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1, 2014

學生對大學母校滿意自豪嗎,如果不,這是有原因的

     台灣大學,以及台灣的諸多大學們,都熱衷於「前進百大,研究卓越!」(你立正站好了沒?有沒有跟著一起喊?) 但是,要成為世界一流學府,靠的是什麼?每個學校多十幾億,兩三億,用在建設新大樓、新儀器、提升論文點數,就能創造一流學生?

    日前,在一個對談之中,和一位哈佛大學畢業後,在哥倫比亞讀完醫學院的台裔青年亞倫,比較雙方差異,發現這六點,值得台灣(的諸多)大學校長(們)、教授們,甚至學生們好好想想:

相異點一:學生慎重而積極提出教學意見回饋,老師極為認真看待

    哈佛無論教師或學生,都將課程進行中、學期完畢後的學生意見,看得非常重要。學生對老師的負面評價,老師是感到「丟臉」的,而且學生對老師的評論,也絕對不會無故虛發。學生的意見也必然是很明確,例如,某些課題、部分(module, component)可以增加,或減少,或提前,或合併。老師會不斷地依照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方式,亞倫說,學生們都認為,不重視學生回饋的老師,「教學都表現得很差」。

對比一下:台灣學生往往不認真進行教學意見回饋。老師也不把這當作一回事。教學爛的老師,年年一直爛下去。

相異點二:學生發言教老師,被視為教學成功的指示劑
    在哈佛,許多課程上課時會發生的現象是,學生有相當長的發言,或是和老師密切對話 -- 在班級人數不多的課程,這是常態。哈佛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而且各有專長與見識,台下三十多學生之中,在某個課題上有深入知識與見解,所以,「學生教老師」這是常見的事,甚至值得被視為教學成功與否的指示劑。老師和學生都歡迎這種補充和對話,老師也習慣在上課中,從同學得到知識。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優良的)中學就會發生,隨著中學而大學、研究所,會愈來愈密集。

對比一下:台灣大部分的課程中,學生不會發言,不斷抄筆記。舉手發問多是簡短「請教」,不敢耽誤了老師講授的「寶貴」時間。


學生上課講述意見,應該是上課的主要內容 圖片來源



相異點三:每學期修課少,實驗課和討論課極為密集
    哈佛的學生修課,平均是一學期四門課,這幾乎是常態。多修一門課以上,都是少見的情況。哈佛的學生通常非常慎選課程,也非常認真修習。在科學方面的課程,絕對不會以說明原理,做習題為足。很重要的訓練,是要學生自己找尋研究問題,並且設計實驗方法,進而寫成研究計畫書,這是科學類科程的核心部分。

    在哈佛的課程,通常是三小時的講授課,加三小時的實驗課或討論課。三小時的講授課,為求學生吸收有效率,上課時間往往切成三次一小時,或是兩次一個半小時,一次連上三小時講授課程,比例相當少。另外,只要是科學和工程相關的課,幾乎必然有實驗課程。如果沒有實驗課,通常勢必有討論課。

對比一下:台灣的排課,為便利老師,三小時一次上完,是常見的事。非科學和工程類的課程,沒有排討論課是常態。許多實習課,淪為寫習題,效益並不見得高。

相異點四:實驗課不斷檢討翻新,經驗充足的助教賣命認真
    無論實驗課或討論課,是由學校付薪的助教來帶,助教通常是博士生,不但幾乎是該領域的專家,而且他們日後也幾乎會從事學術工作,所以他們當助教,通常可以有多年經驗,而且常是傾盡全力,要有好的表現。哈佛的助教,從來不是一學期兩學期的臨時工。

    在實驗的內容和流程方面,一向是教授和助教一起編訂,不會有全校通用,或多大學通用的實驗課程。如果某個教授常年開設的課程,尤其是知識已經成熟的領域,如物理學,每年之間實驗內容調動不大。但在生物學領域,每年有新發現,實驗內容就常有明顯的改變與更新。   

對比一下:台灣實驗課,教材多年不換是常態,學弟妹常拿學長姊的實驗報告直接抄。助教的經驗、素質、投入的程度,差異很大,其中一部分不見得有教學的能力和熱忱。

實驗課,學生們從中得到多少啟發和樂趣? 圖片來源


相異點五:思考理解各種立場與視角是重點,而非老師說的正確答案

     在社會人文方面的課程,最重要的訓練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多視角看待問題。例如,在歐洲歷史課之中,學生要閱讀自傳、論文、課本、文摘、評論…。閱讀之後,老師和助教帶我們思考的,都是關於理解各方看待事情的角度 -- 在一次大戰時,德國人想什麼、法國人想什麼、在法國的德裔想什麼…等等。討論課和考試中的短文寫作,也會是以此為重點。在這樣的訓練之後,學生更容易了解多方的處理和立場,這對日後發展協調、合作,有極大的幫助。

對比一下:台灣人文、社科、法政、管理類學門,上課的時候,常常並不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不少老師仍是:「我說你抄,這題會考」的教學模式。

相異點六:嚴肅經營住校環境及同儕經驗,替代科系為單位的人群關係
     哈佛,以及許多美國大學,入學的時候並不分科系,學生還要摸索自己要追求哪個學位。在這個情況之下,學生容易呈現一盤散沙,缺乏歸屬感,也難以追蹤其學業表現,生活情況。

    在台灣,我們的科系教師,學長姊與同學機制,形成的人際網絡,在哈佛這樣的學校不存在。科系課表提供了制式的修課規定,以及學長姊形成主要的非制式規定,在哈佛也不存在。他們勢必要有別的配套。

    哈佛在進入學校後,全部一年級新生會住在校園核心,最有歷史感的建物之一:哈佛大院(Harvard Yard)。在二年級之後,則以亂數為主的方式,分編至十二棟「家族」(House),除非有極端原因,否則學生不會搬移,也不會外宿。學長姊和學弟妹的關係,主要是以家族為單位傳承。「不分系」所造成的「一盤散沙」現象,在哈佛就不明顯了;甚至,日後校友之間,同「家族」將是很深厚的情誼鍊。

    此外,關於修課、選學系、發展生涯,因為在「家族」之中,學生來自各學院、科系,所以訊息交流密切。而且,還會有來自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等領域的專任教授,長駐各家族中,擔任諮詢的工作。專任的諮詢者包括哪些領域,則由各家族學生商議增減。

    如此,哈佛(似多數美國大學),以大一不分系的方式,避免了大一即分系所造成的發展路線限縮、避免了人際關係與視野的限縮。進而,又以宿社的經營,避免缺乏歸屬感,缺乏輔助的情況。並兼得兩者之利。

對比一下:在台灣,進入大學後,科系成為學生人際關係的主要圈圈之一,常限縮了視野。宿舍往往是一盤散沙,因為缺乏經驗而關係冷漠。

不是一無是處,但要自省進步

    我無意說台灣教育一無事處,外國月亮最圓,美國和尚會頌經。在對談之中,不值得學習的部分,我都沒有寫出來。台灣的大學們,也許有些經營方式和成果也很不錯。但我們的重點該放在,如何吸收他人長處求進步。

    與亞倫對談的過程之中,他對學校的滿意和肯定,溢於言表。這是我在台灣沒看過的,也是我自己沒有感受過的。而且,以上提出的差異點,若要改善,需要花大錢嗎,並不見得。少蓋一兩棟大樓。少買一兩塊校地,可能資金就夠了。剩下的,就是有沒有意願了 -- 學校有沒有要把經營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

   放下評判優劣、貧富的眼鏡。我們應該努力,關於教育,無論學校或個人,都把努力放在最關鍵的刀口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