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8, 2014

一門課程勝過四年學習?一門瑞典課程的運作記錄


    「老師有沒有用心,有沒有認真引導學生思考、成長,學生感覺得到。」張慧妮,政大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系的學生,今年剛從學校畢業,我和她談了不少到瑞典當交換學生一年的經歷。「有一堂課程,六個星期,我學到的東西,比我在政大三年來學到的還要多。」

    這一堂課,叫做〈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在烏普撒拉大學,是安排給企業管理學系大三學生最後一學期上的課程,上完這個課程之後,他們將要寫大學畢業論文。  

    張慧妮告訴我她修這門課的經驗:

    這門課程有六個星期,分成三部分,各是「行銷」、「組織」、「國際企業」,每部分各由兩個老師負責兩星期 -- 一門總共六星期的課,共六位老師負責!

    這一門課就有15學分 -- 在瑞典,一門課的學分數是看它的學習質量,而不是看上課時數。因為這門課是非常受重視的課,也是很重的課,所以它的修課方式是「全時間學習」-- 學生在同時不修其他的課程,全心學習這門課程,心力不被分散和打斷。

    修課40人,分成A、B兩班,每班再分成6組,每組3-4人。

    每周有兩到三編學術性的論文,深入介紹該周主題,張慧妮在課前要閱讀。在上課前,針對每篇文章,提出一個問題。

    星期一,老師上午先就該周主題進行一個介紹演講,之後給學生一個小型作業,張慧妮在當天四點前要將作業完成,進行簡報,並且得到老師、同學的評語及回饋。

    星期三是討論課,每班六個組,輪流擔任討論的主導者。在學生們偶爾失焦,或是抓不到討論重點的時候,老師會介入稍微引導,讓討論維持深入而有效。

    星期四是兩小時的演講課,老師會綜整同學們的問題、作業、同學們討論的內容,加上老師自己對該主題的知識,為該主題描繪完整的圖像。張慧妮強調,老師的演講課,從來不照本宣科,總是有仔細選擇和規劃過的案例、故事,讓同學能深入了解一個概念的來龍去脈,以及實際意義。

    最精采的可能是考試。每兩個星期的單元結整時,都會有個考試 -- 而他們有個特別的詞:網路研討會(web-seminar)。網路研討會是一整天的測驗,一切在網路上進行 -- 也就是學生各自的家中進行,當然可以自由地查資料。考題並不是試卷,比較類似作文主題 -- 而且老師會出A, B, C三個考題。

    上午九點時,張慧妮會收到一個題目(例如說是A題),她要寫一篇八百字以下的短文,回答那個問題,文中要引用讀過的論文;在此同時,全班同學有三分之一學生收到A考題,另外三分之一收到B考題,三分之一收到C考量。慧妮作答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作答時間到了之後,慧妮就把題目連同短文寄給老師。

    下午三點的時候,張慧妮會從電子郵件上收到兩分其他同學寫的答案 -- 一分是B考題,一分是C考題。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慧妮要為這兩篇答案,各寫200字的評論短文 -- 而且也要引論文作為依據。練習對別人的看法有看法,這叫做「批判性思考」。

    這門課的作業,還會兼顧實際體驗。例如,在教行銷的部分,老師給的作業是要求每一組設計一個商品(概念階段,不需要製造出來)。在一個下午的準備之後,十二組各拉一張桌子當成攤位,互相說服彼此「購買」他們設計的商品概念。老師給同學每人五張星星的貼紙,若你想買這個商品,就將這個星星給那組的同學。最後,同學們會看到,某些組的星星較多,有些較少,老師就帶同學討論,從行銷學,加上彼此的判斷,思考為何有些商品比較受歡迎,有些較不受歡迎。

    張慧妮注意到,這門課程之中,有許多特別之處,在台灣比較少看到:
  1. 從讀物、作業、演講、討論,到考試之間,環環相扣,互相加強,同學們在兩個星期之中,就可以將該課程重要概念透徹了解,並靈活運用。
  2. 老師在這門課之中,花很多心力引發學生的興趣,並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的學習目標、重要性。
  3. 同學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同學在討論課中發言,彼此回應和評論,都幫助這門課的學習更為深入。同學們多有工作經驗,也提供課程許多面向的觀察。
  4. 老師隨時都在和學生對話,給回饋和評論,讓同學知道自己的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加強。
  5. 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多元技能,絕不只是記憶和書寫;還包括了引導討論、演講發表、創新設計、批判思考…。
  6. 幾乎所有的報告,只有字數上限,而沒有下限,於是逼學生用精簡的方式表達意思,學生不用湊字數。
    在瑞典的一年裡,張慧妮所修的課,不是每一門都這麼精采,但是平均是比台灣她上過的課、她聽過同學們修過的課,都來得好。她親眼看到,同學們在上課中表現出來的思考能力,讓她充分地了解,這個人口才九百五十萬的國家,半年被冰雪覆蓋的國家,如何成為世界前十名的富裕國度。

    台灣呢?我們的大學給學生什麼樣的課程教學?

Sunday, December 21, 2014

被產學合作鏟掉削掉的發展前路

   「產學合作」這件事很可能已經被玩壞了,本來以為是出路,但這條路上似乎陷阱遍布。

   在生技領域「產學合作」某個極為成功的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卻因畢業即失業而焦慮萬分。在精密機械領域也很奇怪,明明多年來有許多產學合作的預算、計畫,現在仍然呈現死氣沉沉,好像不來一針「愛擱發」就會倒光光?

   近幾年來,有識者發現學界只重視期刊發表,研究與教學無益產業;業界只重視削價競爭,不重視應用新知識與技術提升價值,並高聲呼籲改革。教育部和經濟部也「從善如流」,推出了許多產學合作計畫,也爭相用採「產學合作」計畫數量、預算數量作為評鑑指標,似乎欣欣向榮,蔚為風氣。但實況並沒有這麼樂觀。

產學合作在台灣,出路已變成陷阱?


   某大學的生技研究所以產學合作量極大而備受矚目。但這個實驗室的研究生並沒有因此充滿樂觀,反而愈接近畢業愈憂愁惶恐,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這個大學生技研究的產學合作做得太好,附近許多生技公司都與學校合作進行技術研發。企業出錢,支援部分器材成本、人事費用,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就幫企業做研究。由於大學教授已拿大學薪水,而研究生薪資低廉至極,所以許多企業長期產與產學合作,就樂得不必擴充本身的研究部門編制。

   所以就發生了一個諷刺的現象:某些學校產學合作愈成功,教授得到愈多資源和績效,招收到愈多研究生,但這些研究生一旦畢業,就愈可能失業;畢業生離開實驗室之後,正式的研發職缺非常難找。

產學合作打假球葬送掉的台灣前途


   「真槍實彈」的產學合作可能反而導致許多失業的研究生畢業即失業,在另一方面,「打假球」的產學合作現象,可能也腐蝕了產學合作的良法美意。

   日前訪問到一位業界人士(為了保障他的人身安全無法透露姓名),他指出台灣有許多學者、廠商、研究機構互相合作,將教育部和經濟部推動的產學合作視為蹺腳發大財的機會。

   這些學者和廠商結盟申請大量補助款項,雙方並沒有真的做什麼研究,只是研究期程到了,業界提供一堆單據把預算報銷,學者指派碩士生將過去既有的研究成悲包裝粉飾一番就可以上交報告,得到的經費各方分食。

   品質鬆散和粗劣的研究報告,其實經濟部和教育部都很難審查。到底哪些研究是什麼時候做的,經費是否真的用來研究,成果是否對產業有益,官員的肉眼不可能看出來。就算找學者來當評審,若是隔行就會隔山,同行之間就常常出現互相掩護 -- 今天你幫我過關,明天我也閉一隻眼,大家悶聲發大財。這樣的模式在過去審查論文的時候就不曾少過,「整廠輸出」到產學合作的領域,只是使個眼色的工夫而已。

   過去幾年,我們終於問對了一件事:學界將力氣投入學術論文,業界不思技術和策略創新,兩者的隔閡是台灣經濟引擎失速原因,怎麼辦?

   但我們的答案可能是錯的:編列預算、訂定指標 -- 政府各部會用在產學合作投入大量資源,並且列為教授與學校的評鑑要項,至今沒有看到明顯的效益。當產學雙方合作研究,業界卻可以因此不設研究職缺;當產學雙方合作造假,更可以瓜分利益吃乾抹淨,這些現象都無益於台灣長期發展,反而鏟掉、削掉了我們的希望與前途。


轉載本文,請勿引用本文在商周網站中的標題,並請在文底加註以下文句:
本文獲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商周網站專欄部落格。
出處聯結:學與業壯遊(作者網誌)

讓你得高分,但一輩子遠離科學 -- 誰是好老師?

   我一直認為高中階段遇到了十分好的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直到高中畢業十三年後。

   高中的物理老師年紀甚輕,是個就讀頂尖國立大學物理所碩士,即使在建中也算是學歷偏高的老師。他極擅長教分析解題,在他的指導之下,我可以將極複雜的力學問題 -- 例如:一個光滑平面上一個三角形平滑斜坡上有一個立方體向下滑動時兩者的相對加速度 -- 有條不紊地化為方程式求解,還要養成習慣在答案下畫兩條線。

   高中的化學老師非常資深,他不用課本上課,他自編講義,每章一冊,我至今留著。講義不但精簡輕薄,而且將所有資料綜整得極有條理。大致上,把他的講義全都記憶及通達,在升學考試上就會無往不利。

   我就是活見證,當年聯考物理與化學分數都落在八十五到九十的區間,而這兩科我從未補習,連參考書都沒買。但是我在高中畢業那一刻,拒絕填寫所有理學院、工程學院的科系。原因是在那個時點,我對物理化學的理解就是:公式、考試、解題;而我已經萬分疲憊與厭倦。

原來這才是科學真貌?


   在升大學時,我填了二類組少數可以選的商管科系,之後流浪到政策、社會科學領域。總是覺得自然科學這回事好枯燥無聊,即使是在大學時還有修過幾門自然相關課程,想法也沒有改變:實驗只是重複指令,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學分,學分是為了學位,學位只是為了求職糊口…。

   一直到一年前,我從高中畢業大約十三年,因緣際會地看了一套節目:科學的故事 (BBC 紀錄片) ,每看一集都感嘆,並且扭轉我對科學的態度觀感。

   這部紀錄片分六集,用六個問題開啟人類追尋六個自然科學領域的歷史進程,描述了科學家們如何前仆後繼地開拓科學知識,如何和迷信無知對抗,也深度刻畫出科學發展如何造成人類今日的文明生活。看完六集,給我深深的感觸是:要是我在高中時看了這六集紀錄片,我對自然科學的了解會完全獘同,也會用不同的思維選擇科系。

「好老師」的真實面貌?


   過去多年,我只要談起高中的物理化學老師,一向認為他們是值得我感謝的好老師。他們認真、負責、講義編得清晰,解題理路暢達,也成功幫助我考了高分;但是讓我後半輩子與科學陌生遠離。

   現在的教育體制之中,物理、化學、歷史…,各成科目,老師是助你學好科目及成功升學的貴人。於是,物理課教公式,不教發現過程;化學課教定律,不教為何學習。科學課程講答案不講故事,講正確不講價值,講解題不講影響,講分析技巧不講使命與熱忱。這樣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考生,能教出卓越的科學家嗎?

   在教育體制中的許多老師,他們認真辛勤、善待學生,十分可敬。但他們在這個體制下工作,配合這個體制的價值觀、教學重點、課程模式,他們的教學成效放在人類教育的量尺上,會得到什麼樣的成績呢?

   也許我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這兩位老師認真努力、善待學生。事實上,這兩位教師比起好一些同行,還是可敬得多。

轉載本文,請勿引用本文在商周網站中的標題,並請在文底加註以下文句:
本文獲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商周網站專欄部落格。
出處聯結:學與業壯遊(作者網誌)

Friday, December 12, 2014

在展覽中該搭訕誰?不是模特,是工程師

   在商展之中搭訕,是學生了解業界需求,為自己的學習與研究定方位的好方法,你信嗎?

   台灣有大量研究生,一方面擔憂不讀研究所不易找到工作,二方面又憂心博碩士班階段在學術研究上投入大量時間,卻對業界沒有了解,後來只能嘆息所學無用,工作的時候一切從頭來過。其實,不一定需要陷入這個糾結。

   日前有機會和一位學者黃博士私下深談,他除了在學術界卓然有成,也是企業界備受尊重的技術顧問。原來,他的招式原來並不炫目,一切從「看展覽」開始。

商展期間,獵捕野生技術專家

   自從發現要充實自己與業界接軌,黃博士就開始去看商展。他在看展前會先研究自己鑽研的領域,國內外廠商各推出了什麼樣的產品,並且研究國內產品比起國外有哪些規格差距。到了展場,黃博士就開始和各企業攤位中的工程師、技術專家「搭訕」。

   黃博士知道,這些專家平在深居在企業之中,沒機緣根本很難接觸到他們。只有在商展的時候能接觸到,而且他們在展場的時候常常窮極無聊,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問題,都很願意聊天打發時間。

   在展覽期間,黃博士會到盡可能和最多業界專家搭訕,並且吸收前一個人提供的一些資訊,和下一個人聊得更深,不斷在展場蒐集「關鍵字」。

關鍵字 → 專利 → 論文:交叉搜尋的真工夫

   展覽結束後,黃博士投入大量的時間繼續做功課。他將蒐集到的關鍵字在搜尋引擎中查找,找相關的專利文件;他再從專利中讀取技術相關方法與規格,再把方法與規格輸入論文資料庫之中尋找「關鍵論文」。因為現在能商品化的技術通常是十幾二十年前的學術研究成果,所以不會難找。黃博士會花整整一年,在專利、論文之間交叉搜尋,將他在商展中打聽到的技術瓶頸拼湊出全貌。

   黃博士在研究所期間連續三年去商展,這三年每次去,都能問出更深的問題,而且從回答者的字裡行間,也愈來愈聽得出過去無法理解的細節、愈來愈能看到過去無法想像的大局面貌。這三年之中,黃博士不只探索台灣技術瓶頸的實況,也用學術資源進行實驗、實作,將理論化爲實際可操作的技術。

   黃博士告訴我,三年後,他從研究領域相關的業界挑選了四間最優良公司,和他們高層約時間談話。那些公司高層本來興趣缺缺,當黃博士一提起要聊聊他們的技術瓶頸,他們立刻來勁,全神貫注討論起來。在一輪拜訪之後,這四間公司有三間邀請黃博士擔任顧問,一間請他擔任研發部長。

    當許多人擔心「學不符用」、「學用落差」、「拿到博士被職場排斥」之際,黃博士的例子說明了,其實只要掌握門道,學術界雖有包袱,卻也不必然限制對業界的接觸了解。反而,將學術界的資源妥善運用,很可能產生業界需要的知識與眼界。

展場學習法,運用別侷限

   雖然黃博士是在學校擔任教職期間發展出「展場學習法」,但這個方法在碩士班階段就可以用。在碩士班訓練之中,獨立運用網路搜尋、學術資源、獨立思考技術問題都是基礎的能力。

   「展場學習法」也不只工程領域的學生該使用。非工程領域的學生,日後進入企業界也可能擔任行銷、策略、業務開發的角色,更該學著參觀科技商展。在科技商展之中,非工程類學生應該觀察新技術當前的應用模式,並且思考:有沒有別的應用模式?有沒有技術之間組合的可能?能不能把既有技術帶到另一個產業之中發揮價值?

   其實,那些成功的創業者,不見得是技術發明家,往往只是新應用方法、新商業模式的開發者,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最佳例子。

   雖然台灣現在產學合作的風氣惡化,許多徒務表面的虛功,但是黃博士要我和讀者們強調,在學校內想要精深地了解業界實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只要善用身邊的資源就做得到。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unday, November 23, 2014

聰明選民,絕不在政見之中找牛肉


    選舉將近,偶爾會和朋友談及投票意向。一位向來勤於蒐集資料進行理性判斷的朋友說他還沒決定,因為他在苦惱 -- 他理念上較認同的候選人,偏偏較少提出具體的政策方案,提出的政策中也沒有「牛肉」,同桌不少朋友也有這樣的疑慮。

    我說:別傻了,聰明的選民絕不認真看待具體政策,更唾棄那些有「牛肉」的政策。滿座困惑,要我說明。

    首先,一個候選人若還沒有入主政府,不知道施政實際上的限制與情境,就信口開河提出通篇政見,這是政治上的好現象嗎?

