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 2013

硬底子才有軟實力,出頭天靠真功夫



學習就是聽課與讀書嗎?學習必然呈現於考試成績嗎?高分的考卷、班級名次、成績單,就是代表著優秀的學習成果嗎。這並不見得正確。讀書、聽講、考試,並非無益無效,但有許多時候,該學習的東西在書本之外,或不能用文字表達,無法以考卷測驗,甚至沒有正確答案,不僅要知道而且需要熟練以及活用 -- 我們通常把它們叫做「技術」。

學習技術對於某些孩子而言,可以是生命的光亮和救星。報載南港高工夜間部的阮培皓同學,曾在國中時因為找不到學習的興趣,抽菸、蹺課、混幫派,記到八大過。他在就讀冷凍空調科(俗話說的修冷氣冰箱)後,學得札實的能力之後,在家裡開的冷氣行幫忙,在幫顧客修冷氣之中,得到肯定以及成就感,甚至取得全國技能競賽冷凍空調金牌的成就。

 這樣的故事,當然不只他一個。在閱讀-記憶-理解-紙筆考試的教學模式中,有一部分學生被視為「聰明優秀」,而那些不擅長抽象思考,但擅長肢體、觸覺、色彩、聽覺、觀察力、律動感的孩子,被視為沒有才能。其實,對這些孩子而言,也許及早接觸技術的學習,對他們而言是很好的事。他們從實物開始,學習專注,學習自我要求,學習創造與解決問題,甚至學習未來的專業基礎;等到他們準備好了,再學習抽象的知識如何運用在人生之中。事實上,在我訪談的過程中,有廚師、設計者,許多人都說:「學技術救了我的人生」。

在技職體系,要深入磨練技術,乃是申請成為技能競賽的選手。風氣和傳統比較健全的高職,會努力讓所有的學生都學到一定程度的技術,選手的培訓更是嚴格與紮實。有時候,學生會將「有證照」和「有技術」混為一談;但實際上,這兩者有差距,而且業界很明白。有些證照也是紙筆測驗,根本是考試組織構築的生財工具而己,其技術證明力很弱,甚至沒有;在各領域,什麼證照有意義,要考到什麼程度,這都要詢問該領域的老師。

「學習」不再只是雙眼的任務,而應該是,也可以是,全身肌肉與四肢五官的活動。希望我們能帶著寬闊的眼光和思維,面對未來的教與學。

全文詳見《做自己的教育部長》。本書已於天下文化出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