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2, 2013

大學,然後呢 之 -- 科系通向專業? Part 1

    我們頗為相信大學。某程度而言,是相信它能將我們教導成專業者。這分信賴,是否明智? 是否符合現實?

教授,為我們指路吧?!

    大部分現代的家長,毫不懷疑自己的孩子應該讀大學,或是最好能讀大學;而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所有家長和學生,依照開價繳學費(雖然比起美國而言不高),依照系上規定修課(雖然有時候會蹺),聆聽和抄寫老師的講課內容(雖然有時候也會打瞌睡),即使不見得人人全力以赴,但是我們確實交出我們人生的(黃金而珍貴的)時間、尊重、金錢,給大學以及教授們。為什麼?

    追根究底,雖然無人明言,我們有期望大學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力,而這個正面的影響力,主要包括了,讓我們成為一個專業者,或是走上專業者的路,至少知道要怎麼走。

    當大學新生們坐在講台前,還頗為天真地看著眼前貌似睿智的教授,稍微緊張地看著四年的課程學分表,其實他們確實在期待些什麼。他們在期待著教授們將某個領域的堂奧向他們開啟,讓他們深受吸引和啟發,讓他們發現可以在某個專業中實現他們的人生意義,並且讓他們得到充實的能力。

    學生們期待著,當他們修滿學分拿到畢業證書,他們的人生有方向,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專業角色生活,他們的學習成果會被尊敬與肯定,會得到機會發揮專業能力;他們期待在這個大學,這個科系之中,他們得到關鍵性的助益,能為一個無限可能的專業路程打下基礎。

    十八歲的時候,通常不能這麼明白地說出這些期待,但我們確實期待。我們去上大學不是為了浪費四年,不是為了學校旁邊常有的夜市小吃,而且絕對是比一紙文憑更重要、更實際的東西。

    但是對某些學生而言,這分期待,在它化為言語之前,就湮消雲散,徹底到似乎從沒出現過。我們感到沉悶,無聊,感受不到令人欣喜興奮的未來,不知道當下課程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年輕的男孩和女孩,當然注意力會轉移,交男女朋友,打線上遊戲,夜衝夜遊夜唱,只有在考前抱抱佛腳,在報告期限之前抄抄網路資料。一晃眼大四畢業,不要說專業寸步難行,連就業都找不到門。

    我們常幻想大學中的科系是一個火箭發射台,能提供方向、燃料,將學生向專業之路推進 -- 其實這有時接近幻想。

這分期待是誤會?

    其實大學,從它在歷史中出現,到今日社會;從它的科系設置、課程規劃、教授人才的培養及遴選,這一整套的,都不是以「引導學生走向最適合他的專業之路」為唯一考量,而且往往不是主要考量之一。以台灣近年來的情況而言,不但許多學校忽視這個目標,而且甚至不知道怎麼做。

    大學未能有效地將學生培養成專業者,原因有很多。
    首先,大學設置目的為何,始終沒有簡單的答案。這點可能讓台灣的多數人感到意外 -- 大學追根究柢,不見得是個教育機構,教育不見得是它的主要任務,大學並不全然認為本身有責任,要引導學生走上最適合他們的專業之路。

    在一開始,莫約十三世紀,歐洲出現早最的「大學」,那是一群研究神學與哲學的人,想要深入探討玄奧的道理,所出現的聚集組織。後來,隨著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大學納入了文學、法學、自然科學等人間學問,但仍是以追求精深的事理真相為設立宗旨。等到莫約十八世紀時,才明確出現一個風氣:貴族或是富人,將他們的子弟送到大學,接受智者們的教導和陶冶,讓他們日後任官或繼承家業後,有知識與思考能力、並有優雅的舉止談吐,得到他人尊敬。