    最真實詳盡的資料都在政府檔案之中沒有公開,最懂法定程序與公共資源細節的人,其實是政府中任職的公務員。候選人在競選時開的支票,未來在施政時面對各種困難與限制,若要強推則是愚魯,若決定跳票則是失信,無論如何都不是好事。

    第二,那些充滿牛肉的政見,無論是老人裝免費假牙、生育補貼現金、漁農榮民的津貼…真的是候選人給選民的恩惠嗎?哼,才怪。

    候選人開出來的牛肉政策,即使選後落實,也不是用他自己的錢兌現,都是用國庫裡的稅金,也就是你我的錢來支付。政見裡的牛肉都出在選民的屁股上。每發出一筆津貼給其實不需要的人,每建設一座只嘉惠少數人的停車場,都是從納稅人屁股上割下肉來煮湯。如果這些支票是用借公債的方式兌現,那不好意思,你吃的肉還是從你的兒孫屁股上割的。在我看來,唯一比賄選更可惡的,就是用公共資源來賄選。

    第三,選舉的真諦是選一個人去擔任職務,要讓他每天去處理數不盡的大事小事,並不是去選裝著幾個禮物的福袋。

    你會怎麼選擇丈夫或妻子?你會在婚前和他談定所有未來的決策安排;或者,你著重於了解這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思維方式?說真的,生活中具體的決策數量無限,許多也無法預估。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找一個可信賴、好溝通、明事理的人,在婚後將一個又一個決策妥善做好。若你是老闆,選擇部屬也同理 -- 我們不可能窮盡列出任職後的要做的一切具體工作,重要的是了解對方有足夠的能力與合適的特質勝任這個角色。

    選擇政治首長也一樣。為了具體的建橋鋪路發年金選擇一個候選人,等同於看到漂亮的聘禮清單而選擇老公,等於是看到月薪多三千塊就選擇加入某間公司。我不認同這樣的投票方式,我們值得更多。

    其實,許多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善終的政策,例如十二年國教、大巨蛋,都是在選舉時被拿出來爭取選票的政見,某程度而言也得到當時選民的肯定。但等到數年之後正式推行了,才發現許多現實和規劃時不符,但因為「承諾在先」,強力推動,最後政府與市民兩敗俱傷。

    當前的政治之中,候選人承諾要做哪些具體政策不再重要,最好是不要輕易承諾,更不要承諾濫用資源的政策。我們要關切的是,候選人未來日復一日,將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原則決定做什麼事、不做什麼事,以及怎麼做。

    不要再往候選人的政策中找牛肉了,去找一個會細心盡力和我們一同養牛的候選人,把票投給他吧。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Monday, November 10, 2014

在台外籍大學生,極可惜的閒置資產

    最近我的教育研究計畫,訪談了幾位外籍大學生。雖然離要能做統計分析的資料量還頗有距離,但是這些個案呈現的概況卻讓人十分憂心:似乎政府花了大錢獎助外籍學生來台就讀,外籍生、本國生、台灣社會,得到的助益都很有限。且讓我將初步的觀察和各位讀者分享。

    首先,外籍大學生抱怨最多的部分就是他們來台灣的原因:教育。台灣的教育模式常常讓他們驚訝,驚訝於教室和課堂的了無生氣,台上教師與台下學生之間有一堵無形卻打不破的牆。

    有一位歐洲籍的學生 John 和我說,他很驚訝,許多老師上課就是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毫無交流、思辨、討論。有同學拼命筆記,但許多同學漠然忚滑手機、打瞌睡。而當 John 舉手發問的時候,老師常常只是重述原本講過的話,無意深入解釋和對話;而 John 更感覺,那些拼命抄筆記的學生,對他打斷上課,耽誤老師講述的時間感到頗為不滿。

    其次,令外籍大學生抱怨的還有官僚態度。他們承認,全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都存在有官僚習氣,但是他們原本對台灣民主環境抱持的期待,還是讓他們失望得很深。另一位來自拉美的學生提到,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為服務外籍生所設立的窗口、為了與外籍生溝通而設立的會議,往往是徒具形式,政令宣導功能遠大於服務功能。當外籍生提出一些困難或請願,往往得到一種暗示:「請不要找麻煩好嗎?」

    有一件事情,不但外籍學生抱怨,連台灣本地人也抱怨,那就是工作限制。多數外籍生在台灣沒有工作權,你以為這保障了台灣人嗎?不,許多外籍生,其實很可能不是台灣本地人的工作競爭對手。來自非洲、拉美、東歐、印度、東南亞的學生們可以用語言能力和當地知識為台灣企業提供的價值,是台灣本地人所做不來的。

    台灣許多有意開拓世界市場的中小企業,得不到這些外籍生的助力,而這些外籍生也無法透過工作,深刻地認識台灣社會、產業、人群。針對外籍生的工作禁令,沒有保護任何人,反而使大家都蒙受損失。

    在工作之外,另一層可惜的社會隔閡乃是學生彼此之間的距離。當然,歐美白人,尤其是會說英語的,在台灣生活得算是自在,不缺朋友,甚至有些人從頭到尾不學中文,也能順利生活四年,拿到學位回到母國(但他的收獲又是什麼呢?)。

    但是非白人或日韓,母語不是英文的那些外籍生,在台灣的社會生活就很辛苦了。很少年輕人有興趣多了解他們的國家,甚至對他們有排斥和成見。深膚色的學生更和我抱怨他們受到的粗魯對待,讓我每次聽都難為情到極點。

    學校與政府為了營造多元教育環境,花了許多錢把這些國際學生帶入台灣,卻往往將他們放著自生自滅。某些評鑑也許因此達到了紙上的數量目標,但事實上並沒有合適的機制促成台灣與外籍學生深入交流互動。

    這些外籍學生拼著對台灣的信任,也來這個地方投注好幾年珍貴歲月,離開的時候帶走的卻是對台灣負面印象。未來印度、東南亞、中南美、非洲的國際地位都將大舉抬升,台灣的年輕人卻沒有經由身旁的外籍生拓展世界觀。

    可惜,真的很可惜。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Wednesday, October 15, 2014

抵制頂新之後,我們需要的商學改革


     今天,提到頂新大家罵。但還在不久之前,頂新一直是以商業成功者的姿態,被各方贊譽、膜拜,甚至學習效法。台灣知名的商管雜誌們,不知寫了多少文章歌頌康師傅和頂新在兩岸的成功。許多去年,知名商業雜誌出版社為頂新集團出了一本書:「康師傅中國兵法——頂新魏家教你世界規格集團戰略」。好個「世界規格集團戰略」,原來其中一條是賣假油。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讀商學(或叫管理學),但是還在當大學生的我,對於教授們滿口冠冕堂皇的管理理論充滿不信任,也不愛讀商業書籍和刊物。而其原因,頂新假油事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出事前人人追捧,出事後人人喊打,如果管理商學對這些重要議題沒有整治的方法,或頂多充當事後諸葛,它又有什麼價值?

    大學畢業後十幾年,商學讀物、書籍、課程,還是沒處理當年的老問題。他們一直沒有正視這件事 -- 這世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第一種是把錢當目標,把人當工具;第二種是把人當目標,把錢當工具。

    第一種管理商學,純粹討論如何攫取更多金錢,在這個目標下,員工生活品質、消費者健康安全、環境與社會影響,都可以忽略。探討這一種商學,我們追求的只是一系列數字:本益比、市佔率、淨獲利…。我們向每一個提出「大數字」的企業老闆們下拜,無論他們用的是哪一種「世界規格集團戰略」。

    第二種管理商學,討論如何擴增人們各種福祉:讓員工生活更好,消費者更健康安全,讓環境更永續而社會更公義,在這個目標下,賺錢是為了讓事業存續營運。探討這一種商管,我們不只要研究數字,我們更早會去研究味全和康師傅用的油是否比別的品牌更健康,是否更慎重地使用任何添加物。這一種商學眼光下,一間公司沒有提供更好的服務與商品,卻利用不明、不當的方法增加獲利,就值得鄙視。

    在頂新一次次造假之後,終於引發眾怒,消費者爭相串連要抵制其相關企業。這很好,但不夠好。說真的,如果我們繼續不正視這兩種商學的差別,如果第一種商學繼續大行其道、呼風喚雨,倒了一家頂新,還會有千千萬萬家頂新。如果我們不重視第二種商學,過不了幾天我們又會再次伏拜一個賺錢又多快的公司,並在日後再次發現被欺騙出賣。

    我們需要一次紮紮實實的商學改革。如果管理管不區分兩種商管,甚至以第一種商學為主流思維,只重視數字獲利而不在意實質價值,管理商學將繼續在台灣的進步之路上無關緊要,甚至成為阻力,自甘擔任黑心商人的附庸臣僕。

    商學院和商管雜誌不僅該脫離馬後炮的身分,還應該主動出擊。賣香菸、高糖飲品、炒房炒股、暴大電玩賺錢的公司,該逐一從寶座上請下來接受詢問:「你們為社會帶來什麼價值,你們怎麼看從對社會(可能)造成的損害?」

    管理教育到商業出版品,對於建立一個「後頂新」的台灣產業界有重責大任。商管學界、出版界不該任由自己繼續在「賺多少錢、怎麼賺大錢」這個層次的問題上墮落。「誰真正創造了價值,如何用商業方式永續經營」討論這些課題,才該是他們在社會中該扮演的角色。

    將台灣打造成一個不會出現下一個頂新的商業環境,管理商學還欠缺一個真實的改革:請不要再誤判你眼中的「世界規格集團戰略」,到底是哪一種商業。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台灣最被浪費的貴重資源:富二代

    很多人都對台灣貧富差距拉大感到憂慮。貧窮世襲,不得翻身,這當然是個危機警訊。但在 M 型社會的另外一邊,有一群人更有錢,而且更有效地把財富傳遞給下一代 -- 這件事情,又是好是壞?很多人都說這是壞事,因為他們每天看到的都是富二代的負面消息。

    例如2012年,某位葉姓富裕小開在舞廳通宵喝酒,爛醉中高速駕駛賓士肇禍,孤女父母雙亡,卻不見悔意。又例如近日,房祖名和柯震東,一個是大明星成龍的兒子,另一個是連鎖潮流品牌的小開,因為吸食大麻被捕,而且消息傳出他們時常流連聲色犬馬。少數人同情他們受到的審訊過程不公正透明,但更多人暗自欣喜冷眼旁觀。

    在許多年輕人心中,對富二代的感想是這樣的:「你們不用經過努力就能擁有的財產、地位、優勢,我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你們排擠了我的經濟機會、政治機會,甚至婚姻姻機會 -- 你們還任意糟踏!」所以,只要富二代稍做錯事,主流網路輿論常常立刻加以圍剿躂伐,毫不手軟。

    確實,中港台地區的富二代常常令人失望、齒冷。但富二代應該被我們當成敵人,還是一個資源?讓我們看看太平洋的另一邊,另外三個人,他們是真正最極端的富二代,世界上最有錢的銀行家 -- 股神巴菲特的三個孩子,今日分別已經是六十一歲、六十歲,五十六歲,都走入了人生下半場,他們的人生是怎麼樣的景緻?

    長女蘇珊.巴菲特,長年擔任人道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者,她自己成立了基金會,也在父親的慈善基金會之中擔任董事,投入畢生心力促進愛滋病、公平貿易等問題的改善。

    次子哈沃.巴菲特,是個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從23歲開始,他就向父親承租一塊農地,向父親交納租金,日後農產事業不斷擴大,並利用事業收益支持研究和保育的工作。

    幼子彼得.巴菲特,很早就顯露音樂方面的熱愛,也終身投入音樂創作。雖然彼得沒有莫札特般的天才,但努力不輟必有迴響,在1999年因為紀錄片配樂得到了艾美獎。

    巴菲特的三個孩子都算不上名人,他們在美國傳媒輿論中受到的關切,遠小於房祖名、柯震東。但他們三位,也許是用更合適的方法,體現了富二代這個身分,對於自己個人,對於社會整體的價值。

    蘇珊運用富二代的身分,實踐她對社會的關懷;哈沃用這個身分,為企業經營的能力磨練打底;而彼得用這個身分專心致志地追尋興趣與藝術。富二代這個身分可以是好的,如果人生有積極目標;富二代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只要引燃他們心中的關懷。

    富二代少了很多一般人的苦惱:怕失敗、缺資源,或是早年的教育與能力培養不夠…。從他們出生就註定了,他們會受好的教育,可用資源極多,而且失敗不打緊,更重要地,他們不需要向社會證明他們的價值與重要性,社會自然地會重視他們。他們不必花心思在「獨善其身」,其實更可能「兼善天下」。

    富二代是資源,是可以產生大價值的資源 -- 前提是我們要知道如何好好培育他們,包括了:家庭教育給他們眼界,學校教育教育給他們方向,社會教育給他們榜樣。在歐洲,拉瓦傑、達爾文、洪堡…這些大科學家,都是出身富裕家庭,所以毫無後顧之憂地為人類的智識開疆拓土。

    所以,不要搞錯了重點;富二代失足和犯錯,其實是社會的損失,而不是獲益。我們該更多多思考如何鼓舞更多的富二代成為時代助力,而不是嘲笑和啐痰。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網路成癮?是誰的生病症狀?

    有家長日前讀到媒體上談的「網路成癮」,和我提到他家的孩子也著迷於電腦網路,他要想些辦法阻斷這個「症狀」,他問我有什麼好建議。我先和他說了一則遠古傳說故事:

    堯帝時代黃河洪水氾濫,派鯀治水,鯀率領民工用土石堵住河口。土石愈堵愈高仍擋不住濤濤洪水,最終潰堤。鯀的兒子禹接替父親的工作,開鑿溝渠引水入田,不但解決了洪水問題,還創造萬畝肥沃良田。今天,我們的智慧可能還不如禹。


大禹治水後人想像圖 (來源)


    當孩子成天要上網路、想用電腦,這是病症,還是熱情?這是上癮,還是興趣?這會造成自毀前程,還是會帶來明亮的前途?我認為這些問題,值得擔心孩子網路成病的父母好好地、認真地想想。

    也許我們可以多了解孩子在用電腦時的感受與體驗。說不準他一直用電腦,是因為發現各種的知識解答了他的疑惑,是因為發現電腦創造的聲光音效很迷人,是因為他透過網路可以連結這個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可以自由且快速的溝通,大大地打開了他的視野。

    這不正是培養能力、接近科技、了解世界、學習人際關係嗎?如果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把這個現像當成「毒癮」,萬分憂慮,要介入「戒斷」?

    你可能說:因為這樣,孩子不能專心讀書、上課、準備考試啊 -- 是的,這正是核心問題所在。

    我們,父母老師校方和教育體制,一邊鼓勵學生發展興趣、找到熱情,一邊用各種制度的條條框框將興趣與天賦劃得支離破碎:你可以對XX有興趣,但要適可而止,周一到周五白天就是要專心上課,晚上要去補習,要等到周末準備考試和寫功課之後,有兩小時可以追求興趣與熱情。

    這還是興趣和熱情嗎?!

