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0, 2012

Asia How To》旅遊業採訪短片

專業旅遊領隊
     帶著一群人出門遊山玩水是一般人對旅遊工作的鮮明印象,而這個帶著人出門的角色就是「領隊」。領隊是第一線面對旅客的角色,非但要掌握人心,還要有膽識處理各種出門在外的突發狀況,也就是說要讓旅客們玩得開心,還要玩得安心。
    到底要具備哪些技術與人格特質才能成為一位專業領隊呢?AsiaHowTo採訪國內知名的鳳凰旅遊,請第一線的專業領隊為我們介紹領隊這項特殊的工作。

旅遊線控人員
    線控人員是旅行社的靈魂人物之一,因為所有的旅遊行程都是線控人員規畫的成果,所以線控人員不但要有非常深厚的專業能力,也要能清晰感受顧客的需求,進而依據顧客的喜好設計個眾不同的旅遊產品。

旅行業職涯規劃
     許多人都認為只要進入旅行社當導遊,就有機會環遊世界,可是你真的有認真聽過旅遊從業人員的心聲嗎?旅遊業是個變化度極高的工作,,想要從事這行的人必須要有極高的抗壓性,如果你自認為準備好了,是不是該聽聽旅遊業前輩的指導呢?這次AsiaHowTo很榮幸邀請到鳳凰旅遊資深從業人員陳樂強來給大家一點建議,趕快來聽聽吧!

 
飯店客服人員
    在飯店的組成上客服人員是一個很重要的職業喔~是個和客人接觸最頻繁的工作,從客人入住到退房都會接觸到客服人員,他們的貼心服務和專業帶給旅途的方便即多,好奇他們的工作內容嗎?別急~就讓我們請永豐棧酒店的客服部副理Miles為大家介紹飯店客服人員的經驗吧!

銘謝:Asia How To 網站,以匯整技術、職業、生活、教育相關主題資訊為主旨。該網站上,目前已有不少各行各業採訪影片。《學與業資訊小棧》已取得 Asia How To 經營者授權,從該網站上引用圖片與文字,並歡迎讀者連回Asia How To 網站觀賞採訪短片。

Friday, December 28, 2012

高工資深教師訪談 -- 技職教育與工科類科 二

在高職學的技術,是否會比較跟不上時代的技術進步?
    以海山高工現在教學的內容而言,一般程度的學生,進行實務界工作,不會有能力斷層和銜接的問題,也不怕找不到工作。雖然機器會進步,但原理相同,依原有經驗練習和精進,不會被淘汰。例如機械製圖,30年前都是手工畫,20年前開始使用電腦,但是現在,在製圖科高一還是教手工繪圖。因為手工繪圖能最快建立空間感和基礎能力、思維。在實際練習之中建立的立體概念,是一輩子受用的,產業和工具會改變,但這些核心能力不會變。
    尤其,在98-101年度,因為擴大內需方案,教育部更新了許多老舊建築、設備,現在高職學生進入業界,用的幾乎是和學校一樣的機器,更不會有落差。

機械科學生會用到的機器
在高職的教學中,技術學習和準備升學考試,兩者是互補還是必需有所取捨?
    在很短期而言,也許兩者是有一些取捨的問題,多練技術就減少時間做例題。但就長期而言,進入科大,或是進入業界,沒有實際的操作能力,都會被質疑和看輕。也就是說,長期而言,技術與升學仍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海山高工非常重視其技職的傳統,老師會儘量依既定規劃上實作課程。
    此外,升學制度也是一個因素。目前,科大有四個升學管道:技優保送、推薦甄選、申請入學、登記分發。技優保送和推薦甄選當然有賴技術學習優異,但這兩個管道名額很少;申請入學名額約佔四成,第一階段看統測成績,第二階段則有看學生的實作能力。登記分發佔約六成,則純粹看學生的統測考試分數。也就是說,如果升學管道改革,更多名額透過申請入學,則學生磨練技術的動機也會較強。

真松果和鑄造科學生製做的銅松果 -- 肉眼還真分不太出來
大安高工和海山高工,會不會有風氣上的明顯不同?
    在教學上,並不會有明顯不同。只是學生的特質略有不同,也造成兩校對升學的重視程度,升學成績,有所不同。大安高工學生,上台科、北科、雲科大的很多;海山高工學生,上高應大、虎尾、勤益科大的較多。
    以海山而言,很重視將證照考試的準備融入教學。例如,製圖科會拿檢定的題目作為作業。在海山製圖科,二年級的學生都會去考電腦輔助製圖、機械設計製圖的丙級證照,考上的機率很高,幾乎是100%。高三則鼓勵考乙級,但幾年前乙級考試變難,現在畢業生考到乙級的約是20%。
    關於技職學校培訓選手,是由老師挑選有天分又願意努力的學生進行培訓。通常,在第一次實作課,某些學生就可以表現得特別動作快又正確,這種學生就是適合當選手的「那塊料」。選手要用課餘額外的時間訓練,無論老師或學生都很辛苦,無論學生有沒有得獎,經過選手訓練後的學生,技術都會很純熟。

學技術,就是要和機具和工具培養感情吶
讀科大的好處是什麼,是否有必要,是否有益工作?
    其實,如果高職有好好教學,事實上,高職畢業的學生,從事相關工作已經夠用。但是另一方面的事實也是,一般企業仍會要求大專學歷,這也導致現在高職畢業考科大成為常態。
    其實高職畢業生升學科大沒什麼不好,但可惜的是,現在許多科大的教學宗旨走偏了,沒有在技術上更專精,反而和一般大學的教法、課程相近。許多學生在私立科大讀四年,技術並沒有進步。
    科大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更困難與更精深的技術,並讓學生的技術根柢與設計思維、製造成程相結合。也可以說,高職教操作,科大則教know how,可以增加人體工學、生產系統等較宏觀的課程。在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排除技巧。
    明志科技大學在科大之中,就比較能維持科大的核心精神。明志科大一年級和二年級課會排很滿,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沒有放假,上大三的課程,因為大三會安排全年進入企業工作實習。也因為有實習工作的關卡,學校老師對於實務教學的要求很嚴格,學生進入工作場域時要能上手。有特別優秀的學生,大三的實習,是去台塑在美國德州的工廠,對學生增廣見聞,強化實務會有很大幫助。

Asia How To》企管商業專業人士採訪短片

IT行銷企劃
    IT產業是個高挑戰與節奏快的工作,相對的成就與滿足感就高,IT行銷企劃主要做些什麼工作呢?有心想進入IT產業的人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知識與人格特質呢?本片受訪者柯之喬在過去對於IT產業可是一竅不通,如今他同樣在這快速變化的產業中,生存下來,並且有一番功績,現在就跟著AsiaHowTo一起聽聽她的故事吧!

 
商業設計師
    一個品牌能否發揮其價值,靠得就是商業設計師,也就是說商業設計師必須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從事的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聽起來有去輕鬆,但是執行起來可是把腦力榨乾的工作,北士設計曾與諸多大企業合作,如中興保全、阿瘦皮鞋、復興航空、台北101、茄子咖哩等等,要如何能夠成為位企業創造價值的商業設計師呢?現在AHT就請北士設計設計總監唐聖瀚來分享他的職場生涯吧!

 
行銷企劃人員
    手信坊創意和菓子文化館在觀光工廠中,可說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廠商,要做到這麼成功,幕後的始作俑者正是企劃人員,若是沒有能文能武,高EQ的溝通協調很多事情事沒辦法順利完成,而大家也就不能享受之後的勝利果實,對於傳統產業(食品)來說,行銷企劃人員的工作範圍又更廣泛,不只與內要何協對外又得找個大家都滿意的合作方案,要擁有哪些人格特質才能勝認這份工作呢?AsiaHowTo特地請到手信坊企劃主管魏嘉宏為我們介紹他的職涯發展。

 
獨立唱片店長
    相較於流行音樂,獨立音樂是大家比較少聽到的。但是到了近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獨立音樂,大家也開始始慢慢認識什麼是獨立音樂。AsiaHowTo專訪小白兔唱片的店長毛毛,請她分享在獨立唱片行工作所需的態度以及專業知識,以及從各種不同的管道多多接觸獨立音樂,並將這些音樂介紹、分享給其他更多的人。

銘謝:Asia How To 網站,以匯整技術、職業、生活、教育相關主題資訊為主旨。該網站上,目前已有不少各行各業採訪影片。《學與業資訊小棧》已取得 Asia How To 經營者授權,從該網站上引用圖片與文字,並歡迎讀者連回Asia How To 網站觀賞採訪短片。 

Thursday, December 27, 2012

Asia How To》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採訪短片

建築師
    建築師擔任了規劃整體建築結構的重責大任,萬一一個結構設計不好,我們住進去也會遭受風險,所以建築師必須是個觀察仔細與思慮清晰的人,那麼除了這些人格特質外,還有哪些特質是必備的呢?又還有哪些管道可以增進自己這方便的知識吸收?現在就跟著AsiaHowTo與沛渥綠思的創辦人朱苡俊來認識建築師這個職業吧!

建築設計師
    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築物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中規中矩,有越來越多充滿創意且看似不可能的建築被建立起來;而建築設計師在這之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AsiaHowTo專訪國際知名的建築設計師黃永洪先生,暢談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以及必須具備的人格特質和專業知識,讓對建築有興趣的人能夠更了解建築設計師這份工作。
室內設計師
    室內設計系和建築系有什麼不同?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該如何選擇?向原室內設計程正仁總經理,對於一個室內設計師的生涯規劃,給予詳細適切的建議。
    由於室內設計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剛剛進入職場時,最好在基礎功夫上好好紮根,在大型公司裡當一名繪圖員,對於訓練繪圖的速度及精準度是不錯的機會,兩三年後轉入中小型公司,對於專案進度的控管、行政及公司整體的業務,有較多接觸的機會。
 
家具設計師
 家具設計?與其說專業,不如說它是一種情趣,設計師們創作的靈感大部分來自於生活,在生活過程中有了產品的發想,然後運用3D軟體描繪出來,將概念具體化,比起電腦繪圖,手繪更能傳遞其中人文的意涵,AsiaHowTo專訪史提爾家具朱芳正先生時,特別強調對想要從事設計相關行業的朋友們,手繪將會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銘謝:Asia How To 網站,以匯整技術、職業、生活、教育相關主題資訊為主旨。該網站上,目前已有不少各行各業採訪影片。《學與業資訊小棧》已取得 Asia How To 經營者授權,從該網站上引用圖片與文字,並歡迎讀者連回Asia How To 網站觀賞採訪短片。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12

高工資深教師訪談 -- 技職教育與工科類科 一

    海山高工是一所純高職,除了機械群八科之外,還有體育、應用外語科,和綜合科。海山高工的綜合科,是給輕微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教育,教導基本的職業技能,日後協助家中的經濟負擔。
    海山高工的經營,廣受技職體系學生的肯定。於是,我慕名前往,邀請訪談該校的一位資深教師。以下是訪談重點記述。
  • 關於高職工程類科:
    關於鑄造科:鑄造科在台灣只有五個高職開設,而且科大沒有完全銜接的科系。由於設置科系成本較高,教學過程和未來工作都很辛苦(在高溫環境下工作,而且要花很多力氣),所以鑄造科多年來並沒有增加。在台灣,傳統的鑄造技術通常用於精密機械的機台。鑄造技術近年來走向精密鑄造,例如戒指以及高爾夫球桿的桿頭,產品價值更高,未來這方面的人才會有需求。
鑄造科學生成品
    關於模具科和機械科:模具科的技術,是台灣許多重要產業的基礎,從iphon機殼到原子筆,都需要模具的技術。台灣的最大的民間企業:鴻海,其技術基礎就是模具。依成品的不同,模具有兩類:塑膠模和壓鑄模。模具科和機械科學習的內容有些重疊,模具科可以說是將機械科學習的技術,專門用在模具設計製造上。模具科所從事的工作,機械科通常也可以勝任。機械科設立成本極高,一台機器500萬-600萬是常有的事,甚至可用於製造飛彈。所以機械科構買的機器,往往先得和美國登記。
    關於製圖科:製圖科的學習重點就在繪製機械結構。過去,每周實習課有2.5天,現在減少為高一每週6節,高二每周10節,高三每週14節。即使如此,正常學習情況下,進企業擔任基礎技術人員仍然夠用。
優秀的製圖科學生成果
    關於電機科與電子科:和電有關的都是電機科會學到的範圍,大的從廠房電線規劃,小到一般家電都算,只是電器與家電,比較是電子科的主修範圍。電機科相關的領域很廣,包括通訊、光電、LED,液晶、晶元、晶片、自動控制等。電機科的實務技術包括:配電路、工業配線、室內配線、電路板設計等。電子科教學中,對電流、電壓、電阻的相關計算很重要;其實作的重點包括:電容、電阻、電路設計、電工機械、電子電路等。
  • 關於高職與大學同名科目教學上的不同:
    大學的教學圍繞理論:包括著重依實驗建構理論模式,依理論創造新科技;大學也較偏重尚未發展成熟的先進科技,例如薄膜、微機電等。
學生練習實際操作
    技職的教學圍繞實務:尤其重視動手做,實際操作機械,最終要能做出設計的成品。
    在理論的研究上,我國工業領域長期遜於德、日、美等國家,但在操作製程上,台灣的研發專利是世界超強。鴻海的製程專利領先全球,擅長以最低成本,達成最高效能。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應該努力保存和善用。
    若學生對於實務操作有興趣,喜歡動手做,就應該選擇就讀技職。如果性向不明,可以先讀高中。海山高工有和土城、板橋、三峽等地區的國中合作,開設技藝學程,共十班(400)的學生,每周三和五到海山高工進行試探。

Thursday, December 20, 2012

Asia How To》雜誌與出版領域採訪短片

    Asia How To 網站,以匯整技術、職業、生活、教育相關主題資訊為主旨。該網站上,目前已有不少各行各業採訪影片。《學與業資訊小棧》已取得 Asia How To 經營者授權,從該網站上引用圖片與文字,並歡迎讀者連回Asia How To 網站觀賞採訪短片。

做個心時代的雜誌人
    強烈的好奇心是發現新事物的關鍵,而熱情、執著是為了發展新題材而尋找資料的動力。遠見雜誌資深記者高宜凡跟大家分享如何做個心時代的雜誌人,當記者們從國內外蒐集資料回來時,面對龐雜的資料,怎麼完成過濾、核對呢?遠見雜誌屢次獲獎的原因是什麼?
 