    在歐洲,大學長期以來是私人設置的組織,以研究與深思為目標,陶治官家和富人的少爺只是副業。及至十九世紀,政府與國家領袖意識到,國家進步以及競爭,需要更多有知識及思考訓練的人,於是開始積極公設大學,培養更多人成為科學、醫學、工程、法政人才。這個作法為各國各區域所仿效,其中學習最徹底的,就是台灣。台灣不但公設大學,也歡迎私人設置大學,而且民眾將讀大學視為走向地位和成就的必經路途,不但努力扶持兒女讀大學,而且總期待有更多大學可供就讀。

    所以,大學從一開始,是研究機構為主,不是教學機構。因為教得好或不好,並不是大學考量的重點,所以教授並不需要接受教學訓練,不像國高中教師。因為一開始讀大學的,都是不擔心工作的年輕人,所以幫助學生找未來,也必然不是大學的重要工作。因為這樣的歷史過程,大學的體質、規範、設立宗旨、教學活動、價值觀與思維,都沒有要「幫助學生找到專業」,也不見得要「幫助學生成為專業人士」。

三種主菜 或 人蔘、鋼筆、領帶


    因為在近一兩個世紀,大學畢竟還是被賦與「訓練教育特定專業人士」的職責,所以大學中會有一些與專業高度相關的科系。因為大學後來在社會中要靠招生賺錢,而學生希望大學所學有助就業,所以大學也設置了一些和專業「好像可能有關」的科系。所以,以台灣而言,大學中的科系,依照它是否與特定專業有明確對應關係,可以粗略分成三類。

"A Philosopher lecturing with a Mechanical Planetary" by Joseph Wright, 1766
    第一類當然就是高度相關。這一類領域,日後職業資格之中,往往明確包括在大學受過「相關科系」教育。而且這個領域的知識相當專精與困難,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學習,接受正式教育,才具備從事該專業的基礎資格,這是在專業界和社會都廣泛尊重、接受,而且實質上很難打破。這一個領域,最明顯的就是醫學(當然也包括了牙醫、獸醫、護理、醫技),也包括了工程、會計等領域。

    第二類是幾乎不相關。這一類的科系,大致上是最早出現在大學的學科領域,是大學設立的早期,智者理解世界的傳統遺緒。這些科系,例如人文學領域的哲學、歷史、文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這些學科,是關於如何通達事理,了解人與社會。但是,舉例而言,我們很少聽到有哪一個專業 (除了該科系的學術界),以歷史系畢業為嚴格標準,或是強烈需要所有歷史系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與產業和職業的對應關係,大致上很模糊,模糊到常常無法聯繫。

    第三類是介乎之間:間接相關。有一些科系,它與各種專業領域,沒有直接對應的關係,但是卻提供或多或少的基礎能力、常識涵養的功能。例如自然科學,物理系、化學系、數學系,要真的以「自然科學專家」的身分為專業,是比較少見的,但是這類科系的訓練,也很有益他們進入其他領域,例入工程界。而商管領域,科系教學品質差很多,如果教得還不錯一點,學生可以對企業與產業的的內部構造、經營課題,稍有知悉,對日後成為專業人士,提供一些便於溝通的常識、語彙、概念 (例如財務報表)。

    當然,這三類的區分有些粗糙,近年來科系分殊變化,在定位和內涵上愈來愈複雜。但是,各科系和專業領域之料的對應關係,並不是一致的,這件事卻非常肯定。由某程度來看,這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這三類根本不是同樣東西,但是被放在大學裡。這三類,不是三種主菜不同的便當,內容稍有不同但功能相同 -- 都是午餐。這三類,也許可以說像是人蔘、鋼筆、領帶 -- 三者發揮很不同的功能,根本要用不同的方式使用。

    專業的數量難以計算,而且在快速發展變化;因為科系數量有限,而且變化速度慢,我們本來就不必將科系視為發展專業的唯一、必要、主要的助力。不必認為讀某種科系才能成為專業者,讀某個科系不能。科系之間沒有好壞優劣之別。但事實是,就學生的重要課題「預備成為專業者」而言,各種科系提供的助益是不同的;你要擅於運用這個科系提供的機會與資源,而自發地補足其缺少,甚至閃躲它可能帶來的限制。

    但這件事,教授不太會告訴你,課表上不會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