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3, 2013

關於科系的分類

    關於科系的分類(為了討論功能定位),之前都沒有很成功的分法,最近看了一些科學史的資料,我聯想這樣的分類方法也許合理:知識基礎、產業基礎、職業基礎。

    以知識為基礎的學術機構,是最早出現的。一開始是一群為深探某個領域知識的學者聚集,在歐洲也許可以上溯到文藝復興的初期,由神學院演進而成。在一開始的時候,這樣的學術機構,為了追求知識而教、學、研究,不為國家或個人的經濟利益。而其學術分科,是依據科學性質而界定範疇,數學、物理、文學、哲學、社會學科(政治、社會、經濟),都屬於此類。直到現在,這樣的科系(或研究機構),會擴大人類的知識疆界,可以讓學生擁有某方面特殊涵養,但並不為個人提供進入某產業、專業的完整、直接的全套知識。

    以產業為基礎的學術機構稍晚,出現的時間約是十九世紀德國,乃是在化學合成、機械工程大為發展的時代,商人、研究者、政治家、年輕學生,都了解到應用新的科學知識與技術,可以求一己之富裕,可以達一國之富強。以產業為基礎的學術機構,研究者發展新技術,產業運用以創造新產品,學生習之以謀求職業或創立企業。這樣的學術機構,以專長的科技項目來分類,工程、農學,甚至後來的管理學、設計學領域,都可算是這樣的科系。這樣的科系培養的學生,並不見得有對某個職業直接對應關係,但是他們都(應該)具有踏入該產業的基本能力。

    職業訓練這件事淵遠流長,但是和學術機構相結合則是一個很漸進的過程。讓要一個職業成為某個科系的運作基礎,前提是該職業有穩定的社會需求、該職業的教育方式已有專業共識,而且有政府支持的證照制度往往是背後的鐵支架 -- 既是支持,又是困限。這樣的科系,包括醫學、醫技、會計、建築、社工系、幼保系、房地產系…以及許多科系大學的科系。這樣的科系形成一方面是社會確實對某些人才,因為安全等考量,需要有證照來保證從業者素質。二方面是學生就讀後,有明確的就業優勢。

    這三類的教學與研究機構,其實是因為不同的基礎而出現、存在、發展,但是因為都在叫做「大學」環境中,都被冠上「科系」的名稱,以致於大家難以察覺他們之間性質的不同,對它們的任務、定位、期待,也有混淆。要文學系教授思考他的研究對工商業有什麼好處,當然是強人所難;同樣,要幼保系的教授做出「放諸四海皆準、啟迪人類智慧」的研究,也是犯了指鹿為馬的錯誤。

    以上以科系為單位的分類法,我認為是比學校為單位的分類更好。在我熟悉芝加哥大學,也把內部分為職業、產業導向的專業學院(例如社工、商管,school),以及知識為基礎的學術學院(例如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division)。在台灣,不同基礎性質的科系集在同一大學中頗為常見,台大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學校為單位,校內的多元性必然讓校際的區別顯得模糊不易區隔。以科技大學、一般大學二分,可能更難合理討論。科技大學與一般大學皆有許多工程科系;一般大學也有很多明顯為就業設計的科系。

    以上分類法,是概念上的粗分。在實際上,當然有科系,某程度而言具有多重特徵;例如,大部分財金系老師、學生,是認為銀行業和財金系相對應,而金融領域也設有證照。也有新設的科系,刻意地想跨足兩個類別(或從一個類別移向另一類別),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例如應用外語系,想把語文學能力職業化;或是統計資訊系,將統計這門學術知識的產業運用視為教學主軸。有些科系原是因知識基礎設立,但在證照設置之後,也有職業基礎的色彩,但兩者往往不易融合,像在A型血的人身上打進了B型血。例如,法律系該如何,一直有兩種立場,一種是站在知識探討立場,為法律開拓思想疆界;另一立場則認為,法律系最好是配合國考,讓學生學到考取律師與司法官的能力。