雜誌人必修學分及挑戰
    雜誌有較長的製作期,相對的,在內容上就必須挖掘深刻且不同層面的議題,因此,身為一名雜誌記者,必須有觀察力和資料蒐集、處理的能力,閱聽眾最怕重複沒有新意的訊息,其次,如何與受訪者建立互信的關係,讓受訪者願意表達、分享,這也考驗著記者們的溝通能力,以及你是否表現出專業、角色超然性,如果今天受訪者是一位長輩,就要講台語,如果是一位外國人,就要用英語溝通。AsiaHowTo專訪遠見雜誌,由資深記者高宜凡為我們說明雜誌人的必備條件。

 出版入門磚
    想要從事出版業的高中學子們,天下文化林榮崧編輯總監給予甚麼樣的建議呢?如果只是看學校的教科書,很難進入這個行業,因此第一個條件必須涉獵各種書籍,而閱讀愈多自然文筆愈好,出版業對於學經歷沒有特別要求,同學們只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領域,並且持續深植實力,編輯和學者不同的一點是,要「博」而不是「專」。

出版人的自我期許
    天下文化林榮崧編輯總監以多年來的出版經歷,與我們分享出版的目的,有如建造美侖美奐大教堂,薈萃眾人意念,傳播著思想與福音,讓大家都能受惠。
出版業的人力需求
    編輯部是出版業裡核心的部門,有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那出版業裡的人都來自什麼背景、學經歷呢?除了美術編輯需要專業的技能,其實沒有特定的限制,科學、財經、心理、中文、歷史各個領域的人才都有,你書籍有濃厚的興趣與情感嗎?天下文化林榮崧編輯總監告訴我們,想要進入出版業的先決條件,第一要喜歡看書,第二喜歡寫文章,若幻想自己是個作家就更好了。

以上圖片與文字,來自:Asia How To

Friday, December 14, 2012

材料工程和科技業觀察 -- Johann訪談 三

產業主要內容和學門的對應關係

  • 半導體、3D(DRAM, LCD, LED),太陽能發電--自然科學類和工程學類都可 
  • IC 設計--電機和電子學群 
  • 資訊業:大型的軟體公司不多,不過至少能做關於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至少也可以管網路和維護電腦。學資訊是任何領域都可以切入,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需要資訊人才。 
  • 如果不問興趣,只問求職優勢,自然和工程領域,學習的效益最大的,大概是電機學群。

電子產品的故事 The Story of Electronics
在討論科技業就業的同時,不妨也想想科技業的代價
關於科技業的工作觀察
    在科技業有一些職位是所謂的「賽缺」,工時長,壓力又大。工時長,是早上8:30到晚上10:00,假日值班,有時候連續過這樣的工作長達半年。在科技業的賽缺,100個人有99個人對所做的事沒有興趣,工作是為了有錢養家。 不少人在科技業對工作感到痛苦、婚姻出問題的比例很高。
    科技業的壓力:每天被檢討(review, highlight)、每天被「釘」,事情做不完,疲勞。科技業常有開不完的會,要報告進度和改善。會議常是無效率,開到凌晨的也有。
在某些大公司廠務會議做簡報,每一張投影片要讓廠長在3秒鐘看懂,給部門經理報告,每一張投影片要在10秒內看懂,給副理的投影片,要在一分鐘內看懂。公司太大就會有這種對效率的要求。
    雖然科技業不如幾年前含金量那麼高,但如果希望有穩定的賺錢,科技業還是很好的選擇。只要做得下去,絕不會餓死。在科技業,除了工作第一年之外,年薪60-120萬是常態。但是能不能做得久就難說了,如果是賽缺的話,「要能夠辛苦地工作」並且受得起責罵、壓力。
Leah Buechley: How to "sketch" with electronics
實習在科技業的用處:用處很小,因為正職員工都非常忙,不太可能教學生;學生因為不知道實務狀況,不太可能上第一線,不太可能練習技術,也無法真正處理工廠內的實際問題。只能看看環境,看到辛苦、累、壓力,但其實感受不太可能很深。在這種情況下,要在實習中發現課程與實務的關係可能性很小,被派打雜的工作可能性大。事實上,一般科技業中很多所謂的「師徒制」,有時候掛名的多而有實際功能的少,要教你就是要你做事情。很多科技業的訓練有點像是,直接丟進水裡,看會不會游泳。

Thursday, December 13, 2012

材料工程和科技業觀察 -- Johann訪談 二


關於台灣研究風氣的觀察
    論文積點制,對於要探索未知的純科學觀點來看,是危險的制度;為了點數的研究思維,和單純為了探索未知的思維是相牴觸的。Impact factor計算,和對於科學的貢獻,並不能等量齊觀。許多論文,根本是在「製造data」之下產生的,分析也是很「唬爛」,並不見得嚴謹。
能不能做出研究論文,也不僅看研究能力,設備也非常重要。舉例而言,電子穿隧顯微鏡,一台要一千多萬元。竟然某教授的實驗室就有三台,他有這樣的工具,當然可以觀測到許多東西,進行發現和實驗。也因為如此,他的實驗室,有很強的收學生優勢,從大學直升博士班,常可以在五年內畢業,因為有了這個顯微鏡,發論文就很快了。
    一般理解的科學探討思維下,研究應該是先進度廣泛的觀察,發現問題,找尋可能解答,再用實驗驗證。材料工程領域發論文,通常不是循這樣的思維,而是另一套模式:依照實驗室既有的概略研究方向進行,在得到實驗數據之後,再鎖定要探討的題目。畢竟,教授有正在進行的研究案,也將設備等資源投在特定領域,教授與學長姊都在某課題較有專精;在台灣系所多數的情況下,進實驗室後不可能真的天馬行空想問題來研究。
Google Science Fair 2012: How can robots aid scientific research
用樂高積木做出材料化學實驗的儀器,才是科學研究者的本色!!
一般工程領域學術研究和產業實作不會有什麼直接的關係。除非教授和某公司高層特別友好,發展合作研究關係。有人會認為,這樣的合作,某程度也是企業佔公部門資源的便宜;但另一些人認為,這樣的合作,是公部門資源效益的合適發揮。實際的案例是,交大電子所有某些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聯發科的技術特質非常貼近,該實驗室的畢業生往往也能順利進入聯發科。這樣的關係是否好,某程度也有點見仁見智。即使不從正當性來看,而從整體經濟效益來看,工程領域若有一部分的研究,與業界相近,其實不是壞事,畢竟有某種多樣性,讓學生可以選擇。
材料化學研究的案例:Graphene: The Next Wonder Material?
關於科技業工作的觀察
    關於學歷與科技業工作的必要性:並非在科技業工作就需要大量深奧的知識,其實科技業至少50%的工作,只要高中畢業的程度就可以勝任,重點是有「有該行業內一般程度」的理解力,能正常溝通、還算吃苦耐勞、知道如何待人處事與合作這樣就可以了。
    在業界工作,學歷好或過去擅長讀書考試,是代表有足夠程度的聰明。但是不擅考試,並不代表在工作時的表現會較差。一般的考試,是要一次寫對,並且不能和人討論,這樣的方式,和業界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實務上,許多的工作是要嘗試錯誤,並且用各種方式一邊做一邊查找資料、和人討論請益。

Tuesday, December 11, 2012

材料工程和科技業觀察 -- Johann訪談 一

Johann學習與工作經歷:成大材料系、清大材料所,畢業後在科技業服務五年
關於成大材料系的觀察
成大材料系的前身是礦治工程學系,所以成大材料至今,在金屬方面的師資及研究也比較強一些,產業界如中鋼也有許多系友。
成大材料系畢業當時必修專題:對專題用心程度不一,希望走推甄的人,可能比較用心在專題上。最後專題要統整在一張海報上。實務上,修專題常是進實驗室之後,指導教授的案子交給資深博士生(大師兄),再拆成分給碩士生,再將更細的部分拆給修專題的大學部。
關於讀材科系:一般來說需要記憶力好,要愛做實驗,物理學強一點會有優勢。重要的課程包括:物理冶金、固態熱力學、是材料分析,需要物理概念好,而且要會動手做實驗。
Aerogels: The Materials Science of Empty Space
關於工程領域學習的觀察
對於讀工程的人而言,許多基礎原理課在理學院修更好,例如同樣是電磁學,物理系的老師開的課,通常會比電機系老師開得還要好。因為工程科系的教授,大部分的研究都在應用面,不像理學院的教授,他們的思維都是浸在基礎原理的探究上。理學院的課,常常更能幫助學生徹底理解。
若是特質符合的人讀工程,大致上在讀書的期間會覺得輕鬆、充實,有樂趣,並且有時間做一些其他想做的事。
關於如何選擇較適合自己的領域、科系:要問大三以上,畢業五年以內的學長,而且要用對的方式問對的問題。重要的問題包括:什麼課是重要的,為什麼它是重要的,需要怎樣天賦…。許多科系實際上和想像的差很多,需要問很細。
交通大學 開放課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一) 第一章 (1/3)
(如果老師能拿寫板書的時間,做更多的師生互動就更好了)
工程類研究所的觀察: 
通常研究所畢業的年限,要看你好不好用,和選到什麼樣的教授。如果教授太拗學生做事,為了發論文將學生視為勞工,而他又覺得這個學生好用,那你就可能要讀好多年。比較正直的教授,或是這個學生太不可靠,教授比較不會留他太久。 
台灣博士班的學習環境觀察:在美國,讀博士是會有收入的,但在台灣,讀博士很少固定的研究助理、教學助理收入,所以得接研究案賺錢,這樣的賺錢方式,對於求學和研究,當然會有壓縮。台灣養得起博士的民間公司也很有限,畢業後也不見得有就業上很大的優勢,讀博士到底划不划算,每個人都要依本身的情況好好想想。 
在研究所訓練設計實驗流程,對於工程師,當然有幫助;但不見得一定要花這兩年,畢竟工程師需要的,是基礎知識(物理、化學、程式),知道找資料的方式。可惜的是,台灣教育對於「找資料的方式」訓練很少,尤其大學部,作業常是習題形式,而且分量非常少,甚至分數常是以考試為主。

