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汪敬傑、王昭雁、王海青
Lesson 2: 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創造產業的善性生態循環
宇程∕大家目前把一般教育和技職教育分得很開,但您認為兩者是可以互補的,想請問您在這方面的見解。
朱先生∕我認為並不需要與台灣現階段的技職教育體系爭鬥(You can't never win by fighting the existing reality.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old model Obsolete. by Buckminster Fallen),「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太根深蒂固,也太難改變;與其消耗所有的能量,不如創造一個新模式。
肯夢 AVEDA (圖片來自朱先生網誌) |
目前高職教育的三年學程有太多不必要的課程,許多選擇高職的學生是為了繼續考進大學,而非為了進入某種技術行業。傳統師徒制也有缺點,學徒必須無條件順從,各方面皆受限於師傅個人的生活經驗;這樣的教導方式並不適合每個人。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平等的教育環境,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性與創造不同的生活品味,強調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能力。
許多環境不錯、擅長讀書考試的學生,他們的人生往往被預設在當醫生、律師、銀行家、工程師等,很少從事「有美感」的工作!或許這群學生也需要一個重新思考人生,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因此,我們開創另一種技職教育模式:肯夢學院,讓肯學習並準備好的人(包括大學畢業的學生)於10個月(1540小時)中紮實又多樣地學習美髮技術。雖然畢業後並沒有教育部的專科認證,但肯夢的訓練證書,不僅可以在肯夢Salon工作,所有的美髮沙龍也都會優先僱用,這就是美國私校(private school)的模式。
宇程∕您提倡的Lifestylist,可將技術人才提升到另一層次。想請教朱先生如何運用在教育上?您認為可以推廣至更多產業嗎,例如木工等產業?
朱先生∕我們特別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生活圈的擴展」和「工匠精神」。Lifestylist 並不只是字面翻譯的「美學生活家」、「風格生活家」,而是設計師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風格、品味與氣質,不單單只有時髦的打扮。如同剛剛上面提的觀念—「讀書很重要」;每個人都要讀書,鐵匠、木工匠、水電工、建築工也都要讀書。喜歡讀書、喜歡藝術、熱愛美感生活,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美髮師。甚至應該寫詩、跑馬拉松、參加三鐵、練瑜珈,充實您的生活經驗,如此才能和顧客有很多交集,成為亦師亦友的終身朋友。
其次,必須要增廣見聞,認識更多不同的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離開舒適圈、擴大生活圈,探索世界且培養國際觀,豐富自己的想法,美髮人千萬不要只在自己的圈子裡互相取暖。因此,我非常鼓勵美髮人、年輕人離開台灣去增廣見聞,讓生活思考變得更多樣化;而外語能力是與世界接軌的基本條件,我希望台灣能在2050年變成雙語國家。
在這樣的思維下,我提出「學士後技職教育」的概念;如同歐美許多學校,將醫學、法律、商管等職業教育,放在學士學位之後。我認為技職需要一種新思維,才能改變「惟有讀書高」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學生應於學士畢業前用心思索人生,畢業後才是另一個開始;大學裡的學習經驗或課外活動(例如旅遊、社團、看展覽等),都能增添您的生活體驗及品味。許多的技職領域如美髮,不僅是在學習技術的過程,更著重於生活品味與個人風格,這是學士後技職才能擁有的優勢。
當然,此模式也可以推廣至其他產業;但應該先去思考如何將技能做到最好,如此一來,當遇到機會能創作又擁有技藝時,自然而然就會成為藝術家。我們要找回像日本的「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藉由豐富您的生活與Lifestyle,來增加工匠深度;當工匠到極致時,自然會到「藝術」的層次。
例如,肯夢辦公室前有一個櫻桃形狀的金屬雕塑裝置藝術,是我們請一位鐵工師傅–陳世忠先生設計製作的。有一天,他正在門前為「綠櫻桃」定位,當時的他全神貫注地調整角度,令我我看了非常感動。當您有能力在做一件具有挑戰性、難度稍高的事,您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發揮出最好的一面。肯夢學院的做法也是如此,把學生的標準逐步拉高,讓他們有勇氣、有自信接受挑戰,進而擁有成就感,以及不斷進步的動機。(Mihaly Csíkszentmihályi 提出的「挑戰vs.技能」Challenge vs. Skill.)
圖表:挑戰vs.技能(Challenge vs. Skill)
Csíkszentmihályi, Mihaly., 2008. Challenge vs. Skill.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1st edition, New York,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創業人可以藉由此圖來了解,每個人的潛能及工作快樂與否,是跟能力、挑戰有密切的關聯。讓團隊學習進步,適時改變,讓每一個人都能有足夠的技能知識去承擔較高的挑戰。一定要有比技能較高的挑戰,才能有成就感。「駕輕就熟」是讓人沉淪的第一個徵兆,例如:安排挑戰低、技能不高的工作,會讓人無聊,甚至完全不關心。因為太過簡單,沒有挑戰性,就沒有成就感。只有設計出需要高技能、高挑戰的工作,團隊才能進入flow的狀態。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會不斷提昇團隊的技能,同時給予高難度的挑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