    雖然以上分類方法,仍有些許交疊空間,但是已經足以讓我們更便利地思考,以科系為單位,似乎可以為教學、研究、招生上的管理,做出較合適的規劃。例如,以知識為基礎的科系,不一定需要和產業有絕對密切的合作 -- 這樣期待哲學系是很奇怪的。學生也要認識,不要期待這個科系帶給他們實質、直接、必然的就業優勢 -- 簽了切結書再進哲學系,進去之後,若日後不當學術人才,要自己想辦法另外學習就業的本領,讓未來的老闆心服口服(學校也需要幫些忙)。

    在另一方面,承續這個思維,以及過去的思索,我覺得科系,可以是行政、教學、研究的單位(當然跨科系的合作一定要鼓勵),但是不必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單位。跨系教授聯合開課在歐美行之有年,成效據說不錯。對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一個設計系的學生,若是在技能上己有堅實基礎,多修工程、農學、管理的科目,實在應該鼓勵。近年來在卓然有成就的人們身上,我們常能看到多專長組合成獨特的整體能力,而非在專一領域內徹底發揮。

Monday, October 14, 2013

大學,迷路了? -- 誰是「專業者」

    讓我們更詳細地來探討專業者是什麼、不是什麼。我們許多學習、人生思考、社會風氣,甚至制度運作中出現的問題,常常來自我們對「專業者」的理解是錯誤的,或至少是膚淺的。

    讓我們先來討論,我們對專業者有哪些誤解。我們常以為怎麼樣就是專業者,或者專業者必然如何,然而,其實並不見得。

    首先,我們最常搞錯的一件事情是:職業與專業不能劃上等號。職業,是賺錢營生的方式;大多數成年人,都用某種方式賺錢以維繫生活,但絕非多數成年人都有資格被稱為專業者。有些人職業是廚師,但是廚藝很糟。有些人職業是業務(為公司找尋新顧客),但是對這個領域的技能與知識毫無理解,除了惹惱別人之外難有貢獻,他顯然並非專業。有些人職業是警察,但每天腦子裡主要搬演的戲碼是如何偷懶、討好上司、阻止民眾報案,這樣的人顯然並非專業。

推薦演講:一位專業採訪者的生涯經歷
    專業也不等於有證照或是法定執業資格。證照考試,往往只測驗制式而僵化的知識和技能。法定執業資格,也是職業界所制定的工作最低門檻,和專業,仍然不是同一碼事。我曾經聽過一個醫生朋友,抱怨他的同事,在工作數年後,再也不認真看病,不仔細問診與判斷,只要症狀不嚴重,一律開基本的抗生素或止痛藥。這樣的醫生,也是有執照,也是通過考試的,他是專業的嗎? 這可不見得。

    這幾年,我常聽到另一個概念:「敬業」,這件事和專業也沒有必然的關係。「敬業」往往是指,一個人對於他的工作,相當任勞任怨,甚至犧牲自己的正當權益。一個專業者,對於工作當然會努力,但是他們付出努力,常常會要求效益、價值。一個不到專業者資格的人,也不會因為更「敬業」一些,就成為了專業者。在一些風氣較不好的工作場域之中,會對資淺同事灌酒,甚至會要女性同仁「陪客戶吃飯」,或是超時加班,這被認為事敬業。然而,一個人當然不會因為這樣的工作模式就成為專業者。

    在台灣,許多人只把某些領域的從業者叫做專業人士,例如會計師、醫師、律師…這樣的想法,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是偏頗的。最近,我們引入日本的一個詞彙:「達人」,用以敬稱那些過去被排除在專業領域外的領域,例如木工匠、烘培師、攝影師。雖然這好歹是個進步,但是我不以為足夠。一個能寫出優秀劇本的作家,和一個擅於明查秋毫並公正斷案的法官,和一個開刀神乎其技的醫生,當然沒有高下之別 -- 如果說得極端些,劇本作家更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偉人,如果他是莎士比亞的話。