Friday, December 7, 2012

高職化工科資深教師訪談 - 關於化工科的課程


    化工科上的課程分四類第一類是基礎科目,也就是國、英、數等科目。第二類科目是必選,也就是全國高職化工科都會修的科目,包括普通化學、基礎化工、分析化學及化工裝置等。第三類是選修科 目,是各校各科教師自選的,在老師任教的學校,選擇修科目包括有機化學、儀器分析、高分子化學等。第四類是實驗科目,高一每周四節、高二每周節、高三每周七節。
    化工科課程的性質,大約可以說是簡化的大學化工系,加上實際業界操作知能。如果看化工科的課表,會發現許多科目,在大學化工系都會出現,但是高職化工科,課本絕不會像大學那麼厚,大約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內容,教得比較簡易,不會太深奧。有一些高職化工科的科目,在大學化工系通常沒有,包括化學工業學、化工裝置,這兩科分別介紹化工產業的重要材料、製程方式、重要機械等。這些課目能確保學生,對於化工相關產業的工作,可以有基本知識,且很快上手。
實驗器具--化工系學生的好朋友
    技職化工科的實驗課非常重要。實驗課是為了日後在工廠進行製成作業,所進行的預備訓練,所以技職化工科最重視安全、效率、準確。化工科的技藝競賽,也是以實驗為主要內容。化工科實驗的技巧訓練,無論日後是升學或是就業都很有用,許多科大教授會發現技職體系學生在實驗室,實際操作特別認真與有效率。
    化工科實驗課的意義。因為升學(統測)不考實驗,部分學生輕乎實驗課。曾有一個學生,非常升學導向,只讀書和準備大考,實驗課都蹺課,或是非常不認真。他最後雖然考上台科大,但是一年級就被二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實驗室,他什麼都不會,而其他學生都有扎實的基礎。技職體系學到的技能,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見得直接幫助升學,但長期而言,對學生的學習或就業,都會有好處的。
關於實驗課(謝宇程心得,非訪談):「實驗」這件事,在技職、大學、研究所似有不一樣的重點;在研究所,要求學生能獨立設計實驗及解答問題;在大學,學生理解實驗各步驟的意義是最為重要;而在技職,學生能精準、安全、有效率都執行實驗步驟是訓練的主要目標。當然,技職學生要理解步驟意義,或是設計實驗,都是好事,但那不是主要目標,也不是最低限度。
化工實驗室-只能說國內很少實驗室這麼窗明几淨
(連結到來源網站)
    化工科與就業:化工科畢業生的就業一向不是太大問題,因為從石化、食品、肥料…眼睛看到的一切,生活中的一切用品,任何製造業都需要化工的人才。如果家境比較不好的學生,需要及早進入社會,不怕早點吃點苦,讀技職,尤其化工科沒有什麼不好。化工科的就業情況一向很好,可以進入工作場域,及早工作,許多公司還鼓勵學生去科大夜間部進修。就算在不進修的情況下,技職化工科學生基礎的化工原理都學了,畢業後,在實務知識與能力上與時俱進,認真工作,升遷到中階幹部,都是沒有問題的。

高職化工科資深教師訪談 - 關於技職整體觀察

    技職與大學的差別:具體實務。以資訊科系作例子,大學會多重視資訊工程的底層運作原理(例如:演算法等),而技職重視的,會是photoshop這類應用軟體的操作使用。大學教授是認為,僅需從業界較熱門、廣泛使用的軟體中擇其一二,在少數幾門必、選修課程中讓學生使用,其他相關軟體即可觸類旁通,但這種教法不一定適用每個人。而日後在就業上,技職資訊科訓練出來的學生若要做如「電腦繪圖」這類工作,也不見得會遜於大學資訊系學生,畢竟想要精通任何軟體工具,一定得投入相當的時間與訓練。
某大型化工廠的一景 -- 也還滿壯觀的 (聯結至來源網站)
    高職之間,略有風氣的差別例如在都市的高職,比較重視升學;在非都市地區的高職,就比較重視證照和技術;各高職化工科,平均有九成以上的學生有丙級證照,乙級證照的比例則是在兩成到六成之間。化工的技術證照考照方式,學科有題庫可以練習,術科就是照固定步驟做實驗,常做自然會熟。但是訓練考照的過程,也是個不錯的訓練,因為有很多實驗的細節需要磨練有助於就業,許多技巧在課本上是不會寫的。
    各校化工科硬體差異目前台灣設立化工科的職,都是公立學校,因為化工科需要許多實驗的儀器、設備及化學藥劑,成立科系成本高昂,私立不太會開設。而也因為是公立學校,設備大致上還不差,各校落差也不大。若一定要說,則招生人數較多、歷史較長的化工科,在儀器與設備上較豐富齊全,甚至某些私立科大的化工系還好。
煉油廠,也是需要化工人才的地方 (聯結至圖片來源)
    什麼是好的技職教師:好的技職教師,最需要的是經驗與熱忱,將心思放在教學上,而不是高學歷。高職的學生,往往需要耐心,需要老師多講兩三遍再會懂。資深教師知道,許多課程,若單純只講原理,半小時就能講完,但是學生不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教師會準備許多具體例子,提供有趣的譬喻,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因此,經驗的累積很重要,有經驗的老師,知道哪裡學生容易不懂,知道學生為什麼不懂,怎麼講能幫學生聽懂。
    近年來,技職化工科的教學內容有些變化。技職普遍地增加了國英數等基本科目;相對地,至少在化工科部分,專業內容方面簡化,而實驗課時間減少。原本專業科目的難度更深,而實驗課時數和多年前相比也將近減半。現在許多高職為了升學,也設立第八節輔導課。

Thursday, December 6, 2012

從美麗浪漫到務實助人- 外文系/心輔諮商 Pear訪談 二


在美國復健諮商(rehabilitation counselling)所的經驗及觀察:
    一開始在申請心輔領域的美國研究所時,許多研究所無法申請。因為那些研究所要求普通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學分,或心理領域18學分,而Pear並沒有。但恰巧U Iowa 很歡迎多元背景的學生,並且對心理學基礎學分沒有要求,開放學生在研究所從頭學習。
復健諮商的學習,是非常實際、有用、有趣、有意義的過程,隨時都能體會到這是個助人的行業,而非浪漫的事。
    該研究所要讀兩年,除了一開始半年不必實習,中間一年要兼職實習,最後半年要全職實習。實習內容依不同的實習機構而異,簡單而言就是參與實習機構的活動與業務。以Pear在醫院附設的成癮冶療中心的實習經驗而言,就包括團體治療、家庭時間、休閒活動訓練、各別諮商。
    諮商領域的學習,有一個很辛苦的環節,就是要在患者同意後錄音,打成逐字稿給本身的督導看,讓督導來給意見。這樣的工作,一真到成為正式諮商師之後都需要做,只是隨著愈來愈資深有經驗,密度會漸漸減少。
在實習的過程當中,督導(advisor)的角色很重要。和合適的督導學習,可以更快進步並了解諮商的技巧。Pear曾經跟過個性特質相差甚遠的督導,挫折感比較大。
University of Iowa 的一景 (from Wikipedia) 
對台灣心輔領域的觀察:
    對國內戒癮機構的觀察:無論國內外,一般公衛體系的毒癮戒治機構的成效都不佳,某些宗教色彩的戒治中心,反而較有實際效果。台灣的戒癮機構所使用的作法、文獻,都還是從外國引入,所以英文能力十分重要。
    在大學進行心輔工作:和校內單位聯繫合作是十分困難的部分,尤其是要和當事人的父母、朋友、師長協調如何合作幫助當事人。最困難的個案,是那些無「病識感」,不認為自己需要幫助的病人。
    國內心理諮商輔導分兩種資格:
  • 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所畢業。多在醫院工作。
  • 諮商心理師:諮商輔導相關研究所畢業。多在學校、社福機構、監獄工作,也有愈來愈多私人開業。
    兩者都需要全職實習一年,而且要寫論文,所以讀三年是最快的,讀四到五年的人也有。在台灣,近年來有相當多的人投入這個領域,台北區域保守估計已經有500個有照的諮商心理師。這個領域在未來幾年,也將面臨飽和。
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為心輔人員:
  • 對人的內在世界好奇有興趣,喜歡聽人的故事。
  • 有感覺,能想像別人的感受。
  • 勇於自我挑戰,有助人的熱忱,想幫助別人改善生活。
  • 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能承接他人的情緒、依賴、情感勒索。

從美麗浪漫到務實助人- 外文系/心輔諮商 Pear訪談 一

Pear的求學與工作歷程:
中山女中-台大外文系-U Iowa (復健諮商研究所)-國內戒癮機構-大學心輔中心
選擇外文系的想法與學習經歷:
    本身喜歡英文、愛好文藝,高中的好友全部都讀文學院,本也有讀歷史的打算。另一層更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從小有當老師的心願,但高中畢業時對未來的方向仍不確定。讀台大可以修教育學程,也有當老師的可能,同時也有接觸其他領域的可能。此外,外文是一個好用的工具,在接觸「美麗浪漫」的文學作品同時,還保有對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另一方面,外文系雖有「無限可能」,同時也會讓人感到「一片茫然」,幾乎所有文學院的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且在大三升大四的時候最為明顯。雖然外文系學生有語文的工具,卻沒有特定專業內容。台大外文系又特別專於文學研究,除非要進入學術界,否則是無法繼續走這一條路。在大學的時候,對未來大致上維持著「當老師」這個想法,並以此心態,按部就班地修外文系的課以及教育學程。
David Crystal - Texts and Tweets: myths and realities
David Crystal是當今最卓著的英語研究者之一
    關於台大教育學程:台大教育學程辦得很用心,常請高中老師來上課,教導很貼近實務的課程內容。某一位老師,非常有創意地,運用自己的課堂,來示範班級經營、引導學生體會與思辨,讓學生了解什麼叫做「會帶班級會上課的老師」。
    印象深刻的課程:語音學,該課程教師對於語音學懷抱極大熱忱,用各種媒材、多元訓練方式,讓學生了解各種發音的可能性,例如演員用來訓練口音的網站。在這個課程當中,學生學到如何模倣各種語調,而且發音也大幅矯正。
從外語教師轉向心輔諮商:
    在全職實習前,有半年的教學實習,在北部某女子學校上課。雖然該校學生已經是十分乖巧,但是Pear已經覺得教起來很辛苦吃力。在班級管理、接觸家長等方面,都感到難以完全勝任。Pear體會到,在上教育學程的學生中,約有三成的學生,擁有所謂「教師的魅力」,也就是他們除了學科知識外,還有一種領導的氣質,讓學生對他們服氣。Pear覺得自己可能並沒有這個能耐,硬要當老師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總會很勉強,而且很難將教師這個角色做得淋漓盡致。於是,也在開始思考其他可以走的路。
Bill Gates: "How Do You Make a Teacher Great?" 
    在全年實習實,Pear除了是實習導師,其行政實習是在高中的輔導室。她每天看到許多學生,因為各種困擾而來到輔導室接受協助,她驚訝地發現,這些光鮮亮麗的孩子背後,都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在此同時,Pear已經知道少子化的現象,未來正職教師的職缺將不斷減少,而心理輔導人員的需求卻是「真的存在」。
    在社團活動、與友群互動的過程中,Pear慢慢了解,自己對於面對一大群人、擔任領袖和指導者的角色,較不擅長。但是在面對個人,或是小群體互動時,她是可以扮演很好的聆聽者。這個過程,讓Pear慢慢將規劃轉向心輔諮商。

Tuesday, December 4, 2012

心繫社會與程式的電腦業務 -- 與Nick訪談 二

在鴻海昆山工廠一年經驗:
    工作內容:製造零組件流程的進度控管,包括:模具、製造、機構、塑模、射出成型、上漆塗裝、組裝…等。最難的,是成型廠從塑模到試模的過程,要試到可以量產,也就是良率達95%以上。這樣的工作內容,和大學所讀的關係不大,只要靠基礎的邏輯就可以。
    Nick發現鴻海是「科技製造業」,和原本所有興趣的資訊業是不同的。在科技領域,機構部分是機械系的專長,硬體是電機系的專長、軟體是資訊系的專長。機構和硬體的差別在於,硬體是指可運算和記憶資訊的部分,例如晶片組、CPU、硬碟等。若要細分軟體領域,工求得是最高效能,資管系則是多樣效益。
劍橋教授談:什麼是computer science
關於適才適任的體會:
    什麼是喜愛一個工作:有些事(包括過程或成果)你看到就覺得酷,有些事你看到就覺得討厭。
    選產業是看興趣,選職位(例如研發、PM、業務等)是看個性。例如,同樣是對電腦這個東西有愛好,擅長交朋友、擅長了解別人的個性就適合作業務,擅長一個人思考、查資料與實驗的,就適合研發。
    Nick當初覺得喜歡電腦卻沒就讀資訊領域,從他後來回想,當初確實是應該選資管,而且他現在也有自己進修程式設計的打算。雖然如此,但他仍認為,這之間的學習與工作經驗,仍然教了他許多事情。「達成夢想有很多可能的路」。

