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0, 2013

物理學習經歷與眼界 -- 陳博士訪談 一

中學的學習與探索:
    陳博士國小和國中時,數學的表現較好。高中時讀師大附中,在一年級與二年級,因為花許多時間參加社團,加上對高中課程內容的不適應,他的功課成績十分不理想,常是班上後段,甚至有被留級的可能;但是在最後一年,他穩定地複習,展現了很強的爆發力,聯考錄取上清大物理。在中學的課程之中,相對於其他科目,他對於數學及物理較有興趣,因此決定學自然科學的方向。在課外,陳博士在社團中學習與人互動,也是重要的學習經驗。
Brian Cox: CERN's supercollider
選擇物理系:
    在高中階段,陳博士從物理課中學到的觀念並不夠完整,他的物理多半是靠閱讀自修。加上他在讀高中的幾年之間,物理學在社會上正蓬勃發展,譬如與核子物理學相關的核彈話題、核能的應用等等,當時諾貝爾獎華人得主中有三位是物理學領域,具正面意義。因為在物理方面較讀得起來,而且也有志向與興趣,陳博士決定讀物理系,在選填志願的時候,也都填物理系。
大學物理系教育概觀:
    每位教授的教學風格皆不相同,有時候會因為某位教授特別專精於某個領域,因此這位教授較常擔任某些課程的教師。在大學裏會有教授並不是特別擅長於教學,或較少與學生互動;學生並不需太過於介意教學品質或教師評鑑,因為學習是自己的事,同學間的互相學習或參考資料的輔助都有助於學習效果;而且課本例題、作業習題、或考試題目、考古題,很多都是物理原理較為實際的應用,多多練習是不錯的訓練,也有助於腦力激盪。
Murray Gell-Mann: Beauty and truth in physics
    科目修課成績不及格是常有的事,絕大部分教授都會為學生的學習品質把關,學生自己如果疏於學習而使得成績不及格,應該想方設法挑戰過去,畢竟未來進入社會工作會有更多的挑戰,而學生還有嘗試錯誤與失敗的機會。不同大學的物理系的學習氣氛會略有不同,有的學校物理系氣氛像個大家庭,師生之間不太有距離,常常互相寒暄問暖,教授也會伴讀;有的教授較專注於研究上,而不是教學上,在課堂上看不出教師的熱情,但在研究室裏的教授就像奔馳的馬匹,學生可以感受其速度感,甚至被點燃潛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