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8, 2014

一門課程勝過四年學習?一門瑞典課程的運作記錄


    「老師有沒有用心,有沒有認真引導學生思考、成長,學生感覺得到。」張慧妮,政大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系的學生,今年剛從學校畢業,我和她談了不少到瑞典當交換學生一年的經歷。「有一堂課程,六個星期,我學到的東西,比我在政大三年來學到的還要多。」

    這一堂課,叫做〈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在烏普撒拉大學,是安排給企業管理學系大三學生最後一學期上的課程,上完這個課程之後,他們將要寫大學畢業論文。  

    張慧妮告訴我她修這門課的經驗:

    這門課程有六個星期,分成三部分,各是「行銷」、「組織」、「國際企業」,每部分各由兩個老師負責兩星期 -- 一門總共六星期的課,共六位老師負責!

    這一門課就有15學分 -- 在瑞典,一門課的學分數是看它的學習質量,而不是看上課時數。因為這門課是非常受重視的課,也是很重的課,所以它的修課方式是「全時間學習」-- 學生在同時不修其他的課程,全心學習這門課程,心力不被分散和打斷。

    修課40人,分成A、B兩班,每班再分成6組,每組3-4人。

    每周有兩到三編學術性的論文,深入介紹該周主題,張慧妮在課前要閱讀。在上課前,針對每篇文章,提出一個問題。

    星期一,老師上午先就該周主題進行一個介紹演講,之後給學生一個小型作業,張慧妮在當天四點前要將作業完成,進行簡報,並且得到老師、同學的評語及回饋。

    星期三是討論課,每班六個組,輪流擔任討論的主導者。在學生們偶爾失焦,或是抓不到討論重點的時候,老師會介入稍微引導,讓討論維持深入而有效。

    星期四是兩小時的演講課,老師會綜整同學們的問題、作業、同學們討論的內容,加上老師自己對該主題的知識,為該主題描繪完整的圖像。張慧妮強調,老師的演講課,從來不照本宣科,總是有仔細選擇和規劃過的案例、故事,讓同學能深入了解一個概念的來龍去脈,以及實際意義。

    最精采的可能是考試。每兩個星期的單元結整時,都會有個考試 -- 而他們有個特別的詞:網路研討會(web-seminar)。網路研討會是一整天的測驗,一切在網路上進行 -- 也就是學生各自的家中進行,當然可以自由地查資料。考題並不是試卷,比較類似作文主題 -- 而且老師會出A, B, C三個考題。

    上午九點時,張慧妮會收到一個題目(例如說是A題),她要寫一篇八百字以下的短文,回答那個問題,文中要引用讀過的論文;在此同時,全班同學有三分之一學生收到A考題,另外三分之一收到B考題,三分之一收到C考量。慧妮作答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作答時間到了之後,慧妮就把題目連同短文寄給老師。

    下午三點的時候,張慧妮會從電子郵件上收到兩分其他同學寫的答案 -- 一分是B考題,一分是C考題。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慧妮要為這兩篇答案,各寫200字的評論短文 -- 而且也要引論文作為依據。練習對別人的看法有看法,這叫做「批判性思考」。

    這門課的作業,還會兼顧實際體驗。例如,在教行銷的部分,老師給的作業是要求每一組設計一個商品(概念階段,不需要製造出來)。在一個下午的準備之後,十二組各拉一張桌子當成攤位,互相說服彼此「購買」他們設計的商品概念。老師給同學每人五張星星的貼紙,若你想買這個商品,就將這個星星給那組的同學。最後,同學們會看到,某些組的星星較多,有些較少,老師就帶同學討論,從行銷學,加上彼此的判斷,思考為何有些商品比較受歡迎,有些較不受歡迎。