推薦:Nick 的blog: http://nickkiang.pixnet.net/album

心繫社會與程式的電腦業務 -- 與Nick訪談 一

學習與職業歷程:延平高中-成大企管-鴻海昆山工廠-台灣品牌廠筆電業務(近東及非洲市場)
高中畢業選成大企管的歷程:
    原對政治與法律最有興趣,但在父母要求下讀二類組。但後來決定不讀二類的科系,高中物理化學課,後來都在自修歷史與地理,自修歷史甚至考到全國前32名(前0.05%)。除了歷史與政治之外,Nick較有興趣的是資訊,原因是資訊科技能幫人處理許多的問題,能做許多事讓人的生活更便利。父母希望Nick讀商,但Nick本人對資訊較有興趣,所以在志願卡上填選的科系包括資訊、資管、管理。但因為只能選一類系所,而數學分數不夠高,而台政管院都重視數學分數,所以Nick最後落在成大企管。
成功大學介紹短片
    Nick本人對於政治、歷史等人文社會領域,一直懷抱高度興趣,自修非洲史、韓國史、中東史、阿拉伯語。大四也曾自修國際關係科目,考上某國立大學政治所,但選擇直接進入職場。自修國際關係的那段時間,反而是Nick認為大學最快樂的讀書時光。
對成大企管系學習的觀察:
    國內企管教育,無論師資、教材、案例、分析方法,都來自美國,而且都是大企業。相對而言,台灣文化不同,而且多中小企業,許多管理課堂學習的內容不會派上用場。
    對於二十歲上下,沒有社會經驗,也沒有經營企業的人,要讀企管,許多都是理論,都非常抽像。企管也許較適合有工作經驗的人讀,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美國,較多人選擇工作一段時間後再讀MBA(企管碩士),而非在大學時候讀企管。
哈佛企管教授談:Rethinking the MBA
    若進實業做生產製造面、基層第一線服務與業務,企管系學到的東西,較用不到。對於投資、創投、顧問業、行銷、市調、獵人頭公司等領域,企管系的內容是有需要的。
    在企管系,多多少少會學到市場的概念、經濟學、國際貿易、貨幣銀行學等看世界的方法與基本知識,對方日後工作,多多少少是有幫助的。Nick也學習將市場概念,融入其本身的公益思維,並且發現私企業如果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與商品,滿足人們需求,也有造福社會的功能,甚至比政府更不限於地域。這些想法,都讓Nick的理想更趨廣闊。
    成大的制度,在轉系、輔系、雙主修方面訂得很嚴格,要全系的5%才有資格,也少這方面的風氣。原因是成大本是工程立校,重視札實與嚴格訓練。但是,在原本系上不適應的人,才更希望要轉系。這樣的制度,會讓沒選好科系的人,困在原本科系中。

Monday, December 3, 2012

金融領域的實務學習 -- 家蘋訪談 二

上一篇:金融領域的實務學習 -- 家蘋訪談 一
  • 與其他科大、技術學院的財金系比較:
    從某同學聽到,另一個科大的財金系,沒有實習,課程也缺少實務,只上課本。同學畢業之後,對財金領域業界一無所知,也沒有認同感,畢業後很少人從事金融業。
    朝陽科大是私立,對教師多是一年一聘,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很重視,相對而言,某些公立學校,教師可能比較不積極。
  • 工作後對學習經歷的思考:
    朝陽科大財金系所教的,和業界實務運作頗有關係。所以在進入業界之前,就已經對實務有些概念,進去之後當然就更易上手。
    其實可以安排更多實習機會,每一個實習都拉長一些,這樣學生可以多了解幾間金融機構。
    看課程教師資歷,是否是教該課程最適合的教師。例如微積分,最好是數學系背景,對原理的講解才會比較清楚;而企管課,最好就是有實務經驗,講得才會有血有肉。
BBC製作:Warren Buffett紀錄片
  • 金融業、財金系適合什麼樣的人:
    擅於計算,不是抽象數學,而是會計會用到、較複雜的計算。
    要細心耐煩,因為銀行是高管制行業,央行有極多稽核,有許多法規要遵守,有許多表單、細節,非常繁瑣。
    金融業務,重點在於個性,要活潑不怕生。

金融領域的實務學習 -- 家蘋訪談 一

學習與工作歷程:明道中學資訊應用科-朝陽科大財金系-證券金融業 (在三間銀行、證券公司任職,每個任職時間近一年)
高中(高職部)的學習經驗:
    明道中學是綜合高中,第一年都上高中課程,第二年高中與高職分開。在高二時選擇資訊應用科,該科的主要科目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資訊,一部分是商業。資訊部分主要是一些重要的應用軟體操作,包括文書、網頁、繪圖、資料庫等。商業部分是以金融、國貿、經濟等知識為主,主要的技能是會計。
    在高中的時候考了會計丙級、網路設計丙級、電腦應用乙級。電腦應用乙級考的內容包括word、excel等軟體的進階操作,以及電腦相關的術語概念知識。電腦應用乙級證照對於推薦已經很有幫助。
耶魯大學課程:金融理論
朝陽科大財金系學習經驗與觀察:
    財金系之中,主要的科目是會計(上到中會)、投資學、企管等科目。基本科目包括微積分、統計、英文等。選修包括成本會計和保險等。
    印象中最有收獲的科目:管理學。該課程的教師是個銀行分行退休的經理,他能很務實地告訴學生,金融業各領域各種業務是在做什麼,例如銀行存款、放款、外匯、櫃員;也包括證券業的拜訪客戶、call客、經理人業務等。有實務經驗的老師,對學生工作的建議會很有用;因為有人際網絡,推薦學生工作的機會也多。該課的學期報告,則是找一個銀行或券商,實地採訪銀行/證券業務,詢問業界實況、產業生態等,並輪流上台報告。這樣的報告,可以幫助學生很快了解許多業界實況。
    印象中最有收獲的科目:國際金融。教師將經濟日報、工商日報等財金報紙內容納入課程,說明當前發生的次貸風暴、歐債危機的成因及影響。在考試時,也拿報紙財金報導出題。
投資專家巴菲特的訪談
    印象中最有收獲的科目:金融資訊分析。該課程要求學生研究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告,設法實地參訪和訪談,參考學術資料,挑選合適分析模式,並撰寫專題報告。這個科目讓人對國內公司企業有更深、更廣的了解。
    印象中最沒有收獲的科目:投資學,該課程的教師是國內研究型頂尖大學農經系畢業的博士,沒有業界經驗。雖然學歷好,但是教課都是在講「自己的世界」,學生完全聽不懂,考試許多學生零分。
    實習經驗:實習是一門一學分的課程,學校會安排暑假的一個月,去金融企業實習,做那個企業安排的工作,觀察產業實況。實習的收獲人人不同,有些人參與比較複雜的工作,可以了解整個銀行的工作概況。有些人被分派到比較雜務的工作,例如有人是天天去蓋章,從早蓋到晚等下班;這樣的實習對於了解產業實況就幫助有限。

台科大企管與公關行銷 -- 徐仲威訪談

求學與就業經歷:
    國中就讀實為升學班的美術班 - 士林高商資料處理科 - 台科大企管系(在未補習的情況下,是該年度統測商管群榜首) 在士林高商的學習,與 金融領域的實務學習 -- 家蘋訪談 相似。
台科大企管系求學經歷:
    系上課程的教材,用的都是英文課本為主,英文不好的人,很難以吸收理解。太多空洞的理論並沒有實際經驗作為支撐,讓人無法深入理解。
    比較有收獲的課:英文(實踐大學的陳淳麗老師):老師用各種活動的方式,包括舞會、慶祝復活節,讓學生感受英美文化與習俗,並自然對話互動。管理學:要求學生實際參訪企業,包括豪大、小歇、誠品。這些課程安排,讓學生踏出校園,更了解實際社會。系上辦的企業參訪很有限,系學會有自主地多舉辦一些。
影片:What is HBS Field? 
哈佛商學院最新的教學方式:田野調查(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眼神怪怪的?)
    在學校的社團學到的比較多,例如學習不為回報而付出,各種社團經驗對日後工作也有幫助。從後來經驗看,當初在大學時若有實習的機會,應該更努力爭取,因為要了解各種產業的實際面貌是很重要的。
就業經歷:
    在公關公司服務,客戶為 HP,工作包括辦記者會、辦活動、寫新聞稿、整理同業動態。公關的工作很累,在國際公司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英文能力。
    在F-Secure總代理擔任行銷,也從事包裝、新聞稿、品牌經營等層面。

Saturday, December 1, 2012

多媒體與動畫的學習--黃威凱訪談 二

畢業後工作心得
    從高中、大學就開始感覺,創作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一開始是從熱舞社的學習開始,感受創作舞蹈的成就感,大學後愈來愈明確。
    在畢業服過兵役後,找了一個在電腦動畫業界的學長接案,在工作中學習、累積能力。在學校的學習中,雖然有軟體技術,但是美感和細膩度不足,傳達資訊的清晰度不足。除了在工作中學,看書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了解更多理論也可以思考如何套用在實務。
    在大學是學電腦動畫的技能,畢業後工作時才學核心概念、layout,畫面細節、完整性。
黃威凱的動畫成品 -- Touch of the Light - Opening Credits
對動畫業界的觀察
    動畫業適合怎麼樣的人:要能耐得住無聊,要有創作的熱情,尤其一開始(第一年)很難賺錢。當客戶付不出很多錢做一個作品的時候,也不因為錢少而亂作,這樣的機會可以爭取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累積自己的作品與認同。
    學校一部分的教師不是來自業界,而是來自藝術背景,他們可能重視展覽、競賽等。但是他們教的學生,作品傾向前衛,業界接受度較低。這他們的作品,若要拿出去申請留學或展出,可能性就比商業作品高。
    近年來,設計、動畫、電影較流行,而少數從業者年輕就出名而有成就,容易讓年輕人對這個行業懷有幻想。這其實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大部分這個領域的從業者,都很孤單,沒名氣,不賺大錢。

多媒體與動畫的學習--黃威凱訪談 一


學習與工作經歷:內湖高中-台藝大多媒體動畫系-動畫設計公司
    選擇台藝大多媒體動畫系原因:先刪去文、法、商,因為知道這三類自己沒興趣。社會科學、藝術領域則是在考慮之中。但因為高中沒有術科背景,所以選擇更受限;藝術相關的領域,比較能選的是廣能、電影、廣用美術類。
黃威凱的設計成品 -- GF*BF - Logotype
台藝大多媒體動畫系的學習經驗
    大一的時候上基礎素描繪畫,因將近一半同學是學過的,而且有札實的基礎,老師對沒有基礎的同學並未沒有一步一步教,因此表現較不好,相當受到挫折。當時老師說,學動畫這一條路,手繪能力很重要,更是讓威凱擔憂這條路是否走得下去。後來發現這只是誤導。
在學校所學的課程較廣,因為所謂「多媒體」可以包羅許多科系的學習內容。雖所學可謂切合實用,但不夠深入,包括網頁製作、平面設計、電腦動畫、flash等互動製圖軟體、編曲、剪接、編劇、導演、配樂、分鐘、表演、攝影、燈光、色彩學。作業雖繁重,但往往沒有真的做到精緻。
    曾經對電影很有興趣,和電影系同學一起製作學生影片。雖然只是助理的工作,幫忙打雜、開車、買便當、找場地,慢慢知道電影怎麼拍。
    在畢業前,學長邀請參與國片製作,於是請老師將自己當掉,為了延遲入伍,花一年時間參與拍片。在拍片過程當中,幾乎不拿酬勞,而且沒學到專業技能,後來發現其他工作人員的待遇也不合理。因為這次經驗,發現電影製作太複雜,不是一個能讓自己專心創作的領域。

電影、服飾、藝術創作 -- 向團團訪談


    認識向團團的時候,她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藝術家。她的插畫絕對獨樹一格,並非一般所認定的「美麗」或「可愛」,她筆下的各種人物、形體,都展現驚人的創造力和風格,傳達著真摯的感情。這一個特別的人,是什麼樣的學習歷程,選擇方式,特別令人好奇。
向團團的求學與工作歷程:油廠國小-國光國中-明誠高中-台藝大進修推廣部電影系-服裝造型銷售-藝術家。
    從小就喜愛畫畫,但以為美術班的學生才有資格談畫畫,完全不認為畫畫是自己的「專長」。在國中畢業時,因為英文好,一心以文藻英語為唯一的目標,但卻意外沒考上。在進入明誠高中,完全失去目標,高中三年如同荒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在這段時間較重要的學習與收獲,乃是利用課餘的時間,學習服裝設計,從打版到縫紉,自己獨力做好一件衣服。
向團團的畫作,用色和筆觸讓人愈看愈驚奇 (引自其fb專頁)
    台藝大進修推廣部電影系學習經歷
第一年:與合得來的同伴,做了自己的短片,受到頗多好評,
第二年:合作製作電影的同伴合作不順利,對電影的熱情大減。這一年,她常運用課外的時間,去實踐大學旁聽藝術史或設計領域的課。
大三之後:因為找不到自我的定位,瘋狂畫畫作為情緒的宣洩。在幫電影系的人做服裝、畫妝,並籌錢做畢業製作。最後發現電影這個領域太複雜,並不適合自己。
    畢業後的工作:團團漸漸知道,她的喜好與能力,不在於製作服裝,而在於幫別人搭配服裝造型。畢業後,有一家服飾店主動聘請團團,擔任造型銷售。在這個職位上,團團比較不像是店員,更像是顧問,受到相當的尊重,並且做得有成就感,受入也非常不錯。在工作之餘,團團不斷自修服裝、色彩、剪裁在人體上產生的效果,並定時撰寫流行趨勢報告。
Photo: 今天去看電影 逆光飛翔之前,也完全沒看過預告的我,畫了一張生日卡要給我的姊妹,非常奇妙的感覺!是要她非看這部電影不可吧!  