    興趣和熱情本身的性質,正是你打了下課鐘我還不想停下來的事情,正是那些我想全神貫注,持續不斷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如果父母老師學校,期待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是可以隨下課鐘而停,隨上課鐘切換,只能在數學、英文、理化…之中挑選其一,對不起,這樣的期待根本是自相矛盾的。這也許不是孩子的「症狀」,而是我們大人們精神分裂,認知不協調。

    要知道,祖克柏格在上大學之前就寫了幾千小時的程式,比爾蓋茲在中學時代下課後幾乎除了在玩電腦之外不做其他的事。說到電腦網路,誰能比他們更上癮?這正是他們的優勢,而不是缺陷。

引導自己的孩子擅用電腦網路,比試圖讓他們不用網路,
來得更加重要 (圖來源)

    現在,科技界和產業領袖,焦急地說我們缺乏程式人才,電腦科學專家、資料分析專家、數位影像處理極為炙手可熱,供不應求。但是,現在國高中生若著迷於程式、電腦、資料、影音,可能正被當成「上癮症狀」,認為需要「治療」。若我們成功治療了這些孩子,也許正意味著一代人才被成功地摧毀。

    許多人感嘆年輕人缺乏興趣與熱情。其實興趣和熱情本來都存在,自然地發生,正是「現在上數學課不要讀小說囉」,「現在老師要上水彩不要畫漫畫」、「段考要到了別再上網路了」這樣的過程,讓任何的興趣和熱情被阻擋、壓制、磨碎。像是古代女孩兒擠壓扭曲變形的小腳,父母一邊扯緊裹腳布,一邊說:孩子啊,我是為你好。

    如果一個孩子著迷於網路與電腦,我們也許應該學大禹的智慧,將它視為一個機會,把這鼓力量導入一個可長可久、正面發展的方向,例如就去寫程式、學影像編輯、做影音動畫…這些不會毀了他,反而可能讓熱情與興趣成長茁壯,最後成為強健的大樹。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14

阿里巴巴獲利之外的更大價值

難堪的中國困局

    有一個朋友在中國大陸做生意多年,曾經和我談過在阿里巴巴、淘寶普及之前的情況。如果問他:「中國有哪些地方不夠好?」在諸多答案中,他特別強調兩點:信任、關係。而這兩點,絕非小事:
    如果在中國大陸要生產玩具車,會要開車到附近各種各樣的工廠去兜轉,到處詢問有沒有他所要的零件與半成品:馬達、塑膠、輪子…。你可能要開很久的車才會湊齊你需要買的原材料。然而,這絕非最困難辛苦的部分。

    在中國大陸,人與人之間嚴重缺乏信任,尤其是生意上。人人可能是騙子,到處有假貨。買收了錢可能不給貨,收了貨可能不給錢。拿到了貨可能是劣料,拿支票去兌現可能會跳票。而且中國大陸太廣大,騙子若遠走高飛,找都找不到。如果你受過騙上過當,你就知道在中國大陸做生意多麼提心吊膽。

    在生意往來上缺乏信任,我們不能不講「關係」。因為我懷疑陌生人,所以我只和我「有關係」的人做生意:我的親戚,親戚的同學,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常是官員),或是有頭有臉的人背書的對象。

    所以,有人覺得中國黑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如何進入關係網、權力網,成為生存的關鍵,個人的能力和工作品質,往往不是關鍵。無論本國之內的買賣,外國向中國的採購,生意機會常常會循著既有的關係網,流給那些有關係的人,略過那些缺乏關係資源的小老闆、小工廠。大家不見得願意,但不知道怎麼信任。

    在那樣的情況下,已成氣候的大老闆、官員、官員的親戚常常可以作威作福,他們會有穩定的生意(即使品質不頂好)。老闆階層和有權力者可以對下屬苛刻,因為沒有「關係」的底層人民,就算有能力,他們很難創業。
    這個朋友他看到了中國千百問題,萬千面貌之中的一個:因為缺乏信任而依賴關係,因為依賴關係,而加深經濟機會不平等,而經濟機會不平等,必然倍數加重權力與生存條件的不平等 -- 有許多人似乎永遠無法逃離被剝削、被欺壓的處境。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十年前,每個在中國生活的人都和我說,中國內部人人對社會不滿,處於「壓力鍋」狀態,隨時會爆發。

難於上青天的解答

    但這個壓力鍋壓了十來年,始終沒爆發。從各方面看,似乎內部壓力還稍減緩了一些。因素或許很多,其中一個,也許正是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把一些些的「信任」嵌回了中國的經濟體系,把人們從「關係」的牢籠百鎖中稍微放鬆出來。怎麼說呢?

    在一九九四年的時候,馬雲到美國一趟,發現「網路」這個東西 -- 原來所有的人、訊息、企業,都能通過網路快速相連。但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沒有連上網路。這個時刻,馬雲第一次窺見他人生的前程、機會、使命,甚至是中國命運的轉向。

    隔年,馬雲找妻子和朋友借貸,湊了兩萬人民幣(當時他的月薪不到90人民幣,也就是大約18年的薪水),成立「中國黃頁」這個網站,蒐集中國各種商家企業的產品、聯絡資訊,放上網路,讓他們彼此之間方便做生意。那時他小小賺了一點錢,但那不希奇。

    馬雲的大冒險是從1999年開始,他創建「阿里巴巴」這個網站,它是個線上市集,或是說交易平台,就不只是要讓中國廠商之間方便做生意了,他要做到的事情有兩件:

    第一,成為中國和世界的交易門戶,所以這個網站提供很好的英語服務界面。

    第二,他要讓這個買賣網站,成為一個能安心交易的地方 -- 即使和你不認識的,遠在千里之外的人購買,而且購買數高達數千萬元的生產機具、材料、商品。

    第一件事不容易。第二件事更是難如上青天!開玩笑,要和面前活生生的人買賣都怕被騙,何況遠在天邊互不相識的人?你馬雲,又不是包青天,更不是中國總理,他掛保證也沒人信,憑什麼讓買賣雙方互相信任呢?

    這就是馬雲和阿里巴巴團隊花十年變出來的戲法。


信任如何創造?

    先講第一件事。馬雲的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最早發展對外經營的網路業務平台。他很早就投入大量的資源與力氣,將如山如海的商品中文資料轉成英文,讓外國人士便於蒐尋和閱讀。此外,阿里巴巴還配置了大量人力做英語客服,當有人找不到合適商品,可以線上詢問,排解疑難。花很多力氣,但這部分相對單純。

    第二件事就複雜了,信任這件事,怎麼創造呢?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週邊各種相關的服務、工具,都是圍繞「創造信任」這個主題開展的。

    要克服信任門檻,最基本的工具是「評鑑」制度。每一個店家都可以被評鑑,你可以選擇那些已經被評鑑過,過往表現良好的店家交易。這不希奇,很多網站都有這種設計,奇摩拍賣也有。問題是,如果一個店家,一開始上線還沒有交易記錄,誰又敢和他做生意呢?

    這時候我們要提的,就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付費方式。在歐美以及台灣,大部分的網路交易,買家都是直接用信用卡付錢給賣家,若要退貨退款比較麻煩,有時候對方若消失、不肯退款耍賴,真會拿他沒辦法。如果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或是交易金額很小,也許也不造成太高的心理門檻。但在缺乏信任的中國,這真的行不通。

    馬雲設計了一套作法:當你買東西的時候,你是先把錢給阿里巴巴,然後阿里巴巴告知賣方出貨。等到你收到貨之後,一切滿意確定付款,阿里巴巴再把你的錢給賣家。若有問題,你將貨退回賣家,阿里巴巴將錢退給你。如此,賣家絕沒有收不到錢的問題,買家絕沒有拿不到貨或退不了款的問題。

    因為阿里巴巴要處理大量的買賣糾紛,到最後,阿里巴巴自己開發了類似 Line, Skype 的通訊軟體叫「阿里旺旺」,買賣雙方把所有溝通聯繫的過程,都記錄在阿里巴巴的資料庫中。若有爭議,阿里巴巴可以調出聯繫記錄,判斷誰比較有理。

當信任不再罕有

    這些措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建設形成的。但總之,最終的成果是,馬雲並沒有改善司法、用教育改變人心,但他設計非常安全公平的規則,創造一個可信任的網站平台,讓顧客可以放心按下「購買」。

    馬雲創造阿里巴巴這個交易平台,得到什麼結果?讓許多消費者與商家便於找到交易對象,不止。讓許多商家可以致富,增加就業機會,不止。

    因為透過阿里巴巴(及旗下的淘寶等商業平台)進行交易買賣的商家上千萬,註冊的消費者已達到數億。許多人的觀察,它幾乎某種程度改變了中國整體的氣氛、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對待的方式。

    在過去,你每次買東西都要在心中提醒自己一次:「我可能被騙」。現在,因為平台的可靠性,每次買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這很安全」。當你不常被欺騙的時候,你開始信任別人;當人被信任對待,他們也就傾向更努力「值得信任」。中國人就這樣一點一滴,變得有點不同。

    第二,現在愈來愈多中國人發現,做生意可以不需要靠官員、不需要靠大老闆,不需要靠關係,可以靠能力與誠信工作。當一個老闆發現了,他還敢不尊重、不善待員工嗎?很多老闆開始談尊重,講平等了。當一個員工發現了,他還會忍受要靠討好諂媚、委曲求全的方式生活嗎?很多身懷技能的人,就這樣把腰桿挺直了。

    當信任不再稀有,關係網絡不再決定生存,平等和自由終於在這個社會中開始發芽。這顆芽的力量,在中國成千上萬公司和人民的身上,每分每秒地在發生,融化積壓久遠的冰霜 。

    阿里巴巴絕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馬雲不是神也不是聖人。但他們在歷經許多辛苦和危機之後所做到的事,是轉變中國人感到最無奈最不堪的困難。《一千零一夜》之中,阿里巴巴以密語喚開了財寶的大門。今日馬雲成立的阿里巴巴,可以能信任喚開中國什麼樣的未來呢?

    轉變還沒有成功,但是已經開始,這是許多人心裡感覺到的。這是為什麼,在阿里巴巴2014年大會之中,馬雲的演講之後全體員工起立鼓掌時,許多人滿臉淚水,止不住地哭泣,而那是光榮驕傲和喜悅的淚水。

   

富裕孩子的人生皺摺

    去年,一位出身富裕的政治人物二代,返回大學演講時說自己「一生充滿皺摺」。這件事,在網路上不斷被拿出來嘲笑,在他參與選舉之後更被許多人說他虛偽詐欺。最近發生的夜店殺警主嫌、捷運瘋狂屠殺主嫌,後來發現他們成長的背景,都是家境富裕。這些事,似乎難以理解。這讓我想起一位國中隔壁班的同學。

    這個同學據說是有錢的孩子,花錢闊綽,穿訂製的校服,用名牌配件,總踏著最新款的喬登球鞋,全班第一個帶 BBcall 上學。我們的頭髮又土又醜,但他的頭髮總是有膠有抓,非常有型。但他是全班最沒有人緣的人,沒有人喜歡他,常常和同學衝突打架。最後他在一個幫派混混身邊當小弟,擔任幫他點菸的角色。

    小時候,一直覺得這個同學就是「頭殼壞了」。但是,我最近幾年研究許多人的成長過程,才慢慢了解,原來富家子女有他們特別的人生難題。

    首先,特別的富裕,就和任何的「特別」一樣,在孩子群體中都可能是被孤立出來的原因。他穿得不一樣,吃的東西不一樣,習慣不一樣,玩的東西不一樣…總和的結果,就可能是孩子們覺得:「他」不是「我們」。多多少少,就可能帶來欺負或排斥。

    再長大一點,富裕的家庭會讓他更早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有些老師會因為某學生家中有權有錢,刻意偏坦;而老師偏愛的學生,也常是被同儕共同討厭的對象。有錢的孩子可能交了幾個好朋友,但他某一天可能懷疑:他們是因為我有錢而和我交朋友嗎?說不準,某天他得知某個朋友真的在背後說了「要不是他常買電動給我,我才不和他當朋友」,他的內心小世界當然要崩潰碎一地。

    再長大一點,青少年之間暗中較量成績和各種能力。倘若富家子女表現平庸,甚至差強人意,旁人心裡可能就想:你的家庭都給你了這麼多優勢,你本身到底是有多差?就算旁人不想,或是想了而沒有講,富家子女心裡都可能出現小惡魔在嘮念指控。

    每一個孩子、青少年,都有苦楚與煩惱。但大部分人,只要一個簡單的心願,就可能給自己帶來希望感:等我有錢,一切就會更好。但對於富家子女而言,他沒有一個簡單的心理解答:他明明有錢,或父母有權有勢,他還是苦惱,怎麼辦?

    其實,富家子女,他所面對的苦惱也許都是很真實的 -- 真實地足以讓他自卑、自恨、暴躁、吸毒、飆車。其實,出身特別富裕的家庭,孩子往往有一些難言的苦楚,連自己、連父母都不清楚的焦慮,甚至對人說,只會招來冷笑和譏諷。

    事實上,富裕無法直接轉換成幸福,按照心理學者康納曼的研究,任何人富裕超過一個程度 (在美國是家庭收入六萬美金),任何財富的增加,都無法讓幸福程度增加。一個孩子、青少年是否幸福,更是不可能從父母的收入來判定。

    那位政界二代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及見識擔任市長,早已有各種資料與論述可供參考,不是本文討論重點。重點在於,許多父母、教師、社會大眾,應該改變「富家子女一定幸福」的粗糙判斷,在教育之中更加細膩與同理,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多優秀出色、為公眾謀福利的「名門之後」,少一些嗑藥和飆車的「不肖子女」。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為何補習班老師(有時)得到更多敬愛?


    又要開學了,許多家長又要掏出鈔票交給補習班,另一些家長可能還在煩惱,是否要補習,或者要補哪一家。

    我們常對補習班沒有好感,把教學這件神聖的事業當成生意,總讓人覺得不太恰當。補習班超大班教學,常常又讓人聯想到填鴨,都不符合一般的教學理想。甚至我們會以補習班數量,補習學生比例,來評判改教有多失敗。

     但是我在做教育課題研究的時候進行訪談,卻發現一個意外的現象 -- 竟然有不少人在畢業(十)數年之後,對補習班老師抱持深度認同感,甚至懷抱敬佩感謝之意,至少在高中英文是如此。對補習班英文老師的認同感,甚至常遠高出對學校英文老師的認同感。

    為什麼?為什麼補習班的商人,比一般的學校老師,可以得到更多的尊敬和喜愛?經過不少調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選擇,即使是要付出代價。

    如果問那些補過高中英文的人,往往他們對於補習班老師的特色與教學理念印象深刻:「某甲老師重視語言的習慣和直覺,用大量閱讀讓我們自然學會。」「某乙老師重視課外單字,擅於解釋用字精確度,而且上課輕鬆幽默。」「某丙老師重視背單字,常用比賽為手段,比到前幾名還發獎學金,對我超有效。」「某丁老師年輕漂亮,擅於教字根原理幫助我們理解。」

    在挑選補習班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會選擇比較:我相信誰的方法,誰的解說方式讓我聽得懂,誰的上課方式讓我有精神不會想睡…。於是,需要短期快速進步的人和願意長期打基礎的人,選擇不同的老師。希望深入了解原因的人和喜歡競賽得獎金的人,進入不同補習班。重視上課有笑話的人和重視老師長得好看的人,也各取所需。

    因為自由選擇,每個學生都選到他心中比較好的老師。而因為他選擇了,即使要付學費(有時,正因為要付學費),甚至是他自己壓歲錢中扣的學費,他更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充分利用學習的時間與資源。同時,也因為自由選擇,老師們努力強化自己的教材、教學能力、上課趣味性,努力鼓舞學生,達到了更好的成果。

    其實,在教育部的課綱之中,高中是「選課制」的,而多數歐美的高中,都是採行選課制。然而台灣的教學現場,因為便宜行事,因循舊制,只有選組,並沒有真正的選課,諻論選老師。這個作法,不只對學生可能是不好的,對老師也是不好的。

    學生因為亂碼、機率、命運,被安排坐在教室,不得逃離。老師受保障台下有一群學生,但是卻沒有人能保證台下的學生適合這個老師、想聽他的課。事實上,無論一個老師多優秀,多認真努力,總會有少數的學生和教法、老師特質不配合。這個學生沒有換老師的可能性,只好發呆睡覺,只好玩手機傳訊息。這對認真的老師而言,不也是一種折磨嗎?

    也許,正是看來殘酷的市場機制,讓補習班老師得以因才施教,被學生所感恩紀念。也許,正是看來溫情的責任使命機制,讓一般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常常處於互相不配合的狀態,讓師生的良緣變調走味。這個吊詭,也許當局者該好好思考。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爭著進國際組織、國際排名?小心當了冤大頭還呵呵笑

    隨著年底選戰逼近,候選人之間交鋒也日益激烈。有趣的是,雖然是地方政府的選舉,有些候選人卻主打國際觀,將締交姊妹市、加入國際城市組織,甚至以國際評比成果來自我標榜。我也看到了在政治人物的擁護者之間,各引用馬英九及陳水扁兩位台北市前市長的「國際表現」來爭論比較。但是,「國際牌」在地方治理上,真的能發揮什麼實際效益,有說仔細說明論證過嗎?

