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4, 2013

全面均優的教育體制是神話還是笑話?

    教育的重點與目標,並不在於我們是否記得在學校學過什麼,而是在於我們是否為改變做好了準備。我們是否準備好去面對各種新工作,去運用尚未發明的科技,去解決今天無法預期的問題。

    施萊雪 (Andreas Schleicher) 是 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的執行長,他在2012年TED年會上,發表了 PISA 分析從全球各國得到的教育成果數據,所得到的寶貴見解。一個國家,能兼顧平等和優秀嗎? 教育品質卓越的國家,又如何辦到? 以下,是演講的部分摘要(加上編輯整理):
施萊雪 (Andreas Schleicher) ,統計專家與教育學者
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的執行長

    衡量學生花多少時間求學,或他們獲得多高的學位,並不是判斷學生實力的好方法。看看街上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而雇主們卻在抱怨找不到擁有合適技能的人才。這就說明了更高的學歷無法自動轉化為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以及更好的生活。

    在這個理念下,PISA (跨國學生評生評量) 計畫在全球進行多年。透過跨國、長期、大規模的資料分析,我們對於教育,得到了以下重要的結論:

(一) 關於教育,我們無須犧牲公平來造就優質人才有幾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能讓幾乎所有孩子成為相當優秀的人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也挑戰了很多學校體系的範例。到目前,還有些人認為學校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把學生分類,並集中栽培其中少數的「優秀分子」;PISA 測驗的成果,告訴了世界各國的政治決策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我們應該試著去找出,那些同時達到公平與優質的教育體系,到底有什麼成功的訣竅。

(二)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對教師與教育職業非常敬重:幾乎每個社會都認同教育是重要的,每個人都這麼說。但我們的資料分析顯示了,在各種現實的層面,我們如何 決定教育和其他事務的先後順序,決定了教育的品質。

    首先,國家付給老師的薪水,比其他專業人士低嗎? 父母希望孩子當老師還是做醫師、律師? 媒體上是怎麼談論學校和教師的? 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從PISA學到,在高績效的教育體系中,領導者讓市民相信並選擇,要重視教育、重視未來,更甚於今天的消費。有趣的是,你可能不會相信,有些國家最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購物中心,而是學校!

(三)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有些國家的學生,從小就被區隔,反映出人們相信,只有某些孩子能達到世界級的水準,而這通常和很嚴重的社會不平等有關。如果你去亞洲的日本、或歐洲的芬蘭,這些國家的父母和教師,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材,你會發現這種信念真的會投射在學生的行為上。PISA得分 高的國家接受多樣性,他們知道,平凡的學生有非凡的才能,所以採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方式因人而異。


(點文字聯結可看中文字幕)

(四)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慎重栽培教師,信賴他們的教學:教育系統的品質,取決於系統中教師的品質,高績效系統非常注重教師的招聘、挑選,以及培訓教師的方法。他們注重如何去幫助面對困難的老師改善教學。教學的重點不該放在如何去檢查學生是否有做功課。現在教學工作的專業模式,應該是鼓勵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推陳出新,為教師提供所需的進修來發展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他們為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並有職業發展途徑。在官僚作風的學校體系中,教師總是獨自一人在教室裡,照本宣科。而表現良好的教育體制之中,教師們對教學目標有發自內在的深入理解,他們訂立了相當高的標準,但同時也讓教師自由發揮。教師都可以依學生的學習進度來決定今天我要教些什麼。

(五) 教育成果優質的國家,創造合理的教育體系:過去的教育是在傳承智慧,現在的挑戰是要讓需要的人產生智慧,所以教育體系不能延襲過去,滿足於責任和控制的管理模式。過去的教育目標是標準化和循規蹈矩,合理的教育體系讓教師們和校長們勇於創新。在過去,教育政策著重遵守規章制度,現在許多國家,將重點放在幫助教師、校長,放眼學生和學校的未來。

    他們合理地規劃教師的薪資結構,他們也提供一個環境讓教師共同合作,開發優良的教學方式。舉個例子,芬蘭學 生PISA測驗結果在全球頂劣,而且各學校之間只有5%的得分差異,他們的每一間學校都成功了。他們如何做到的? 他們把資源投入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他們吸引最優秀的校長去最棘手的學校,吸引最優秀的教師,去最有挑戰的班級。

    在某個國家的成功經驗能否複製於另一個國家? 當然,沒有人能複製整個教育體系到另一個國家。但這些資料比較結果,辨識出了一些要素,是表現優異的體系共同擁有的。其他各國,也許能強化這些要素,也許,也能改善他們國家的教育品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