    張慧妮注意到,這門課程之中,有許多特別之處,在台灣比較少看到:
  1. 從讀物、作業、演講、討論,到考試之間,環環相扣,互相加強,同學們在兩個星期之中,就可以將該課程重要概念透徹了解,並靈活運用。
  2. 老師在這門課之中,花很多心力引發學生的興趣,並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的學習目標、重要性。
  3. 同學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同學在討論課中發言,彼此回應和評論,都幫助這門課的學習更為深入。同學們多有工作經驗,也提供課程許多面向的觀察。
  4. 老師隨時都在和學生對話,給回饋和評論,讓同學知道自己的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加強。
  5. 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多元技能,絕不只是記憶和書寫;還包括了引導討論、演講發表、創新設計、批判思考…。
  6. 幾乎所有的報告,只有字數上限,而沒有下限,於是逼學生用精簡的方式表達意思,學生不用湊字數。
    在瑞典的一年裡,張慧妮所修的課,不是每一門都這麼精采,但是平均是比台灣她上過的課、她聽過同學們修過的課,都來得好。她親眼看到,同學們在上課中表現出來的思考能力,讓她充分地了解,這個人口才九百五十萬的國家,半年被冰雪覆蓋的國家,如何成為世界前十名的富裕國度。

    台灣呢?我們的大學給學生什麼樣的課程教學?

Sunday, December 21, 2014

被產學合作鏟掉削掉的發展前路

   「產學合作」這件事很可能已經被玩壞了,本來以為是出路,但這條路上似乎陷阱遍布。

   在生技領域「產學合作」某個極為成功的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卻因畢業即失業而焦慮萬分。在精密機械領域也很奇怪,明明多年來有許多產學合作的預算、計畫,現在仍然呈現死氣沉沉,好像不來一針「愛擱發」就會倒光光?

   近幾年來,有識者發現學界只重視期刊發表,研究與教學無益產業;業界只重視削價競爭,不重視應用新知識與技術提升價值,並高聲呼籲改革。教育部和經濟部也「從善如流」,推出了許多產學合作計畫,也爭相用採「產學合作」計畫數量、預算數量作為評鑑指標,似乎欣欣向榮,蔚為風氣。但實況並沒有這麼樂觀。

產學合作在台灣,出路已變成陷阱?


   某大學的生技研究所以產學合作量極大而備受矚目。但這個實驗室的研究生並沒有因此充滿樂觀,反而愈接近畢業愈憂愁惶恐,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這個大學生技研究的產學合作做得太好,附近許多生技公司都與學校合作進行技術研發。企業出錢,支援部分器材成本、人事費用,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就幫企業做研究。由於大學教授已拿大學薪水,而研究生薪資低廉至極,所以許多企業長期產與產學合作,就樂得不必擴充本身的研究部門編制。

   所以就發生了一個諷刺的現象:某些學校產學合作愈成功,教授得到愈多資源和績效,招收到愈多研究生,但這些研究生一旦畢業,就愈可能失業;畢業生離開實驗室之後,正式的研發職缺非常難找。

產學合作打假球葬送掉的台灣前途


   「真槍實彈」的產學合作可能反而導致許多失業的研究生畢業即失業,在另一方面,「打假球」的產學合作現象,可能也腐蝕了產學合作的良法美意。

   日前訪問到一位業界人士(為了保障他的人身安全無法透露姓名),他指出台灣有許多學者、廠商、研究機構互相合作,將教育部和經濟部推動的產學合作視為蹺腳發大財的機會。

   這些學者和廠商結盟申請大量補助款項,雙方並沒有真的做什麼研究,只是研究期程到了,業界提供一堆單據把預算報銷,學者指派碩士生將過去既有的研究成悲包裝粉飾一番就可以上交報告,得到的經費各方分食。

   品質鬆散和粗劣的研究報告,其實經濟部和教育部都很難審查。到底哪些研究是什麼時候做的,經費是否真的用來研究,成果是否對產業有益,官員的肉眼不可能看出來。就算找學者來當評審,若是隔行就會隔山,同行之間就常常出現互相掩護 -- 今天你幫我過關,明天我也閉一隻眼,大家悶聲發大財。這樣的模式在過去審查論文的時候就不曾少過,「整廠輸出」到產學合作的領域,只是使個眼色的工夫而已。

   過去幾年,我們終於問對了一件事:學界將力氣投入學術論文,業界不思技術和策略創新,兩者的隔閡是台灣經濟引擎失速原因,怎麼辦?