    一段時間之前,澎湖縣大張旗鼓地宣告,自己加入了「世界最美海灘組織」。這讓我感到好奇,而且好好研究了一下這個組織 -- 我發現其中太有趣了。讓我們先別爭論地方政府加入國際組織,到底有沒有任何一丁點價值,我們從另一面來看:如果你道德良心不大顆,生意腦袋不小顆,設立一個空頭的「國際組織」,事實上可以是一個買空賣空,風險甚低,卻又獲利豐厚的生意。讓我來告訴你操作的步驟。

    首先,你先找一個標準很模糊的名堂,例如友善、美麗、文化…,然後建一個漂漂亮亮煞有介事的網站:例如,叫做「世界文化城市聯盟」-- 哪個城市沒有文化呢?實際上,所有的城市都是你的客群了。

深圳市,當然有資格以「工業文化」入選「世界文化城市聯盟」囉。
至於要交多少會員費,你說呢? (來源)


    再來,你主動把一些名聲響亮的城市,納入你的聯盟之中,例如紐約、巴黎、京都、倫敦、柏林、維也納…。如果你還稍有點人脈,可以找一些不同國籍的人士,共同組織發起,登上幾個各國人士(尤其歐美白人)的照片,像不像都三分樣了。

    第三步,開始寄電子郵件給各國地方政府,尤其是較缺乏自信的開發中國家,邀請他們參與,申請成為聯盟的會員 -- 也許可以訂一個合理門檻。凡符合門檻的地方政府,繳了會員費之後,就可以在網站中放入那個城市的一些美麗照片,再寫些文字吹捧一番。

    基本上,在這一步,幾乎已經可以賺到錢了。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地方政府,當家的其實都不知道怎麼做出實績,出錢買個名分,和國際組織、世界排名、歐美大城沾上一點邊,他們就可以拿這個成果向上級或向民眾炫耀,何樂而不為?

    第四步,每一年做一分評比,就叫做:「全球文化之都」,發信邀請世界各國的地方政府提供資料,並繳一筆費用,參與評選。不用懷疑,很多地方政府都會繳錢的,光是台灣,也許你就會收到好多城市參與評選呢。至於最後的排名,你有良心點就做得比較認真客觀,還提供一些改進建議;沒有良心的主辦者賣榜單,這種事別以為很少發生。

台灣有一大堆會議場地都叫「國際會議廳」,
我們快利用來開一些國際會議吧。 (來源)

    第五步,每一兩年時間開一個「全球文化都市論壇」,邀請世界各國地方政府派代表參與 -- 當然,要交一筆參與費用。放心好了,你會收件收錢到手軟。這些地方的公務人員,看到有機會公款出國,他們會不把握這個機會嗎,當然會積極向長官爭取。也許你(的下屬)要花心力安排演講議程,安排食宿場地,有些繁雜的行政手續,但是論壇之後的結餘,無論多麼豐厚,大概不會有人過問你是怎麼用。

    第六步,你現在是「世界文化城市聯盟」的執行長,手上又有一筆錢,你要做什麼名堂,又沒有人管得著,第六步要做什麼,你還需要我告訴你嗎?

    有些話,我沒有說得很明,但想必聰明的讀者已經看明白了。

    國際組織愈來愈多,許多根本來路不明,而且背後沒有合理的監察機制,沒有資訊公開。沒有人檢視,參加這些組織,對於各國市民、納稅人是否產生貢獻,而且他們不受到任何課責。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認真搶著加入、歡天喜地拿民脂民膏去參拜進貢?

    台灣比起其他開發中國家,更有一種「受世界排拒」的焦慮,更希望來自國外的肯定。任何組織(尤其開設處、發起人位於歐美)只要打著「國際排名」、「國際機構」,就會受到幾乎不合理的推崇和歡迎 -- 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自願爭取當寃大頭,還自鳴得意,豈不可悲。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uesday, August 12, 2014

體育課別輕忽:避免為了健康而傷害健康的悲劇


    說到「運動」,我們總以為它是增進健康、維護健康的有益活動。社會給「運動」幾乎純然正面的評價,給運動者非常美好的形象。為了健康、為了美觀,「多多運動」的聲浪在社會上是主流。然而,關於運動這件事,我們需要烏鴉。

    在今年上半年,新北市泰山區開張了的間新的運動空間,運動的項目是「彈翻床」。運動場地中架滿彈簧墊,使用者可以跳躍、快跑、空翻,體驗騰雲駕霧的快感,開張不久生意就好得不得了。這個地方乍看之下很安全,所有的地板和牆面都是彈簧墊,連跌倒都不會擦破皮。但其實使用者都忽略了,只要有高度和速度的因素,就隱藏了傷害的可能。


彈翻床,看起來安全無害,但是只要是有速度,就還是要很小心 (來源)


    在五月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黃小姐,就在跳躍過程之中,嚴重損傷脊椎骨,當時疼痛倒地、流淚不止,送醫後在脊椎上打了鋼釘,裝了支架,要等一年之後才能取下。黃小姐要求業者負責及賠償十五萬元。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比我早兩屆的台大學長,名叫張振聲。張振聲在大二的時候,在台大打籃球,突然倒地,失去心跳和呼吸。送醫之後留下了性命,但再也沒有恢復意識,直到如今。張振聲的父母十幾年來懷抱悲憤,要求台大負責,從2000年事發抗爭到2013年,台大承諾每年提撥四十萬給張家作為照護補助費。

    除這兩件個案之外,每年多少游泳戲水溺斃的事件,多少人在運動中跌傷、挫傷、拉傷,就難以數計了。這些事件,有時候我們要求業者檢討,有時候自認倒霉,但有一件事,我們很少提出來反省:體育課。

    粗略估算,每個人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畢業,大約上了八百六十餘堂的體育課。我們是否該問這個問題:台灣的學生長大後,是否有足夠的意願、知識和能力,妥善地運動,在提升健康的同時,也嚴密地保護自己的安全?

    用這兩個案例來談談吧。黃小姐在玩「彈翻床」的時候,是很小心異異地玩嗎,或者為了求刺激和冒險,做一些可能超過身體負荷的動作而不自覺、不在意?而張振聲在球場上昏倒之前,是否可能,他曾經感覺到頭暈、心跳不正常等警訊,但被他忽略了?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斷定。但是,如果當事人對運動的危險性有更高的警覺、意識,這些損失,也許有可能避免。

運動傷害,可能比你以為的嚴重 (來源)


    研究教育實況到現在,我發現,雖然教學正常化、五育均衡、多元教學等口號喊了這麼多年,體育教學的品質仍然沒有受到應得的重視。體育課仍然常被借去考試或補課,就算有上課,也常見體育老師帶個操之後,就讓學生自己分隊打球,老師閒納涼。比較認真的老師,可能教學生排球或桌球的基本動作,讓學生換換口味。但是,真正對人生影響重大的那些體育意識、態度、判斷,有沒有教?

    我指的是: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運動?如何在經濟能力和時間限制下設計自己的運動計畫?如何找同伴一起培養彼此的運動習慣?運動時如何避免危險,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感受身體的警訊然後及早修正?這些問題的重要性,遠勝於比賽勝利,真正保護和提升健康,然而,在我們的體育課之中,這些事情被視為重要的一部分嗎?

    常常沒有。

    當然,我無意提倡在受到運動傷害的時候,控造過去的體育老師,要他們賠償。我希望有體育老師看到這篇文章,或多或少調整教學的重點,讓你所教的體育觀念,日後真正保保護學生一輩子。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Wednesday, July 30, 2014

當媒體墮落成為事實,觀眾自救就是義務

    數日之前,我發現好幾位在工程、科學、科技領域的朋友,有事一同在臉書轉載了某相關新聞,並且大力地譏諷、嘲笑、感嘆。本來我沒有被這條新聞吸引,在好奇之下就仔細讀了一下,愈讀愈覺得荒唐。

    這則新聞是,某「科技公司」的某博士(在新聞中被封為「台灣愛迪生」)開了一場記者會,公告社會該公司做了一款足以改變宇宙的「磁浮發電機」。截某報的原文:「無需使用汽油、柴油、煤等,也無需外接電源,只利用本機配備的微能耗啟動裝置,就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在無需外接能源情況下,能長時間提供電力給用戶使用」-- 幾乎是在昭告世人:這個機器可以將能源無中生有。

    如果能源無中生有的方法發明出來,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熱力學定律被推翻,意味著人類所有的科學知識理解從最其礎將要改寫,意味著出現了比牛頓和愛因斯坦更偉大的科學家,意味著人類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得到解決,意味著發明和掌有這個技術的人可以販賣無成本的能源將成為世界首富。

牛頓畫像。若「台灣愛迪生」發明的「磁浮發電機」是真的,
將成為比牛頓更偉大的物理學家,台灣之光。(來源)


    也許是那些人腦袋短路了、瘋狂了,或者是故意誇大和扭曲,總之,這句話的可信度,有像接近某人聲稱:「我是上帝和媽祖所生的世界之王。」驚人的是,這場記者會竟然在四大報都刊出了,而且都得到了不短的篇幅。幾乎每一則新聞都照該公司提供的資料照寫照登,沒有訪問其他科學家、工程師提供第三方意見。不需要到教授與學者出馬,一個用功的高中畢業生或理工背景大學生,聽到這樣的話大概都會告訴記者:「這樣的新聞別登了吧?」

    我問那了一個在臉書上嘲笑這則新聞的工程師:為什麼又沒有科學家、學者出面駁斥和挑戰這個假消息?他說:因為這件事假得太明顯,沒有學者想參與這件低級的論戰 -- 試想,有人自稱上帝和媽祖所生,自重身分的學者會和他扯淡嗎?另外,科學精神本來就避免武斷及尊重革新,所以,即使這件事極為荒誕,科學家頂多要求驗證,不會跳出來大喊:不可能。

    最扯的並不是四大報把這個消息當新聞報。最扯的是,即使新聞下的討論區,一面倒全是嘲笑,除了自由之外,其他三大報的新聞網頁卻沒有撤下。

    媒體自毀新聞專業之舉其實是尋常發生,但在這麼多可笑可罵的事件中 ,這一件是最讓我驚訝的。這不是寫錯字之類的無心之過,這不是為了吸引讀者目光的腥羶色,這也不是政治上的選邊站。這是一則科學類的新聞報導,卻連這樣的報導,都可以發生離譜的缺失。不但基層記者本身的常識基礎有問題,他們的專業能力都有問題 -- 公正第三方的查證都沒有做。而且不只基層記者犯這些缺失,四大報的資深編輯人員都放行了這則新聞。

一本討論關於永動機悖論的書籍。
以及其簡介文章


    如果是一向淺薄和流俗的電子媒體也就算了,這次是報紙。如果是一家就算了,這次是四家。如果是為了利益、為了收視率就算了,這次是一則看起來非常正常的新聞報導 -- 而且熟悉媒體的朋友說,看起來並不像是業配的操作。

    台灣主流新聞媒體品質不斷探低,似乎是沒有底限的。這幾天澎湖空難事件,許多媒體還是如以往一般大力消費受難家屬,某大報記者自己在公眾討論區假冒中國大陸網友寫出偏激言論後,自己寫出一篇新聞報導此事…這樣的事以前發生過,沒有停止的跡象,未來可能還會更多。如果新聞是公眾的眼,我們的眼不只是近視、弱視,而且現在已經出現幻覺。

    當媒體墮落成為事實,觀眾自救就是義務。如果不想當個睜眼瞎子,我們就要慎重選擇我們所閱讀,所收看的內容。 我們吃進嘴巴的將成為我們的身體,閱讀與收看的將成為我們的心靈。選擇優質媒體,抵制劣質媒體,已經不是良知選擇,已經接近自救求生!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unday, July 27, 2014

IBM結盟Apple的意義?科技巨人將開啟下一波產業大翻轉

作者:BiLingual

2014年7月16日,IBM和蘋果宣示即將在行動領域進行策略聯盟。市場一片嘩然,各行各業傳來的評論喧囂一時。不過今天,我不想討論這個合作可以幫蘋果多賣多少iPad,或是幫IBM帶來多少生意,我想談更遠的事。

因為無論你是否警覺,這個決策都是科技界下一波大翻轉的開始。

IBM、Apple宣示合作,世界嘩然。
也很有可能將微軟、谷歌、黑莓,甚至戴爾、惠普的市場地位重新洗牌。

IBM在葛斯納帶領下轉型後,其實,市場上對於這間公司的「產品」或實際提供的整合服務「內容」其實少有完整認識。也因此一般大眾的合理想像,大致是IBM與蘋果合作之後,將能補足它沒有生產行動設備之不足,輔以整合服務,以套裝的方式出售給企業客戶。如果我們的思考只到這,根據兩間公司目前在高階、企業市場的佔有率,當然,看不到什麼太值得興奮的前景。但問題就在於背後可著墨的遠比這個表徵還多得太多。

為什麼呢?

首先該破解的迷思第一條:其實IBM根本不需要跟蘋果談策略合作就能賣iPad。 IBM的整合服務部門,說得比較普通一點,其實就是顧問等級的系統整合商,意即,只要客戶有相關需求,他們可以搭售各種不同的產品以提供完整的資訊系統整 合服務。因此不只iPad,甚至是筆記型電腦、網路設備,各類軟硬體,不管是不是IBM所生產販售,一旦客戶認定IBM的顧問或架構能力,IBM都可以作為唯一對口廠商,提供一條龍服務。也因此,如果蘋果想要IBM幫忙賣iPad,何需大費周章?

那麼,蘋果到底期待什麼?

這兩間公司的強項,在於IBM的高度技術能力與蘋果對消費者使用行為的了解。IBM 這間技術導向的公司其實像個礦山,充滿「不被外人所見」的寶物。若要舉個例子,可能就屬當年擊敗世界棋王的深藍,還有贏得Jeopardy!競賽冠軍的華 生電腦。這些奠基於大數據分析、雲端的技術絕對足以被重新包裝設計,成為一般企業或消費者的工具或娛樂應用。IBM一向不擅長將能力強大的技術或軟體,轉 換成足以讓終端使用者的了解並產生價值的工具,但這卻是蘋果的強項。而對於蘋果來說,與其重新發展與了解企業市場,IBM現成的礦藏,只要拿出來掏洗磨亮,就能快速到位。一個有裡子,一個重面子,還能不一拍即合?

而,為何這會影響科技下一波大翻轉?