    一個更重大的誤會是,有人以為專業者是一群可以不懂「專業領域外」事物的一群人。這樣的想法,可以說謀害了許多專業者,甚至讓專業領域崩壞腐朽。沒有任何一個專業領域可以設一個高牆而獨立存在發展,所有專業都和其他領域有關連,不了解(或沒有耐性、好奇心去了解)其他領域的人沒資格成為專業者。一個室內設計者,最好了解一些烹飪,才能設計出好的廚房。

    在任何專業領域,其資源、工具、概念,都可以向其他領域交流與學習;排斥接觸與學習別的領域,也將是自絕進步與創造的可能性,更放棄自己生命的色彩與樂趣。在2013年中,當時立法院修法,將一部分軍事案件併入一般法院體系審判,避免軍中黑箱作業。當時有一個說法,女性法官可能看不懂軍階所以無法判案,這個說法,無疑是否定法官的智能、否定女性法官的專業能耐 -- 實在無異於污辱。如果我們的法院體系是這樣,所有的法官將無法審醫療爭議、工程糾紛、污染事件…因為這些在法學院都沒有教過,而且在法律專業之外! 

    我們總在找尋專業者,我們相信他們能幫我們解決困難,我們相信他們的判斷,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如何判斷誰是專業者。於是,許多行業,就會發展一些方法,自欺欺人,讓我們以為某些沒有專業素質的人是專業者。這些方式,包括術語、制服、制式流程。

    事實上,專業能力不足的人,總可以用語詞架起紙糊的牆壁,在其後隱身躲藏。術語,包括各式各樣的專業詞彙,從PTSD(創傷症侯群)到EPS(每股淨利)。服裝,包括男生的西裝、女生的套裝,和特殊領域的醫師袍或法官袍。服裝可以讓人看起來專業,但是它的實際意義其實也和一層口紅一樣淺薄。穿西裝或套裝的理財專員仍然可能把客戶的積蓄拿去買垃圾債券。制式流程當然也不是壞事,但是所有「使由之而不使知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作法,其實主旨都是在對付員工實際上的能力與知識空洞。

    如果這些都不是專業,那專業是什麼? 專業是那些不能一眼看到的部分。專業與否,往往要談一談,看看他的工作過程與成果,「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有時候,甚至需要另一位專家才能稍微判斷。

    專業者的第一個特徵,是掌握度和創造力。專業者不會一成不變,不可能只能處理一個情況的問題,不會只有一個方式。專業者對於他所專精的領域,即使課題無限變化,他能知道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了解重點與關鍵,他能知道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創造出,一個合理的處理方法。專業的音樂家,能在各種樂曲上建立新風格,演譯新意義,甚至依據表現的氣氛,調整樂曲的情感走向,和聽眾有最密切的對話互動。

推薦演講:將營養知識、淑世熱忱、演講技巧、
烹調熱忱融於一爐的專業者 Jamie Oliver
    專業者的第二個特徵,是認真與執著的深度。專業者不見得在很多方面是完美主義者,但在他們專業的領域上絕不苟且馬虎。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表現設立極高的水準,甚至不斷自我超越,而為了達到這個水準,專業者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研究、了解、練習、思考、討論、創造、修改。鈴木一朗就是這樣的例子,他為了讓自己的身體狀態保持在相同水準,他在有比賽日子,一定只吃同樣的咖哩飯。到了球場,他會先巡視,知道球場的哪些地方可能有濕滑。甚至,他為了保持最佳體能,在休息室中只坐硬板凳而不坐軟沙發。

