的力量充實和準備?

Bob

    現在國內法律方面的碩士班,修習年限都定得太長,動輒三四年,其實並不是時間最好的運用方式。我在國外就業時,最常被質疑的是,你年紀這麼大,為何工作經驗這麼短?

    如果只說成為一個能踏進國際市場的律師須具備的能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因為離開了台灣,我們就較難做訴訟業務 (有例外,台大法律有一位德國籍的學生,現在在香港Baker的訴訟團隊)大多數人做M&AIPO、商務律師,所以最重要的能力是英文和財金。英文重要性不必多說,好要更好,最好是比native speaker好;財金的知識,對商務律師來說,會為你的身價帶來「核爆」效應。(註:M&A是企業併購,IPO是公司公開上市發行股票,都是牽涉很多法律規範的商業行為)

    最後,我覺得open-minded很重要。不要說到中國就說他髒、黑心食品、管制等等,人家有13億人,往差的比永遠比不完;也不要一說韓國成功,就說他社會不平均、就馬上搬出鄉民式語言,又不是小學生在吵架,老師說他數學好、你就說他國文不好。想一想,你也不會因為紐約舊、香港擠、新加坡管太多,就因此鄙視他們。多看好的一面、學人家好的一面。open-minded!

法律領域的優質美國影集:Franklin & Bash
中文翻成:小律師大作為
    了解世界是很重要的。台灣多數主流閱聽者,已經沒有能力廣泛、深刻了解世界的變化,關於台灣之外的事,大多數人的了解都太淺太少。這要靠自己突破。其實,眼睛長在自己身上,不優質的資訊可以忽視,少看一天蘋果、yahoo新聞也不會死,網路的世界無遠弗屆,縱使不看英文,BBC、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也都有中文版;你也可能很久不看新聞,新聞都是從Facebook看來,這是一個新的資訊匯流的現象,所以多轉一些有用的資訊在facebook,讓你的facebook也成為有用的資訊流,也是造福社會、造福你facebook上的朋友。


在法律領域,值得推薦的材料包括:

    Above the Law: 談法學院、談大律所、小律所、也談就業。

    The Lawyer : Mr. Robert Lewis (他原是Hogan Lovells、錦天城的合夥人) 有一個專欄 “china watch - a foreign lawyer's view from the inside” 他關於中國法律市場的觀察,非常精彩。

    Daniel Lee (李卓儒律師) 有一個facebook頁面,談了許多中國商務法律的專業知識。
  
    幾部很好看的法律美劇: Franklin & Bash; The Suits; Boston Legal; The Good W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