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0, 2014

電子商務快速襲捲,實體商店夾縫求生......O2O整合,是下一個能讓行銷人才發光發熱的創意戰場!

作者:BiLingual

現在這個時代,要買東西真是太容易了。尤其台灣,許多電子商城開始打著數小時內到貨的極速服務,下單後產品用不到半天就乖乖送到你家,還連走路出門、提貨回家的功夫都省了。只是我們不禁會想,這樣又便宜又快速的買東西方式,叫店租、人事成本高昂的實體店面情何以堪?先別看全球市場了,看看光華商場一個接著一間沿路攔截客人叫賣、努力削價競爭的銷售模式,然而當我們玩完商品選定商品,接著回家上網訂購手機平板的時候,他們究竟該怎麼存活?

前些日子,朋友在網路上分享了一份名牌美妝保養品的團購清單,由於平常對這類產品沒什麼研究,特地挑了個日子,想說去百貨公司「試用」,卻碰巧碰上了他們的妝髮體驗及拍照活動,費用可以用購買商品的金額折抵,還附贈一套小贈品。除了貪點小便宜,也基於對這種模式的好奇,於是報名參加。

本來,我還擔心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下給人化妝、做造型,甚至拍照,怪難為情的。然而真的到場以後,我卻發現這一整套的體驗某種程度上還頗為新奇,而且更因為這是屬於我的時間,擁有專屬化妝師(雖然身兼業務),放著膽子盡情發問,平常對保養化妝不太講究的我還順道學習了一下所謂的美妝保養知識。體驗結束,他們如願賣出商品,我也帶著心裡頭認為值回票價的沙龍照片、一整大包小贈品,開心回家。

美妝品牌利用體驗活動創造價值
咦,等一下,那朋友的特惠團購價呢?不是更便宜嗎?很神奇的,我卻發現這些體驗、照片、小贈品在我心中增加的價值,已經超越團購所能省下的金錢。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需求已經被確定,只是想要「買到商品」,其實非常容易。然而,如果我們回頭思考Steve Jobs最擅長的事:創造、或是激起需求呢?我認為,至少是現在,實體商店遠比網路商城有能力做到這件事。而我在這個活動裡頭體驗到的,其實是電子商務怎麼樣都無法取代的一種服務模式,而且為了這份體驗,我竟然不介意多花一點錢!

於是,這也是為什麼O2O(Online to Offline)整合話題被如此熱烈研究與討論,單純靠著實體店面要吸引到夠多的人潮,產生夠多的交易,已經比過去難得太多,一旦回到電子商務來操作,對實體經銷體系產生的劇變,難以評估。事實上,許多公司電子通路化的速度一直跟不上新創品牌,很多時候也是卡在實體銷售結構的複雜以及不可動搖性。然而曾經聽過一個演講,台上的國際品牌顧問斬釘截鐵的說,如果你還在擔心線上線下的通路衝突,那你已經太落伍了!

電子商城能帶來的美好已經不用我贅述,然而結合實體商店的角色轉換,卻是值得關注的大工程,也是創新機會的大舞台。你是否有聽過韓國最大的零售店e-Mart Sunny Sale活動?為了增加中午時段的銷量,特地透過日晷的原理,設計了一個只能在中午時間被讀取的QR-Code藝術裝置,不僅話題十足,也讓他們達到提昇銷量的目的。而這些創新早就不侷限在廣告創意或價格促銷,而是充分通路本身的靈活搭配,連帶達到宣傳效用。對行銷團隊來說,廣告或活動內容創新已經相當成熟,發揮有限;通路形式、活動的創新,卻是值得著墨的嶄新藍海!


回到消費者身上,如果走進一家商店同時(或是之前),他能得到獨一無二、又有價值的服務或體驗,那麼這些「加值」的事務,就有了充分的增加購買成本的理由。很有可能,在誠品隨手翻開的雜誌就讓你目不轉睛,也等不及為了區區幾十塊的折扣回家下單,於是當場結帳帶走。也有可能,美妝活動結合手機、相機品牌,讓平常不關心科技產品的女孩發現自拍神器強大功能。還有沒有機會,套用e-Mart個案的原理,設計出只在特定條件下才能擁有的優惠條件,讓這些「需要花點功夫才能得到」的特殊體驗,成為品牌背後的宣傳,也讓消費者在特定時間內走進商店?

再者,也別忘了有一些實體商店的本質是「不可能」被電子商務取代的,例如髮廊、例如餐廳。有沒有可能,利用他們的Offline場域,讓你的商品成為美髮客人兩小時燙髮時,握在手上打發時間的商品?又或者如EZ-table的模式,讓消費者能在網上找尋喜歡的餐廳的優惠餐券,或是提早在紀念日的晚上訂個浪漫的窗邊兩人座位,反而透過線上加值反向操作。太多可能了,通路的多樣性,可以是行銷團隊的大畫布,隨時等待創意揮灑。

電子商務也許是潮流所趨,但實體店面,你該踩在創新服務的浪頭急起直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