    專業者會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有所執著,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極度了解他們所做的事有多深刻的價值 -- 無論是對自己、身旁的人,或是世界。他們知道這分事業帶給自己生命深度與活著的喜悅。他們知道自己的專業會對服務到的對象帶來便利、飽足、健康、或是智識的成長。他們知道自己的專業,會讓世界更安全、更富裕、更繁榮,或是更美麗。因為他們知道,所以他們樂在其中,所以他們覺得人生有意義,所以他們認為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專業者會從他本身的專業之中得到快樂與價值,他們得到金錢收入,只是一個附加(但也必需)的收獲,他們工作絕不是單單為了金錢。

    專業者這個身分,並非截然二分成是與不是。專業者是一個從淺到深的漸進光譜,可以憑藉自己的投入、深造、體會而成長茁壯,像是小孩漸漸長為成人。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個初淺的專業者(甚至沒什麼資格稱為專業者),然而,有人在這條路上漸漸走得深遠,有人會換幾個方向才找到一個適合自己長期投入的路,他們在專業的路上不斷地有新發現並拓展知識,屢屢有更深刻的見解與新穎的創意火花。但有些人會停留在很膚淺、很虛假的層次,看起來在累績年資和經驗,其實只得到衰老與僵化。

    專業者不是用某個考試可以測試出,也沒有任何物理上的特徵,例如頭上有光環或是犄角。誰是專業者,我們得從他們的工作品質,他們工作的神情態度,從他們的執著與投入,認出他們來。專業者也能知道自己是或不是專業者,他們知道自己每天是打從心裡想把事情做得更好,還是打從心裡想付出得更少。

Thursday, October 10, 2013

高中如何教好英文? 雄女李旻俐老師採訪 (二)


採訪記錄:王馨怡

王馨怡:除了課堂上的教學外,老師有讓學生參與哪些活動呢?

李旻俐老師:

  我有讓學生使用線上學習,像Cyber Listening、Esl-lab.com、VoiceTube、TED等網站。這些都要學生自己用課外的時間自學,有時我考試會考幾題,如果真的認真學習,其實收獲是很多的。例如使用Cyber Listening的同學,我會用網路看學生的線上學習狀況,然後給建議和推薦活動給學生,如果他們有問題我可以跟他們個別談。一期學習下來,全年級中有將近54位同學下學期比上學期進步20分以上,或者從80分進階到90分以上,這進步是很驚人的。

   不過學生寒假回來後興趣降低,加上精心安排的奧地利導演演講臨時取消,學生似乎對學習的熱沈降低了。後來還有辦世界課程與教學學會(World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WCCI),我鼓勵學生去當志工,藉由參加國際交流會議,希望學生擴大眼界,懂得尋找機會。像這個月我將帶學生去澳洲當志工,我希望讓學生去澳洲自助旅行 時,是有能力生活,自己懂得處理危機的。

以下是陳季襄同學和老師去澳洲回來後所寫的心得
…………………………………………………………………………………………
才落地沒多久 決定趁感動最深刻的時候
全部記錄下來
-------------------
這趟旅行準備的時候真的好辛苦
課程不斷更動 教具數量不停地改
身上又揹著一般人無法想像的超大壓力
無論是教學還是行政都很累
加上還要上輔導課又有影片要做
一度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
但是當我踏上澳洲的那一刻
我很高興自己堅持了下去

斑馬熊是個很棒的團隊
每個人各司其職,大家都很認真很努力
在MOTEL晚上大家窩在房間練原住民舞蹈
在多元文化節賣力的介紹台灣文化、表演台灣歌曲
在Toowomba教學的五天,
台上mentor用力講課、台下tutor努力輔導
隨處可見大家一起努力的痕跡
在林老師家看星空的夜晚
大家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美

澳洲Toowomba的孩子也讓我非常感動
Middle Ridge熱烈歡迎讓我印象深刻
Gabbinbar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
Kingsthorpe的小朋友很害羞很可愛
Rangeville的小朋友很認真學習
Centennary Height沒有教學,但跟學生聊天也很有趣
每間學校的孩子都好可愛好努力的學中文
他們真的很棒 也很感謝他們帶給我那麼大的感動

