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捷運或公車競爭?不是。是和軟體競爭。和所有不開計程車的駕駛們競爭。
原來是這樣的。2009年,有一個手機程式(App) Uber 在歐洲上架。Uber 這個軟體可以成為共乘的平台:如果我想叫車市政府搭到機場,我可以透過 Uber 查出在我附近,是否有任何駕使人(不必是計程車)也要走這個路線,如果有,我可以和這個人聯繫,坐他的順風車,給他一點錢略表感謝 -- 也許,若駕駛同意的話,一個香吻也可以。
搭順風車的人,付錢可以遠少於計程車,省了一筆支出。而駕駛原本就要開這一趟路,多載個人,路上互相聊聊天,還可以賺一筆小小外快。兩相得益,好不開心。
誰不開心:計程車司機不開心。到了2014年,歐洲各大城市計程車司機乘客流失,已經到了痛不欲生的程度。他們怒,他們怨:其他的汽車駕駛,沒有執照,也沒有報稅,卻幾乎把計程車這個產業給頂翻了。於是,他們決定把事情鬧大,逼政府出面解決。
德國計程車司機抗議 uber 對他們的影響。 令人驚奇的是:計程車抗議都停得這麼整齊,還以為是閱兵哪。(來源) |
在七月的這幾天, Uber 爭議也在台灣上演。計程車司機同樣集結起來,向政府請願,希望政府禁止 Uber 。然而,其實 Uber 在台灣的使用情況,已經遠比歐洲狹窄。在台灣, Uber 只有和一些租車公司合作,提供類似私人司機的服務:透過 Uber ,可以預約雙B車款,定點接送,司機穿著正式,禮儀得體 -- 價錢比計程車稍貴,但對商務乘客頗具吸引力。事實上, Uber 目前只是另一種形式的乘客運輸業務,分食了一點計程車的地盤。請注意, Uber 還沒有開啟它的全部實力。等到它開放共乘,對計程車業者的打擊將有多大,難以評估。
計程車業者需要注意,別真的期待請願之後,政府能保護你們的領域。政府要管制和 Uber 合作的租車公司,也許還辦得到,但若日後, Uber 開啟了共乘功能,政府能禁止嗎?瑪莉給凱特搭便車,凱特給瑪利一些小禮做為感謝 -- 這件事,政府是否可能禁止和管制?很難。即使 Uber 不在台灣開放這個功能,可預期,要不了多久某一個程式寫手,寫好一個同樣功能的程式讓台灣乘客使用,他不經營公司,只利用下載數量賺一些錢,這件事隨時都可以發生。只要這件事成真,計程車產業無可避免將大量萎縮,你無法擋,政府也無法幫你擋。
在台灣,Uber 還沒開放共乘功能。但在不少地方,共乘已漸成風氣, 省錢,環保,又交朋友。 (來源) |
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任何產業的任何從業者,我們今天要認清一件事:任何的產業都不再會有穩定期。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隨時可能闖入任何產業,把原有的利益平衡、地盤秩序、運作方式徹底打翻。當這些創新真的為多數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時候,對不起,政府不會有禁止的正當性,科技也極擅於閃躲鑽洞找出路。
在這個創新快速的世代,我們該優先希望,這場創新是我自己發起的,我將從中得益。如果別人發起的創新來襲,我們該做的不是抵擋,而是發展與它共存之道,甚至從中得利。
抵抗創新和進步,這件事最終不會成功,而且所有人都將付出代價,包括抵抗的當事人。例如,在歐洲計程車與 Uber 對抗的過程中,送葬計程車產業的推手之一,正是計程車司機們!
Uber 的歐洲總部統計,在計程車司機發動大規模抗議的那天, Uber 名聲大噪,下載率拔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光是在倫敦市,在計程車司機集體為烏伯打免費廣告之後第二天,用戶數量成長到前一天的八倍半。
台灣計程車司機們,看到殷鑑了嗎?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