在夢想的路上,遇到了許多阻礙,也曾想要遠離,但遇見你之後,我明白了這些阻礙只是要讓我對自己的夢想更有決心!--逆光飛翔!
太熱血了!呼呼呼
向團團的畫作,許多細節都似有深意 (引自其fb專頁)
    走向專業繪畫的道路:擔任造型顧問的工作,雖然符合團團的能力與專長,但是因為工時長,時常工作到晚上一兩點,生活與工作無法兼顧,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也無法照顧。另一方面,漸漸有朋友和團團說,她的畫很值得欣賞;有專業畫家朋友說他的作畫受向團團影響;也有學藝術的朋友看到向團團的畫作,佩服地建議她「不要去學畫」;甚至有朋友帶到東京的畫展賣出,這些都給團團一個想法:靠作畫維生這條路可能走得通。於是,團團決定離開原有的工作,將心力投入繪畫創作,積極拓展作品的豐富度。
    向團團的故事,正在開展中。我們拭目以待。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實踐「經濟商管」於「經營管理」藝文空間--Changee 創業女孩的訪談 三


店的歷程:
    2011 年中,即將畢業的我們期待將更多自己的想法落實與實現,於是如火如荼的開始著手計畫,期待能夠打造一個分享空間,讓許多不同的人才匯流,激發更多可能性。當時經驗不多的我們從做中學,動手打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從空間設計到餐點物流,藉著許多朋友的幫忙,一切得以成型,這個時期,「成長」與「分享」是我們的核心理念,空間設計與識別中無處不在的「樹木」概念也是依此成型:「我們很喜歡樹的意象,例如年輪,一圈一圈都 不是完美的圓,但不斷成長之後,最後形成了非常美麗的紋路。重點不是做得多完美,而是不斷成長,這句話一直鼓勵著我們。」
Changee 藝文空間的一角 (來源:Changee提供)
    D.cafe 藝文空間就這樣誕生,以舉辦音樂表演為主,提供獨立音樂的新銳創作者發表與分享空間,期許成為獨立音樂與大眾之間的平台。
    2012 年三月,因場地的限制導致動態展演活動被迫中斷,不能繼續籌辦當時已穩定發展的音樂展演活動,讓我們無論是在理想的實踐以及公司的營運都陷入愁雲慘霧之中。不願意放棄的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最初的構想與理念,希望能夠在限制下盡可能的實現想法,於是發想出「Changee」的概念雛形,以靜態活動為主的創意平台與工作空間。
    2012 年五月份,d.café正式轉型為 Changee 藝文空間,危機就是轉機,雖然遭遇了困難但反而更讓我們能夠再次仔細思考,拋下束縛專注於平台的打造上。
    此一時期的 Changee 藝文空間,期待成為實體的創意平台,試圖打造友善的環境,讓改變得以發生。這是由於我們發現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自主性的在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可是常常只要需要用到實體空間的活動,就需要負擔高額的成本和風險來籌辦及宣傳,許多的想法常常在考量時間、金錢後無法執行,因此我們盡可能的提供最大的彈性和支持予投身於喜歡事物上並嘗試做改變的人們,讓大家能用低成本的方式實現想要做的事情。

changee coke 2
Changee 的核心精神(來源:Changee提供)
創業的重要能力:
    看見事實的能力:創業過程當中會遇到許多壓力和挫折,要能看清楚各種選擇的風險,要能知道限制是什麼,並且用正面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學習能力:創業時會碰到各式各樣的新問題,因此保持彈性,擁有高的學習能力很重要。創業以來,從空間設計、商業經營、文化發展領域知識的瞭解,都是要不斷學習,不斷深入精進的。
    了解產業:要先了解產業,才知道要準備哪些知識與技能。進入這個產業前,要先做調查、詢問,和業內人士談話,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準備自己。
    要能用各種變通的方式克服困難:例如在d.cafe時期,因店內空間有限,不能放置很多廚具和烹調工具,也不能使用明火,出餐大受限制。自身對於料理並不拿手,時間與效率上也不允許從頭學習,於是想出「舉辦員工間的創意料理比賽」的方式,讓員工用店內非常有限的器材做出創意料理。當時用這樣的方法,研發出了起士蛋、香蕉巧克力起士磚餅,都大受歡迎。
    後來Changee時期,人力不足並希望專注於活動上,便開放機器設備的資源,舉辦比賽,讓優勝團隊能免費使用機器設備,直接在這裡開始創業,不僅符合「讓想嘗試的人用低成本的方式執行」的空間理念,也讓餐飲、活動的人力有效分工,配置上更優化、專業。
Changee 活動照 (來源:Changee提供)
    溝通能力:創業的時候要用對方法帶領團隊。如果理性不能解決的問題,代表問題是出在情緒。解決問題時,應把情緒納入考量,便可以看見真正問題的核心,發展更完善的解決方式。例如,某人堅持己見或攻擊別人意見時,可能不是因為他真的不認同,只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意見一直不受到重視,他感到在團隊中缺乏重要性。
    決策的技巧:有些團隊的決策是共識決,這樣的決策品質其實不一定好,甚至許多時候是不敢做決定的結果。認為較好的決策方式是,廣泛蒐集大家意見,由最了解全局的人下判斷,最後和所有人說明,請大家支持配合。有效率的開會也是團隊中很重要的關鍵。

創業至今的心情:獨自創業的過程,逼自己快速學習各種知識,而且學著獨當一面,讓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得有極大的成長,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很值得。

實踐「經濟商管」於「經營管理」藝文空間--Changee 創業女孩的訪談 二

對管理學院課程學習心得:
    商管學院有許多課程重視案例分析,讓自身對於商業中企業如何思維、環境狀況、決策基礎有很大的認識。不同教授在講授案例時皆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和核心概念,常能透過案例和老師的講授中領略和思考什麼元素對企業來說真正重要。
    畢業之際接觸張成秀老師所開授的:商業設計思考,之後再參與相關的學生社團。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主要內容:同理心(觀察和發現需要)/定義問題/腦力激盪(想出可能解決的方法)/製作原型(用低成本的方式建構原型)/測式取得回饋。(英文版本:empathy/define/brain strming/prototype/test),其中Prototype的概念,用低成本方式建構並嘗試,這個想法在事業經營上常常運用。
Changee 舉辦活動照片 (來源:Changee提供)
    建議學生可以至不同產業參加企業實習。只要是有興趣的領域,都可以用實習的管道,更近距離的了解它。在學生時期參與企業實習是個很好的方式,可以讓產業的概念更清楚而非只存在想像中,卻也能保持獨立,不會被產業既定概念框架限制思維。雖然到企業實習,事實上常做的事接近雜工,但別看見限制而沒有看見資源,在這個產業領域耕耘許久的前輩就在身邊,只要願意多花時間找他們聊天,了解這個產業領域、產業內涵,請教各種實況和潛規則,可以幫助你更了解這個產業的內容、前景、做事方法,並檢視和你原本想得一不一樣。
Design & Thinking 設計與思考 中文字幕版
參加管理學院相關比賽心得:
    曾參與幾項不同的競賽並分別獲得冠軍,印象較深刻的是飛鴛盃,當時正修完「策略管理」的課程,是個很好的實作練習。飛鴛盃比賽流程:第一輪書面審核,按照提供的個案依策略管理的分析工具進行分析及提出建議,類似企業診斷的報告。第二輪是現場給個案後,閱讀與討論半小時後進行簡報,回答相關問題;在一天之內要用這種方式報告3-4個個案。
    參加比賽的功能是希望將課堂教的東西靈活運用,在分析和討論中不斷檢視課程的中心概念,並將之內化。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發現成功的企業經營是有邏輯的,遵循核心理念發展出策略,再進一步發展方法。所以當有理念的時候,一切決策都有所依循。
    管理學院要教的,是在商業領域如何做決策,但事實上,在學校中不可能提供一個企業給你練習決策。所以舉凡個案、比賽、實習,就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你模擬企業中的分析與決策,成為一種較為間接的經驗,日後確實可能在進入企業或創業中是有幫助的。

changee coke
Changee的DM
選擇創業的背景與決定思維:
    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不輕易被規範,長大後在有新的想法時,常喜歡實際嘗試並測試自己的執行力。父母也有創業經驗,是從刻苦的環境中白手起家的人。個性以及模範都是後來投入創業的背景。
    決定要創業的時候,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也許因為當時還有許多看起來不錯的機會:出國唸書、到大企業工作等等。湯明哲教授也曾對她說”You have such great talents, why doing this? ”。但林端容認為也許自己想發展的概念還不為大眾所熟悉,希望能深入了解,並投身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期待能在發展後向更多人傳達他相信的理念。
    創業的考量:本身個性較喜歡嘗試與改變,不適合在大公司當螺絲釘,考慮去有發展性的小公司或自己創業。而工作狂的個性讓他思考,同樣努力,何不發展自己的事業向大眾表達想法? 另外理性考量下,一畢業時去工作的薪水也低,代表創業的機會成本也低。若創業發展順利則再好不過,若失敗,則創業兩三年的經驗,磨練了獨當一面、領導、決策、面對客戶的經驗,到企業找工作並不一定是劣勢,尤其林端容較嚮往小公司,也許反而是優勢。

實踐「經濟商管」於「經營管理」藝文空間--Changee 創業女孩的訪談 一

    認識林端容是因為參加在Changee藝文空間舉辦的活動。Changee是個獨特的地方,你可以說他是分享場域(舉辦各式攝影、設計、藝術、創業等大型講座),或展覽場地、也可以是暗房(紀錄片放映、電影分享),可以是教室(數位電子音樂課程、繪畫課程、皮件、錫雕等各式手做工作坊),和開會討論的工作與聚會空間。
    2012年五月份開始的Changee,地點不算顯眼,卻已經是台北辦活動的重要地點之一,半年來在這裡舉辦的活動已經超過百場。友善的定價方式、彈性的空間規劃、周到的服務與設備,除了自身舉辦的活動外,也讓許多小型的展覽、演講、座談、聚會,都選定在這個空間。
    林端容認為,她所經營的是一個可以「讓更多事情發生的空間」:試圖翻轉空間用途,創造既真實又想像的另類空間意識,讓許多不同的可能在這個空間發生。更精確的說,他們正在打造的是一個「實體的創意平台」,希望能盡可能的提供最大的彈性和支持予投身於喜歡事物上並嘗試做改變的人們,讓大家能用低成本的方式實現想要做的事情,打造友善的環境,讓改變得以發生。
    這個特殊的定位,也讓這個空間有與眾不同的生命力。這個剛出社會的女孩,獨樹一幟的作法與思維,是否和她的學習經驗有關? 這是我很想知道的事。

    林端容的學習歷程:國立大里高中(台中)、台大經濟雙修會計,多修管院的課
在Changee舉辦的活動,聯結至Changee FB fans page
照片來源:Changee提供
大學整體心得與收獲:
    認為大學是廣泛接觸各領域以找到自身興趣的她,選擇大學時的第一考量為:多元的完全大學以及自由的選課風氣。學校資源豐富,修課自由,所以在大學的時期瘋狂修課,除了各種不同的通識課程之外,她常選修外系的課,尤其是商管學院。印象深刻的教授包括李吉仁(國企系)、湯明哲(國企系)、朱文儀(工管系),他們擅於在理論中帶案例,在後來創業過程中仍常能應用當時所學,擴展不同思維。
    在大學中感受到不同學院的多元風氣,經濟系風氣比較悠閒單純,管院的風氣較積極活躍,理工學院則是常互助合作。
    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及舉辦「活動」,從系上活動(宿營、之夜)、社團活動,到自己設計開發活動。後來發現,社會上和實務界辦活動,模式和作法和學校內辦活動是很類似的。在學校學到和演練過的這一套辦法,在社會上也能運用。
    認為比賽或性質相似的活動,可以參加並練習所學,但參加太多次性質相近的比賽意義不大,可以多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並找出喜好加以專研投入。