在homestay的六天,真的很感謝host family的照顧
我想這會是我非常難忘的homestay經驗

而154公寓的各位
這三天短,但很溫馨
難忘大家一起看Anthony的服裝秀、在陽台聊通宵
一早起床一起覓食、逛布里斯本、從陌生人的注視中逃跑
我真的好喜歡和你們一起住公寓的日子

這一切真的很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
謝謝Paul校長、Dan老師、Peter老師
太強大的Sylvia老師
還有我的金主:Dad&Mom

這12天真的一下就結束了
以後大學部的學長姊恐怕很難再見到了
全創的各位明天又要見面了-.-
但我會記住我們曾有過的所有感動
哪天大家一起再回首
…………………………………………………………………………………………

推薦老師故事:從幫派少女到明星老師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在看到學妹去澳洲回來後寫的文字時,我想起我當時當志工的熱情和感動。在我高一時,我的導師告訴班上同學李旻俐老師在找志工,但需要每週四下課後去線上教英文。恰巧我那天有補習,我當時想我應該像大家一樣選擇去補習嗎?最後,我放棄了補習,但原因是我想考取香港大學,而香港大學很注重課外活動參與,我想參與志工活動會為我加分。後來,我在參與的過程中,心態開始不一樣了,我發現當你服務別人的時候,你會更認識自己,眼界和想法會更廣。

    我還記得那時要自己策劃營隊活動,要想如何義賣,學習和別人合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讓學生有很多空間和嘗試的機會,像我那時就第一次用英文主持晚 會,我是很容易緊張的人,但老師卻很信任我,還請外籍老師幫我看稿,幸好成功的主持完。晚上,一伙人聚在一起看著星空聊天、開檢討會,雖然身體很累,但心 情卻很激動,我想那是人與人間最真誠的時候。

    高三時,為了準備學測而停止了志工活動,又回到忙碌無趣的生活,後來也沒如願考上港大,但我似乎對考試和學歷越來越看淡。上了大學,很幸運的藉由學姊或朋 友的介紹去參加社團和各種活動,我發現這才是我要的生活,想做什麼就去做,有想法就去實踐,不要被社會、家庭、朋友、學校制度限制自己。因此,當我懂自己 要的是什麼、自己的熱情在哪時,我又開始參與志工活動。有時參與志工活動,會遇到一些工讀生問我,這又沒薪水你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我只會笑笑,但心裡 說:我當志工不是為了錢,而是在國際會議可以聽到國家政策,在好的演講者發表想法時能學到精髓。在我參與過各種志工後,我最想服務的還是孩子,因為他們純 真的想法和笑容,往往能讓我回到最真的自己。

    現在回想起當時,為升學當志工真的是很不好的事,但也讓我因此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我想跟老師說謝謝,老師做的事也許會被許多人不看好,也做得很累,但我們懂的人會知道你對我們的重要。

高中如何教好英文? 雄女李旻俐老師採訪 (一)

採訪記錄:王馨怡

高雄女中的李旻俐老師一直致力於數位教學和改善教育問題,2002年就發起青少年知識網路計畫,並且多次帶領學生進行遠距教學和會議、偏遠地區知識服務、跨國學習圈等活動。她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讓學生打開眼界,引導學生方向,期許學生可以真正自學並且成為未來的人際網路的組織者(organizer),更希望他們在網路的世界中能夠成為優秀“媒體人”,運用資訊工具及發展知識內容以外,更能關懷鄉土。

老師是我高中參加「開啟希望之窗」活動的負責人,參與這項計畫後我還陸續參加幾次志工活動,而這也影響我的價值觀和大學的發展,我將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心得。而這次可以訪問老師是因為某天看到老師在臉書發的訊息,她談到「過程式評量」這個名詞,讓我很好奇這是一個怎樣的評量方式,於是促使我訪談李旻俐老師。