先想想蘋果抓到IBM的技術和經驗打向企業市場,影響到誰?首當其衝打擊到的就是已經在企業市場有一席之地的微軟,再者,是一直還在努力打進去的谷歌。

以微軟目前在行動市場的著墨,在iOS / Android主導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的現在,Windows的行動裝置想要再搶進已經相當辛苦,因為它幾乎沒有再透過社群力量往上長出更多內容上的應用。 而且,更尷尬的是在企業市場中,許多企業因為系統相容性問題,還停留在Windows XP或是更早之前的版本不願意升級,然而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 的流行,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的個人裝置,卻都更傾向使用iPad來辦公。而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沒有太多硬體裝置,軟體和IBM重複性也高的微軟,和從消費者起家的、資安問題比較讓人疑慮Android裝置,要想短時間襲捲企業市場,恐怕都不比IBM + Apple來得威力強大。

對於蘋果來說,iPhone出到第五代的現在,大家也都看得出來:顛覆想像的創新已經進入一個成熟期,這時候,比起追求大幅度成長的銷售數字,更該追求的是市場的穩定。而最能夠帶來穩定的無非就是企業市場。放眼望去,IBM近乎是所有大型科技企業中唯一不沾終端消費者市場的人,超過百年來在企業界的著墨,絕對有著夠深的基礎,而兩間公司的專長,沒有衝突,只能互補。

而對IBM來說,今年起它更進一步的走向開放。 但他的「開放」是有策略目的性的,因為他幾乎只選擇性開放給該領域的領頭羊──上半年先成立OpenPOWER聯盟,把谷歌(Google)、輝達 (nVidia)納入,沒多久就看到Google設計出了搭載IBM POWER CPU的主機板,未來將大大節省數據中心的伺服器用量。再加上這次行動裝置合作上,IBM選擇對Apple開放行動化、大數據分析等等的軟體解決方案,未來牽手鞏固企業主的心也已經不是太遠的神話。

OpenPower Foundation Draws Google and 25 Other Power Players to Innovate on IBM POWER Processor. (來源)

此外,IBM還發表了以Cloud Foundry平臺打造的BlueMix雲端PaaS服務,未來開發人員只要透過滑鼠拖拉平臺內建的服務元件,就能打造出一個App,快速實現好點子。預期這也將集結廣大的社群開發者,建立起所謂的雲端開發「生態圈」。

電子裝置市場經過前幾年的行動裝置大變形,各家廠商在硬體層面差不多都走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而大家也都已經明白,掌握「數位內容」才會是長期存活之道。蘋果為了穩定市場尋求IBM的企業等級軟體「功能與內容」;IBM為了行動化、大數據分析和雲端的「生態圈」採行開放策略,互補之下,綜效很可能遠大於想像。

所以,那些認為蘋果和 IBM 合作是為了裝置銷售銷售利益的觀點,可能可以重新再想想了。因為這次結盟將改變全球科技業的版圖、前景、運作模式,很有可能,會讓黑莓、微軟、谷歌這些國際科技巨人們重新翻轉浮沈。

Monday, July 21, 2014

大學窩在教育部蓬蓬裙下,部長難產生卻容易一事無成

    自從蔣偉寧先生從教育部長職缺卸任之後,已經快要一星期,仍由次長暫代,還沒有人選繼任補實。許多人都說到這個偏長的空窗期背後有些原因:馬政府現在不得民望,十二年國教政策也是火坑。但大家少論及的原因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長這個職位,資格狹窄,而且任事困難。

    首先,找人不易。因為先別說其他的因素,在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教育部長基本上得是學者。不但博士非常多,尤其多曾任職大學校長。

    從1961年開始統計的話,中華民國55年內換了19位教育部長,只有三個教育部長沒有博士學位。而這三位,仍然是校長或學者:杜正勝是中研院院士,李煥負責籌辦中山大學的復校並擔任首任校長,朱匯森擔任過台南師範學校的校長。

    這可不是常見的現象。查一查我們眼中「先進西方國家」之中,只有德國現任的教育部長是博士。美國、英國、法國現任的教育部長都不是博士,加拿大的中央政府甚至沒有專職部會主管教育。如果再往前追溯一點,美國教育部自1979年以來有九任教育部長,四位有博士學歷,五位沒有。現任的教育部長鄧肯(Duncan)先生是大學畢業。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教育部長不見得需要是學者,中華民國必須是?


入主教育部,實務上得是個成功學者,是否懂教育,尤其小學、中學、技職教育,
反而比較沒關係,這就是許多教改災難的源頭 (來源)
 
    因為中華民國的教育部有一件權力,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都沒有:管大學。在歐美國家,私立大學極多,而且就算是政府設立的大學,政府往往也不涉入直接管理。對這些國家而言,大學是一個社會智識和良知的領航機構,怎麼會由政府管理呢?

    但在台灣,較具名望的大學都是公立,地是政府的,樓是國家的,行政人員是公務人員 (一部分教授也以為自己是),大部分的財務資源來自教育部,教育部給了錢,自然就管東管西。無論公私立大學,都要面對教育部各種評鑑,都努力爭取教育部各 種名目的補助款,甚至教職員的聘用資格要報教育部審核,部分大學校長見到教育部官員還會尊稱「長官」(若是長了尾巴,也許還會搖) -- 這些事在歐美,通常難以想像。

    就這樣,造成了教育部長資格限縮:大學歸教育部管,部長就要是要讓各大學教授、一缸子學者都服氣的人才行呀。悲慘的是,國內許多人(包括學者與非學者)心中有一條封 建小辮剪不掉:學者(博士)一定比其他人強。有些學者因為別人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在名校擔任正教授,就小看別人的身分與地位。所以,我們很喜歡選博士當總 統。因為同樣的原因,教育部大學的上級機關,其首長不但要是個博士,而且要在學術界中卓有成就(意即發表過許多論文),最好在知名大學擔任過校長 -- 蔣偉寧就是符合一切標準的人選。

    當教育部必須管大學,不但迫使教育部長的資格幾乎被硬性限縮為「成功學者」,而且使教育部長就幾乎註定無法成功推動任何層級的教育革新。

    首先,即使是了不起的學者來管大學,還是不可能把高教管好。大學中無數領域,教學與研究性質差別極大,歐美各國大學的營運都仰賴三層次的自我管理:校內教授自管理、校友及基金會自管理、學術領域跨校自管理 -- 如此,高教才能在一個彈性高而且健康的環境快速發展。大學理應走在時代前緣,開發知識和培育人才,現在半被迫、半依戀地窩在教育部的蓬蓬裙下,怎麼可能邁開大步向前?

大學半被迫、半依戀地窩在教育部的蓬蓬裙下,怎麼可能邁開大步向前?(來源)

    第二,小學、中學、技職,各自有複雜的體系,有與學術截然不同的目標。若教育部長是學者,大半輩子在寫論文和做研究,對這三個體系不易熟悉,推動政策方向和執行方法極易出岔。建構式數學、十二年國教,就是兩個極佳的案例。

    也許你會想:讓大學脫離教育部,不受管理,會不會好一點?好問題。

    其實,大學若能脫離教育部管轄,對所有人都會比較好:大學更自主靈活,教育部更專心經營它還管得動的基礎教育。但是偏偏,要將大學與教育部分開,是難如登天的手術。

    首先,國立大學校產都是國家所有。大學若決定獨立經營,財產歸還國家,或是學校出錢買下校地校舍,大學願意嗎?大學與教授們不再和政府拿建設、人事、研究的補助款,自己的經費自己籌,願意嗎?大學若招不到學生,無法和教育部訴苦和請求幫助,願意嗎?大學教授放棄公務員式的退休待遇,放棄轉任公職的便利門,願意嗎?教育部自割高教司,自減權力,願意嗎?這幾項,相關人等不願意的程度,讓這件事幾乎呈現「不可能」。

    對大學來說,教育部的蓬蓬裙底下雖然窄小悶熱,卻可以遮風蔽雨,得到餵食。對教育部來說,大學擠在蓬蓬裙底下雖然礙手礙腳,但是卻讓自己很體面有權力。這兩者有時互相抱怨,但心底卻不願意被拆散。

    所以,新部長再難找,要等到新教育部長補實空缺可能只要再幾天,要等到教育部成功推動教育體系的革新,可能就遙遙無期了。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unday, July 20, 2014

電子商務快速襲捲,實體商店夾縫求生......O2O整合,是下一個能讓行銷人才發光發熱的創意戰場!

作者:BiLingual

現在這個時代,要買東西真是太容易了。尤其台灣,許多電子商城開始打著數小時內到貨的極速服務,下單後產品用不到半天就乖乖送到你家,還連走路出門、提貨回家的功夫都省了。只是我們不禁會想,這樣又便宜又快速的買東西方式,叫店租、人事成本高昂的實體店面情何以堪?先別看全球市場了,看看光華商場一個接著一間沿路攔截客人叫賣、努力削價競爭的銷售模式,然而當我們玩完商品選定商品,接著回家上網訂購手機平板的時候,他們究竟該怎麼存活?

前些日子,朋友在網路上分享了一份名牌美妝保養品的團購清單,由於平常對這類產品沒什麼研究,特地挑了個日子,想說去百貨公司「試用」,卻碰巧碰上了他們的妝髮體驗及拍照活動,費用可以用購買商品的金額折抵,還附贈一套小贈品。除了貪點小便宜,也基於對這種模式的好奇,於是報名參加。

本來,我還擔心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下給人化妝、做造型,甚至拍照,怪難為情的。然而真的到場以後,我卻發現這一整套的體驗某種程度上還頗為新奇,而且更因為這是屬於我的時間,擁有專屬化妝師(雖然身兼業務),放著膽子盡情發問,平常對保養化妝不太講究的我還順道學習了一下所謂的美妝保養知識。體驗結束,他們如願賣出商品,我也帶著心裡頭認為值回票價的沙龍照片、一整大包小贈品,開心回家。

美妝品牌利用體驗活動創造價值
咦,等一下,那朋友的特惠團購價呢?不是更便宜嗎?很神奇的,我卻發現這些體驗、照片、小贈品在我心中增加的價值,已經超越團購所能省下的金錢。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需求已經被確定,只是想要「買到商品」,其實非常容易。然而,如果我們回頭思考Steve Jobs最擅長的事:創造、或是激起需求呢?我認為,至少是現在,實體商店遠比網路商城有能力做到這件事。而我在這個活動裡頭體驗到的,其實是電子商務怎麼樣都無法取代的一種服務模式,而且為了這份體驗,我竟然不介意多花一點錢!

於是,這也是為什麼O2O(Online to Offline)整合話題被如此熱烈研究與討論,單純靠著實體店面要吸引到夠多的人潮,產生夠多的交易,已經比過去難得太多,一旦回到電子商務來操作,對實體經銷體系產生的劇變,難以評估。事實上,許多公司電子通路化的速度一直跟不上新創品牌,很多時候也是卡在實體銷售結構的複雜以及不可動搖性。然而曾經聽過一個演講,台上的國際品牌顧問斬釘截鐵的說,如果你還在擔心線上線下的通路衝突,那你已經太落伍了!

電子商城能帶來的美好已經不用我贅述,然而結合實體商店的角色轉換,卻是值得關注的大工程,也是創新機會的大舞台。你是否有聽過韓國最大的零售店e-Mart Sunny Sale活動?為了增加中午時段的銷量,特地透過日晷的原理,設計了一個只能在中午時間被讀取的QR-Code藝術裝置,不僅話題十足,也讓他們達到提昇銷量的目的。而這些創新早就不侷限在廣告創意或價格促銷,而是充分通路本身的靈活搭配,連帶達到宣傳效用。對行銷團隊來說,廣告或活動內容創新已經相當成熟,發揮有限;通路形式、活動的創新,卻是值得著墨的嶄新藍海!


回到消費者身上,如果走進一家商店同時(或是之前),他能得到獨一無二、又有價值的服務或體驗,那麼這些「加值」的事務,就有了充分的增加購買成本的理由。很有可能,在誠品隨手翻開的雜誌就讓你目不轉睛,也等不及為了區區幾十塊的折扣回家下單,於是當場結帳帶走。也有可能,美妝活動結合手機、相機品牌,讓平常不關心科技產品的女孩發現自拍神器強大功能。還有沒有機會,套用e-Mart個案的原理,設計出只在特定條件下才能擁有的優惠條件,讓這些「需要花點功夫才能得到」的特殊體驗,成為品牌背後的宣傳,也讓消費者在特定時間內走進商店?

再者,也別忘了有一些實體商店的本質是「不可能」被電子商務取代的,例如髮廊、例如餐廳。有沒有可能,利用他們的Offline場域,讓你的商品成為美髮客人兩小時燙髮時,握在手上打發時間的商品?又或者如EZ-table的模式,讓消費者能在網上找尋喜歡的餐廳的優惠餐券,或是提早在紀念日的晚上訂個浪漫的窗邊兩人座位,反而透過線上加值反向操作。太多可能了,通路的多樣性,可以是行銷團隊的大畫布,隨時等待創意揮灑。

電子商務也許是潮流所趨,但實體店面,你該踩在創新服務的浪頭急起直追!

Monday, July 14, 2014

退縮或是改革?論學者高塔地基朽蝕剝落的窸窣聲

    在五月底,檢方調查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收賄案,發現穿梭其間運送賄款的,不是誰的祕書或助理,是國立大學資深學者,在學界是響噹噹院長。現今,又爆發了論文造假疑雲,這位學者假造電子郵件帳號,「自己的論文自己審」,取得論文點數以利升等,最終甚至導致教育部長倒台。

    稍微回憶一下,近年來,大家很難感到學者是社會的燈塔,反而看到較多關於學者的負面新聞:婚外情、報假帳、抄襲與剽竊…一時還數不完。而在另一方面,又有多少學者,用思想引領時代,以良心向社會發言,以行動促成正向改變?好像很少。就算是有少數案例(例如彭明輝教授、黃光國教授),他們並不是學界主流領袖,反而是孤鳥姿態,和學術界對著幹。

    階級會有盛衰興替,和季節一樣,和朝代一樣,和風向一樣。我不知道多少大學校長和教授有所警覺,學者這個階級在台灣面臨步向衰亡的危機。

    在人類歷史中,階級興替已經發生過許多次。三千年前商周時代,巫師階級讓位給貴族武士;兩千多年前經歷漫長演變,皇權與士大夫階級共治天下。一千年多年以來,中國社會的領導階級是士大夫,也就是讀儒家典籍並從科舉取得地位的孔孟後學。

在中古歐洲,教士階級享有極大權力與地位。如今? (來源)


    一百年前,士大夫階級被打破,在戰亂中讓位給軍人,二十世紀前半段,軍人是最有威望和實權的階級。退守到台灣之後,學者致力於倡議革新,散布知識,啟發青年,漸漸成為社會的導師 -- 胡適、傅斯年,都是這樣的人。影響所及,到今日馬英九總統時代,細算閣揆、閣員、考試監察委員,學者身分比例極高。

    要注意一件事情,每一次階級的興起和交替,往往不是巧合和運氣造成,背後往往有有可以分析的因果。任何階級受到敬重的背景原因大致上不脫三件事:1) 他們掌握重要的資源(以學者來說,就是知識),2)而他們的資源真的能有效地為人民謀取福祉,甚至他們有節操使命感,3)把社會群眾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

     學者在過去五十之間,掌握了稀缺而重要的資源:知識及傳遞管道。多年以來,許多學者確實也竭盡全力,培育後進,散布知識,成為過去五十年台灣社會茁壯富強的根本。台灣早年有許多學者不畏權力,不慕虛榮、關懷民生社會,他們的言論與作為深植人心。

    但現在,學者階級的基礎正在動搖瓦解。

    曾經,在知識傳布成本極高的時代,知識不可避免地只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上。但現在,大量知識湧出,傳布成本歸零,大學教授不再寡佔知識,不再也獨佔知識的創造權力。

    當社會多數人都擁有知識,且能創造知識的同時,大眾漸漸發現,學者創造的知識不見得是很有價值的,或者是書寫形式晦澀艱深,或者是主題冷僻狹窄,甚至學者根本放棄了以社會群眾的福祉,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 -- 公眾感受不到,他們產生的知識的影響與價值何在。

    而在此同時,學者社群之間卻風氣日壞,少數不肖人物玩弄特權、在升等遊戲中不擇手段,犧牲學生與濫用公共資源,此類的正式報導和小道消息早就到處橫流。至今,學者之間卻沒有認真嚴肅地自我檢討、徹底改革。

    歡迎你向台灣博士班學生打聽他看到怎麼樣的學術環境,你很可能心中會浮現這個疑問:到底「學者」這個群體,還擁有多少社會敬意基礎,可以供他們糟踏消耗?

學者階級的根基,是否已經沖蝕掏空? (來源)


    當我還在大學的時候,一位資深學界大老在研討會中,公開抱怨政府沒有給他足夠的禮遇和經費,使他領軍的歐洲參訪團不能坐最高級的艙等,住最高級的飯店,他很不滿意:「政府怎麼可以虧待學者咧?」。另一次,在課堂上聽過一位年輕兼任教授感嘆:「我覺得我的工作,對國家沒貢獻,對社會無影響,對人群無益處,如果你們要走上學術這條路,可要先想清楚。」

    你可聽出什麼沒有?我聽到的,是學者高塔地基朽蝕剝落的窸窣聲。

    其實,大部分的學者都不是壞人,甚至是更加單純、善良、矻矻不倦的努力人。只是,躲在研究室小小的天地中,將頭埋藏在論文之間,在研討會冷氣房中互相吹捧,因不痛不癢的課題互相攻訐,這樣的日子,其實會有結束的一天。當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受到的尊敬、耗用的資源,和社會感受到的回饋不成正比,社會將會漸漸沒收對這個階級的優厚待遇,甚至開始眼青齒冷地冠以謿諷之詞。這樣令人遺憾的事,如果可以,我希望它不要發生。

    在這個當口,學者們需要嚴肅認真地重整這個群體的生態,大開大闔的振衰起弊,以實際的言論、行動,向社會證明你們的價值。最後,學者這個階級會不會像巫師、武士、士大夫、軍人這些階級一樣衰亡?我的意見不重要,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unday, July 13, 2014

生涯第二大題:實踐內心的價值信念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四


連載前文:生涯第一大題:運用自己的優勢特質

    如果你是一個喜愛音樂的人,猜猜對著熙來攘往的街道演奏,但卻沒有人理會你是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是個喜愛廚藝的人,但是每天做的食物,都是被丟棄,沒有人吃它,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利用自己的長才工作,並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很重要。但如果這是一件沒有辦法發揮價值的事情,我們能做得多快樂?

