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3, 2014

服飾業是代工成衣,還是引領時尚? -- 我們以為的日落西山,卻可能是別人捧在手心的明星產業

作者:惟予、謝宇程

    不知道多久以來,一旦科系名稱之中出現「醫」「電」「機」「資」等關鍵字,似乎就會比同學院、同學校的其他學系更受歡迎。有個歷史系教師曾感慨,如果將歷史系改名為「時空資訊處理系」也許排名會提高。也許這只是個笑談,但這背後卻直接反映了學生與家長對各產業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不得不承認,醫學、資訊、電子產業,近幾十年佔盡了優勢。而其他的產業,被認為技術門檻相對低,商機薄弱,前景也不夠光明,被默默灌上「夕陽產業」的封號。這些產業真正的面貌,我們多久沒關心了?

    2014年二月14到18日,倫敦泰晤士河畔的薩默塞宮走進了五千家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企業代表,以及數以貨櫃計的衣飾──這是倫敦秋冬時尚週。2014秋冬季的時尚風向球,在此已經決定。據估計,光是這幾天,將近一億英鎊(近五十餘億台幣)的生意將在此完成,其中三分之二的訂單來自海外。

    倫敦,不僅是世界金融中心、更是世界時尚中心。全世界最重要的四個時裝盛會,倫敦和米蘭、巴黎,及紐約並列。而英國時尚業的年產值大約260億英鎊,算成台幣就超過一兆元,並且有大約八十萬人投入這個產業。


薩默塞宮,倫敦時尚周會場


    這八十萬人不再坐在車縫機之前,也不下棉花田採棉。轉而專注在色彩研究、材質研發、趨勢研究、式樣設計、品牌行銷、供應鍵管理…。服飾業,不是夕陽產業嗎? 但當今,服飾業的龍頭國家,仍是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我們眼中的引領潮流的盛地。

    二十世紀的大戰之後,紡織和成衣製造的重鎮曾經在日本和台灣,後繼是中國大陸,接下來進入越南及孟加拉。約三十年前,台灣人工成本上漲、匯率走高,紡織業競爭力大不如前,政府策動電腦及半導體相關產業取而代之,成衣業在國內被貼上了「夕陽產業」的標籤,大部分的廠商,不是出走,就是收攤。

    在1989年,台灣成衣外銷產值大約43億美元;到了2012年,只剩七億五千萬左右。如果算入幣值變化,成衣業在台灣萎縮得遠遠不到當年的六分之一。所以,這是時勢所趨? 這是產業唯一的走向? 服飾業是人才不該踏入的死地?

    隨著世界紡織業供應鍊如網鋪張,原料和生產地在世界地圖上換了又換,時至今日,大英帝國,不是仍然在宮殿門口賣衣服嗎? 而且還賣得轟轟烈烈。只是賣衣服這件事,在英國,不叫紡織,也不叫成衣,轉而化身時尚,掌握時代的崇尚與愛好。這其中的思維,大相逕庭。


    不僅英國,曾經是紡織工業重鎮的國度,當製造加工外移之後,服飾業都沒有在這些國家「日落」,它們反而攀上產業的制高點:品牌、設計、時尚,並且走向國際。西歐各國,北美、日本,甚至香港,都是如此。

華裔時尚設計師吳季剛,從小不愛玩機器人,愛玩洋娃娃
他設計的禮服,受到美國第一夫人的青徠

    在台北各大商圈、各大百貨逛一圈,就會發現歐美日本品牌佔盡優勢,我們等著日本設計師告訴我們如何穿得簡約,等著法國幫我們優雅,等著英國教我們紳士,等著美國教我們 隨性。台灣自有的平價品牌NET,在台灣生存得不錯,但還看不出進軍國際的氣勢和原創性。

    服飾業,它在染整、車縫的程序,也許是利潤微薄,勞力密集。但服飾業,在材質改良,樣式設計,顏色搭配等程序,無可懷疑地,是高科技。用勞力賺錢的服飾 業,思維是「成衣」:依別人的指示把衣服做出來。用頭腦賺錢的服飾業,思維是「時尚」:塑造這個時代,人們所需要的,所崇尚的生活、風格、態度,而又如何 以衣著來體現、表達、配合。

    服飾的設計,需要創意,而且不僅創意。設計服飾還需要對織品材料的知識,要對色彩精準的訓練,要向文化領域學習符號與圖樣,也要研究消費者對風格、自我、生活態度的展現方式。成功的服裝設計師,不是設計出最難的衣服 -- 現在的衣服,比起十八世紀宮廷仕女的裝束,可能還簡易得多。

    設計師要做的是某一種讀心術,讀出消費者 (或者,他所設為某標的特定消費族群),他們還沒有想到的願望。當他的設計出來的時候,那些消費者心裡能出現這句話:「這就是我想表達的自我」。


台灣自創品牌 easyoga,先以透氣排汗的瑜伽服聞名,
後帶入了生活風尚、人生態度

    如果時尚的基底是對人心、文化、符號、意識的理解。如果二十一世紀,中國將(或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如果東亞和南亞這個世界一半人口聚集的地方, 已經開始它經濟上的復興,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台灣的年輕人 -- 說華語,在中國、日本、東南亞的交界,沒有我們文化和思維上的優勢呢? 

    在20世紀末,電子、電腦、半導體、面板等少數產業,支持台灣到今天,但這些支柱如今,如果不是搖晃欲倒,恐怕也可說是老舊鬆動。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打造新的支柱,可以說是世代使命,甚至是自救之路。

    如果台灣在材料科學、供應鏈管理、資訊應用、機械自動化等部分,都有堅實的產業基礎,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台灣未來的年輕人,不可能將這些技術和經驗轉換變通,透過服飾業,建一條新的產業大道呢?

《華人時尚設計力》這本書中,
整理了一連串的個案,
討論華人在國際設計界的成就與優勢。
    值得高興的是,台灣的紡織業,也逐漸走出屬於台灣特有的路,正因為高科技的創新思維,特殊機能布種的研發讓「代工」擁有不可替代性,歐美頂尖流行時尚學府畢業的台灣設計師,也有機會搶下A&F、GAP、Old Navy等品牌訂單,不僅研發生產,還能以時尚設計實力讓歐美品牌折服,更擺脫電子業代工只能「茅山道士」(諧音指毛利率3%或4%)的窘境。

    我們也看見吳季剛、王大仁等設計師在不斷堅持與努力之下,以其時尚品味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更看見Easyoga等企業,展現Made in Taiwan的潛力。紡織成衣業,或許已經在日落西山之後,化身時尚元素,迎來熠熠星光。

    如果你有眼界,服飾業就不只是做成衣,而是引領時尚。這個產業,可以因為陳舊的思維而日落西山,但也可以因創造與前瞻而光芒熠熠,端看我們未來的年輕人如何思考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