   但我們的答案可能是錯的:編列預算、訂定指標 -- 政府各部會用在產學合作投入大量資源,並且列為教授與學校的評鑑要項,至今沒有看到明顯的效益。當產學雙方合作研究,業界卻可以因此不設研究職缺;當產學雙方合作造假,更可以瓜分利益吃乾抹淨,這些現象都無益於台灣長期發展,反而鏟掉、削掉了我們的希望與前途。


轉載本文,請勿引用本文在商周網站中的標題,並請在文底加註以下文句:
本文獲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商周網站專欄部落格。
出處聯結:學與業壯遊(作者網誌)

讓你得高分,但一輩子遠離科學 -- 誰是好老師?

   我一直認為高中階段遇到了十分好的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直到高中畢業十三年後。

   高中的物理老師年紀甚輕,是個就讀頂尖國立大學物理所碩士,即使在建中也算是學歷偏高的老師。他極擅長教分析解題,在他的指導之下,我可以將極複雜的力學問題 -- 例如:一個光滑平面上一個三角形平滑斜坡上有一個立方體向下滑動時兩者的相對加速度 -- 有條不紊地化為方程式求解,還要養成習慣在答案下畫兩條線。

   高中的化學老師非常資深,他不用課本上課,他自編講義,每章一冊,我至今留著。講義不但精簡輕薄,而且將所有資料綜整得極有條理。大致上,把他的講義全都記憶及通達,在升學考試上就會無往不利。

   我就是活見證,當年聯考物理與化學分數都落在八十五到九十的區間,而這兩科我從未補習,連參考書都沒買。但是我在高中畢業那一刻,拒絕填寫所有理學院、工程學院的科系。原因是在那個時點,我對物理化學的理解就是:公式、考試、解題;而我已經萬分疲憊與厭倦。

原來這才是科學真貌?


   在升大學時,我填了二類組少數可以選的商管科系,之後流浪到政策、社會科學領域。總是覺得自然科學這回事好枯燥無聊,即使是在大學時還有修過幾門自然相關課程,想法也沒有改變:實驗只是重複指令,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學分,學分是為了學位,學位只是為了求職糊口…。

   一直到一年前,我從高中畢業大約十三年,因緣際會地看了一套節目:科學的故事 (BBC 紀錄片) ,每看一集都感嘆,並且扭轉我對科學的態度觀感。

   這部紀錄片分六集,用六個問題開啟人類追尋六個自然科學領域的歷史進程,描述了科學家們如何前仆後繼地開拓科學知識,如何和迷信無知對抗,也深度刻畫出科學發展如何造成人類今日的文明生活。看完六集,給我深深的感觸是:要是我在高中時看了這六集紀錄片,我對自然科學的了解會完全獘同,也會用不同的思維選擇科系。

「好老師」的真實面貌?


   過去多年,我只要談起高中的物理化學老師,一向認為他們是值得我感謝的好老師。他們認真、負責、講義編得清晰,解題理路暢達,也成功幫助我考了高分;但是讓我後半輩子與科學陌生遠離。

   現在的教育體制之中,物理、化學、歷史…,各成科目,老師是助你學好科目及成功升學的貴人。於是,物理課教公式,不教發現過程;化學課教定律,不教為何學習。科學課程講答案不講故事,講正確不講價值,講解題不講影響,講分析技巧不講使命與熱忱。這樣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考生,能教出卓越的科學家嗎?

   在教育體制中的許多老師,他們認真辛勤、善待學生,十分可敬。但他們在這個體制下工作,配合這個體制的價值觀、教學重點、課程模式,他們的教學成效放在人類教育的量尺上,會得到什麼樣的成績呢?

   也許我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這兩位老師認真努力、善待學生。事實上,這兩位教師比起好一些同行,還是可敬得多。

轉載本文,請勿引用本文在商周網站中的標題,並請在文底加註以下文句:
本文獲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商周網站專欄部落格。
出處聯結:學與業壯遊(作者網誌)

Friday, December 12, 2014

在展覽中該搭訕誰?不是模特,是工程師

   在商展之中搭訕,是學生了解業界需求,為自己的學習與研究定方位的好方法,你信嗎?