    某一次,我被邀請去參加活動,連同我,另有兩個演講者,都被告知,可以早到一小時,稍微排練我們的演講。因為尊重主辦單位,我們都提早到了,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每個人各有二十分鐘,可以演練我們的演講,就算不夠用,也可以練比較重要的部分。

    當我站上台的時候,其他工作人員在台下各忙各的事:聯繫、搬東西、核對資料,就是沒有人聽台上的排演。另外兩個演講者,也是大忙人,不停看手機,或是走出會場講電話。我第一次感受到,演講的時候沒有人聽,感覺這麼糟。我喜歡演講,但當台下沒有聽眾的時候,演講就不再是同一回事。

    這件事也不陌生。在幾年前,我的工作中需要寫一些研究報告。其中某一些,我不知道有沒有用,而其中有一些,我知道它不會有用 -- 不會改變現實,不會改善問題,只會浪費人力和紙張,最後報告躺在某個公務機關的某個資料櫃之中。在寫那些報告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難熬。做更有意義的事,是我離開原有的軌道,找新方向的原因。

    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聽過我的經濟學老師,在上課時提到他的工作,顯然是抱持著一種相當無奈的心情。他是博士,在中研院工作,到台大兼任授課,許多人認為這已經是非常有成就的人生了吧?但是他感嘆,因為當時(甚至到現在亦然)學術界的風氣和規則,他每天在做的事,「對國家無貢獻,對人群無益處,對社會無影響」。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中一凜。這位老師教的經濟學,我記得的有限。這句話,卻常在我心中迴響。

南非的曼德拉先生,他為世界留下了永遠的遺產 (來源)

    過去幾年,我花不少心思去觀察那些每天臉上有笑容,生活充滿力量、在工作中努力不懈,而且也常常表現卓越的人。除了他們的生涯選擇,常常和他們原本的優勢特質相呼應之外,我還發現另一個現象:他們的心中,常常懷抱著一個行動的原因,這個原因會比得到一分薪水,以便生活、享受、娛樂,再更多一些。

    如同在之前提到的薩爾曼.可汗,他離開「錢」景光明的金融分析師的職位,投入一個不確定會有多少報酬的「免費線上教學」事業,是為什麼?因為他相信,如果他的事業能讓許多沒有辦法接受教育,或至少,無法接受優質教育的孩子,得到教育機會,那會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人類有一個特別之處,和草木、蟲鳥不同。

    相對於別的生物,行動的原因很單純,而且通常世代不變;人類行動的原因複雜,而且我們可以選擇和改變我們的行為。動物學家說,鯨豚、貓狗、人猿這些動物,也稍有此潛能,但相較於人類,還是太淺,太少。因為我們有能力「想像」或「模擬」,我們做了一件事情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和結果。在自然的狀況下,人類的行為,是依據這個想像模擬的結果。

    所以,什麼是價值?某一件事情直接或間接,明顯或不明顯的影響、造成與產生的一切結果,就是它的價值。人類的特質,或甚至是優勢,就在於,我們「預測」各種行動方案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當我對一群學生演講的時候,如果他們聆聽,和我有所互動,我能「預測」他們會因為這場演講,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如何受益,所以我能興高采烈,全心投入演講 -- 這是人類的天性。但是,當我在「預演演講」的時候,台下沒人在聽,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我「預測到」,無論我這時候講了什麼,講得是好是壞,對他們毫無影響 -- 在這個時候根本拿不出熱忱和力量,這也完全是人類的天性。

    在工作上也一樣,若工作無法造成影響,或是所造成的影響是我們所不不想看到的。身為優秀的人類,我們會感到很沒勁,對感覺到,在和心中的一個聲音對抗,那個聲音說:「別再做了,別再做了」;但是,當我們因為收入、頭銜等原因,還得做下去的話,那會是難以化解的內在張力 -- 我們在和自己的天性作對。

    丹尼爾.品克,是美國研究企業、工作、管理的專家,他的著作已經被翻譯成34國語言,他在TED平台上的演講,點閱人次已達一千萬,是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

丹尼爾.品克 及他的著作:動機 (來源)

    他的著作中提到,讓人能在工作中得到高滿意度,並且真正能把工作做好的三大條件之一,是在其中找到意義。他多年研究、訪查的結果是,當一個人面對重要的事、能造成更大貢獻的事,會打從心裡出現想把它做好的渴望。相反地,當一個人認為,某一件事情做了和沒做,沒有什麼差別,不會有什麼影響,甚至有負面的影響,他很可能感到無聊、甚至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厭惡與反感。

    正如同每個人的優勢才能不同,每個人的價值信念也不同 -- 即使是在同一個文化環境之下。而且我觀察到,大部分的人,優勢才能與價值信念之間,是有緊密的關聯。

    例如,我訪問過一位名廚,發現他和他的優秀同事,因為味覺敏銳,在食品、烹調方面的工作上有優勢。而且同時,他們會特別容易想像和體會,做出來的好吃食物,所給別人怎麼樣的美好經驗。他們工作的喜悅與滿足,絕不只是薪水和名聲,還有很大一陪分來自於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果,在別人身上產生的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在歐美頂尖的運動器材公司「國際漫遊家」,找員工的時候,只找運動迷,例如登山者、自行車手、划船運動員。甚至,這些人在僱用之前,早就長期是這個公司的顧客。這些人在被僱為員工之後,特別了解公司做的產品好在哪裡,為什麼重要,如何帶給別人什麼樣的滿足與快樂,所以他們特別熱忱,對品質、美感、安全的要求遠高於一般人。這也是這間公司的產品一直領先同業的原因。

    如果我們的職涯所走的方向,能用上自己的特質專長,並符合自己的價值信念,固然是幸運的,但是這樣就足夠嗎?

    如果工作環境危險,工時很長,或是同事之間惡性鬥爭,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欺上瞞下,還會覺得開心與滿足嗎?所以,我們生涯要追尋的,可能還不只這樣。

Saturday, July 12, 2014

生涯第一大題:運用自己的優勢特質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三

連載前文:第四課,考試、生涯、營養學,像在哪裡?

    從小,我知道自己的某些特質。例如說某些弱點。我的跳躍力和身體柔軟度很差。

    在國中的時候,我的身高在同齡男生之中算是中等,現在也是。但是,班上只有兩個人無法跳起來拍到教室門口「三年十五班」那張牌子。即使我從國小到大學都有打籃班,跳躍力仍然不好。

    如果雙膝打直彎腰,我的指尖可能會離地大約十五公分。若花幾天時間練體前彎,也許能減少到十公分,但是很難再進步。我認識有朋友柔軟度極好,平常也沒有在練習,一彎腰就能輕鬆觸地,多練一下,就可以雙掌平貼地面 -- 雙膝還是打直。

    我也頗不擅長處理繁雜的細節。

    小時候,算數學題,明明會寫,但有時候就是會漏寫小數點,或是把3加5算成9。後來長大了,工作時核銷帳目,也常常這裡缺個章,那裡少個印。

    我知道,自己也有擅長的事。

    我擅長理解複雜的情況、整理各種資訊,尤其擅長跨領域的思維整合,找尋可能的方案,進行分析和方案思考。

    因為這樣的特質,在我大學的時候,修不同的科目,成績落差就很明顯。是要分析數字做運算的科目,我很努力之後,成績還是平平;若是涉及寫程式的科目,做到偏頭痛都難以做出個成果 -- 而我眼睜睜地看到,許多人和我一樣從頭學起,但是進步得逍遙自在。但是我,總可以在偏重思考、理路複雜、議題廣泛的科目上表現得好。

    在我工作後的前四年,我在政策領域工作,確實是符合我的能力。在那幾年中,我總可以為自己的工作成果為榮。我所負責的案件,我常可以有信心,台灣不易找到人(至少像我這樣資淺的人),能在同樣短的時間內,完整考量各層面,甚至做出更好品質的成果。而每當自己寫出一分很完整、有深度,或有創見的政策分析,我會感到相當開心。

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優勢特質,這樣的動作,我和許多中研院院士都做不出來 (來源)

    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我們對某些事情,比較有感覺,做起來比較快,但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這樣。

    背後的原因也許很複雜。有些可能是生來如此,真正的決定於遺傳和 DNA。另一部分,很有可能是因為早年的經驗、教育、訓練,影響了腦部、神經、身體的發展,錯過了早年的培育,後來就難以學習。例如,世界上幾乎沒有技術一流的小提琴家,是在二十歲之後才開始學琴。我也沒聽過任何人一個,是從二十歲後才開始學中文,卻能用以中文寫作成為文學家。

    這些天生而來,以及培育而來的特質,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日漸明確,每個人特質之間的差距也漸漸拉大,而且受教育的過程,往往加大了這些差距。例如,擅長邏輯思考的人,可能選擇工程、科學領域,也就在邏輯的部分不斷訓練、不斷加強。

    在那些具有優勢特質的領域,我們可以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力氣,就做到相當高的水準。但是那些缺乏優勢,或比不上多數人的部分,我們雖然可以用很多力氣去彌補加強,最後可能是達到一般水準。

    如果在我的職涯中,大部分的時候,決定表現優劣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運用我所擅長的特質,我當然更容易做得出色,更容易有成就感,受到肯定與重視 -- 這些,都是我們在追求的。

    而且我發現,通常,我們擅長的事情,通常我們也就喜歡,尤其那些先天、早年就擁有的敏銳特質、才能。其中有好幾個原因。

    如果我從小唱歌好聽 (不瞞大家說,也確實如此),從小唱歌就被稱讚、得到糖果,我對唱歌這件事,就建立了正面的連結,想到唱歌,接觸到唱歌相關的事情,就引起我的愉快感受。這件事,心理學家在20世紀初就發現了,而且在動物、人類身上,都不斷找到證據。

    另外,如果我從小唱歌好聽,這表示了,我的耳朵可能格外靈敏,或是,我的大腦關於聲音、節拍、絃律上,特別敏感。這通常也顯示了,如果我聽到優美的音樂,我的感動會比別人強烈 -- 噪音帶來的不悅,也會特別難受。因此,我會特別想要在一個充滿美妙音符的地方工作 -- 不用等到發薪水給我,樂音本身就讓我開心。而且,如果我創作了、表演了優美的歌曲,我自己就能從中得到感動。

Ken Robinson, 強調創意和天賦的教育理論家 (來源)


    這些,就是所謂的「內在報償」-- 做某件事的本身,就讓我們開心愉悅 -- 而不是等「拿薪水的那一刻」,才得到回饋。

    也是因為這個道理,當代的教育大師:肯.羅賓遜(Ken Robinson),透過《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這些書,不斷鼓勵各國教育體系,重視每個人的差異性,引導學生們發揮他們的特質,而且他的真知灼見,得到廣大的認同和迴響。

    許多領域,最優異的人,做出最優異的事情,都是因為,至少伴隨著那一分「內在報償」。牛頓發現定理時的喜悅,必然不是來自換算成現金之後的結果,而是來自他的心靈,解答了困擾的疑惑,體會到自然中的合諧與奧祕。古代沒有版稅,沒有稿酬,古代詩人,從屈原到李白,從蘇軾到鄭板橋,他們創作,除了抒發情懷之外,沒有從中得到金錢上的好處。從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許多程式高手、藝術家、工程師、教師、科學家、廚師、文學家的身上。

    從另一個方向來說,我訪問過許多人,讀了不少故事 -- 當他們每天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他們特質上本來就較弱、較缺乏敏銳度的事。他們每天挫折,常常焦慮,被當成肉腳,沒有辦法滿足上司、顧客、同事的期待。他們浪費自己的人生,也浪費公司和機構的資源。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花時間去做自己喜愛的、有感觸的事物,無法發揮長處,社會損失了多少,根本無法估計。他們之中,有些人會離開,找路、闖盪。最可惜的是某些人竟然就此相信自己平庸、低劣、一無事處 -- 最後,他們常常也真的變成這樣的人。

    但是,每天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是完整的生涯目標嗎?如果我前幾年在做自己擅長與感到開心的事情,為什麼後來還為自己的生涯感到困惑和徬徨?

Wednesday, July 9, 2014

Uber 來襲,運將注意!

     2014年6月11號,很巧。倫敦、柏林、巴黎、羅馬、馬德里這幾個大城市交通同時卡死打結。在那天,歐洲各大城市的計程車司機聯合抗議。他們將車開上道路,然後放慢速度,甚至停下,只要三四輛,就癱瘓一條寬闊的馬路。他們抗議:競爭快要把他們逼上絕路了。

    和捷運或公車競爭?不是。是和軟體競爭。和所有不開計程車的駕駛們競爭。

    原來是這樣的。2009年,有一個手機程式(App) Uber 在歐洲上架。Uber 這個軟體可以成為共乘的平台:如果我想叫車市政府搭到機場,我可以透過 Uber 查出在我附近,是否有任何駕使人(不必是計程車)也要走這個路線,如果有,我可以和這個人聯繫,坐他的順風車,給他一點錢略表感謝 -- 也許,若駕駛同意的話,一個香吻也可以。

    搭順風車的人,付錢可以遠少於計程車,省了一筆支出。而駕駛原本就要開這一趟路,多載個人,路上互相聊聊天,還可以賺一筆小小外快。兩相得益,好不開心。

    誰不開心:計程車司機不開心。到了2014年,歐洲各大城市計程車司機乘客流失,已經到了痛不欲生的程度。他們怒,他們怨:其他的汽車駕駛,沒有執照,也沒有報稅,卻幾乎把計程車這個產業給頂翻了。於是,他們決定把事情鬧大,逼政府出面解決。


德國計程車司機抗議 uber 對他們的影響。
令人驚奇的是:計程車抗議都停得這麼整齊,還以為是閱兵哪。(來源)

    在七月的這幾天, Uber 爭議也在台灣上演。計程車司機同樣集結起來,向政府請願,希望政府禁止 Uber 。然而,其實 Uber 在台灣的使用情況,已經遠比歐洲狹窄。在台灣, Uber 只有和一些租車公司合作,提供類似私人司機的服務:透過 Uber ,可以預約雙B車款,定點接送,司機穿著正式,禮儀得體 -- 價錢比計程車稍貴,但對商務乘客頗具吸引力。事實上, Uber 目前只是另一種形式的乘客運輸業務,分食了一點計程車的地盤。請注意, Uber 還沒有開啟它的全部實力。等到它開放共乘,對計程車業者的打擊將有多大,難以評估。

    計程車業者需要注意,別真的期待請願之後,政府能保護你們的領域。政府要管制和 Uber 合作的租車公司,也許還辦得到,但若日後, Uber 開啟了共乘功能,政府能禁止嗎?瑪莉給凱特搭便車,凱特給瑪利一些小禮做為感謝 -- 這件事,政府是否可能禁止和管制?很難。即使 Uber 不在台灣開放這個功能,可預期,要不了多久某一個程式寫手,寫好一個同樣功能的程式讓台灣乘客使用,他不經營公司,只利用下載數量賺一些錢,這件事隨時都可以發生。只要這件事成真,計程車產業無可避免將大量萎縮,你無法擋,政府也無法幫你擋。


在台灣,Uber 還沒開放共乘功能。但在不少地方,共乘已漸成風氣,
省錢,環保,又交朋友。 (來源)


   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任何產業的任何從業者,我們今天要認清一件事:任何的產業都不再會有穩定期。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隨時可能闖入任何產業,把原有的利益平衡、地盤秩序、運作方式徹底打翻。當這些創新真的為多數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時候,對不起,政府不會有禁止的正當性,科技也極擅於閃躲鑽洞找出路。

    在這個創新快速的世代,我們該優先希望,這場創新是我自己發起的,我將從中得益。如果別人發起的創新來襲,我們該做的不是抵擋,而是發展與它共存之道,甚至從中得利。

    抵抗創新和進步,這件事最終不會成功,而且所有人都將付出代價,包括抵抗的當事人。例如,在歐洲計程車與 Uber 對抗的過程中,送葬計程車產業的推手之一,正是計程車司機們!