Changee 的空間 (引用自Changee網路相薄)
對經濟系學習的心得:
    大一時接觸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就對這門學科感到很有興趣。這門學科企圖用科學的方式解釋社會現象。經濟系重視能獨立思考、有經濟思維的學生,而不只注重計算或記憶能力。最有印象的課是「教育經濟學」(駱明慶),老師能用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制度與現象,能啟發學生理解。平時與經濟系教授們交流,他們不把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不斷去探究並解釋現象的思考方式對林端容的影響深遠。

藝術、工藝、設計有什麼不同? -- 談設計師的工作本質

廖家暵,謝宇程
    許多時下的年輕人對「設計」有深厚興趣。在選擇這條路之前,應該要想得更清楚設計師到底是什麼樣的職業。這個問題,可以從藝術、工藝、設計三者的不同談起。
    藝術品是藝術家對世界獨特的感觸,包含情感、經歷、情緒、領悟,用某種方式表達出來;藝術品除了傳達與接收,它不求其他目標,例如功能與營利。藝術作品通常是由藝術家(們)完成,因為傳達內心深刻感受這件事,不能假手他人。
BBC拍攝的梵谷記錄片,而梵谷可謂是藝術家的典型
    工藝品有追求某個功能,它的功能是美觀與別緻。工藝品可以是沒有功能的擺飾,也可以是有功能的器物,而它的形狀、顏色、圖樣、材質,因為工匠的巧思與巧手,而有特別的安排,帶給人美觀的感覺,但不妨礙它的功能(如果這是有功能的東西)。工藝品通常也由工匠(們)完成,因為精巧的技藝,精準的美感,不是每個人都有。
琉璃工房自製記錄片--琉璃工房的作品則是工藝的典型
    設計這個事業,追求的是設計作品完整地達成它的存在目的,所以它要考量的層面更多,美感只是其中一個層次。設計要考量的包括使用者的需求、價格合理、材質耐用、原料環保、工序單純。設計師只是龐大生產體系的一環,工業設計者為電腦穿上外衣,可能調整硬體與線路的位置,但卻不涉入生產處理器。
設計界的代表人物Dieter Rams的設計作品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對「設計」這門事業的誤解,可能造成日後商品與事業的狹礙,也可能造成其事業陷入瓶頸。只是有些古靈精怪的點子,並不足以成為設計師。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他們對設計的想像,停留在:骷髏頭造型的耳環、印有奇怪圖案的T-shirt(例如印上中指、「我愛台妹」)、或是將卡通版的政治人物印上撲克牌。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他們誤以為設計的效果應該是「與眾不同」,結果應該是商品的「加價」。他們忽略了商品的「實際功能」有沒有增加,有沒有「加值」。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對本身生活與職業的想像,乃是新潮、品味、風格,被他人跟隨與崇拜。他們忽略了設計從業者,應該是服務顧客、業主、生產者。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以為設計靠的就是靈光一現般的創意,是用電腦或鉛筆補捉到的靈感。他們忽略了設計思維應該來自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對需求的研究與分析,甚至包括對材料、製造、工序、機械的熟悉。
Apple 工業設計部門負責人Jonathan Ive--當代設計的代表人物
    誤解設計的設計師,可能在他的潮店、創意市集的小攤中,一個星期賣不出幾件商品。或是暫時熱潮之後被大眾遺忘。這樣的設計師在台灣不少;這是他們的不幸,也是整個社會的浪費。
    不少對設計心嚮往之的學生,以為設計是軟實力,而不知道設計更要靠硬工夫。這些硬工夫,包括廣泛的知識,思考和理推的能力,以及實作能力。對設計有興趣的學生,應該更認真地多想想。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對技職體系的觀察(工程類科為主) 二

  • 工科技職教育的觀察:
    過去有所謂「八大省工」,一向有十分優秀的傳統與素質。
    技職的升學導向和技術學習之間,有相當複雜的關係。例如說,電機和電子,這兩個學科本身就重數學、重抽象理解,而且在統測中有專屬的考科(電機與電子群電子類、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這兩個領域,統測造成學習的扭曲就比較有限。
    在另外一端,例如鈑金科是很重際操作,要能進行板狀金屬之剪切、彎曲、成型、銲接組立等加工,工作實務較不具理論性。而且鈑金升學時要考的專業科目,乃是與機械科、製圖科同為機械群;機械群的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機械科與製圖科課程重疊大,而與鈑金科所學重疊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重視升學考試這件事,對鈑金科學生影響就很大,他們要花更多時間補習,並且常無法將力氣用在鍛鍊該學科重要的技術。
  • 工程領域技職學科的觀察:
    全部學科可概分為三類:電、力、化學。
    力,是指機械類,研究的東西主要是看得見的機械,這一類,學習的東西以及計算都具體,比較多實際操作與手繪,也需要一定的記憶能力。
    電,是指電子和資訊類,研究的東西是看不到的電流與程式,學習和計算的東西比較抽象,比較少動手作的學科,除了數理能力,要擅於抽象思考。
    化學,則需要擅計算和記憶。
    汽車修理、資訊等科目,日後接觸的業界,都會隨時間有新知識與新方法出現車型和電腦都是不斷在演化,都需要不斷地自我進修。
  • 機械製圖科的觀察:
    讀機械製圖要有空間概念,有天份與想像力的人反應快;一般學生都可以訓練,但反應速度差很多,缺乏空間想像力的學生學起來很辛苦,也會很缺乏成就感。
    機械製圖科要讀的,是關於任何一部機械當中的零件、組成、結構、承重等。重要的科目包括:機械原理、機械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製造(包括車、洗、刨、磨、鑽、電晶體加工等27步驟)。
    在台中高工期間得到的證照:機械製圖丙、立體輔助繪圖丙、立體輔助繪圖乙。得到立體輔助繪圖乙的證照,其實已足以獨立接案。
    工程繪圖這類的工作很耗眼力,一般允許誤差是0.01mm,也就是機械製造業界所謂的「一條」。
附帶資訊:完整的鈑金科介紹: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1061811031

對技職體系的觀察(工程類科為主) 一

    認識羅棋駿的時候,他就讀師大,並且活躍於校刊社、校友會、爵士音樂社、非營利組織服務等事務之間。他在學期間,就在Fandora這個藝術創作匯集網站工作。雖然他後來走入大學體系,甚至轉學教育科系,但他對於他經歷過的技職,卻有更全面的視野與觀察。
    學習歷程:私立弘文國中,考上台中高工機械製圖科,因為個性喜好博雅教育,所以考上師大。

對技職教育領域的觀察:
    技職分成四大類:工科/商科/農科/其他(美術、演藝、美髮、烹飪)。
    技職現在升學風氣盛,補習更嚴重,而且因為類科分類多,市場更壟斷;某個補教界老師,可能就壟若斷整個台灣某科目的補習市場。
    技職訓練出來的學生,要考某些技術員類別的公職,享有相當大的優勢。例如台鐵招考機械工程人員,其中機械工程製圖的考科,對於台中高工製圖科畢業的學生而言就非常容易。
某一些技職科系,其學生之中不乏非常聰明優秀的人物;例如台中高工的資訊科,長期以來名聲卓著,有些學生同時考上台中一中與台中高工資訊科,放棄一中而選中工。這些學生可能很早就發現自己的特質,想及早磨練技術。在中工,也有那種數學理解型的天才,考試時每個公式都從頭推導,還能考100分。

    技職學校的強弱、學生就讀意願,和地域很有關係。例如台中是精密工業的大本營,不少學生家中開工廠,從事機械生產相關的職務,也較可能鼓勵子女進入高職學習技術,子女本身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機械也不感到陌生,不獨尊普通高中。相似的例子是竹北高中,竹北高中是一座綜合高中,該高中的商管科與電子科非常強(從學測成績來看),其中一個原因是,該高中和竹科近,容易找到業界的高手來指導學生,學生素質也很好。彰化高工也因為相似的原因,在機械類科的表現不俗。
    校友的表現也是學校實力的重要指標,師資決定教學能力,但博士不一定適合教技職,反而是那些幾十年在技職領域的老師,往往功力深厚,能真的教學生最實用的東西。
讀高職不一定要拼讀書考試,若代表學校參加工業技藝競賽,成為選手,或是得到乙級證照,都能透過技優保送得到升學上的顯著優勢,若直接就業也往往能得到穩定的工作。當選手是真的很辛苦,在準備的期間內要花半年到一年準備,比賽前的兩三個月,可能週六周日都要練,每天都從早上八點練到晚上十點。
   就讀夜校也不一定不好,如果這個學生肯學習、肯努力,其實學校都會願意栽培。許多學校愛找夜校生當選手,因為夜校生往往比較不重視升學,更願意花時間投入技術磨練,及早進職場。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高職:如果你喜歡動手,無論實作、畫圖,並且覺得動手才學得快,不擅於只從聽課與書本中學,你可能就適合讀技職。
    高職三年,可以讓一個人成為該專業領域的通才,若妥善訓練,就足以進入業界。但是仍需要在就業後不斷學習與精進。

Monday, November 26, 2012

創業者看學習 -- 活動通創辦人謝耀輝訪談 二


  • 「活動通 Accupass®」獲得獎項:
U-Start首屆全國創業競賽之決賽獎項
2011年IDEAS Show評審團首獎
遠傳企業獎
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特別獎
創新中國DEMO China 2011創新之星
2011第18屆國家創新研究獎
金網獎平台類金質獎
  • 談「育成中心」:
現在許多大學、政府外圍財團法人,都有設立育成中心,但是成效不彰。
育成中心的任務應該有四:1)廉價場地;2)共用資源與服務(例如會計、法務、行政人員與硬體);3)協助媒合上下游與合作對象;4)協助利過媒體曝光給特定客群。
現在各大學和政府外圍財團法人所設立的育成中心,大致上只做到第一項,其他的,不是做得不好,就是完全沒做 。
王文華談創業
  • 談學校所學與業界需求:
目前,學校所學與業界需求之間的差別,大致上都靠在職訓練來解決。畢竟業界要直接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學校往往變得不夠快。
中國大陸學生在態度上勝,台灣學生雖然在綜合表現和彈性上勝,但是因為台灣學生被學校屏壁掉了許多現實的情況,所以少有危機感。
相似的科系,大學與技職生相較,大學生往往綜合能力較好,擅靈機應變,技職生往往較專注特定方法,一步一步解決。
  • 非明星大學學生如何展現自己:
有眼光的企業主管,一定不會只看學歷,也會從非明星學校之中找尋遺珠之憾。如,謝耀輝目前團隊有一位還在知名大學就讀的學生,非常聰穎,學校已經沒辦法給予他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因此上學對他來說已經索然無味,但是他熟悉種程式語言,造詣極高,年紀輕輕也獲選微軟MVP「最有價值專家」榮銜(在該領域是神人等級)。他是透過國外知名的Linked In來找到謝耀輝,認為公司想要專注發展產品與平台的理念和自己很契合,因此在一次跨海的Skype電話面試中,呈現出專業與熱誠,因此馬上就得到Offer。
擅長看人的企業主管,若看到應徵者的作品,往往一眼就看得出來他的程度。這樣的主管常常也會在線上google應徵者,看他沒寫在履歷表上的東西,這些會比履歷表更關鍵。
細膩度很重要,而各行各業重視不同方面的細膩度。有的是衣著,有的是文件,有的是禮儀(不能在長官坐下前就先坐下這類),從這些方面,看一個人是否因循苟且,還是有自我要求。
TVBS 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 - 胖卡創業重生記
  • 想讓學生知道的建議:
獨立思考能力:不是聽單一對象的說法就照做,而是蒐集各種方案、意見,自已判斷選擇。
用一切方法走出校園:無論是打工、實習、論壇、會議、活動、展覽、沙龍、社團…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對什麼有興趣。尤其是打工,謝耀輝在五專的時候換很多打工的地方,去服務業可練習微笑,去當店員可以練習和陌生人溝通。尤其理工學生該去服務業打工,這是另一種難得的體驗。
要思考世界大趨勢,要有世界觀,用產業的觀點來看公司未來的經營。學技術的人常常忽略這個部分,學管理的人在這方面更要札實。
要和別人不一樣;若和別人一樣,就只能削價競爭。若和別人不一樣,才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創業者看學習 -- 活動通創辦人謝耀輝訪談 一