   台灣有大量研究生,一方面擔憂不讀研究所不易找到工作,二方面又憂心博碩士班階段在學術研究上投入大量時間,卻對業界沒有了解,後來只能嘆息所學無用,工作的時候一切從頭來過。其實,不一定需要陷入這個糾結。

   日前有機會和一位學者黃博士私下深談,他除了在學術界卓然有成,也是企業界備受尊重的技術顧問。原來,他的招式原來並不炫目,一切從「看展覽」開始。

商展期間,獵捕野生技術專家

   自從發現要充實自己與業界接軌,黃博士就開始去看商展。他在看展前會先研究自己鑽研的領域,國內外廠商各推出了什麼樣的產品,並且研究國內產品比起國外有哪些規格差距。到了展場,黃博士就開始和各企業攤位中的工程師、技術專家「搭訕」。

   黃博士知道,這些專家平在深居在企業之中,沒機緣根本很難接觸到他們。只有在商展的時候能接觸到,而且他們在展場的時候常常窮極無聊,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問題,都很願意聊天打發時間。

   在展覽期間,黃博士會到盡可能和最多業界專家搭訕,並且吸收前一個人提供的一些資訊,和下一個人聊得更深,不斷在展場蒐集「關鍵字」。

關鍵字 → 專利 → 論文:交叉搜尋的真工夫

   展覽結束後,黃博士投入大量的時間繼續做功課。他將蒐集到的關鍵字在搜尋引擎中查找,找相關的專利文件;他再從專利中讀取技術相關方法與規格,再把方法與規格輸入論文資料庫之中尋找「關鍵論文」。因為現在能商品化的技術通常是十幾二十年前的學術研究成果,所以不會難找。黃博士會花整整一年,在專利、論文之間交叉搜尋,將他在商展中打聽到的技術瓶頸拼湊出全貌。

   黃博士在研究所期間連續三年去商展,這三年每次去,都能問出更深的問題,而且從回答者的字裡行間,也愈來愈聽得出過去無法理解的細節、愈來愈能看到過去無法想像的大局面貌。這三年之中,黃博士不只探索台灣技術瓶頸的實況,也用學術資源進行實驗、實作,將理論化爲實際可操作的技術。

   黃博士告訴我,三年後,他從研究領域相關的業界挑選了四間最優良公司,和他們高層約時間談話。那些公司高層本來興趣缺缺,當黃博士一提起要聊聊他們的技術瓶頸,他們立刻來勁,全神貫注討論起來。在一輪拜訪之後,這四間公司有三間邀請黃博士擔任顧問,一間請他擔任研發部長。

    當許多人擔心「學不符用」、「學用落差」、「拿到博士被職場排斥」之際,黃博士的例子說明了,其實只要掌握門道,學術界雖有包袱,卻也不必然限制對業界的接觸了解。反而,將學術界的資源妥善運用,很可能產生業界需要的知識與眼界。

展場學習法,運用別侷限

   雖然黃博士是在學校擔任教職期間發展出「展場學習法」,但這個方法在碩士班階段就可以用。在碩士班訓練之中,獨立運用網路搜尋、學術資源、獨立思考技術問題都是基礎的能力。

   「展場學習法」也不只工程領域的學生該使用。非工程領域的學生,日後進入企業界也可能擔任行銷、策略、業務開發的角色,更該學著參觀科技商展。在科技商展之中,非工程類學生應該觀察新技術當前的應用模式,並且思考:有沒有別的應用模式?有沒有技術之間組合的可能?能不能把既有技術帶到另一個產業之中發揮價值?

   其實,那些成功的創業者,不見得是技術發明家,往往只是新應用方法、新商業模式的開發者,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最佳例子。

   雖然台灣現在產學合作的風氣惡化,許多徒務表面的虛功,但是黃博士要我和讀者們強調,在學校內想要精深地了解業界實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只要善用身邊的資源就做得到。


(本文已在醒報專欄刊載,並授權其他學與業小棧合作之網路媒體引用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