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1, 2012

用建材作畫與寫詩 -- 建築系的學習心得採訪 二


建築系的設計課:(幾乎台灣所有建築系都有同樣的安排)

  • 每學期四學分,8學期共32學分,全天課程,由5-6位業界建築師與1位學校老師共同開課。大四由最資深的老師開課。
  • 課程內容是發展設計思考能力,畫平面圖,製作草模。每週和老師討論,並逐步發展該學期的設計案件。學期末評圖時,做出精緻的模型,並說明報告空間設計的概念。
  • 每學期的設計題目,由單純簡易到複雜困難,例如從住宅、集合住宅、辦公大樓…一直到一座學校。
  • 因為這樣的課程,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密集地接觸業界觀點、實務,建築系一向比較沒有「所學與業界脫鉤」的問題。

顧宗訓的畫作 三 (聯結至其名片作品集)
建築系所學與實務的聯結:

  • 建築系大學時所學,重點在於依照需求進行空間安排規劃,重在邏輯以及對「需求」方方面面的考量,包括美感、便利性、節能採光等。
  • 建築師執照考試,要考包括工法、法規、材料等,有不少內容是在學校不會詳細教的。這些可以透過補習、上建築師公會的課、或勤跑工地(在現場體驗和請教師傅、前輩)進行學習。
  • 建築系的實習課程:各校往往會規定實習,但長短不同。從一個月到兩個暑假都有。台科大是要求一個暑假(兩個月)。建築系學生的實習幾乎都是會去建築師事務無工作,協助畫圖、做模型,在其中接觸建築的實際考量。建築系學生也會有不少在事務所打工,所做的事和學習效果和實習相似。

Cameron Sinclair: A call for open-source architecture
    學習建築的心得:因為建築是人生活的空間,所以人生活的各種面相,建築師都需要考量,從物質面的空間功能、節能採光,到心理層面的風格品味、色調氣氛,建築師都需要考量。考量的因素極多,使建築絕不只是工程上的對錯問題,而有藝術的修養成分。也因此,建築師的培養,絕不只是了解其「專業領域」而己;建築師所讀、所看、所接觸的各種東西,都能成為他的設計養分。舉例而言,貝聿銘先生對蘇州的感情,讓他在設計「蘇州博物館」時,可以成功地營造屬於這個古城的詩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