  • 關於謝耀輝:
求學歷程:
台北工專電子科(五專)、台科大資管(二技)
擅寫C++, Java, C#, ASP, JS, CSS 等語言
曾任職:
鴻海精密:軟體工程師及產品經理,研究搜尋引擎技術申請通過美國發明專利。
盈科泛利:2009年創辦並任職CTO,具有豐富的專案管理經驗。
其他榮譽:
《創業邦Entrepreneur》雜誌(中國)將盈科泛利列為「2011創新中國最值得關注的新公司」之一。
謝耀輝個人獲《經理人雜誌Manager Today》雜誌(台灣)選為2011年第四屆台灣100大MVP專業經理人之一。
    我認識謝耀輝時,他三十一歲,已是卓有成就的創業人、經理人。他獨當一面開創一片天地,大多數一流大學或是放洋留學出來的,也不一定走得出這條路。我很榮幸能有機會訪問他的學習經歷,以及和他討論當前學校與產業之間的關係。
盈科泛利創辦人謝耀輝 (聯結盈科泛利網站)
  • 對台灣產業界「中小企業」現況的觀察
大公司在爭取人才上有明顯優勢,他們可以提供較好的培育制度,名聲響亮,容易號召並且留住一般的人才。
靈活的中小企業,有利維繫台灣的競爭力,提供人才全面訓練的機會;中小企業也有利於搶佔任何剛開始出現的市場、機會、趨勢。台灣沒有龐大的國內市場,要靈活聯結國際市場,中小企業的角色值得受到重視。
然而,目前中小企業得到的政策幫助很有限,大部分的商業法規,都沒有區分企業規模,大企業做的事,中小企業也要做,這讓中小企業增加許多行政上的負擔。政府對於中小企業設立的補助方案,往往難幫助到真正的中小企業,反而容易被那些「大集團旗下的小公司」利用。即使官員知道那些拿到補助方案的是「大集團旗下的小公司」,他們仍然樂意給,因為這樣的公司對官員而言,比較沒有風險。


連結:活動通網站
  • 談「台灣現在需要的產學合作」模式:
台灣現在的產學合作,主要的形式是學校送學生去特定企業(通常是大企業)實習,企業不一定有需求,學生也不一定有興趣,供與需不搭配的結果,產學合作的實習成效往往不佳。
台灣現在需要的產學合作模式,需要在學校與企業之間,有一個第三方中介。這個中介要能了解業界人力需求的性質,要能了解學生的需求與能力,並在之間扮演媒合與「獵頭」(head hunt)的角色。
現在坊間有些成人教育補習班,往往隨風潮,開辦短期的技術訓練,授與證書(例如html, app, flesh等),這樣的功能和此所謂的「產學合作的第三方中介」之間並不十分相似。
聯結:活動通營運模式
  • 產學合作的第三方中介職責:
深入了解企業方所需要的人力性質,尤其是背景能力,並了解企業方要用人的工作內容。若該企業要用人的工作內容不合適作為實習,此中介方應該要能提供修改建議,甚至在某些狀況下停止合作。
了解學生的背景能力、實習期待。並對學生的基本能力、職場心態,進行初步的教育和考驗,排除將無工作能力的「草莓」、「小王子與小公主」介紹給企業的可能性。
在介紹媒合之後,追蹤學生的表現,以及企業方派給學生的工作,雙方是否確實運作得當,在運作不適時進行溝通協調,若協調不成則撤換實習生。
總之,這個產學合作的第三方中介,應該打出的品牌是:1)引薦的學生是企業用得上的即戰力;2)推薦的企業真的能讓學生磨練和學到東西;3)學生和企業能對彼此貢獻,也能得到益處。

Sunday, November 25, 2012

學與業 資訊小棧期待您的參與

    學與業 資訊小棧的設立,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專業領域的學習歷程與執業實況,並且探討在這個時代中,各種教育的現況以及創新可能性。
    學習的路徑百種,專業的面貌無限,教育的形貌也在不斷變化。這個blog中的資料與觀點 ,當然需要豐富、更詳盡。您願意分享您的學習經驗、對教育的思考完察,以及專業領域實況嗎? 您可以這樣參與:
1. 如果您住台北市附近,可以直接與謝宇程見面訪談。若您住得比較遠,歡迎利用skype等管道遠距訪問。(聯絡方式,請看ABOUT ME)
2. 如果你寫了相關文章放在網路上,或有經營與專業領域相關的blog,將URL寄給謝宇程。
3. 若您看到任何資訊及資源,包括電影、書籍、blog、網路文章,有助於學生了解某個領域的實況,或探討具體的學習創新,歡迎來信告訴我。
4. 您可以參考下列問題,撰寫你的求學與執業經歷,供本blog刊登。
     參考問題:採訪對象與問題
    以上任何的提供資料形式,您都可以選擇是否公開身分、使用真名或化名。
    若本站任何資訊有不正確,亦歡迎來信告知。

謝謝您。

高中休學的然後 -- 與眾不同前應該三思

    在許多人嘆息何必讀大學的同時,有一個真的沒讀大學,甚至高中都沒畢業的例子,可以供參考。我最近認識的朋友Lam,他是個親切、活躍、熱忱的人,但我聽了他的故事,才知道他經過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
如何走上休學路
    在Lam讀國中的時候,台灣剛開始發展電腦與網路。他得到了一台宏碁286,自此愛上了電腦背後的廣大世界,並且在國中就去巨匠學習電腦。
    Lam以前100名的排名推薦上了楊梅高中,第一年讀普通科,第二年轉進資訊科,但卻發現資訊科在讀電子學、電學、工科數學,都是他不想讀的。於是他決定留學並轉回普通科。
在學習上找不到認同的方向,Lam加入安麗直銷,雖然他主要是以陌生人為銷售對象,但也找同學推銷。Lam雖然因此有練習到和陌生人的應對,但是也破壞了和同學的關係,他在學校人緣更不好。他在學校也開始自我封閉,排斥交流。
    因為在學習上的茫然、挫折,以及和家中關係不睦,Lam將心力放在電動。在與父親吵架衝突後,父親說「不要念書就不要念。」自此他不再上學。下一次同學聯絡他,是要他到學校收東西帶走。
如果你要走一條特別的路,可以參考:Bill Gates (BBC Documentary)
漫長的漂流生涯
    一開始,Lam在巨匠學電腦,不久,有長輩要他去工作。
    之後的十餘年,他工作過的經歷包括:珍奶店、三商巧福、牛排館、全家大夜班、汽車器材業務,社群活動業務、紡織廠作業員、第二家三商巧福、康健人壽電話行銷、塔羅牌占卜師、大潤發、線上遊戲公司平面設計師、藥物實驗、南山人壽業務、印表機銷售員、肥皂包裝、電子廠作業員、小林眼鏡門市、在賣場賣淨水器、南山人壽業務員第二次、職訓研發中心、保全、零件廠、小林眼鏡、Hola、餐廳行銷、App 公司實習生、策展公司、網站頻道編輯。光是他記得的就有30個,這還不包括他忘記的。
    在祖母逝世後,Lam申請提前當兵,抽籤到海軍陸戰隊。Lam的格性原本就厭惡權威,在服役期間他甚至一度思及輕生。
    在紡織廠作業員的過程當中,曾被機器勾住倒吊,差點掉進鍋爐。(某程度而言,是因為海軍隊戰隊的體能與反應訓練救了他。)
    Lam曾經因為一太缺錢,因而參加藥物實驗,而且為了多賺一點錢,去選了最危險的藥;他的腦功能有因此受損,在記憶能力上有時會有困難。
    在電子廠作業員的工作中,因為手指會接觸到化學藥劑,導致手指關節的地方腫脹,在好幾年後接受訪談的今日,仍然明顯。
    Lam一度因為缺錢,三天沒進食,最後將原本不打算動用的房租都拿出來買了一個飯糰,他在聞到米飯的味道的那一刻差點哭了出來。
如果你要走一條特別的路,可以參考:Steve Jobs (BBC Documentary)
在跌跌撞撞中學習:
    在康健人壽電話行銷工作的半年期間,雖然讓他非常倦怠,但也學到了口齒清析、組織能力、語言技巧、思考顧客的需求。
    在不停地變換工作期間,Lam有不停地參與部落客、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相關領域人士的聚會,累積了不少人脈。
    在策展公司的10個月之中,Lam的主管是個見職廣、而且富有創造力的人。Lam在任職期間,學習了許多的知識與思維。由於該策展公司的名聲,Lam也得到外界的尊重與重視。
如果你要走一條特別的路,可以參考:嚴長壽先生的努力故事
反省與打算
    Lam在跌跌撞撞了十年之後,他領悟到他缺乏一些最基礎的東西。這些最基礎的東西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一分堅實的能力,要有這分能力,他才能做某些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第二,是廣泛的知識儲量,有這個知識儲量,他才能更快、更深理解他人的想法、需求、在做的事。
    Lam想給所有學生和年輕人的建議是:冷靜。不要在衝動的情緒下,不經思索地下決定。現在,Lam知道,做決定之前,要先了解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要先了解達到目標的過程、所需資源,以及現實處境。在這樣的了解之下,才能做比較正確的判所。
    接下來Lam決定找個保全類的穩定工作,準備讀書,考高中同等學歷鑑定,之後考大學。他原本打算讀企管方面,我建議他讀資訊,至少讀資管;畢竟他本來就對電腦有興趣,若他在這方面有一個程度的技術長才,加上他的活躍與人脈,很可能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Saturday, November 24, 2012

一技之長與實現才能 -- 數位視覺設計師的踏實求學路 五


10. 台灣電影相關科系,各有什麼區隔嗎,為什麼選台藝大電影系而非其他相近的科系?
  有的學校是電視電影系,有的是廣電系裡有分電影組,我們學校是純電影系。
  為什麼選台藝大電影系,其實電影系本來只是選項之一,也是因為朋友的影響,讓我覺得電影也是一種很酷的藝術(那時還沒有很確定自己的取向),而且電影系不用考術科,也是不用考術科的多媒體系那時沒有夜校,所以台藝大我只選電影系
  就如內文寫的,我浪費了高職三年沒有去試著學術科,直到要畢業我才決定要面對我想要的,所以術科還是我的弱點,我其實也掙扎過要不要在重考時另外去補術科,但我看補習班(重考大學)很多都是復興美工,面對這些更有天份也有受過訓練的人,我覺得還是專心在學科上,只可惜我的功課還是很爛,只有英文有拉起來,所以大學只有夜校可以選,而那時考夜校是一間一間考的,當我知道考上台藝大電影系之後,我就沒有考我認為考不上的實踐,其實有一點不敢面對"如果天份只是我自己想像的怎麼辦"這個問題。
動畫:RSA Animate - The Divided Brain
11. 你在電影系學到的,在某些補習班也學得到,在學校學是否比較好?
  電影理論可能補習班學不太到,電影系在軟體方面,最直接遇到的便是剪接軟體,再來就是特效,但我們學校並不著重特效或動畫,所以並沒有這樣的課程,雖然這也是電影的一種,但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課程與多媒體會太相近,而且老師著重的也比較在說故事核心上,所以若要做特效方面或是動畫,通常是自學。
  如果你像我一樣想要學特效動畫或者motion graphic,其實基礎可以看書,或可以上網看一些知名的網站,如果你英文程度還不錯,直接看國外網站是最快的,但英文不好也可以看圖或看影片加上操作,其實可以不難學,如果真的不行,有些中文網站也是不錯的選擇。
  個人是不太建議坊間教動畫設計的補習班,通常來說,一來很貴,二來是他們師資良莠不齊,教的可能是很入門的,即使進階班也只是入門再多一些,對於進入業界沒有太大的幫助,有些課程比較全面的補習班或許會教觀念﹑會教藝術理論,只是補習班老師是怎麼樣的背景,你不會太清楚;號稱業界的老師也要看他在業界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程度真的夠好到可以教你嗎?學校老師得考試才能當老師,但補習班老師是怎麼評斷的呢?補習班或許是個能幫你入門的工具,但補習班付出的錢跟收獲是不對等,如果真的需要人教你使用軟體,或許去社區大學會是個不錯的管道,便宜內容也相仿 ,搞不好會遇到一樣的老師。
動畫:RSA Animate - The Power of Networks
雖然師資問題也有可能發生在學校,不過坊間教動畫設計的補習班更難防範,你可能能藉由名字查到學校老師的評價,或藉由同學、學長姐之間會討論得知老師的評價,但是補習班老師基本上是查不太到,而且畢竟在學校要學四年的東西,要濃縮在短短的幾個月或一年學到,如果你不知道老師是什麼樣的人物,那不就更像是一場賭注嗎?
  不過這是我和我周遭的人的經驗,如果真的想補,可以再多問問設計系的人或有補過設計補習班的人的看法,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
註.坊間教動畫設計的補習班跟升學補習班性質不同,升學補習班需求高、競爭激烈,以學生為取向,教的好的老師自然生存的久,所以比較容易遇到有效益的老師,但設計補習班沒那麼大眾,所以比較不易遇到有效益的老師。