     Uber 的歐洲總部統計,在計程車司機發動大規模抗議的那天, Uber 名聲大噪,下載率拔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光是在倫敦市,在計程車司機集體為烏伯打免費廣告之後第二天,用戶數量成長到前一天的八倍半。

    台灣計程車司機們,看到殷鑑了嗎?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Saturday, July 5, 2014

當中文教授說你的作文寫得好,也許你該恐懼


    「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中文系教授認為在受訪的時候,認為這是會考作文的優秀開頭。另一篇文章中教授認為,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就是可以得到滿分的好作文。

    我查了不少報導、評論,我發現一件事。關於「什麼是好作文」,發言的總是中文系教授,而且他們評判的重點,不是在思維內容,而是在形式與文字使用。

    會考結束了三星期,爭議已經從作文轉到分發。但我相信,七月的指考之後,又會再引發報導和爭論。因為,該如何告訴中學生「什麼是好作文?」,而這事關重大的問題,我們目前的判斷標準並不好。為什麼這麼說?這樣評判是否太武斷?

    因為台灣各種用文字來表現的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

    台灣目前還沒幾個合格的科普作家 -- 台大的化學系教授和我這樣抱怨過。台灣的新聞與報導文學還沒有成熟已經枯萎了 -- 一個資深的新聞從業者這樣感嘆過。《半澤直樹》、《巨人的進擊》、《冰與火之歌》、《紙牌屋》、《來自星星的你》等戲劇與小說,輪番捲襲世界,連台灣也追捧和風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發現,台灣今日沒有化育出在世界舞台受矚目的小說家、劇作家。明明台灣各種以創作為基底的產業都陷入泥沼,誰若說現今我們學校對作文的教學、訓練、培養方式是正確而無可挑剔,我可不信。

《權力的遊戲 -- 冰與火之歌》原是暢銷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全球轟動 (來源)

    作文教學問題可能在哪裡?不好意思啊,問題可能正出在自認為最擅長作文的中文系教授們。這些教授將作文本身視為目的,用打造工藝品的標準來看作文,以為重點在本身的精緻與巧妙,不在於與世界的關連與互動。

    再說清楚一點,這可以說是《上林賦》和《諫逐客書》兩種作文價值之間的判斷和競爭。《上林賦》是一長篇駢體文,大量對仗與典故,極端華麗。《諫逐客書》是一中篇論說文,整體而言也相當工整。就文字技巧上,不易為兩篇文章分高下,甚至《上林賦》的「技術」更高超。但如果問一個問題:哪一篇文章,若從歷史中消失,會對歷史有決定性的影響?答案很明顯。

    若李斯沒寫《諫逐客書》,或這篇文章寫壞了,秦王會從秦國趕走天下才幹之士,秦國也許不會統一六國,戰國分裂可能持續,中國歷史可能改寫。《上林賦》就不同,這篇歌頌漢帝狩獵苑囿的文章,文字辭藻雖華麗,但它並沒有對現實世界產生太大的影響,若從歷史中抽去,後世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文章價值的關鍵在於影響力。而文章的影響力,字辭和形式只是那件外衣。更重要的是課題選擇以及論點判斷。有影響力的文章,是要挑戰時代的重要課題,而且會指出新主張,陳述社會與眾人所忽略、誤解、錯信的事理。

    寫作文不是為了打造一篇符合文學標準的作品。寫作文是為了和外界溝通,互動。作文的價值在於,這場溝通之後,外界變化了多少 -- 人們拿出實際行為保護環境了嗎?人們消費的行為改變了嗎?這個故事讓人們對情愛的見解更深刻嗎?

    換一個方式問。一篇作文,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卻對世界沒影響。另一篇作文,有用字和標點的錯誤,但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與觀念,哪一篇是好作文?以《諫逐客書》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在於書寫之前,文字之外,李斯正確地進行了一連串的判斷。


李斯撰寫《諫逐客書》反駁秦王政令,不但成功,而且受到重用
這並不只是靠著文詞美感和氣勢而己 (來源)

    什麼意思?

    李斯的第一層判斷在於主題。李斯要博取秦王賞識,他也可以選擇寫一篇文章歌頌秦王宮殿雄偉、庭園華麗,表抒至誠,但他沒有。以今天的角度來說,他選擇直接探討秦國移民政策的利與弊。選擇主題,這是他第一層的判斷。

    第二層判斷發生在思維深度、論點基礎。李斯要阻止秦王逐客,他也可以動之以情:「哎呀,客卿們好可憐哪,有些人很老了,有些人和秦國人生了孩子啊…」如果這樣寫,性格冷酷的秦王可能不會理睬。然而,李斯的立論基礎在於人才流動與各國實力比較,果然打動了秦王的心。

    而前兩層判斷,又是基於他的第三層判斷:背景環境。秦王的性格與思維是如何?秦國現在是什麼處境?秦國其他的大臣會有什麼反應?基於這一系列的判斷,李斯決定採取行動,寫一篇文章與秦王的政策對辯,也就是今日的《諫逐客書》。

    如果我們今天看《諫逐客書》,只稱讚它的字詞,而沒有看到李斯對於背景環境、主題選擇、思維深度、論點基礎一系列的判斷,我們是放錯重點。讓學生以為某些作者寫了成功的文章是天縱英明、時運順旺,這些都是膚淺而誤導的假設。

    文章論述的成功,總在於擅於援引調動周遭一切現實形勢;相反地,如果錯估形勢與外在,妄想以文字技巧扭轉乾坤,總是以卵擊石、狗吠火車。在現代,這樣的文章必會白寫,而這算是萬幸,在古代還可能招來殺身禍端。

    而現代,台灣各種文字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很可能和台灣的寫作教育與判斷力不相接軌,有相當大的關係。現在,並不是沒有人寫作,並不是他們辭藻不好,很可能是主題的選擇細碎,沒有能力探測讀者的需求,無視市場和環境實況,於是決乏判斷力,難以寫出具影響力的作品。

    教作文,我們有多少力氣放在訓練文字使用,有多少力氣教導判斷力?中文系教授們是否有反想,現在訓練作文的方式、打分的標準對嗎?

    想著現今各國的文創戰,想著台灣各種領域思考和溝通的能力,再想到數十年以來,培育作文的方式…當年輕人在作文開頭寫下:「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我為此深感畏懼!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小米的成功模式根本不是電子商務、飢餓行銷,緊貼社群找到死忠客戶,才是他的靈丹妙藥

作者:BiLingual

真的不誇張,大多數企業的「行銷」,都被想小了,更被做小了。
行銷部門真的很常在企業發生問題時背黑鍋。不管是公司內部的指責,還是公司外的人的砲轟。王雪紅在2012年提到,他認為hTC讓蘋果三星專美於前是因為 「宣傳」做得不好;前陣子華碩ZenFone定價事件,網友也把華碩行銷公關團隊罵了翻天。但我想在這裡停一停,問個老掉牙的問題:你還記得科特勒行銷管理開宗明義的體論框架,行銷4P是哪4P嗎?
尷尬的是,在行銷團隊待得越久,對產品(Product)可能還有點感覺,但對價格(Price)和通路(Place)策略的理解,越可能比離開校園時還要薄弱。因為他們只負責一個P:推廣(Promotion),絕大多數的時間花在準備行銷素材、廣告、活動。他們被考核績效的方式,可能是活動參與人數,廣告收視率、點擊率,也可能是新聞露出數量和品質。
很多時候,企業內的產品開發過程操縱在產品開發部門手裡,價格及通路則多半由業務操盤。但別忘了,行銷的定義是長期創造、維繫能為公司帶來利潤的顧客關係。你發現了嗎?行銷的最終目的,仍然是替公司「創造利潤」。

行銷計畫不只討論廣告推銷而已,還要能緊貼顧客去做產品、通路、價格策略。

我想問問行銷人員,我知道你們在構思廣告創意、籌辦活動時,會按照產品鎖定的目標客群,想像並設計符合這個客群的行銷素材,就像你們不會在東森幼幼台播放頂級音響筆電廣告。但你們的產品開發和業務團隊曾經和你們討論過,根據目標客群設定的產品、價格策略和通路策略嗎?
如果有,恭喜;如果沒有,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hTC會讓規格到台灣就縮水,ZenFone到台灣會變貴。因為這些策略方向沒有被好好的整合規劃,全盤思考。
我們再往業界看看,我認為很值得從小米模式聊聊4P,因為他是一個「反其道而行」的行銷策略。他不在推廣上投資太多資金,反而從產品、通路到價格都是某種量身為特定客群訂製的結果。首先收集了幾十萬所謂的「Power User(重度玩家)」,由他們的口味出發,小規模量身訂製了這個小群體的「限量特製手機」,對這些人來說,投入這個團隊讓他有歸屬感,甚至獲得比金錢更有價值的體驗。
但對小米而言,他能準確的了解忠實客群的愛好(Product),準確的訂定客戶心中符合產品價值的定價(也許還更優惠一點(Price)),準確的預估出貨量,最後,順理成章的透過電子商務模式(Place)出售產品。小米的每一步都緊貼著目標市場、目標客群而走。相較大家經常討論的,小米的電子商務、飢餓行銷模式,其實回到最先前的著眼點,緊貼社群與客戶這才是他的最值得的學習成功模式。更誘人的是,他幾乎不花什麼廣告錢。
或許我們會覺得,新創公司沒有包袱,走入新的商業模式總是比較容易。但我們真不該忘了我們現處大數據時代,一定規模的公司其實擁有更多的數據、資料可以深入進行分析探討,並重新決策。而且更重要的,當現代科技已經進步到除了交易資料,或是網頁的瀏覽數據,還能進入社群討論區進行情感分析時,企業更有機會做化被動為主動的去與社群媒體上的客戶交流互動,深化鞏固這層「能帶來利潤的客戶關係」。同時,當一個失誤就能激起社群負面回應,群情激憤,也同時表示大量的正面推薦能為企業帶來好處。而當你無法再透過人工預測社群的聲量如何消長的時候,企業還能只憑經驗、歷史表現決策嗎?社群經營還能只靠行銷專員嗎?
行銷計畫該考量的面相,遠比你想像的要多,也不只是行銷總監一個人的事。
一間公司的行銷計畫除了廣告公關,還需要資訊(以數據資料分析協助決策)、業務(回饋市場狀況)、產品(競品分析比較、客服意見)部門投入,更需要執行長的 明確策略操盤。加上這個年代的資訊爆炸,市場訊息儘管透明,卻也大到無法全面,經驗法則早已經不敷使用。網路時代的快、狠、準,主導市場走向的能力也只會越來越強。
全面行銷,絕對不只推廣而已。你看清楚了嗎?


------------------
最後,回顧一下科特勒的行銷理論架構:
在科特勒的理論裡,先要(1)瞭解顧客及市場現況,深度地去(2)管理行銷資訊與顧客資料。接著才開始(3)選定目標市場,並進行(4)差異化和市場定位
都規劃完了才會進入到行銷計畫:
產品(Product) – 創造產品,發展品牌優勢
定價(Price) – 決定產品的價格來創造顧客價值 --> 是以顧客認定的價值來定價,而不是成本!
配銷(Place) – 分配產品到不同通路好讓顧客以最適方式採購 --> 電子商務不是靈丹妙藥,O2O整合才是王道!
推廣(Promotion) – 設計各種舉措來吸引大家購買產品

Monday, June 30, 2014

ZenFone熱潮背後 -- 試解為什麼華碩必須做手機

作者:BiLingual 

    在ZenFone推出以前,你注意過華碩的手機嗎?(希望你至少聽過ZenFone,不管是因為手機本身,還是它的話題)

    大家可能不知道,華碩花了十一年經營手機市場,在傳統手機時代贏不過Nokia,智慧型手機時代敵不過iPhone、Samsung大軍,現在甚至需要和小米、鴻海競爭。我們都清楚,策略管理原則要找到藍海市場才有利基。華碩從主機板到筆電平板,已經跨足如此多產品線了,比手機更有利潤的產品比比皆是,何必還要不放棄的大軍進攻這個擺明是血戰的紅海戰爭?

    根據我的觀察和理解,幾個面向頗為值得玩味。

    iPad推出以後,直接被打亂了PC市場產品型態的規則(iPhone都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華碩為了迎戰,從使用者經驗發展出變形平板的故事,大家也應該不陌生。然而,這些創新並沒有辦法阻擋個人電腦(尤其筆電)的衰落,但你或許會說,華碩筆電市佔明明也不低,觸控筆電還一度賣到全球第一,這跟他必須堅持做手機有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光看華碩不夠,這得先從市場大局開始談起。這幾年,華碩銷售成績雖然沒有滑落太多,但成長幅度更亮眼的公司卻是聯想。聯想的成功我們直覺跟中國大陸的市場有關,如果是這樣,聯想成長的模式華碩是否有機會複製?在我的觀察裡,答案卻是否定的。因為這對華碩來說這是太辛苦,投資報酬率又太低的爭戰。

    我們應該還沒忘記,聯想的PC事業來自IBM,這間年紀已經破百的科技公司。而回想當年,IBM賣出的遠不只一個產品線,而是一整個連同研發、業務、甚至經銷體系的直接移轉,甚至因為旋轉門條款制約,這些員工背負五年內不得回IBM的明文規定。這連帶表示,IBM曾經打下的江山在短時間內難以易主(實在也沒有必要),而對企業市場用戶的著墨和ThinkPad時代留下的市佔率,則為聯想的PC事業,帶來相對穩定的體質。

    然而這一直都不是華碩的強項。華碩以創新見長,他們吸引的是終端消費者的目光,擅長的是B2C的商業模式,這一塊原本就難追求長期的穩定利潤。華碩每年推出讓人期待的新玩意,卻很難把它和追求「穩定」、「耐用」的企業市場聯想在一起。而已經在商用市場站穩的聯想、惠普、戴爾等公司的PC事業,儘管同樣面臨整體表現下滑,在短期內面臨的危機,卻沒有華碩那麼顯而易見。

聯想是2013 PC市場,唯一倖免成績滑落的公司。

    到這裡,我們找到了一個清楚的動機,PC市場越來越難搶,華碩更沒理由在任何行動裝置市場上缺席。前兩年,我們看到他破壞產品既有型態,用變型系列產品打開所謂的三合一戰場。這似乎是一套完美的計劃,但是我們從實際結果看,這些「英雄」產品最能贏得是消費者的心佔率,卻不是市佔率和毛利率。反而是經過三年產品型態極致「變形」後,才真的開啟搶市場大戰。怎麼搶?

    答案絕對不只性價比這麼簡單,不然十一年寒窗,也未免太辛酸。

    在華碩的行動裝置發展史上,有幾件大事值得注意:2008前後,華碩和Garmin策略聯盟,推了好幾隻導航手機;2012年,華碩和Google共同推出了性價比破表的nexus 7。而在我們還在關心硬體的更早之前,華碩已經開始在布局雲端。

    我們都知道華碩擅長硬體,從外觀工業設計、機構件,連結到產品功能。但事實上,他們一直默默發展「軟」實力,和Garmin、Google的合作先不論後果如何,對研發團隊能力和思維的提升絕對是大利多。產品上也許真的佔不了什麼便宜,和大廠合作得面對的忍氣吞聲,也絕對大過一般人想像,但贏回來的裡子,卻是成就ZenFone的「軟」實力「硬」底子。從Garmin到Google,華碩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站在國際大廠肩膀上。而平板突圍成功的經驗,也讓華碩跨足手機的能力更加成熟。而這次,除了多年學習積累的能力,更出現了最有利的夥伴,他是和華碩一樣面臨手機市場缺席瓶頸的Intel。


    華碩可能是最有個性,卻也最沒有自己的品牌了。然而他們最聰明的策略,就是這樣的「謀定而後動」。它抓到了跟他一樣面臨危機的國際大廠,挪開廠商客戶關係。因為這次出師,極為關鍵。於是今年四月,兩間公司的心血結晶朝著手機市場大舉入侵,至今光台灣兩個月就繳出四萬隻以上的成績。

    下一步呢?我們得回頭看看施崇棠曾談到的,硬體裝置走到最後,只會是雲端內容呈現的「視窗」,終究只會成為一個個載具而已。而潮流所趨,數位內容才真的主掌未來一切。在這個過渡期,數位內容及服務還能從硬體產品中差異化的時候,如果不搶下硬體夾帶的「軟」產品的市佔和心佔,行動裝置之路也將會越走越險。因而華碩賭的一向不是當下,而是未來。低價造成的微薄利潤,在總體策略方向上的影響也已經不那麼明顯。

在雲端發展到極致,硬體將成為雲端內容呈現的「視窗」與載具。
    而更有趣的是,當價格和廣告問題在網路上被熱烈討論的同時,許多人出聲指責華碩的誠意不足、公關失當。但是我們再更深一層去想,這尷尬的「激怒行銷」反而讓華碩手機訊息延燒的比預期更快,接觸到的群眾範圍更廣。當然,這樣的疏失如果能避免當然最好,但是對於重視裡子大於面子的華碩,網路上討論熱度高昂的「危機」,說不定已經轉而變成有利的「商機」。

    回到最初的命題,為什麼華碩必須做手機?除了筆電衰頹、潮流所逼,這麼多年軟體研發的著墨、國際大廠合作的學習和借鏡、加上必須因應長遠的雲端布局和發展。都使得這條路沒有中途放棄的理由。

    因此你若問我ZenFone值不值得買?或許我會這麼回答:它是這間公司「非贏不可」的產品,你覺得呢?