?????像
李旻俐老師及其教學照
(聯結到雄女相關文章,照片來自雄女網站)
王馨怡:老師可以先談談過程式評量嗎?這和我們所知道的一般評量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李旻俐老師:

  一般的成就式評量都是統一評量,抓中間值考會讓高分的同學覺得無聊,低分的同學卻覺得困難,學生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定位。舉多益的例子來說,每次出題的難易度不一定相同,而且無法知道學生做題時有多少是老師教的。

  因此我採用過程式評量來做英文聽力測驗,這獨立於客觀式評量,是一種形成型評量,包括分段學習、設定目標、能力測試三部分。我先用多益進行前測,然後分階。本來想做定位測驗和學習方法問卷,後來時間不夠只做了定位測驗。我分為高、中、低三階,高階部分為是非題、口音較複雜,會有各種國家的口音,中低階則是選擇題。

  我很在意學生是否能按部就班,因為一般的測驗學生可以猜對,但這卻不行。我還會依據學生測驗和學習狀況進行升降階,因為經過一學期後學生學習程度又會不同,必須讓已經進步的學生升階學較難的課程,讓跟不上的同學降階將不懂的地方弄懂,這可以讓學生突破自己進而建立信心,也讓學生穩扎穩打學習。有些學生雖然一開始成績不是很好,但後來藉由這樣的學習方式卻進步非常快,如果採客觀測驗,也許這些學生只會被認為是成績差的,他們也不知道哪個部分不懂,不知從何學習。

王馨怡:因為課程時間不夠,老師通常不會針對聽力解答或加強,像我當時就是這樣,錯的題目也不知哪裡錯,不知該從何補救。那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有哪些不同呢?實際的評量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呢?

李旻俐老師:

  我教的是全校高一學生,一週有一堂課,是使用國外生活高階對話當作教材,加入聽寫及看圖說故事,配合電影和歌曲。上學期主要上比較基礎的東西,像是克漏字填空或是找關鍵字,但因為時間不足的原因,一堂課只有二十分可以做實作練習,每堂課都有一個專題。前一個月主要做發音本身的練習,針對子音母音,然後是句子,將學生基礎先打好。下學期則教句子的意義,或是對整段文字有策略的作答。

  在評量方式部分,上學期平時測驗和月考占百分之五十,平常練習和平時考占另外百分之五十(約四到五次考試),下學期則是學習單和上台報告各佔百分之二十,期中考和策略平時測驗各佔百分之三十。我希望從最基本聽力的問題去幫助學生突破,所以客觀成績只佔一半,過程性評量的優點就是看到學生真實克服細節而不是只用表面的測驗成績來做評定學生成績的標準。

  另外,所有測驗都是我事先錄音然後讓學生測驗,我根據聽力四大要素(速度、素質、記憶、節奏)設計。因為漸進法較消極,因此我還是維持正常速度,記憶方面我讓學生用電玩訓練節奏感,出題時一題約八到十秒做答,另外五秒給學生等待下題,至於理解對高一生太難,所以我用測驗法教學生作答,像是畫時間軸(Time line)、比較表格(Compare contrast)、Venn diagram、Cluster、康乃爾筆記法等。

王馨怡:在這過程中,老師有遇到哪些困難或是覺得可以改善的地方嗎?

 推薦影片:激發學習的三個法則   
李旻俐老師:

  當然有,有些學生就認為怎麼都不教課本內容,或是有人不想升階,怕分數下降,很多家長注重成績。但我在課堂做的部份就是培養學生的關鍵字和筆記術,做成不同的學習策略,在不同的英聽單元組合使用。因為每個學生都做了練習後,她們可以2-3人在網路尋求可靠網站,同時做聽說讀寫的練習。可能短期內在客觀測驗,尤其是雜誌的測驗,看不出成績,但是長期做下來,在字彙、文法和聽寫部份會有比較大的進步,像全年級的上下學期月考(客觀測驗)平均三分之二進步到80分以上。其實我在英聽理解的教學還不夠,因為牽涉文法和閱讀的基本程度,我覺得英聽課還是開在高二最適當,也會考慮配合課本閱讀。

王馨怡:老師設計這些課程時,最希望學生學到什麼是不同於以往的英聽課呢?