Friday, November 23, 2012

一技之長與實現才能 -- 數位視覺設計師的踏實求學路 四

8. 你感到所就讀的科系,在經營課程品質上很有心嗎,是否依據學生需要學習的、業界需要的,在安排課程、調整科系導向? 系上是否要求研究的能力,如何幫你加強研究的能力?
 高職課程很務實制式,很直接地跟業界連結。
 台藝大電影系大多請業界或過去是台灣經典人物的人來教課,但會拍不等於會教,甚至有表達上的問題,畢竟是藝術家,會做不一定會說,這是滿常發生的,好的老師都是靠個人魅力,所以在師資訓練上還需要改進。在整體課程安排上符合業界是60%,大多還是比較偏學習在個人。系上沒有特別要求研究能力,不太會教你怎麼研究。
動畫:RSA Animate -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9.  讓業界或「經典人物」來教的課佔多少? 你覺得實務人士上的好的課是哪一類,學界教師長得好的課是哪一類,可否各給個例子?
    90%幾乎是業界老師的,分"現在仍是業界的"40%,"曾經是有名的老導演或電影人士"60%。我們的老師不管教理論還是實務幾乎都是業界的老師,理論像是電影史劇本分析之類的,實務方面的像攝影課,剪接等等。
  有些課需要一些內部認證,例如攝影機的使用,我們必須找學長姐教,再另外找學長姐認證,使用設備給他們看,確定會用才能跟學校借器材去拍,畢製或作業常會學長姐和學弟妹互相幫忙邊學習。也因為有學長姐帶,有人脈,很多在業界拍片的機會,做異於常人的選擇時比較多支持。
動畫:RSA Animate - 21st century enlightenment
電影史是一個有名的影評人"聞天祥"教的,你常會在金馬影展看到他資訊,而我們必會在課堂上先得到第一手選片指南,他不但把應該會很枯燥的電影史(過去)教的很好,同時也把金馬影展(未來)的一些代表不同角度不同優點的片跟我們說明,其實有點藉由他對每種類型的片客觀地詮釋,讓我們去接觸不同類型的片,不同類型的片又帶代表著各自的角度,讓我們知道世界有各行各業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語言存在,而不是只有我們台灣的價值觀,所以能夠聽到不同的世界觀。
  然後知名MV導演陳亦仁也是我們夜第一屆學長,他在大一的作品就很強,他後來很少來學校,因為在大學時他已經是業界的紅人,他是我們印象超深刻的一個神人(至少我是這麼覺得)他影響他優秀的朋友們進了夜電影學習,也是他帶我那視覺很強的同學起來的。

一技之長與實現才能 -- 數位視覺設計師的踏實求學路 三


6. 你在大學時怎麼做,準備自己日後就業時對特定領域的了解與優勢? 父母做了哪些對你培養實力、了解未來有幫助的事? 父母有做什麼事,讓你陷入掙扎或深感困擾,或是少做了什麼事,讓你失去某些機會? 
      設計有很多選項,是因為某個同學的影響,我決定了未來要走的方向。這個同學在學生時期就是半個業界的人,是個美感可靠的人,有跟他聊過那條路的未來,然後還有一個視覺很強的學長,上大學沒多久就是個有名的導演,他曾是拉拔我同學的人,他們都是走類似系統而出色的人,不管是收入還是實力都很出色,所以在大約了解之後,我確定要走這行,但我那時什麼軟體都不會,所以決定之後就有去補習,或看書,或旁聽別系的課,多認識美術類的同學他們會給你某些資訊,例如哪些國外網站不錯。
動畫:RSA Animate -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
父母親有資助我去補習,但他們對這行沒有很了解,白天工作也很忙,所以我是靠自己跟同學之間的互動來了解我的未來,不過我父親會常提醒我們在學校就是要為未來的事業做準備,出路很重要。
  陷入掙扎就是因為我以前都是考不好讀夜校,我父親在某方面他不是全然的支持教育(考的好才會全然支持),所以那時他會要我們自己養活自己,要我們自己出學費,出不出來他會先言語羞辱才幫我們出,在額外學習上,我必須要用商人的角度去請他投資我,以至於我沒有辦法很安心的只是學習,但或許這也是一個提早學習適應社會的過程,也讓我提早意識到學校跟未來工作之間的相關。
動畫:RSA Animate - The Internet in Society: Empowering or Censoring 
 7. 你是怎麼選擇你要就讀什麼系所的? 你就讀之後,覺得自己選擇的是對的嗎? 要是你現在要重新來過,你在選擇之前,會多考量什麼,會多做什麼樣的準備(思考、資料蒐集、探索…) 
  我高職讀資料處理,曾在那時跟我爸討論是否要重考到復興美工,但是那時我對設計的出路也不是很安心,而且我沒有術科背景,也不確定重頭學術科是否真的可以學的好,所以我選擇了重技能社會一定缺職位的商職,想說若我未來學了設計找不到工作,至少我還可以做行政。但不好的是我高職三年並仍沒有認清畫畫對我的重要性,直到我快要畢業我才決定這樣不行,要轉考大學,轉考我想要的系,所以三年內我還是沒有準備術科。
  總之我覺得我的選擇是錯的,再選擇之前,我應該找相關科系的學長姐或老師來更了解這些人在做什麼,出路有什麼,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出路,好壞都要聽,有空去旁聽那些想要的科系在上些什麼(會比只聽別人告訴你那是什麼來的再客觀一點),若是讀設計相關的,可以去看看那學校學生的作品集,大約會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學校,學生是怎樣的程度,這些事是不是我喜歡的我要的,不要只是想,直接去做,也不要只依賴學校或長輩的指引,試著自己去找答案。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內在選擇有信心,沒有自信,就會常走錯路。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2

一技之長與實現才能 -- 數位視覺設計師的踏實求學路 二

3. 你在國中或高中時,是否「相較起課程學習,你比較喜歡某種其他的東西? (任何正當的活動,例如修理機械、下棋、舞蹈、做動畫、畫漫畫、書法、園藝…)」是什麼時候發現這個興趣的,它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擅長程度有多高? 你後來是否有深入發展這個特長? (無論有,或是沒有)你對這個選擇,覺得是否正確?
  如同上述,我對畫漫畫/美術是從小就有興趣還有一點天份,從幼稚園就知道(是真的,我幼稚園就知道什麼是離婚還有生小孩很痛,很多事是小時候就知道的),畫畫就是讓我表達幻想,能讓我活在我世界裡的方法,我可以對數學很分心,但是畫畫卻是很專注很專注的一件事。國中老師會請我做班上美勞事務,但其實我那時只有擅長畫漫畫,所以我自己覺得我其實做的沒有很好。夜高職是一個氛圍很分散的地方,導師不太會理我們要做什麼,偶爾課堂上比較有緣的老師會關心一下而己,而且也沒有美術課,國中高中畢業紀念冊是我做的這樣。我只有到大學才真正重視這個特長,我覺得這個選擇一百分的正確,我是指我踫了藝術相關,不止是畫畫。
動畫家的成果:東西的故事
4. 你一路是怎麼選擇自己求學/專業的方向? 你曾經考量的重點是什麼? 你花多少心思與力量去考量? 如果現在時光能倒回,你會想多考量/嘗試/探索一些嗎,你會想要怎麼做?
    就是要聽自己內心的慾望也要與現實生存達到平衡,考量的重點就是錢/生存跟自己強烈想做的事。從國中就在思考未來的出路,十分焦慮,也十分沒有方法地考量,有點像用想像賭一把。
    若時光能倒回,會希望國小就知道現在的行為就是要為未來負責任,至少國中就要開始重視自己擅長/喜愛的,只要有一點喜歡就去踫,不要只是想,多看不同世界的事物,要不斷地行動、行動、行動,別倚賴學校與父母給你指引,自己去找答案,想要知道插畫是什麼,就想辦法接觸插畫家訪問他們,因為父母親跟學校也可能不了解你要的領域是什麼樣子,他們一樣是對於沒有做過的事感到沒有安全感。
動畫家的成果:改變教育(依Ken Robinson的演講繪圖)
5. 在國中的時候,你對技職了解的程度有多少,在就讀你現在的科系之前,你對現在讀的學的科目有多少了解? 學校的教學、實習,你覺得如何,有什麼特別好的地方,或特別不好的地方? 你學到的東西如何,你的技術和能力讓你覺得有信心嗎?
  因為我姐也是同高職的,所以大約知道技職在幹嘛,那時讀的東西很清楚的務實,學到的東西幾乎在打工的企業都用的到,實習的機會也很多,實習其實就是打工,所以也比別人提早進入社會的一部分(打工還不算真的進入社會),學到的東西的確在技術與能力上是有所信心。
  不好的是,也比較沒有文學上或藝術上的思考,相處的人大多為同種思維的人,比較少人會思考生活以外的事或價值,也沒有這樣的課教你怎麼思考,所以思想容易狹隘,不過我是因為是商職,若是讀復興美工,或許會不同。

一技之長與實現才能 -- 數位視覺設計師的踏實求學路 一


日前在某場聚會當中分享關於寫書的事,Amelia(化名)因為認同這件事的價值,非常慷慨地,將她的探索歷程與專業學習經驗email給我。在稍加排版之後,呈現如下。
關於Amelia(化名):高職就讀商職的資料處理科(夜),大學讀電影系(夜)。Amelia從小想做的是畫畫,現在擔任多媒體設計師
動畫家的成果:瓶裝水的故事
動畫不只創造娛樂,現在也是傳遞重要訊息的重要工具
1. 你在國中或高中的學習經驗是如何? 哪些科目擅長,哪些科目不擅長,哪些科目喜歡,哪些科目不喜歡? 受老師、同學影響的程度多少? 你有多少的時間、心力,(父母和老師允許)可以去開拓興趣以及對世界的認識? 你做了多少?
  國中只有美術跟英文擅長,很討厭理科,我那時得了一種我不知道我學了要幹嘛,就無法學的病,所以我對於大多科目都不感興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過有幾次考的很好,是因為老師或同學對我有信心,覺得其實我是聰明的我做的到,我心裡很感激她們對我的信任,所以我要報答她們的信任就有考好,好像也有因此比較改變我對讀書的看法;或是那個老師真的很會教,人很好,我比較有興趣就自動會去努力。高職也是會教的老師就也會學的好,電腦相關的學得還不錯,除了C++。
  國中有美術課,我上不喜歡的課也在開拓興趣,畫畫在課本上,也就是其實我沒有去拓展。高職參加跟美術無關的社團。
動畫家的成果:化妝品的故事
2. 你在國中或高中,有沒有(哪一個)學科不擅長、學不起來,表現不佳的經歷,那段時光,對你的影響是如何? 你是不夠努力,'或沒有天分,或沒有興趣,或老師不好? 這對你日後的影響大或小? 你現在回想,如果當時學校、教師、父母,或你自己,是否能做什麼,讓你的某個學科學得比較好?
    就如同上一題,我幾乎所有功課都很爛,主要來自於沒有自信(家庭因素),所以我小時候需要有人相信我,我才會覺得有意義,心理層面影響很大,對自己的人生很被動。我小時候心情常常會不好,國小國中都會寫在週記上,曾經有個國小導師走過來跟我講了一段話,跟我家庭有關的事而鼓勵我,我其實一直到現在還很感動,她真的有在看週記,真的很關心我,當下我有趴下來偷偷哭,下決心要好好表現給她看,但她是數學老師而我數學沒有天份,我也不知道怎麼學習,所以有幾次的表現讓她失望也讓我自己失望,那個針就反而往下扎,我對於自己更沒有信心。美術方面是有好老師跟不吝讚賞的同學鼓勵而增強一點信心,不過沒有人重視美術,所以我那時會不覺得那有什麼用。
    對我日後影響比較大是家庭因素,學校只是展現家庭因素產生的結果。如果有多一點人能夠像那位導師一樣關心到學生的心理層面,而不只是功課上的學習方法而己,才能對症下藥,有時學生不是不會或懶惰而是在抗拒他們自己也不清楚的事。上課很有趣又認真的老師是能夠幫助學生專注,我的英文就是這樣被拉起來,而且他也是一個會鼓勵人的老師。(我個人在英文路上比較容易遇到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