作者:BiLingual ,在資訊電子領域工作多年,將和本棧合作撰寫產業觀點相關專文。請拭目以待!

Saturday, June 28, 2014

學校教育培育考生太浪費,來培育領導人!

    台灣的學生,訓練內容集中在考試讀書,反應和理解力往往不錯,但是常常無法成為優良的主管,因為很少認真培養共事與領導的能力。我詢問過好幾個業界工作的朋友:台灣企業整體情況不好,你覺得,基層員工能力太差,或者,主管領導能力太差,這兩個因素,哪一個大一些?

    問到現在,得到的答案偏向後者。 

    國際上,領導人的年齡愈來愈下降。英國首相卡麥隆,成為英國保守黨主席時不到40歲,成為英國首相時不到45歲。馬克.祖克伯格,他的企業成為全球社群網站龍頭,還不到30歲 (以下省略五十個英美各產業的案例)。在德國,這個沒有「青年崇拜症」的國度,前任副首相 Philipp Rösler 在上任的時候才38歲,而且他是被德國父母領養的越南孩子,黃皮膚加東方臉。

    請注意,我不是在說模特兒、演員,這些需要年輕肉體美麗臉蛋的專業。我在討論的是,成為商業、政治上的領袖,這些人的見識、手腕、格局要讓五六十歲的前輩都心服口服,要歷經重重考驗,在大局上做正確判斷,帶領團隊在挑戰中勝出。

    有人批判,台灣的企業和政府不給年輕人機會。也許對,但只對一半。年輕人真的有充足的領導能耐嗎?如果年輕人頭角已經崢嶸,長輩不給機會,年輕人自己會闖不出路嗎?也許有一個讓人難堪的事實是,將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和許多其他國家大學畢業生並比相較,在領導力方面,我們的大學生往往不突出。

    原因何在?主因在於從小到大的培養。


英國首相卡麥隆,成為英國保守黨主席時不到40歲,
成為英國首相時不到45歲。 (圖片來源)
 
    領導非常困難,而且常常決定重要事務的結果。愈是龐大的功業,愈需要許多人投入方能成事,不僅數量多,而且還有專長、性格、特質的種類多。一個團隊內部成 員的多元性,雖然是成事的前提,卻往往也會帶來更多的紛爭衝突。協調與整合不同的人,就叫領導。這很難,很重要,決定了集體的成敗,而台灣的教育體制,認 真地培養考生,卻沒有認真看待培育「領導者」。
 
    請別誤會,我絕不訴求在中學生已經滿到爆漿的課表中,再塞一門「領導學」。我也不特別支持,在大學招生的採計公式中,將參與社團、擔任幹部這些可能虛列的名目增加計分權重。

    歐美的作法有些不見得適合台灣,為務虛的名堂砸大錢,可能只是浪費。但在台灣目前的教育運作下,不必大變化,目前學校之的各種機制,只要正確、認真、踏實經營,就可以深化成效。惠而不費。

    首先,班級幹部。從小學到大學,如何決定幹部人選?小華舉手說:「小明沒來,讓他當」,這樣的情況是否還常發生?班級幹部是否有權限開創活動、發明規則、說服同學改變、號召同學策劃執行一件事?或候,選出幹部後,他們只是老師的小助手, 打手、眼目、爪牙,甚至從僕;被呼來喚去,收聯絡本,將吵鬧的同學記名字。如果我們把這些認為是培育領導,那就差太遠。   

    從小學到大學,從班長到班代,從小老師到學生代表,我們要讓學生認定這件事是嚴肅的,這是爭取學習與操練的機會。老師們要給幹部們創造的機會,讓幹部們為了班級、學校、社區的利益,發起各種的計畫,帶領同學們做有價值的事 -- 絕不只聯誼,小事包括照顧同學、協助教學、揪同學一起參觀展覽並討論心得,大事包括一起為學校修繕美化、照顧社區弱勢人士。而在服務期間結束後,老師應該帶領同學,以溫厚而感恩的態度,和卸任幹部分享他們做得好在哪,不好在哪,如何改善。發現改善的空間,才是學習的開始。


德國前任副首相 Philipp Rösler (來源)
在上任的時候才38歲,
而且他是被德國父母領養的越南孩子。
   小組報告也是。現在愈來愈多大學與高中課堂,採行小組報告,但是,我們是否藉機教育小組長和組員關於合作與領導?當有同學不貢獻、搭便車,同學們是爆發衝突,還是無奈忍受?期末就算有小組成員互評,查出誰在白吃午餐,但有沒有增強組長的協調能力?可能沒有。

    在小組報告、合作專案中擔任組長,當然是訓練領導力的機會。我們可以在學期之初,提供領導的經驗與方法(例如:怎樣處理搭便車現象),讓他們在專案中實作。並在他們合作的過程中,傾聽他們遇到的難關,並且提供指導。當然,在報告與專案結束後,來自組員的回饋、老師提供建議,也是絕對必要。

    社團,也應該比照辦理,認真看待。社團,比課堂小組、班級幹部更獨立,可以施展的空間和花樣也更多。從迎新、招生、活動、課程、宿營、成果展,還有各種新花招,都有無窮創新可能。讓學生們隨機碰撞、自由探索,就是最好的方法嗎?除了有經驗的老師,提供社團幹部執行前教導、執行後輔助、執行後反饋之外,大學甚至可以嘗試邀請有業界經驗的導師,每學期兩到三次和社團幹部們小型座談,經驗分享,或是個案診斷。學生的領導能力,在巨人的肩上,可以走得更遠。

    我們都知道,領導是一個技能,思維方式,甚至人格;不可能靠背誦口訣公式,就學得會。長期以來,我們對於這樣類型的能力,都抱持消極態度,口頭上強調,但實際上不培養,而一切方案雖有名目,但我們也不認真看待實質與成效。領導既是一種技能,要教育領導就和其他技能有相似之處:演練前提供原則、執行中給予輔助、實作後多方回饋 -- 然後不斷循環與磨練。

    我們的中學到大學,在領導技能的培育上已經延誤落後太久了,請用正確的方式急起直追。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hursday, June 19, 2014

大老闆口中的多吃苦與肯打拼,是社會與學生的良藥嗎?

       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會請大老闆們致辭並分享成功經驗與歲月智慧。不少大老闆們強調,當今年輕人不夠努力,不夠服從,上班不夠準時等等品德錯誤,是個人與國家走入絕境的原因。通常校長們也站在大老闆們的同一邊,要同學們記取大老闆們五十年前成功經驗,聆聽教誨,讓個人脫離事業難關,讓台灣產業與經濟再造榮景。

    真的這麼容易嗎?台灣目前經濟走上困局,主因是因為學生們上班遲到這類的品德問題嗎?問題的面相可能很多,在此,我想提出另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關於整個時代的變局。

    五十年來的台灣經濟模式大致上是這樣的:企業家選定某種產品,引進技術,買進機器、購買土地,僱用人工,然後,開始接單生產 -- 無論歐洲賣多少、日本賣多少,美國賣多少,我們就比他們賣得更便宜。然後,因為台灣的人工較低廉,工時長,稅賦低,水電有補貼,我們能賺其中的血汗差價。

台灣流行找大企業家來為學生作畢業演說 (圖片來源)

    在台灣經濟飛昇的年代,一切因素都有利於這個模式:當時全世界能做這件事的開發中國家不多;家庭中和學校中的上令下從培養了順從的習性;政治上的威權讓人習慣公司中的威權;大學體系的科系形式培養的人才,恰巧足以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企業體系的一小角盡本分,領薪水。一切,曾經配合得絲絲入扣。

    然而,這個模式在二十年前開始,從內從外都開始崩解。

    從外來說,全世界各地大量湧現可以做代工生產的國家,他們的勞工拿的工資很低,機器又取代了愈來愈多的人力,機器更不需工資,於是,台灣各種代工領域的成本優勢不斷被侵蝕。

    從內來說,二十多年來,個人的成長歷程改變,也使年輕人的特質不同了。家庭有錢、生得少,兒女得到的嬌寵程度倍高於前代;社會與政治漸趨開放、校園管理走向自由化,年輕人對於快樂、自由、平等的需求程度,也遠高於以往。這些特質,都使上令下從、長幼尊卑式的傳統管理方式、企業經營原則,受到根本性的挑戰。

    望向遠方,從台灣年輕人腳下延伸出去的,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把自己的心智打壓成前工業時期需要的樣子:服從、忍耐、依令行事,忘掉創造和自我實現,和印度與非洲競爭訂單,比賽誰用比較低的薪水搶到生意。

台灣的一條路,是用更高的服從性,更低的薪水,和東南亞與大陸爭代工  (圖片來源)

    第二條,就是讓自己的心智成長到後工業時期需要的樣子:自主、好奇、發現需求,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不斷學習,我們動腦的速度要在電腦與機器人前面,和歐美日澳同台比賽誰可以用更高的價錢賣出更好的主意。

    要走上第一條路,只要我們減少期待、委曲求全,不消十幾年,一切都會自動發生。但是,要走上第二條路,我們的年輕人所需要的一整套能力組合、心智模式,教育體系還不知道怎麼培養。

    國內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策略,與大環境的形勢已經正面衝撞;國內教育體系的運作模式,無法幫助學生飛越橫貫面前的絕崖峭壁,這些系統性問題,才是真正的挑戰。如果我們持續忽視整體的、根本的系統問題,而將之視為個人的、膚淺的品德問題,台灣退步衰敗將沒有止境。

    五十年前,「多吃苦、肯打拼」的精神能讓當時企業家出頭,今日時空變換,同樣的精神已不能讓我們脫困。要求學生多吃苦和肯打拼,在短期內也許能為廠商多擠出一些血汗利潤,讓經營方向錯誤的廠商稍微延遲退場的時間,但是無助台灣整體進化到下一個經濟體質。

    同學們,畢業典禮聽演講請小心,別將過時短視的見解,誤聽錯信為救命良藥。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  

Tuesday, June 17, 2014

第四課,考試、生涯、營養學,像在哪裡?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二

    國中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我在考前花了好多天的時間讀書,準備得很充分,在考試的時候,認真作答,覺得時間頗為充裕,檢查再檢查,交卷之後,對這次的成績很有信心。

    發回來的時候,竟然只有68分。我嚇了一跳。但是怎麼看,我都只錯了一題,扣兩分,為什麼會變68分呢?正當我想,老師是不是改錯,我該不該去要分數,我赫然發現了。

    原來,考卷背面另有一個大題,整整30分,我都空白。雖然考卷正面那些題目我都寫得很好,只扣兩分,但我因為不知道還有一個大題要寫,30分直接扣掉,當然成績很低。

    這個情況,和食物也很像。

    大約六十年前,台灣社會普遍貧窮,食物不足,大部分的人民,食只求飽。比較窮苦的人家,能吃稀飯、地瓜,填飽肚子就謝天謝地,若是能有機會多吃些肉,甚至老闆在飯上多澆兩杓油,就很快活了。在那樣的年代,許多人不健康,是因為食物不足。

營養,追求的不是最多,而是均衡;
這對生涯有什麼啟發?  圖片來源
    在三十多年前開始,台灣因為成功發展工商業,漸漸富裕,食糧不缺,過去被視為珍稀的肉類、 海鮮,不再稀有。但是,當大家不缺食物,甚至不少人可以天天山珍海味、大吃大喝、飲酒啃肉,吃得肥嘟嘟。但是,他們卻營.養.不.良。甚至,他們容易得一些嚴重影響健康的慢性病,例如,造成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 -- 只因為,雖然他們某些營養吃得很多,但某一些營養,他們還是吃得太少。

    沒得吃,不健康。有得吃,但是不均衡,也不健康。

    科學家經過很久的時間研究出來,每個人都需要每天攝取五類食物,才能達到平衡: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五穀根莖類、奶蛋豆魚肉類。均衡攝取這些食物,才會有足夠的各類營養素。只吃其中一種,例如水果,吃非常多,而不吃其他類的食物,也不會健康。如果你五種食物都均衡地攝取,大致上,在營養素這個部分,就可以健康了。

    一個考試,有幾個大題,考卷翻個面,就一目了然。要攝取幾種食物,科學家也已有定見。但是,生涯呢?生涯也有幾個大題,要均衡分配考試時的時間嗎?生涯也有幾個營養素,我們該均衡攝取嗎?

    我自己在三十歲的當口發現,那時候,我有不錯的收入,即使上下班時間固定,即使工作不太累,也受到尊重,也是我有興趣的領域,做的事也是我擅長的,老闆不兇,上班能吹冷氣 -- 確實,我還蠻幸運的。我以為我會快樂,會對自己當下,和未來,感到滿意和開心。

    但是那幾年,我實際上發現,工作的時候並不開心,而且,當時每想到,如果這樣的工作生涯,若延伸到四十歲、五十歲,就讓我感到不安、焦慮。我常常覺得自己在不適合的地方,常常想要離開。但是,也很惶恐離開之後,又該到哪裡去,又該做什麼。

    那幾年,有點像是吃得胖嘟嘟的人,不健康卻不知道原因。我也一直像國中的時候,一看到發回來考試卷,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在我三十歲離開工作的時候,我決定要徹底回答這個問題:

 當你感到,無法走到自己的方向與目標,
也許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圖片來源
The Wanderer, by Caspar David Friedrich

    到底,面對這個生涯,要讓自己滿意,到底有幾個大題要完成?或是,有幾種營養素要均衡攝取,才會健康?這件事情,好像教科書上沒有寫。

    那幾年,我應該不是一無是處,什麼都沒做到。我應該做到了一些,但是,可能仍然少做了一些,那些是什麼?我想弄清楚這些問題,以免,我現在立刻投入另一個工作,解決短期的薪水問題,努力寫幾個大題、補充一部分營養素,但是漏了某個大題,少了某些營養。我不希望忙了一圈,人生再投入好幾年,結果,還是低分,還是不健康,還是對生涯不滿意。

    我已經三十歲了,我不能像無頭蒼蠅一般不問方向地亂飛。看到報紙上說,大陸市場大,我就去大陸?看到雜誌上說,東南亞有潛力,我就去東南亞?今天某個公司開了缺,後天某個公司股價上漲多一些,我就去應徵?如果,這樣是草率,怎麼樣是個完善的準備與思考?

    在離開工作之後,我讀書、聽演講、訪問別人,並且對照自己過去的經驗。我希望中拼湊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圖像 -- 到底如何,我會對自己的生涯滿意?我願意努力,但是我到底要朝什麼方向努力?只要是對的路,再難我都願意走,但我如何挑選對的路?我要如何選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也許這是一個很困難,很宏大的問題吧。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也許人對生涯的認知,隨時代、隨文化背景,也有差異。也許,這些問題,無法以言語完全說明和解答。但是,在所有不完整、不完全正確的答案之中,我們總可以找出比較接近完整,比較接近正確的答案。我們總要去找到,或是發明,我可以信服、值得我採用的答案。

    經過兩年的摸索、請益、閱讀、統整,我大致上找到了一些值得我信服、採用的答案。也許不完整、不完全正確,但也許比較接近 -- 至少我確定,比「別多想」,比「碰運氣」,比「爭取退休金」更好一些。

連載下一篇:生涯第一大題:運用自己的優勢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