李旻俐老師:

  當時設計英聽課程的時候,我就不想使用客觀測驗來處理,如果同學有應付英聽課程的心態,認為不需要準備,英聽就會高分,那麼可能大大失望了。因為我們不是補習班,我的課程設計基於翻轉學習的理念,每節課只有五十分鐘,我講完觀念以後,學生可以練習的機會很少,因此同學回去必須配合練習。設計的課程以教導“know-how”為主,因為我教了859位學生,每個班又有3個程度的差異,在下學期月考以前,我必須留機會給必須趕上的人,然後在切齊程度以後,教導他們合作學習的方式。因為高二選自然組的學生在高二是沒有英聽課的,而這些學生又佔多數,所以她們要尋求一個正確練習英文聽力的方式。

  除了我在35堂課帶給他們的專題以外,這樣的英聽課能夠讓他們學會如何察覺問題,知道如何運用網路自學。因為全年級都接受這樣的訓練,所以他們應該可以找到任意的學伴,作聽寫筆記和綜合聽寫,這是我的初衷,所以我不在意即使少考了幾題英聽客觀測驗,或者學生考試多了幾分。在這個過程中, 並不是每個人都了解這些,其實想要跨到世界的第一步、要保護自己在國外的安全,就要將英文打好基礎,迎向全球村。昨天有些學生謝謝我帶他們看到國際,我感激她給我這樣的機會,因為至少有一位(學生)領略到“Mobility and Visibility”的重要。我所說的“Mobility and Visibility”是憑藉好的英文聽力,在未來的國際生活環境中,我們要能夠安全快樂旅行,而且表達自己的文化,讓自己被看見。

全球大學「屈從與乖順」排行榜,本國必然稱霸世界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昨(2日)公布2013-2014年世界最佳大學排行報告,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見圖)從去年的134名跌落到142名。

吉布尼認為,台灣在教育投資及改革等工作必須持續推動。同時提醒,台灣的大學要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化,跨國的學術研究有助於論文被引用,提升排名。

台大研發長李芳仁對該排行表示,台大各方面表現跟去年差不多,但在國際化項目較弱。台大將透過獎學金方式吸引國際生,並延攬更多外國教授,以提昇國際化程度。



from 〈全球最佳大學 台大跌至142〉 (中央社)
--------------------------------------------------------
也真是便宜,歐洲公布個調查,我們就要乖乖的拿出錢聘更多他們的教授,請他們的學生來就讀。

國際化不是壞事,我也希望看到校園更多元,我也批評台灣某些大學(尤其台大嚴重地)近親繁殖。

但國立大學,經費也來自政府,肩負了培養國民的職責。所以,該有多少國際學生,各地教師比例佔多少,這應該依我們本身的需求來考量。我要談的,不是政策結論,而是思維模式。

台大的政策,為了台大好,可以,為(現在或未來的)台大學生好,可以,為了國家與社會好,可以,為了世界好,那更值得敬佩。

為了贏得在別人排名上進步,那就是小學生式的幼稚。為什麼我們這麼多教授和博士,還無法長大呢? 被別別人摸摸頭和打屁屁,就會搖尾照做呢??

以後,台灣任何大學的xx長,面對這種問題,可不可以回答:「為了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環境,我們會繼續評估什麼是最好的學生組成、教師背景、經營模式。」

什麼是「不卑不亢」,看不懂不會查字典? 脊椎不夠硬? 需要鐵架我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