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5, 2013

從生科實驗到投資分析 -- 林群倫企業評價師訪談 二

長庚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生化暨分生組的經歷:
    選擇研究所的過程
: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林群倫學科成績不突出,但是卻有豐富的實驗經驗,所以他在甄試上比較有優勢。而且因為他已經很熟悉研究領域,所以他對於各研究所的優劣、生態,甚至他的研究興趣,都已經很清楚。他知道長庚大學校務基金充裕,給教師的薪資比國內大學及中研院都高,而且給新進教師5年研究計畫補助,所以師資優良,師生比高,研究風氣也好。所以他優先進入長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而且一入學,就和符合興趣的8位教授面談,每一個都談2-4小時不等。最後,林群倫選擇的是一位,學長姊都勸他不要進的實驗室。學長姊勸他不要進的原因,正是他選擇進去的原因:「這個老師要求很高,很嚴格。」
James Watson: How we discovered DNA
    讀研究所的過程:在長庚的研究所時光,林群倫拿出了百分之兩百的努力。他常常一天在實驗室待將近20小時,晚飯後休息三四小時,整夜待在實驗室做實驗直到天亮。林群倫說,夜間作實驗沒有同學和他搶儀器,工作最有效率,但他也承認,長久下來,身體真的會不健康。他從很早就開始「愛讀論文」,在讀碩士的期間,他數十次寫email給外國學者,和他們討論論文上的問題,甚至請對方給一些樣本讓他實驗。他不但常常得到樣本,有一個教授還曾經邀請他過去讀博士班。整個碩士班期間,林群倫學習的方式,從來不是老師向他下要求,而是他主動和指導教授說他的進度、新發現,並拿想法來和老師討論。因為這樣的努力,他在兩年內完成四個專題研究,得到全國生醫年會碩士論文獎,以及長庚畢業論文獎。
政大智財所的學習:
    從生命科學研究轉讀智慧財產
:在碩士畢業之後,林群倫家裡反對他出國留學,他對於在國內繼續讀博士也不感興趣。在當兵的時候,他和許多法商學院的同袍相識,他發現讀商管或法律相關,似乎也是一條路,於是他就報考了清大科管所、清大科法所、政大智財所。最後,他選擇政大智財所,因為政大智財所的學長姊非常優秀,將近一半是法官,而且課程難度也最高。
Paul Rothemund details DNA folding
    創業比賽:還沒入學前,林群倫就決定要透過參加創業比賽鍛練自已。因為他擅長報告,於是他第一次組隊就被選為隊長,並在研華TIC100第八屆得到了第一名。之後,他和不同的朋友組隊,在Global TIC, Lexus百萬接班人、McKinsey、「Novartis」與「台灣工銀WeWin競賽」等7、8個創新創業競賽,都得到頂尖的名次。他在創業比賽之中,實踐且體驗了「做中學」,學習創業精神,並且認識各種領域的朋友,後來都成為他在工作中的重要助力。
學習的建議:
由於當天我的訪問實間已近尾聲,從智財所到工作,還有好多沒談。我只好先請群倫先給個總結,請他給現在的學生,一些學習心態和規劃上的建議,他說:不要自己設框架與限制,在嘗試之前別認為自己做不到,有機會就先做再說,要勇於做大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