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生技、智財、創投的產業與教育 -- 林群倫和郭開文訪談記錄 一

記錄:吳玉璇、吳英頡、謝宇程

林群倫任職於上騰生技顧問,擔任投資經理,曾接受過學與業小棧的訪問,提供了他在學習階段的經歷。郭開文也曾在知識產權管理諮詢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並處理許多台灣與中國大陸業務。他們兩位在生技、智財領域,都有深厚的理解與經驗,林群倫更熟悉創投界的實況。在這個訪談中,他們要談談這些領域的產業實況、學習與培育歷程。

宇程:請群倫兄及開文兄各自說明一下,您這幾年的專業經歷,尤其在智財、創投、生技這三個領域,有什麼樣的重要心得?

林群倫:

 圖 / 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首頁
從大學到研究所,我所讀的都是生技領域。後來我讀了第二個碩士〈MBA〉,是在政大讀智財所。在智財所碩二時我便開始進行全職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進入了上騰生技顧問公司;做一段時間之後,主管看我上手得很不錯,所以讓我擔任創投經理人,在一群很有經驗的前輩中,算是年紀輕就可以學習機會的。


在碩二即開始踏入職場的我,深感學校教授的與業界學到的有所差別,就以無形資產的評價來說,學校教授必須要把基本的評價架構讓學生知道,但是還需要讓學生瞭解產業的趨勢,才有辦法完整的讓學生知道整個評價的流程。而學生不一定是該產業出身、且因為還沒有工作不了解產業的概況,所做出來的報告也無法提供準確的產業描述。老師方面,因為需要兼顧學生的背景〈我們班大部分是法律背景、其次科技、少數商業〉因此只能照本宣科的上課,並給你許多已知的假設、變數去評價,這部分較為偏向學習評價的科學部分〈產業分析、財務分析等〉。

而在業界,許多假設是不一定存在的,必須要靠你一次又一次做中學,才能從中學習產業的經驗與規則來做為評價的參考指標,此為藝術的部分。因此,我發現在就學時期學的評價並不能完全運用於業界的評價上,這也是許多工作很久的人都需要再回學校充電,或上一些EMBA的課程。

我在創投主要的工作內容是評估一些國內外適合投資的公司或案子,其次則是在學校育成中心、農委會或其他公家機關搜尋潛在的新創事業並且評估投資的可能性,接著著手規劃早期的投資或育成。在投資企業之前,我特別注意的要素是風險與報酬的平衡,創投若在企業發展初期投注資金,其風險最大,但是報酬也相對可能最高;因此創投必須衡量的是控管最大損失及估計未來收益是否值得。

左:謝宇程、吳英詰        右:林群倫、郭開文
在創投實務上,往往企業的營運計畫〈Business Plan〉,只是一個基本作業而已,大部分公司的發展是不會按照計畫進行的,畢竟創業過程中充滿著許多的未知數。我們往往覺得,創業團隊人員的組成與特質才是成功關鍵。其實,在創業中,營運策略隨著情勢發展而變動,是常見的事,我們投資的團隊,幾乎最後的業務模式都和一開始計畫的不同,甚至有案例完全不相關。但是,創業團隊的素質,是讓這個企業彈性調整改變,發芽茁壯的關鍵。由於創業必須經歷相當多困難與挑戰,若核心團隊皆具備較強的毅力跟耐心,則有較大機率熬過艱難;不同背景的團員則可提供不同面向的看法,相對較易激盪出創業點子。因此在團隊上我們會偏向尋找具有毅力、溝通融洽且皆來自於不同背景的團員。

郭開文:

我本身是理工系背景出身,而後專攻專利權。我一畢業後便在法律計事務所待了兩年,在兩岸都有工作經驗,因此熟悉專利業務上的重要流程。


無形資產雖有專利、著作權、商標等內涵,但是鑑價業務之中,專利占其大宗。每一個專利〈理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無法用大量買賣供需交集的模式來訂價。如果因為要技術移轉、買賣、借貸,這時候就需要為專利進行估價。在學術界,對無形資產有許多評價方式,但實際上,得在進入產業界後,才能確實了解那些方法適用於什麼情況,以及方法上的差異是什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